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社会人) 人是由天地之精气相合而产生的,天地之精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 那么人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人类与宇宙中的它物不同,不仅有生命,还 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 化生。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后又散 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4)精、气、神的关系 在祖国养生理论中,“精”是构成人体和 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根据“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又可分为 “先天精”和“后天精”。 “先天精”,又叫“元精”,它是人体生 长发育的基础,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血,被视 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微观物质。 《黄帝内经》称:“人始生,先成精。”指 的就是这种先天之精;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 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 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 失之耶。
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 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 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 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3)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气构成整个世界,气的运动引起了世界的各 种运动和变化。 (4)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气的中介作用一般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地、 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 2.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万物得以相 互感应
在祖国养生理论中,“神” 是对人体生命 活动现象的总称这样一种基本概念出现的, 它包括了: 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 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 “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 天的精气为补养培育而成。 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 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 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可能旺盛。
至于“神”的生理功能,祖国医学认为主 要体现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上。 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 到经络、气血、精、津液,以至肢体的活动,都 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动转的内在 活力。 正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如此 重要的地位,所以《黄帝内经》明确地得出了 “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 祖国养生文化也正是在此观念影响下,才逐 步形成了“形神兼养、养神为先”的鲜明民族特 色。
4、到了宋代,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又有 新的发展,最明显的是发展了动以养 生的思想和方法。 5、 明清时期,养生家们搜集和整理 了大量的养生资料,出版了许多有价 值的养生著作。
1.2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 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最显著的特点: 强调养生应当树立保健预防思想, 做到防病于未然; 在养生过程 中要树立“天人合 一”的整体观念,人与外界环境要保 持统一。
传统养生思想与 现代健康理念
杨竞
健康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战略工程。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 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 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 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 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 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远古时代的轩辕黄帝,生下来就聪明伶俐, 当别的孩子还不会讲话的时候他已会说话了。在 幼年时,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已很强。长大后, 他忠厚诚实、聪明通达过人,到了成年的时候就 做了天子。他问岐伯:我听说远古时代的人,一 般都能活到百岁,而且他们的行动却没有衰老现 象;但是现在的人,年龄才五十岁时,动作便衰 老了,这是由于时代环境的不同,还是人们违背 了养生之道的缘故。
以经络和脉道作为脏与脏、脏与腑、 腑与腑之间的联系通路,即所谓十四经流 注,环而无端。 在脏腑与组织之间的各个方面的联系, 如: 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 肺合大肠,主皮毛,开窍于鼻; 脾合胃、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 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 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
倘若脏腑发生变化,就可以通过经络,互相 影响,并反映于体表; 反之,体表组织器官的病,也可以通过经络 影响体 内所属脏腑。 经络的循环和流注,脏腑可通过经络作出各 种相应的表现,所以,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 有机统一整体。 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在 疾病的防治和养生保健方面,都十分强调要从整 体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 导辨证论治与养生,主张促进机体的平衡,主张 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注重于全身性的防衰保健 措施。
(2)气(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 气构成的。 精气分阴阳,其轻清部分(阳)散而为天, 重浊部分(阴)凝而为地。天之阳气下降、地之 阴气上升,阴气与阳气感应交合于天地之间而化 生万物。 气(精气)有二种状态: 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细小,分散,不断 运动,肉眼不可见(如:水蒸汽) 有形——凝聚而形成实体的状态------视而可见,触 之可得(如:水) 所谓“气”,“形”都是气的不同状态,故 有“有形生于无形”之说。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大 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自身的 健 康和后代的繁衍,在劳动和生活实践 中,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规律,掌 握了自身保健的方法,并通过总结 逐 渐使其完善。 这种保健延年的方法,称之为 “养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就叫做 “养生之道”。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 健康、疾病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它具有: 独特的理论体系 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学的思维方法 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 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恒动学说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 尤其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有其“恒动”的特 性。 元代朱丹溪在《 格致余论》中就说: “天之物,故恒之于动,人之有生,亦恒 于动。” 自然界的气交变化运动孕育了生物, 祖国医学把“气化”运动形式归纳为“升、 降、出、入”。 这种运动形式,就是生命存在的先决 条件,自然界中的万物万事,概莫能外,
