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常规临床检验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血常规临床检验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8-08T16:40:01.9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4期供稿作者:杨勇

[导读] 我国的临床血液检验医学事业也取得了巨大进展,血液检验对于诊断患者的病情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杨勇

(大连市妇产医院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 116033)

【摘要】目的:对临床血液不合格标本进行常规临床检验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 2013年6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住院55例患者临床血液不合格检验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55例不合格的患者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中,其产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时间不恰当、采集标本量不够、溶血、标本有凝块、其他原因等。其中采集标本的时间不恰当占23.6%,采集标本量不够占总数的38.1%,溶血占9%,标本有凝块占16.3%,其他原因占12.7%。结论: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需

要严谨的做好其中的每个环节,这样才能够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常规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032-02 近几年来,我国的临床血液检验医学事业也取得了巨大进展,血液检验对于诊断患者的病情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在本文中将主要论述了对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分析,并重点详尽的阐述了产生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希望以此来保证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3年6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住院55例患者临床血液不合格检验标本,抽取血液样本之后全部都由临床护士送血液检验室。

1.2 检验设备血液分析仪,又称血液自动分析仪、血细胞自动计数仪。血液分析仪这类血液临床检验常用仪器的最显著特点是将需要在显微镜下辨认的细胞,根据其大小和表明结构,加入细胞化学试剂、溶血素等,用光学、电学方法直接计数、区分,由于具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因此血液分析仪在目前的血液临床检验运用中具有提高了临床检验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标本人为造成的误差、提高了检验的质量和准确度的特点。

1.3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临床体检血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用于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正确的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检验结果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

1.3.1 采集方法 (1)皮肤采血法。皮肤采血即毛细血管采血法,是血液临床检验中常用的采血方式,是采集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混合血。采血的部位以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血液为最佳。采血前备齐用物、严格查对,皮肤采血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一人一针。轻按采血部位,禁用碘消毒,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挥发后采集,右手持针,垂直进针2~3mm,拭去第一滴血,因混有组织液,采血完后按压至不出血为止。(2)静脉采血法。静脉采血多选用体表的浅静脉,通常以肘前静脉和肘正中静脉为首选,分开放式和真空采血两种。采血前让患者仰卧或采用坐姿,心态平和、情绪放松,解除患者紧张的心理。操作前备齐用物,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才进行穿刺。穿刺前通过看、摸、拍等方式找到容易固定、明显可见的充盈血管,但最好不要从静脉留置导管采血,因标本中可能混有小凝块,防止产生小凝块的肝素抗凝剂也会污染血液标本,造成血磷结果偏高。静脉采血必须仔细检查针筒内是否有空气,采血完成后,严格按照程序消毒、密封。

2 结果

在55例患者临床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中,产生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因素有以下几点:时间不恰当、采集标本量不够、溶血、标本有凝块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还有就是将患者的血液标本弄混淆或者是标本采集好后没有马上送检等,其中采集血液标本时间不恰当有23.6%(13例),采集标本量不够占总数的38.1% (21例),溶血占总数的9.1%(5例),标本有凝块占总数的16.3%(9例),其他原因占总数的12.7%(7例)。

3 讨论

在血液标采集过程中,按照规范的采集步骤不仅是检验质量的保证,更是获取准确检验数据的根本所在。因此,这就需要护士、患者、医生以及检验人员的通力协作,如何在那个环节出现了失误,这都会给血液检测结果造成很大的失误。在本组患者的血液采集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血液标本的采集量不够用于血液采集的试管内是含有一定数量的抗凝剂,试管内的抗凝剂只有与一定量的血液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起到抗凝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在血液采集过程中采集的血液标本量过少,那样就会在无形中稀释了血液成分,而血液采集过多就会因为抗凝物质太少而不能充分的抗凝,这样不仅推延了凝血酶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血小板的计值数目减少,最终将会直接影响到检验的质量和效果。

3.2 时间不恰当护士在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时,在听取医生的嘱咐之后马上对患者采血,而没有弄清楚患者当天是否注射抗生素或者是服用过抗生素,这样就让血液标本“无菌生长”。还有就是对刚吃完饭的患者采集血液样本,此时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钠、胆固醇、胆红素、钙、甘油三酯以及天门冬氨基转移酶的含量都已增加,这样也会影响血液检验效果。另外对于刚做完运动的患者也是不宜立刻采集血液标本,其原因就是患者刚做完运动,其尿酸、血糖、胆红素、白蛋白、钾、钠和钙的值于运动前上升了一倍,这也不适合立刻采集血液样本。

3.3 标本有凝块护士将血液注入到试管以后,血液并没有及时与抗凝剂进行均匀混合,抗凝剂与血液直接不能达到抗凝作用,这样就导致凝血。另外,护士在对患者进行采集血液时速度太慢,同样也会引起凝血现象。

3.4 溶血护士在采集血液样本时,可能出现将血液打进试管时没有及时拔下针头便用力推血或者是晃动过于猛烈,这样就导致红细胞在经过针头时被挤压以至破碎,这样便引起了溶血;还有就是在静脉穿刺时,没有做到一针见血,这样同样也会引起血样血肿和溶血;如果患者的静脉处带有外伤或者其静脉非常细,其采血针在极细小和脆弱的静脉里游走时也会引起溶血。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以及血液采集相关的工作规程,同时还应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执行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的规范步骤,在血液采集过程中认真细致的处理好每一个环节,以此来确保送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