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_总论汇总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以及与之相关的病理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中医内科学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中医内科学概述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是通过中医经典理论,结合病人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运用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来治疗内科疾病的一门学科。
二、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指的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
在中医内科学中,内脏疾病通常与阴阳失衡有关,治疗的重点是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中医内科学中,内脏疾病的发生与五行学说息息相关,通过对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辅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3. 脉诊脉诊是中医内科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触诊人体脉搏的形态、强度和节律等特征,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脉诊在中医内科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内科学在诊断疾病时,主要依据中医诊断标准来判断病情。
中医诊断标准包括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等要素,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病因、病机、病变特点等方面的信息,确定病人的诊断。
三、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1.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种,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中医内科学中,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活血化瘀等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中医内科学中,通过辨证施治、益气化痰等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
中医内科学中,通过调整脾胃功能、利湿化瘀等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4.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尿路感染、尿毒症等。
中医内科学中,通过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等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五、结语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诊疗方法,来治疗内科疾病。
中医内科学——总论
心血 瘀阻
水饮 凌心 热陷 心包
心悸,胸闷而痛,多为钝痛或绞痛,痛引 肩背及臂臑内侧,口唇及指甲紫绀。舌质 暗红,或见紫斑点,脉细涩,或促结
心悸,眩晕,胸闷,肢冷,尿少,下肢浮 肿,咳喘,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直视狂乱,面赤, 斑疹,口渴。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活血通脉 血府逐瘀汤 之类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证候分类] 1. 虚证 脾阳虚衰 脾气不足
症 状
面色苍白,畏寒肢凉,腹胀有冷 感,或泛吐清水,胃纳不佳,或 纳后不易消化,喜热饮,大便溏 薄,小便清长。舌苔淡白,脉来 沉细。
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纳少便溏,久 泻脱肛,四肢乏力,肌肉萎瘦,脘腹 腰胯坠胀,或齿衄、吐衄、便血,妇 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小便淋漓不 尽,或尿混浊如米泔水。舌质淡,脉 濡弱等
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
治法 方药
滋阴润肺 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 汤之类
补益肺气 补肺汤之类
益气养阴润肺 生脉饮之类
2. 实证
症状
治法
方药
风寒 束表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楚, 疏风宣肺散寒 鼻塞流涕,或咳嗽频频,气急喘促, 咳痰稀白痰粘量多。舌苔薄白,脉 浮而紧。 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咳声洪亮, 疏风清热肃肺 咳痰黄稠,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苔薄黄,脉浮数
一、病因学
1.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 称。 风:多动善变,“百病之长”。 寒:性主收引,易伤阳气。伤于体表-伤寒,伤于里 者-中寒。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善发散,多挟湿气,分阳 暑和阴暑。 湿:湿性重着、趋下,黏滞难化。 燥:易伤津液,分温燥和凉燥。 火:火性阳热,易生风动血。多表现为热证、实证
中医内科学总论
1983年的“衡阳会议”和1985年的“合肥会议” 对振兴中医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党中央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 中医药学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 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 医药事业的发展。” 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政治条件。
三因学说
(一)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是外感病的 主要致病因素。当人体内外环境失调时,感 受六淫之邪即能发病。
(二)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 种情志变化。七情过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饮食
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若饮食不节或不 洁、偏嗜等常能使脾胃纳化失调而致病。
