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民国初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民国初期的教育

一、选择题

1.“壬子癸丑学制”中,有关实业教育体系有()学校。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B

2.为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程中必须()。

A.废止读经课

B.废止修身课

C.开设公民课

D.开设法制课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蔡元培改革北大所提出的措施的是()。

A.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B.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C.设立校董,确立校长负责制

D.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答案】C

4.把基督教精神加进教科书,控制教科书编纂权的机构是()。A.教科书编纂委员会

B.中华教育会

C.全国基督教教育会

D.中华基督教教育会

【答案】A

5.帝国主义进行文化教育侵略的联合组织是()。

A.教科书编纂委员会

B.中华教育会

C.全国基督教教育会

D.中华基督教教育会

【答案】D

6.美国炮制“庚款兴学”的目的是()。

A.促进中国教育发展

B.培植高等华人,以华制华

C.促进中美友好交流

D.花掉这笔钱

【答案】B

7.蔡元培北大改革,成立的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是()。A.董事会

B.立法委员会

C.评议会

D.学术会

【答案】C

8.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是()。

A.美感教育

B.军国民教育

C.实利教育

D.道德教育

【答案】D

9.“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出现在蔡元培的()一文中。A.《开会词》

B.《教育独立论》

C.《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D.《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答案】C

10.民国初期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答案】B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民国初年颁布的课程标准的是()。

A.中学校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特殊情况也可选择其他语种

B.师范学校中教育类的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C.各类课程标准突出了近代学科的地位

D.课程设置还没有体现民国教育方针

【答案】D

12.“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A.教育独立

B.教授治校

C.思想自由

D.文理沟通

【答案】C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独立议》(华中师大2003研)

答:《教育独立议》是我国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论述教育问题的一篇文章,写于1922年。他认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教育事业须超然于各派政党、各派教会之外。为实行超然教育,他提出下列办法:①“分全国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立一大学”,凡区内各项教育都由大学办理;

②“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举出”,“由各大学校长,组织高等教育会议,办理各大学区互相关系的事务”。教育部“不得干涉各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经高等教育会议承认,不受政党内阁更迭的影响”;③大学不设神学科。“各学校中,均不得有宣传教义的课程,不得举行祈祷式”,“以传教为业的人,不必参与教育事业”。

这些观点成为1927年一度试行“大学区”制的思想依据,蔡元培关于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反映了他反对军阀分子控制教育,希望按照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更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

2.壬子癸丑学制(华中师大2003研,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

答:壬子癸丑学制是1912至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公布的学制系统。这两年分别称壬子年、癸丑年,因此得名。该学制设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3个系统。其中普通教育分3段4级;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男女同校;高小3年,男女分校。中等

教育4年,男女分校。高等教育6至7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至4年;专门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医科4年)。学前儿童入蒙养院。大学毕业后可入大学院,肄业期限不定。儿童7岁入学至大学毕业,共18学年。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两级,程度分别相当于中学、大学。实业教育分设乙种、甲种实业学校,均3年毕业,分农、工、商、商船4类,程度分别相当于高等小学、中学。另有实业补习学校、补习科等。壬子癸丑学制沿用至1922年。

壬子癸丑学制在摒除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要求,是资产阶级新教育反对封建主义旧教育的一次重大胜利,有着历史进步意义。但对教育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这一方面因时间较仓促,另一方面也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尚未全面展开,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条件还未成熟。

3.教会学校

答:教会学校是指来华传教士开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最初被称为洋学堂,后来为了区别于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通称为教会学校。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势力在口岸城市登陆,在教堂中附设学校,教会学校是根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它首先从体制上使教会教育的系统完善,使教会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自成体系。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独立的教育系统。教会学校对科举教育的挑战及其对新式教育的示范,促进了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蜕变”,在很大程度上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三、简答题

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实施的教育改革有何意义?(武汉大学2002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