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
○反切与韵书
(一)古代注音方法:
先秦时期,“士”们还没有意识到汉语音韵的特征,还不能把构成汉语音韵的基本要素—声、韵、调剖析开来。

汉语音韵的研究在汉代开始萌芽。

宋·郑樵在《通志·七音略》里批评他们:
“汉儒知以说文解字,而不知有‘子’、‘母’,生字为母,从字为子,子母不分,所以失造字之旨” 。

◇古代注音方法:
当时的学者对汉字的注音常采用一些粗疏的方法,主要有:
1.直音:是借用音同的通晓字直接加以注音。

如《左传》:“次于陘”。

《经典释文》注“陘,音邢”
2.读若:主要是借用音近的文字加以注音。

如《说文》:“趹,读若決水之決。


3.譬况:是在借用音近的文字注音的基础之上,再加以文字说明。

如《吕氏春秋·慎行篇》:“崔纾之子,相与私闀。

”高诱注:“闀,读近鸿,缓气言之。

”又如《释名释天》:“风,兖司豫冀横口合唇言之,…氾也;青徐言凤,蹙口开唇推气言之,…放也,。


4.反切:反切的产生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直接关系。

受梵文的影响,魏晋学者终于懂得
把汉字字音拆分为“声”、“韵”两部分,分别取两个与声韵相同的汉字加以标音。

反切上字代表声母,反切下字代表韵母。

反切注音方法无疑是当时最为先进的注音方法,它的产生为汉语音韵学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辨析声韵调的发音及其类别的重要依据。

何谓反切?
“音韵展转相协谓之反,亦作翻;两字相摩以成声韵谓之切,其实一也.”
如:
红, 胡笼切攀, 普班切
劝, 去愿切唐, 徒郎切
刊, 苦寒切毁, 许委切
音韵学基础知识
(二)韵书简述:
韵书,是汉魏以后,继反切注音法出现之后产生的一种字书。

它的编排体例是:凡同一韵的字收集在一起,用反切注音,并注明字义,再按照“韵”的先后排列,取其中一个代表字作为韵目。

以《广韵》东韵为例:
东,东方也。

…德红切。

十七。

菄鸫倲蝀……
同,齐也。

…徒红切。

四十五。

……
古代韵书,本来是为方便写作诗文而编录。

由于它是当时汉字实际语音的书面描写,真实地保留了汉字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语音面貌,因而韵书又成为研究古代实际语音的重要工具。

最早的韵书是三国魏·李登《声类》,共十卷,收11,520字;到晋代吕静模仿《声类》编《韵集》五卷。

但两书俱已失传
至今影响较大的韵书主要有(参见荆本p884、906、921页):
1.《切韵》。

隋·陆慈(字法言)撰,共五卷。

今存敦煌唐写本残卷。

2.《唐韵》。

唐·孙愐等增补《切韵》而成,今存残卷。

3.《广韵》。

宋·陈澎年等增补《唐韵》而成。

以上韵书称《切韵》音系,作为中古音(六朝到唐宋)的代表。

其音系保存在《广韵》里。

上古音(先秦两汉)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4.《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编著元代北曲而成。

作为近古音(元明清)的代表。

现代音以北京音系为代表。

5.《诗韵》(又称“平水韵”)106韵,南宋刘渊编。

6.《佩文诗韵》。

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共106韵10,235字。

【思考与练习】
一、分析这首词的用韵情况,然后加以断句
蝶恋花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远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注:《蝶恋花》,又名《鹊踏枝》、《风栖梧》。

