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
李赐平(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南充)"#%%$)
摘要:当前,家庭中的隔代教育再度勃兴,这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隔代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从而整合家庭教育力量、缓解社会保障压力。但是,隔代教育也可能阻碍孩子的社会化进程、激化家庭教育冲突、降低家庭教育质量、加重祖辈多方负担、助长年轻父母的依赖心理。为此,注重协调祖辈和父辈的位置和职责,有机结合祖辈的实践经验和父辈的理论知识,强化对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就成为隔代教育兴利除弊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家庭教育;隔代教育;亲子教育
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今中国,社会更加快速深刻地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隔代教育的再度兴盛,不仅深刻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而且产生了相当广泛的社会影响。一、我国隔代教育现状(一)隔代教育的内涵在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教育形态,其一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其二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相对于亲子教育而存在,二者共同构成家庭教育的主体。L!M正缘于此,隔代教育的状况、水平如何,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进而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在当代社会,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可谓盛况空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EN,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E(-N和#"E&-N。L$M有关部门对"%个省市的"%*%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N的家庭在帮助照管孙辈。L"M 上海市一项对%—"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婴幼儿家庭共占#"N,有祖辈家长参与婴幼儿抚养的共占*&E)N。L!M (二)隔代教育再度兴盛的原因其实,隔代教育古已有之,在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中更是司空见惯。但在以核心家庭为主流的当代社会里,隔代教育却再度勃兴,这绝非偶然,应该说,它既是世纪交替期间社会深刻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各种复杂思想观念冲突激荡的当然产物。
其一,根深蒂固的家庭伦理观念,奠定了隔代教育的历史渊源。长期的宗法
制社会,形成了我国民众浓厚而独特的家庭伦理思想。所谓“含饴弄孙”,不仅是祖辈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他们肩负的自觉责任。
其二,年轻父母育儿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不再甘愿为儿女做牛马,就此形成了隔代教育的思想基础。“一切为了孩子”,这曾经是众多父母的不二选择,哪怕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甚或甘之如饴。但在当今社会,自我意识、主体观念、个性精神的发展和弘扬,使不少人意识到:他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父母;子女不仅是他们的儿女,更是子女自己,是社会的未来成员。由此,一旦俯首甘为马牛的心态消退,利用祖辈力量来解脱自己,就成为许多年轻父母的强烈愿望。
其三,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让在职场打拼的年轻父母对隔代教育有着紧迫的需求。现代社会日趋剧烈的残酷竞争,迫使年轻父母在“教育—职业—教育”间不断地循环往复。紧张的学习、繁杂的工作等诸多压力,客观上使一些年轻父母无暇他顾。在子女教育上求助祖辈,就成为他们现实的选择。
其四,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为父母,加快了隔代教育的兴盛。长期的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已经造成了大量的独子女在许多方面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养儿育女上更加不知所措,则是严峻的现实。$%&这时,祖辈基于对自己血脉延续的注重、对传宗接代者的期盼、对“独”气未尽的子女的担忧,因而强烈而主动地负起隔代教育之责,也就是情理之中、不足为奇的事了。
其五,城镇社会转型导致的失业大军,成为隔代教育加剧的助推剂。深入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使工业企业的失业人员急剧增加。他们的生活水平骤然下降,再加上社会保障不够有力,他们在抚养、教育子女方面产生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无可奈何之下,祖辈往往被迫成为孙辈抚育的避风港。此外,日益壮大的农村留守部落,对隔代教育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城市中日渐普遍的因子女长大离家而形成的“空巢”家庭不同,农村家庭的“空心化”主要表现为年轻父母外出打工而留下老人、孩子成为留守部落,正缘于此,在广大农村,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二、隔代教育的意义与局限
(一)隔代教育的积极意义隔代教育的再度勃兴,不仅事出有因,而且确有其利:第一,隔代教育有利于发挥家庭各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
促进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它能够把父辈的竞争性教育和祖辈的宽容性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第二,隔代教育解放了父辈,迎合了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剧烈竞争以及快速多变的工作、生活节奏,客观上对年轻父母的亲子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这时,隔代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代偿,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年轻父母,使他们更专注于工作和事业,这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第三,隔代教育中祖辈的经验可以帮助孙辈的社会化。正所谓“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距”,祖辈往往有着数十年的生活经验、长期的工作历程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其社会阅历、人生感悟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很有发言权,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从而加快社会化进程。第四,祖辈余热的充分发挥,老有所为且老有所乐,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我国已经具有明显的“老年型社会”特征,如何处理老年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将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基本指标。在家庭中,不少祖辈脱离工作岗位后很不适应,心无所属,往往忧思成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而隔代教育,不仅让老人享有天伦之乐,而且让老人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年轻其心态,健康其情绪,老怀舒畅,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同蒙其利。第五,祖辈对处于社会不利境地子女的帮助,使子女不致陷于绝境,减轻了社会保障压力,对社会稳定不无裨益。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措施的深化,必定造成部分人的困难局面。在子女陷于困境时,老人伸出援手,解决其最紧迫的小孩教育问题,有利于处于困境的人员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尽快完成转岗和再就业,避免造成过大的社会震荡,危及社会的安宁稳定。
(二)隔代教育的局限凡事皆有两面,隔代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在认识到隔代教育的积极意义时,还要看到它可能潜藏的一些弊端:
首先,祖辈的经验主义甚至是狭隘的经验至上观念,对孙辈的影响难免片面,有可能延迟孙辈的社会化进程。祖辈们较低的教育程度、狭窄的知识面、僵化的思维模式、旧有的思想观念、有限的交往活动范围以及“过来人”的优势心理,使他们在教育孙辈时对经验极度依赖,其视野、理念与现代社会不免有脱节之处,反倒可能延误孙辈的社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