基本理论可概括为: ①强调整体观念: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健康与病态与自然环境 有一定关系。 ②阴阳五行学说: 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 探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奇经八脉 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④病因学说:
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 经络的病理变化。 ⑤四诊: 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 容。
吴鞠通《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 病名为目。
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证治,提出 治法,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 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薛生白《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 入论述;
王孟英《温热经纬》新感与伏气两类辨 证施治。
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补充,促进了温病学说 的发展。
喻昌《寓意草》提出疾病发生与时代背景相 连的观点,提高了对疾病的诊疗和理论水平。
地因人详加审察,细微辨证,谨慎用
药施治。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一)总论1. 绪论1.1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和范围1.2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概况2.气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2.1 气:虚证(气虚、气陷)、实证(气滞、气逆)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2.2 血:出血、血瘀、血虚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3. 风寒燥火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3.1 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3.2寒:阴寒内盛、脾肾阳虚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3.3 燥:肺胃津伤、肝肾阴亏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3.4 火:实火(心火炽盛、肝火亢盛)、虚火(肾虚火动、肺虚火虚)各证型的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4. 湿、痰、饮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4.1 湿:寒湿困脾、湿热中阻、脾虚湿阻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4.2 痰:痰阻于肺、痰蒙心窍、痰蕴脾胃、痰郁于肝、痰动于肾、痰留骨节经络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4.3 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5. 六经与卫气营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5.1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5.2 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 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6.1 肺系病机病证概要:实证(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虚证(阴虚肺燥、肺气亏虚)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2心系病机病证概要:虚证(心阳虚、心阴虚)、实证(痰火内扰、饮遏心阳、心血瘀阻)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3脾胃系病机病证概要:虚证(脾阳虚衰、中气不足)、实证(寒湿困脾、湿热内蕴)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4 肝胆系病机病证概要:实证(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风内动、寒滞肝脉)、虚证(肝阴不足)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5肾系病机病证概要: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阳不振、肾虚水泛)、阴虚(肾阴亏虚、阴虚火旺)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7. 内科治疗7.1 治疗原则: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脏腑补泻、三因制宜7.2 常用治法:解表法、清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消导(或消散)法、理气法、理血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法(二)各论1.1概念:感冒、时行感冒、虚体感冒的概念1.2病因病机1.3 类证鉴别:与温病早期相鉴别1.4辨证论治:风寒证、风热证、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咳嗽2.1概念2.2病因病机2.3辨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肺痿3.1概念3.2病因病机3.3类证鉴别:与肺痈相鉴别辨证论治:虚热证、虚寒证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4.肺痈4.1概念4.2病因病机4.3 类证鉴别:与风温、肺痈相鉴别4.4辨证论治: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各期的症状、治法、方药5.哮证5.1概念5.2病因病机5.3 类证鉴别:哮证与喘证相鉴别5.4辨证论治: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6.喘证6.1概念:喘证、喘脱概念6.2病因病机6.3 类证鉴别:与气短相鉴别6.4辨证论治:实喘(风寒袭肺、表寒里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虚喘(肺虚、肾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7.肺胀7.1概念7.2病因病机;病理因素为痰浊水饮与血瘀7.3 类证鉴别:肺胀、哮证、喘证三者的异同点7.4辨证论治: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8.1概念: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概念;痰、饮、水、湿的概念8.2病因病机;病理性质8.3 类证鉴别:痰、饮、水、湿相鉴别8.4辨证论治:痰饮(脾阳虚弱、饮留胃肠)、悬饮(邪犯胸胁、饮停胸胁、络气不和、阴虚内热)、溢饮、支饮(寒饮伏肺、脾肾阳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9.