祖国医学在各个领域中始终贯穿着恒 动的观点,在传统养生学中更是如此。 《三国志· 华佗传》中说:“摇动则谷气 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 朽是也。”这是说,人体经常保持适量的 运动,是增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 手段。
3、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来源及其运动变化 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 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管子则认为,万事万物均由“精气”构成, 他们“凡物之精,比(化)则为生,下生五谷, 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 谓之圣人。 是故此气,杲(gao3明亮)乎如登于天, 杳乎如入于渊,淖(nao4烂泥)乎如在于海,卒乎 如在于己(当作“山”)。”(《管子· 内业 》)。 在管子的学说中,精气不但是构成客观世界, 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本源,而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 三要素的精、气、神还具有互相化生的特性。
“后天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 于后天五谷饮食之营养,通过肺的呼吸调节,脾 胃的消化吸收,从而将营养物质的精微部分转化 到人体的各个腑脏而构成。 “精”尽管存在“先天”、“后天”之别, 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 “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 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 活力,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 成所谓“肾精”。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有过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 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 10%取决于社会条件, 8%取决于医疗条件, 7%取决于自然环境, 60%取决于生活方式。 人可活到100~175岁。 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3岁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生年龄段的划分(1993年): 44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 75~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一、发展阶段 1、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起源于原始氏族 社会至殷商时代,人们开始对原始养 生术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形成了各种 养生理论,提出了各种养生方法。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养生 理论和 养生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极大 地丰富了传统养生文化的内容。
3、 从秦汉至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 发展阶段,也是佛家、道家养生文化的兴 盛时期,出现了炼丹术、 神仙术、服石法、 房中术之类的养生法。 统治阶级上层出现了秦始皇、汉武帝、 唐太宗、唐宪宗、唐穆宗、唐 敬宗等帝王 为了追求长生不死,热衷于寻求“仙丹妙 药”的荒唐事情,使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走 了一段曲折的道 路。 不过,在这个历史阶段传统养生文化 仍有较大的发展。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 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 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 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 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 等,皆属有形而静,必须在无形之气的激发推动 作用下方能活动。 例如: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 肺气推动呼吸 (2)精气充足则生命力强 精气充足──生理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 精气虚衰──生理活动异常,生命力虚弱 (3)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必须协调有序而通畅,才能发 挥生命动力的功能,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1、整体观学说 祖国医学把人体看作是一个以脏腑为 核心、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 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地联系 的 ,作为特定内环境的脏腑,不是孤立不 变的,各个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持人 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统一。 它们 之间联系的通路是经络和脉道; 联系的载体是营、血和津液;其具体的功 能表现是气和卫,从而构成了人体气 、血、 营、卫这一机制的整体。
后世的养生学家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渐赋予 了作为生命活动的三要素的精、气、神以独特的 理论见解。 中医学精气学说(中国养生文化)——是研 究人体内精、气、神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 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经络联系的理论。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的概念 精气──在古代哲学中,是指存在于宇宙之 中的不断运动、活力很强、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 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
岐伯回答道:远古时代的人,他们大多懂得 养生的道理,效法于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 规律,适当运用导气、按摩等各种修身养性法。 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常规,不会违背包括劳力、 劳心、劳房等方面的常规劳动,所以能够保持形 体和精神的健康旺盛,活到他们应该享受的年岁, 百岁以后才去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 嗜酒无度,把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当作正常情况, 酒醉行房,纵情色欲,竭尽精气,耗散真元,不 懂得保养精气充满,不善于调养精神,贪图一时 的欢快,违反养生原则而取乐,生活无正常的规 律和节度,所以到五十岁时便衰老了。
① 泛指宇宙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的无形而不断运动之气,即精气。 ② 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 ③ 泛指人体内的一切有用的精华物质,包括先天 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等。 ④ 指肾所藏之精,即肾精。 前二义是指哲学的意义,后二者是指中医学 的意义。 在祖国养生理论中,“气”是一种极微小而 且处在活动状态的精微物质,它构成并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一切生命现象均被视为“气”活动的结果。
1 概论 1.1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2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 1.3 传统养生内容 1.4 现代健康理念
1.1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 养生保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 富的经验,逐渐创立了拥有系统理 论、 独树一帜的传统养生文化。 我国的传统养生文化是祖国医学 (中医学)大宝库中瑰宝,传统养生文化 的发展是与我国医学的发展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