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6.3)--痰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饮病理产物性病因节
第三
目 录
痰饮的概念
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的形成一
二
三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痰饮的概念、形成、致病特点。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属继发性病因。
《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
痰饮概念
一
1、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概念:
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
无形之痰:是指视之不见,闻之无声、触之不及,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
2、饮:
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
《金匮要略》将饮分为痰饮、悬饮 、溢饮、支饮四饮。
3、 水湿痰饮的区别:
四者同源而异流,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积成饮,饮凝成痰;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水弥漫者为湿。
4、 广义之痰饮与狭义之痰饮
广义之痰饮: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狭义之痰饮: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由咳吐而出。
从邪正两方面阐述。
邪气:外感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等。
脾失健运,水湿停聚
肺失宣降,津液不布
正气:脏腑气化功能失常 肾阳不足,气化失司
肝失疏泄,气滞水停
心阳不振,聚湿成饮
三焦不通,水气互结
痰饮的形成
二
1、阻滞气血运行
痰饮流注于经络 ,可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
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
痰饮留滞脏腑,阻滞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 痰饮阻肺,肺失宣降 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
痰饮停胃,胃失和降 恶心呕吐等。痰饮的致病特点
三
瘰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小者为瘰,大者
为疬。
痰核:发生在颈项、下颌
及四肢等部位的结
块,不红不肿,不
硬不痛。
阴疽(附骨疽)
阴疽:发生于筋骨之间或肌
肤深处。患部漫肿无
头,皮色不变,疼痛
不已。
阴疽(胁肋疽)
溢饮
(饮溢肌肤)
腹水(饮停腹中)
☜
悬饮(饮在胸胁)
2、影响水液代谢
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
痰饮为浊物,而心神以清明为要。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蒙蔽清窍,扰乱心神,出现神的异常。
情志病证诸如郁证、癫证、狂证、痫证等病因都与痰饮有关。
4、致病广泛,病证复杂
痰所在部位及主要病症特点
痰停部位主要病症
痰阻于心脉,血行不畅胸闷、心悸
痰蒙心窍神昏、痴呆
痰火扰心癫狂
痰阻于肺 咳嗽、气喘、痰多
痰上犯头目晕眩、昏冒
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痰结皮下瘰疬、痰核
痰结骨与肌肉阴疽、流注
痰结于关节关节疼痛、肿大、强直、畸形痰气凝结咽喉梅核气
饮所在部位及主要病症特
点
饮停部位主要病症
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吐清稀痰饮 饮停于肺(支饮)
脘腹胀痛、肠鸣漉漉有声、呕吐清水痰涎
饮在肠胃(痰饮)
饮在胸胁(悬饮)胸胁胀满,咳嗽引胁作痛
水肿、身重无汗、尿少
饮溢肌肤(溢饮)
饮停腹中(腹水)腹胀大如鼓、尿少、腹壁青筋暴露
与火结则成痰火,与寒凝则成寒痰,随风动变成风痰。
《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云:“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百病多由痰作祟”
“怪病多从痰治”
1、何谓痰饮?谈谈你对无形之痰的理解和认识。
2、简述痰饮的形成、致病特点。
思考题
至精至
诚惟是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