自汗、盗汗9.1概念9.2病因病机9.3 类证鉴别: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9.4辨证论治:治则;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0.血证10.1概念:鼻衄、齿衄的概念;《血证论》提出的止血四法10.2病因病机10.3辨证论治:鼻衄(热邪犯肺、胃热炽盛、肝火上炎、气血亏虚)、齿衄(胃火炽盛、阴虚火旺)、咳血(燥热伤肺、肝火犯肺、阴虚肺热)、吐血(胃热壅盛、肝火犯胃、气虚血溢)、便血(肠道湿热、脾胃虚寒;尿血:下焦热盛、肾虚火旺、脾不统血、肾气不固)、紫斑(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等的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1.心悸11.1概念:心悸、惊悸、怔忡的概念11.2病因病机11.3 类证鉴别:惊悸与怔忡的异同11.4辨证论治: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瘀血阻络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2.胸痹12.1概念:胸痹、真心痛的概念12.2病因病机12.3 类证鉴别:与悬饮、胃脘痛、真心痛相鉴别12.4辨证论治: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3.不寐13.1概念13.2病因病机13.3辨证论治:实证(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虚证(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4.厥证14.1概念14.2病因病机14.3 类证鉴别:厥证、中风、痫证、暑厥、蛔厥之间的异同点14.4辨证论治:气厥(实证、虚证)、血厥(实证、虚证)、痰厥、食厥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5.郁证15.1概念:郁证、六郁的概念15.2病因病机15.3辨证论治:实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虚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6.癫狂16.1概念:癫证、狂证的概念16.2病因病机16.3 类证鉴别:癫与狂的异同点16.4辨证论治:癫(痰气郁结、心脾两虚)、狂(痰火上扰、火盛伤阴)的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7.痫证17.1概念17.2病因病机17.3 类证鉴别:与中风、厥证相鉴别17.4辨证论治: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肾亏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8.胃痛18.1概念18.2病因病机18.3 类证鉴别:与真心痛、胁痛、腹痛相鉴别18.4理解治疗胃痛的“通”法18.5辨证论治: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阴亏虚、脾胃虚寒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9.噎膈19.1概念19.2病因病机19.3 类证鉴别:与反胃相鉴别19.4辨证论治: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瘀血内结、气虚阳微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0.呕吐20.1概念20.2病因病机20.3 类证鉴别:与反胃、呃逆相鉴别20.4辨证论治:实证(外邪反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虚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的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1.呃逆21.1概念21.2病因病机21.3 类证鉴别:与干呕、噫气相鉴别21.4辨证论治:实证(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机郁滞)、虚证(脾胃阳虚、胃阴不足)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2.泄泻22.1概念22.2病因病机22.3 类证鉴别:与痢疾相鉴别22.4辨证论治:感受外邪(寒湿、湿热)、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3.痢疾23.1概念23.2病因病机23.3 类证鉴别:与泄泻相鉴别23.4辨证论治: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阴虚痢、虚寒痢、休息痢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4.腹痛24.1概念24.2病因病机24.3 类证鉴别:与胃痛相鉴别24.4辨证论治:寒邪内阻、湿热壅滞、中虚脏寒、饮食积滞、气滞血瘀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5.便秘25.1概念:阳结、阴结、脾约的概念25.2病因病机25.3辨证论治:热秘、气秘、虚秘(气虚、血虚)、冷秘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6.胁痛26.1概念26.2病因病机26.3辨证论治: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7.黄疸27.1概念:黄疸、阳黄、阴黄、急黄的概念27.2病因病机27.3 类证鉴别:与萎黄相鉴别27.4辨证论治: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急黄、阴黄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8.积聚28.1概念:积聚、积、聚的概念28.2病因病机28.3 类证鉴别:与痞满相鉴别28.4辨证论治:聚证(肝气郁滞、食滞痰阻)、积证(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正虚瘀结)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9.鼓胀29.1概念29.2病因病机29.3 类证鉴别:与水肿相鉴别29.4辨证论治: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0.头痛30.1概念30.2病因病机30.3辨证论治:外感(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内伤(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的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1.眩晕31.1概念31.2病因病机31.3 类证鉴别:与头痛相鉴别31.4辨证论治: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2.中风32.1概念32.2病因病机32.3 类证鉴别:与痫证、厥证相鉴别32.4辨证论治:中经络(络脉空虚、风邪入中;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中脏腑(闭证:阳闭、阴闭;脱证;后遗证: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3.