双调,六十字,上下阙各四仄韵。

该词作者谭酋。

二、拼写下列反切字的现代读音,并注出被切字
息救切奴案切许良切去演切之盛切
江雅切乌干切基烟切七然切蒲计切
纡往切鱼欲切房戎切居义切香义切
都宗切古到切呼改切莫包切哀都切
苦寒切古溪切方典切薄候切子念切
三、拼写下列反切字的现代读音,并注出被切字
秀(息救)难(奴案)湘(许良)遣(去演)政(之盛)
假(江雅)安(乌干)菅(基烟)餐(七然)薜(蒲计)
网(纡往)玉(鱼欲)冯(房戎)寄(居义)戏(香义)
冬(都宗)告(古到)海(呼改)毛(莫包)乌(哀都)
刊(苦寒)鸡(古溪)扁(方典)抔(薄候)僭(子念)
三、指出下列联绵词那些是双声,哪些是叠韵?
徘徊彷徨辗转窈窕崔嵬
缤纷仓庚绸缪匍匐逍遥
□中古声母系统
★五音/七音
★全清: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 塞擦音/ 擦( b d g / z / f s h )
★次清:不带音送气的塞音/ 塞擦音 ( p t k / c )
★全浊:带音的塞音/ 塞擦音/ 擦音
★次浊:带音的鼻音/ 边音和半元音 ( m n ng / l r)
音韵学基础知识(二)
○中古音概说之一
□中古声母到现代汉语声母的演变
1.全浊声母清化
口诀一:浊擦清化
★全浊擦音(邪禅匣)全部变为发音部位相同的清擦音。

口诀二:平送仄不送
★全浊塞音(并定澄群)和全浊塞擦音(奉从床)的平声部分变为发音部位相同的清送气音。

★全浊塞音(并定澄群)和全浊塞擦音(奉从床)的仄声部分变为发音部位相同的清不送气音。

□中古声母到现代汉语声母的演变
2. 精、见、影三组分化出新的舌面音 j 、
q、x 。

分化的条件是:韵母的洪细。

在反切下字是现代音细音(齐齿呼和撮
口呼)里,被切字声母分别读为 j 、q、x
□中古声母到现代汉语声母的演变
3. 反切上字是唇音 b p m,反切下字是合口呼或撮口呼的,被切字变读为开口呼或齐齿呼。

例如“叵,普火切”;“边,布玄切”;“蛮,莫还切”。

又,反切上字是唇音 f,反切下字是齐齿呼或
撮口呼,一律要变读为开口呼。

例如“否,方久切”;“俸,扶用切”
4.反切上字是今读zh ch sh,反切下字是细音的,被切字要改读洪音。

例如“猪,陟鱼切”;“然,如仙切”;“齿,昌里切”。

(注:陟,知母全清;如,日母次浊;昌,穿母次清)
□中古韵母系列
《广韵》有206韵。

如果不区别入声韵(51
个),按“平赅上去”原则计算,共有61个韵母。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韵母有38个。

从中古到现代,汉语的韵母系统演变较为复杂。

主要变化有:
1)入声韵全部消失,归并到阴声韵中去。

2)阳声韵中韵尾-m消失,归并到韵尾-n中去。

3)韵头(介音)由繁到简。

《广韵》的开合二呼,到现代普通话发展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呼。

□中古声调及其演变规律
《广韵》音系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

但调值尚不清楚。

《广韵》四声到现代汉语四声的演变规律大致是:
1)平分阴阳。

分化条件是声母的清浊。

清声母变为阴平,如:刚知丁根等;浊声母变为阳平,如:唐人文才等。

2)浊上归去。

中古的全浊上声到现代汉语里变为去声,如:动静巨倍等。

至于全清、次清、次浊上声,则仍念上声,如:古展粉女等。

3)入派四声。

现代汉语里入声已消失,分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里去。

入派四声举例
现代汉语里入声已消失,分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里去。

以下以《中原音韵》为例,加以说明。

常用的古入声字,大约有五百来个。

其中,近一半变读为去声;约三分之一变读为阳平;变读为阴平的约占15%;最少的是变读上声,约占6%。

1.次浊声母变去声:例:纳(泥)、辣拉(来)、灭抹音ma(明)、热(日)、孽(疑)、越悦(喻)等。

2.全浊声母变阳平:例:白(并)、读突(定)、舌(床)、绝(从)、涉淑(禅)、辖(匣)、掘(群)、习(邪)等。

3.清声母变上声:例:笔北(帮)、法(非)、匹(滂)、德得(端)、塔(透)、桌(知)、续接(精)、七(清)、尺赤(穿)、骨吉(见)、客(溪)、昔(心)、乙(影)等。

