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因素的探讨【摘要】学生评教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本文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几个因素,并介绍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能使高校学生评教更加客观有效,不断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学生评教;教学质量;有效性
学生评教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表现、授课效果及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一项活动,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学生评教与教师自评、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共同组成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问题是高校教学管理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

1 高校学生评教的意义
目前,关于学生评教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强调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教学过程的亲历者,教师要提高教育效果,必需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

学生评教可以使学校管理层获得真实而全面的信息,作为评价教师的直接依据,这有利于做出更合理、更全面的考核评价。

同时,学生评教也是现代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体现,给予了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交给学生民主监督的权力。

这样可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评教的地位与作用将
会日益上升。

2 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2.1 学生评教存在问题
学生评教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纳入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体系,高校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对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与此同时,学生评教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作为评教主体能否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评价的结果是否真实反映了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评教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等,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

2.2 评教效果的影响因素
2.2.1 评教主体、客体的因素
学生评教目的能否得以实现,与师生自身因素的关系很大。

国内外研究表明,参评学生的年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对考试的预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知识背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

例如,对于基础好且学习兴趣浓厚、学有所获的学生来讲,他们对教师的教学多持肯定态度;反之,学生常常会对教师的教学做出否定性评价。

另外,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影响学生的评教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并不是审慎思考、理智评判,往往掺杂个人的情绪和情感而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

班风对评教工作的影响也很大,如果班风差,学生就很难公正地评判教师,他们往往受从众心理的影响,随周围同学一起给老师较
低评级,产生群体效应。

“教师在评教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其角色意识和教学动力制约着对评教工作的认识。

”研究表明,教师的外表、气质、性别、声誉、职称等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教师的授课风格却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

热情、善解人意、与学生心理距离近的教师,在教学中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的教师,善于控制和表达个人感情并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更受学生的欢迎,而那些在教学中缺乏情感投入和表达,过分认真严肃,课堂毫无生机的教师则难以获得学生好评。

2.2.2 课程性质以及教师职称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人文学科的教学评价要比自然学科高一些;对必修科目或主科评分较高,对选修科目或副科评分相对较低;对与自己,专业相关度越高的课程给予较高的评级,反之亦然;对学时短、学习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评级较高,对耗时长的专业基础课程评级较低。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专业基础课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且大多安排在大学1~2年级,刚从中学阶段应试教育走进注重能力培养的大学阶段还不能完全的适应,并且部分专业基础课缺乏内容上的新鲜、丰富以及生动,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

从而给老师不合理的教学评级。

另外,学生对于任课教师的认可程度也受到了教师职称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年纪较长、职称较高的教师会有一种自发的崇拜,会觉得这些教师具备了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给予较高的评价;反之对于年轻而且职称较低的教师形成一种经验不足、知识不丰富的概念,给予相对低的评
价。

2.2.3 学生评教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校组织者为学生评教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构成了学生评教的外部环境,它不仅影响评价者的态度和情绪,还影响评教活动的有效性。

如积极地对评价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评教的认识,使学生端正评教态度,积极认真地完成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再如有个别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会对学生采用言语或行动暗示影响他们的评教活动。

学生评教本身不是目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才是评教的目的。

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让受评的教师知道评教结果,知道自己在各项指标上得分情况和所处的相对位置。

让学生也了解评价结果,看到自己的参与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因此,科学的反馈制度非常重要。

但大多数高校并不十分重视反馈的结果。

首先,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主要对学校领导和教师本人,而对学生不公开,影响了学生评教的积极性。

其次,有些高校则将信息一起发给教师,教师之间的评价信息没有秘密可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伤害了一部分评分低的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再次,有些高校对评估关注不够,对名列前茅者不奖励,对落后者不提出警示,不帮助分析原因,以促其改进,使评教流于形式。

2.2.4 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因素
制定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学生评教的前提条件。

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一直以来都有众多争议,各高校的教学评估表各有不同,
但多数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所设的内容也主要有教风师德、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几方面的一级指标,然后,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包括2个-4个二级指标。

各二级指标分别占总体不同的权重,同时分成优、良、中、可、差等多个等级。

最后经过加权算出教师的得分。

在统计分析中,侧重于定量分析,甚至只重定量的分数和排名。

有些表格中没有学生的自主意见栏,学生对教师的意见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有些指标设计过于专业或抽象,没有详细的说明。

难以把握。

整个评教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

3 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措施
3.1 提高教师、学生对于评教的认同度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都有动力参与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实施评估和引导参评。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站在“服务教学”角色上为学生评教创造宽松的评价环境。

如果把学校的强制参评,转为教师自觉、自愿参评会大大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作法,让教师有选择的余地,而不是无条件的服从教务处组织的评估。

学生方面,在评教开始前,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评教的目的、
意义、作用,解释评教指标的内涵、技巧和方法,正确理解评价指标,切实掌握评价指标要领和方法,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观测分析能力。

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参与评教是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搭建了表达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很
好平台;同时,端正评教的态度不以自己的喜恶来评价教师也是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权利的维护。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开展学生评教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的评教指标体系。

如果评价标准仅仅考虑教师教学质量的全面性、代表性,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就会造成评价结果失去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样,过于抽象、笼统的标准描述也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分歧,甚至让学生无从判断。

我们在进行指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以学生较易理解和回答的问题测评,加大自由回答问题的数量,给予学生想象发挥的自由空间。

如在评价中设计“教师教学什么方面引起你的兴趣”、“听了本门课程后,你觉得使用多媒体讲解更好吗”等。

这些评价内容,学生有亲身体会,评价起来并不难,也比较实在,从中还可以反映教师教学目的的完成情况。

对于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可以通过本门课程的专业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一起根据本类课程的授课特点以及难易程度制定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3.3 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学生评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教学信息,使教师能够及时获得教学效果反馈的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要实现“学生评教”的目的,就要有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首先对任课教师来讲,要知道全校教学的总平均分和每项指标的总平均分;大致了解自己的得分和所处的位
置,可以找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院系领导对教师的整体教学情况有大致了解,可以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管理。

其次,学校或学院应该对于评教排名前十的教师进行奖励,鼓励和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活动。

对排名最靠后的教师。

可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但要注意到教师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各系主任要帮助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再次,让学生知道评估结果,通过整体的评价结果来验证自己对教师的评价是否客观,也可以在以后的评估中进行校正。

最后,学生在选课或上课前,有权知道教师历年课堂教学测评等级,可以大致了解教师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本学期的学习有一定的准备。

4 结语
学生评教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学生、教师自身、评价指标等一系列因素,指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宣传使参与评教的学生和教师摆正态度、优化评价指标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沟通。

提高学生评教的客观有效性。

使之成为加快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姚利民,邓菊香,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之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2] 李丹青,钱存阳,高等学校中的“生评教”制度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
[3] 何云辉,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影响因素研究[j],理工高教研
究,2008,1
[4]王永林,学生评教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教育科学,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