痉证33.1概念33.2病因病机33.3 类证鉴别:与中风、痫证相鉴别33.4辨证论治:邪壅经络、热甚发痉、阴血亏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4.瘿病34.1概念34.2病因病机34.3 类证鉴别:与瘰疬相鉴别34.4辨证论治:气郁痰阻、痰结血瘀、肝火旺盛、心肝阴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5.水肿35.1概念:水肿、阴水、阳水的概念35.2病因病机35.3 类证鉴别:与鼓胀相鉴别35.4 本病的辨证特点35.5辨证论治:阳水(风水泛滥、湿毒侵淫、水湿浸渍、湿热壅盛)、阴水(脾阳虚衰、肾气衰微)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6.淋证36.1概念36.2病因病机36.3 类证鉴别:与癃闭相鉴别36.4本病的总治则36.5辨证论治: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7.癃闭37.1概念:癃闭、癃、闭的概念37.2病因病机37.3 类证鉴别:与淋证相鉴别37.4 本病的总治则37.5 辨证论治: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郁气滞、尿路阻塞、中气不足、肾阳衰惫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8.腰痛38.1概念38.2病因病机38.3辨证论治: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
中医内科学-总论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 辩证论治纲要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一、辨证原则 1. 全面分析病情 2. 掌握病证病机特点: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 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 脾(胃)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分析
内伤杂病
• 心系病证:应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 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胆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 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
把握动态变化治疗原则,在外感方面的应用:
初期阶段——邪气正盛,正气未衰,病较Fra bibliotek浅,可急发散祛邪;
中期阶段——病邪深入,病情加重,更当着重祛邪减其病势;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 本矛盾的手段;辨证论治,上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因此辨病 与辨证是相辅相成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
“异病同治”的应用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 以采取相同的治法。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至次、轻重缓急,而采取“甚者独行,间者 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 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 时,就必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 缓则治其本: 是指再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表病产生于本病, 本病解决了,标病自然随之而解。 标本同治: 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
中医内科学总论
金元)
隋代·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寸白虫、瘿病。 葛洪 《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 南宋· 陈无择《三因及一病证方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脉经》、《针灸甲乙经》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疡。 《诸病源候论》、 《外台秘要》、 《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金元四大家”
形成
《内科摘要》《名医杂著》《证治准绳》 《景岳全书》《症因脉治》《医宗必读》
创新
• 近现代
中医内科学临证基本程序
• 诊察 • 辩证 • 论证
诊察
• 内容
望、闻、问、切
• 重点
完整性 准确性 抓主症
•
程序
四诊的运用程序
辩证
• • • • • • 辨病因:内因、外因 辨病位:脏腑、经络、气血、上下、表里 辨病势:预测病症的发展、演变趋势 辨病性:寒热、虚实 辨病机:病证发展变化的机制 辨病证
程,是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其水平 很大程度 上反映了中 医临床水平的发展水平。
范围及分类:
古代称之为“疾医”、“大方脉” 、“杂医” 等,范围较广泛。
伤寒 外感病外 温病 肺系病症 心系病症 中医内科疾病 脏腑病症 脾胃系病症 肝胆系病症
内伤病气血津液病症源自肾系病症肢体经络病症命名及特点
• • • • 以病因命名的 :中风、中暑、虫证等 以病机命名的 :郁证、痹证、厥证等 以病理产物命名的 :痰饮等 以病位命名的 :胸痹、肝着、、肾着、肺痈 等 • 以主症命名的 :咳嗽、喘证、呕吐、泄泻、 眩晕等 • 以主要体征命名的 :黄疸、积聚、水肿、鼓 胀等
论治
• • • • • 治则 治法 选方 遣药 医嘱
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内科学总结汇总
加味桔梗汤
恢复期
身热渐退,咳吐脓血日减,臭味亦减,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日见好转,食欲增加,但仍觉气短自汗,低热,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咽燥。舌红苔薄,脉细数
益气养阴清肺
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肺胀
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扶正祛邪
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膨满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重者喘脱、神昏等。
痰浊阻肺
心阳不振
心悸,动则甚,形寒肢冷。胸闷气短,面色皓白,自汗,畏寒喜暖,或伴心痛。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心悸
邪扰心神
祛痰化饮,清火行淤,镇心安神
自觉心搏异常,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水饮凌心
心悸眩晕,肢面浮肿,甚则咳喘不能平卧。胸闷痞满,食少纳呆,渴不欲饮,恶心呕吐,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状,怕风易汗,腕腹痞满,纳少便溏,倦怠乏力。舌质淡胖,苔薄浊腻,脉小滑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壅肺
