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_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Finance &T rade E conomics ,N o 13,2007
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
3Ξ———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
曹 亮 内容提要:美、日等国后发优势成功运用的历史与后发优势的发挥越来越难以实现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引发了关于后发劣势问题的讨论。本文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由于当代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国际经济秩序规则的制定和路径依赖等因素使得后发优势的发挥显得越来越困难,而先发优势正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运用先发优势理论研究我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问题,指出中国的战略定位就是在技术的先发优势方面不能继续拉大与日本的差距,同时在制度的先发优势方面要保持必要的领先地位以便减轻在技术先发优势方面中国目前的劣势。而相应的战略选择就是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主义,集中优势资源争取技术创新和制度规则制定的先发优势。
关键词:先发优势 后发优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 战略定位和选择
作者简介:曹 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430074。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7)03-0024-05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一部落后国家不断通过模仿技术和制度,追赶领先国家,甚至超越原来的领先国家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德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追赶并超过了当时的英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的日本通过后发的技术模仿与创新
实现了经济的腾飞。①这些惊人的历史重现曾引发了理论界对后发优势乐此不疲的探讨。问题在
于为何日本没有像历史上的美国超过英国那样在当代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90年代”。同一时期,即使在一个很高的增长起点上,美国经济却以较快的速度稳步发展。一度被津津乐道的以日本为典型研究对象的后发优势理论一时间失去了依托。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思考———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后发状态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本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笔者认为在新的经济革命浪潮下,仅仅依靠后发优势已经是远远不够了,还要追求必要的先发优势(head start advantage )。
与此同时,面对世界其他地区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近几年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在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同时保持自己的经济和社会长久的高速增长和发展,关键取决于中国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和选择,这正是本文在讨论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后发优势
Ξ①请参阅Freeman 和S oete (1997),Freeman 和Louca (2001)。
本文是在曹亮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成果,同时为湖北省科技厅攻关课题《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部崛起》(2006AA412C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际上,理论界对后发优势的探讨主要是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G erschenkron
(1962)提出后发优势这个观点。①他认为后发优势指后进国在推动工业化方面所拥有的由后进国
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种益处既不是先进国家所能拥有的,也不是后进国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的,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第二个层面主要是大量文献对东亚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在“日本模式”下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论述。Lall (2000)认为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巨大。第三个层面是从宏观历史和宏观经济角度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技术和创新对后发国家意义重大。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bram ovitz (1994),但他也指出菲律宾、阿根廷和墨西哥在追赶过程中不是“赶上”而是“落后”于美国了。
后发优势包括技术、资本、劳动、制度以及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它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在一定社会能力基础上发挥作用,是一个不断重复学习、积累和创造的过程,是不断模仿和创新的过程,是一种相对优势。从历史案例角度看,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增长情况为“后发优势”理论提供了有利佐证。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段时期之前,技术的创新往往依赖于个人发明者的“灵机一动”,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所产生的大量技术成果,在一定的资金规模投入下便可获得模仿效应。但在此之后,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大规模R&D 的投入,模仿起来就非常困难。
在中国理论界,大规模的对后发优势的探讨始于杨小凯(2000)提出“后发劣势”之说。他认为,模仿分为模仿制度和模仿技术与工业化模式,后发国家往往趋向于模仿技术而非制度,导致短期内
的经济增长,但给长期发展留下隐患,因此有了所谓的“对后来者的诅咒”
(curse to the late comer )之说。实际上,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杨小凯所强调的先发优势的重要性。而林毅夫(2000)②反驳了他的观点,认为真正导致“后发劣势”的原因在于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时候,没有在发展的每一阶段比较好地发挥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而非是否模仿制度。
(二)先发优势
目前国际上对先发优势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规模经济下的政府或企业行为。众多研究者将先发
优势定义为“首动者优势”
(first m over advantage ),主要是指在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局中人所拥有的优势。Markusen (1990)对一种“历史的偶然”大感兴趣。即:一国比他国更早地进入规模报酬递增部门,则由于这种先动行为,该国会从中发挥优势并获得更多利益。Markusen (1990)还提到,一旦
一国在第一阶段进入市场,对于最终产品而言投入就成为一种补充。由于“补充效应”
③(com ple 2mentarity effect )的存在,不利国家(后进国)在后一阶段会远远落后。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先发国已继承了在第一阶段获得的生产率优势,后进国的企业完全不能进入报酬递增部门,这就是所谓的“封锁进入”;二是即便后进国的企业进入了,其进入的水平也会远远低于先发国的企业。由此,后进国家远远落后且差距拉大。
中国理论界对先发优势的研究着墨不多,主要是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企业策略及其在竞争中的
行为,或者研究中国区域内部(如东西部)发展的战略选择。
④三、先发优势在当代的重要性
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几乎处于同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当时由于美国统一的政策,使得规模①②③④辽宁大学的邹东颖(2005)曾撰文《“后发优势-先发优势”转型与中国贸易战略的选择》。文中把先发优势定义为“early -developing advantage ”,并提出“先发利益递增”假说,定义了短、长期先发利益增长曲线。从纯粹的贸易角度阐述了后发国家实现“后发优势—先发优势”转型的必要条件以及贸易战略的选择问题。
M arkusen 所提到的补充效应是市场的第一个进入者投入的资本对最终产品是一种补充的特殊化了的投入,由此形成的效应会导致该先入者进入第二阶段的动力会因此而大大加强。
原文《林毅夫: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收录于《新闻周刊》2002年第18期。
G erschenkron (1962)在其著作中把德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解释德国追赶上英国的原因,以及政策和体制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