入声字派入阴平的时间比较晚,分别从原来派入阳/上/去三声中分化出来。

如突淑/桌接/拉抹(ma)等。

【思考与练习】
一、拼写出下列反切的现代普通话读音
徒贡切许亮切五限切苦郎切
胡讲切息姊切古劳切昨木切
二、将三十六字母中全浊声母清化情况,逐一加以分析说明。

三、简要说明现代普通话中的 j q x , 分别是从中古哪几个声母演变过来的。

四、《庄子·庖丁解牛》:“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注:肯(溪母),苦等反;綮,音罄,苦挺反。

挺,古去声。

请根据以上注解,写出“綮”字的读音,并簡要說明其音变规
律。

□上古声母系统
上古声母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影响较大的研究成果有:
1)古无轻唇音。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

”如:古音“纷”读为“豳”,“无”读为“膜”等。

联绵词“匍匐/扶服”通用。

2)古无舌上音。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澈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如:古音谐声字“竹—笃”,“猪—都”;“终—冬”,“董—重”等。

3)娘日归泥。

清末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提出:“古音娘日二纽泥归说”。

如:谐声字“涅,从日”;“耐,而声”;“诺,若声”;“佞,仁声”;“汝,女声”等。

□上古韵母系统
自明代陈第提出“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替,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以来,清代音韵学家对《诗经》用韵和其他韵文进行具体分析和归纳,建立了上古韵部系统。

首先,顾炎武把古韵分为10部,奠定了古韵分部基础。

后来,考古派江永分为13部,段玉裁分为17部,王念孙、江有浩分为21部,章炳麟分为22部;审音派则主张入声韵独立,把古韵部分为阴、阳、入三部分,戴震分为25部,黄侃分为28部。

现代学者王力分古韵为30部。

见《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类表》。

□上古韵母系统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古韵学家按韵尾进行分类,把韵分为阴、阳、入三部分。

1.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韵母。

如“来lai ”、“去qu”、“果guo ”、“假jia ”等。

王力《上古三十韵部表》中阴声韵有“之、支、鱼、侯、宵、幽、微、脂、歌”等九个。

2.阳声韵:以鼻音 m、 n、ng收尾的韵母。

如、“因yin”、“民min”、“精jing ”、“堪kan”、“憾han” 等。

王力《上古三十韵部表》中阳声韵有“蒸、耕、阳、东、冬、文、真、元、侵、谈”等十个。

3.入声韵:以塞音 b t k 收尾的韵母。

现代普通话中入声韵已经消失。

王力《上古三十韵部表》中入声韵有“职、锡、铎、屋、药、觉、缉、叶“等十一个。

清代音韵学家根据阴声韵、阳声韵主元音相同的特点,提出阴阳对转理论
一、声母对声调的影响:平、上变化
盆(蒲奔)央(於良)文(无分)古(公户)
苦(康杜)相(胡讲)动(杜董)奉(扶陇)
二、声调对声母的影响:送气、不送气
坛(徒干)权(巨员)度(徒故)杂(才纳)
三、韵母对声母的影响:舌尖音改读舌面音
限(胡简)似(详里)艰(古闲)归(举威)
桑(息郎)聚(才句)酱(子亮)涓(古玄)
四、声母对韵母的影响:反切上字今读翘舌音,反切下字是细音,那么,被切字改读洪音。

初(楚居)然(如仙)齿(昌里)猪(陟鱼)
【综合练习】
一、说明下列反切为什么被切字今读音与反切上下字切出的读音不同(类隔切)
心(息林)蝶(徒协)延(危仙)冯(房戎)
僭(子念)敲(口交)孝(呼教)毛(莫包)
奉(扶拢)蓬(薄红)曷(胡葛)刊(苦寒)
二、拼写下列反切字的现代读音,并注出被切字(含音和切、类隔切)
许良切去演切乌干切古溪切基烟切七然切蒲计切昨劳切房戎切呼改切薄候切求位切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举要
•帮母:卜悲;并母:蒲薄;明母:目莫;
•非母:方斧;微母:无毋;
•定母:徒杜;
•精母:早子;清母:七促;从母:才昨;心母:息思;邪母:似习;
•见母:古公基;溪母:去苦康;群母:杰疑母:五鱼;
•影母:哀纡;晓母:许;匣母:恰户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