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身热烦躁,便干溲黄,口渴欲饮。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桑白皮汤
痰蒙清窍
神昏,咳逆喘促,咳痰粘腻,或黄粘不爽,或伴痰鸣,抽搐。舌质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补肺健脾
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
气短息促,动则由甚,吸气不利。阳虚: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阴虚: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补肺益肾
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喘证
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实喘治肺,治以祛邪利肺。
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中医内科学总论课件-PPT文档
发病。 2.持续性情志失调
紊乱而发病。
可使气血及脏腑功能暴乱而 可引起气血失和、脏腑功能
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四)行为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方式可诱发许多疾病。 (五)时间因素 内科疾病的发病和演变与年、季节、月、日、 时的阴阳盛衰消长变化和五行生克规律有着一定内 在联系。 (六)地域因素 不同地域的的自然环境可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病。
南宋.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 上首先提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3.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 症状学: 隋代.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叙述了病候
784 条,如对胸痹病(冠心病)的发作疼痛的性 质以及部位与预后已非常详细、准确。
唐朝. 孙思邈. 《千金要方》认识到消渴病 容易并发疮痈。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吴 谦等
《医宗金鉴》:是以清政府组织编写 的一部综合性医书。 共九十卷,其中《 杂病心法要诀》(卷三十八至四十三)是 内科杂病,有中风、虚劳、黄胆、失血、 诸气等四十余种病证。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张 璐.《张氏医通》:介绍了内、外、
学习内容
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与范围 2.中医内科学发展史 3.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分类及其依据 4.中医内科学疾病发病学要点 5.中医内科学疾病症状学要点 6.中医内科学疾病的治疗学要点 7.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医内科学总论
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四 季气候的变化,保持身
体健康。
节制饮食
控制饮食,不过饱过饥 ,不食生冷辛辣油腻食 物,保持脾胃功能正常
。
适度运动
适当运动,强身健体, 促进气血流通。
心态平和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 绪波动,减少心理压力
。
05
中医内科疾病案例分析
心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心悸、失眠、多梦、心烦、胸闷等症状 。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病因
脏腑疾病
总结词
脏腑疾病是指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关的疾病,病因复杂多样。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核心,脏腑疾病的发生与体质虚弱、外邪侵袭 、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脏腑疾病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经络疾病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对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和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 ,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维护人类健康、防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 值。
详细描述
注意调节情志,避免劳累,患者症状逐渐消失。
脾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男,65岁,因慢性胃炎出现食 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 证,治疗以健脾和胃、益气消食为主,选用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同时配合饮食调理,患 者症状明显改善。
肺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瘥后防复
中医内科学总结汇总
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中医内科学的那些事儿。
咱先来说说感冒。
这感冒啊,可别小瞧它,虽然常见,但治法可不少。
风寒感冒就得用些温热散寒的药,像麻黄、桂枝啥的,把寒气赶跑。
风热感冒呢,就得用点清热的,比如金银花、连翘,让身体清爽起来。
再讲讲咳嗽。
咳嗽的原因那可多了去了。
要是外感咳嗽,大多是邪气侵袭;要是内伤咳嗽,就和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啦。
比如说,肺阴亏耗的咳嗽,就得滋阴润肺,用用沙参、麦冬这类的药。
还有胃脘痛,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胃痛。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都可能惹上它。
治疗的时候,得辨清是寒证、热证还是虚证、实证。
寒证得温胃散寒,热证得清胃泻火。
失眠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心脾两虚的失眠,要补心脾;阴虚火旺的失眠,得滋阴降火。
中医内科学里的学问可真不少,每一种病症都得仔细分辨,对症下药。
咱们可不能马虎,得把身体照顾好!好啦,今天就先说到这儿,下次咱们接着聊!第二篇嘿,朋友们!咱们接着来唠唠中医内科学。
说说中风,这可是个大病。
中经络和中脏腑得区分清楚。
中经络病情轻些,中脏腑就严重啦。
治疗的时候,活血通络、熄风化痰这些方法都得用上。
消渴,也就是糖尿病,现在很多人都有。
阴虚燥热的要用滋阴清热的法子,气阴两虚的就得益气养阴。
水肿也常见,阳水和阴水得搞明白。
阳水多因风邪、水湿引起,阴水多是脾肾亏虚。
治法也是各有不同。
喘证也不好受,有实喘和虚喘之分。
实喘多是邪气壅肺,虚喘大多是肺肾亏虚。
中医内科学就像一个大宝藏,里面的知识等着咱们一点点去挖掘。
好好学,能让咱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身边的人。
怎么样,是不是挺有意思?咱们下次继续探索中医内科学的奇妙世界!。
中医内科学复习总结
中医内科学复习总结中医内科学复习总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在中医内科学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疾病分类及治疗原则等内容。
以下是对中医内科学的复习总结。
一、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望、闻、问、切等基本方法论。
此外,还需要掌握中医内科学的特殊理论,如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强调事物的互相对立、互相转化。
在内科学中,通过阴阳的变化来分析疾病的变化及治疗原则。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内科学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强调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关系。
在内科学中,通过五行学说来分析脏腑的相互关系,判断疾病的病机。
3.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内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将人体的器官划分为五脏和六腑,分别为心、肝、脾、肺、肾和胆、胃、大肠、小肠、膀胱。
掌握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中医内科学的基础。
4.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内科学中关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强调经络的运行规律及诊疗方法。
通过经络学说,可以判断疾病的分布区域及经络的病变。
二、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方法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病人来确定病症及病机,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1. 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病症。
比如,面色苍白可能是气虚,面色红润可能是火旺等。
2. 闻诊:闻诊是通过闻病人的气味来判断病症。
例如,口臭可能是胃火旺盛,呼出气味恶臭可能是湿热,出汗味重可能是气虚等。
3. 问诊: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病情、症状和病史来判断病症。
需要了解病人的饮食、排便、睡眠、体温等方面的情况。
4. 切诊: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腧穴、经络、脉搏等来判断病症。
需要掌握脉搏的切面和常见的脉象变化。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一、理论基础:1.五脏:心、肺、肝、脾、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各有其主要功能和调节作用。
2.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为有挟积物的六个器官,与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相关。
3.十二经脉:经脉是人体内部传导气血的通道,掌握经络的运行规律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4.辨证施治:根据临床表现和辨证结果,确定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常用方法包括针灸、草药、按摩等。
二、常见疾病与治疗:1.咳嗽:咳嗽是常见内科疾病,中医认为多为肺失宣降而引起的。
治疗方案包括清肺、宣肺等方法,常用药物有川贝、百部、杏仁等。
2.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由肺气虚、肺肾阴虚等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扶正气、补肺阴、通络畅气等,药物有细辛、麻黄、玄参等。
3.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平肝息风、益肾补气、疏肝解郁等,药物有黄连、黄芪、丹参等。
4.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病,多由心肝不足、痰浊内蘊等引发。
治疗方案包括养心安神、活血化瘀、化痰降脂等,药物有丹参、三七、决明子等。
5.糖尿病:糖尿病多由脾胃虚弱、肺肾阴虚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健脾养胃、益气养阴、滋阴降火等,药物有黄芪、山药、当归、桑叶等。
三、预防和养生:1.合理饮食: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合理搭配食物,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选择适宜的食物。
2.调节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情绪调节等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3.护肝肾:肝肾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保护肝肾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掌握了中医学丰富的理论与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同时,中医内科学强调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个体的疾病表现和辨证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中医内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方法,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内科学总论
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滋阴降火 法。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到了明. 清时代中医内科已基本成
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
明代 . 薛 己 . 《内科摘要》是首先使用 “内科”一词命名的著作。
明.王 纶 . 《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 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对内科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总结概述。
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
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
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 性质:临床学科。 • 范围:
中 医 内 科 疾 病
外脑病证 脾胃病证 肝胆病证
肾膀胱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病证
经络肢体病证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 过程
周朝就有了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 等分工不同的医师,疾医就是最早的内科医师。
周朝时代就建立了自己的医疗制度,医师是负责 主管医药政令官,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分管 王室的饮食配膳,治疗邦中的内外科疾病和兽病,建 立年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即:“十全为上, 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 下。”
注意(1)邪在表未入少阳,已入里之实证不宜用此法。 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阳不化津或湿郁不化。
的病因作了具体的阐述,认识到“寸白虫候”(绦 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
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较急重
虫病)的感染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引起,瘿病 (九)头晕 病位在脑,病机涉及肝肾,与风、痰、瘀、虚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中医内科学(全105集)
中医内科学(全105集)01.总论中医内科学含义及范围、发展概况、病的命名和分类及特点、辨证基本规律•02.各论第一章:肺系疾病。
感冒(一)•03.感冒(二)•06.咳嗽(二)•07.咳嗽(三)、肺痨(一)•08.肺痨(二)•09.哮病(一)•10.哮病(二)•11.哮病(三)•12.哮病(四)、喘证(一)•13.喘证(二)•14.喘证(三)、肺痈•15.肺胀(一)•16.肺胀(二)•17.肺胀(三)•18.第二章:心系病证(概述)。
心悸(一)•19.心悸(二)•20.心悸(三)•21.胸痹(一)•22.胸痹(二)•23.不寐(一)•24.不寐(二)•25.不寐(三)、痫病和癫狂(一)•26.痫病(二)•27.痴呆和健忘(一)•28.痴呆(二)•29.厥证(一)•31.第三章:脾胃系病证。
胃痛(一)•32.胃痛(二)•33.痞满(一)•34.痞满(二)•35.呕吐(一)•36.呕吐(二)•37.呕吐(三)、噎膈(一)•38.噎膈(二)•39.呃逆(一)•40.呃逆(二)•41.腹痛(一)•42.腹痛(二)•43.泄泻(一)•44.泄泻(二)•45.痢疾(一)•46.痢疾(二)•47.痢疾(三)、便秘(一)•48.便秘(二)•49.便秘(三)•50.第四章:肝胆病证。
胁痛•51.黄疸(一)•52.黄疸(二)•53.黄疸(三)•54.积聚•55.臌胀(一)•56.臌胀(二)•57.头痛(一)•58.头痛(二)•59.眩晕(一)•61.中风(一)•62.中风(二)•63.中风(三)•64.中风(四)•65.中风(五)、瘿病(一)•66.瘿病(二)、疟疾•67.第五章:肾系病证。
水肿(一)•68.水肿(二)•69.水肿(三)•70.淋证(一、概述有缺)•71.淋证(二)•72.淋证(三)•73.癃闭(一)•74.癃闭(二)、阳痿(一)•75.阳痿(二)•76.遗精(附:早泄)•77.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医学类-中医内科学总论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 提高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02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涉及多个方面,如疾病的诊断、治疗、 康复、预防等。
03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整体观念,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诊疗规范, 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3
现代医学在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为患者
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4
现代医学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统 一,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许多中医内科疾病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
化系统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 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之一,旨在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 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 、针灸与药物结合、推拿与治疗结合等。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诊断
脏腑系统疾病
总结词
脏腑系统疾病是中医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心、肝、脾、肺、肾 等脏腑的疾病。
详细描述
这些疾病通常与体内各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心悸、失眠、咳嗽、哮喘等。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气血津液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3) 王肯堂《证治准绳》; (4) 张介宾《景岳全书》; (5) 秦景明《症因脉治》; (6) 李宗梓《医宗必读》; 《景岳全书》的阴阳互补,《医宗必读》 的治泻九法至今仍具重要意义 。
18
清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医宗金鉴》 《临证指南医案》 《张氏医通》 《证治汇补》 《辨证录》 《医学心悟》 《医林改错》 《血证论》 《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 《温病条辨》
23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
1、中医内科外感疾病的特点: 病因为六淫、戾气等外邪,发病常与季节有关,起病 较急,病邪多由皮毛.口鼻而入,由表传里.多具有季节 性.传变性,若兼夹戾气.疫毒,则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中医内科内伤杂病的特点: 病因多由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其特点是多因素相加. 多脏腑相关.多病性复合.多病证杂见,其基本病机为 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往往脏病及 脏.脏病及腑,因复感外邪,或多种病理因素的产生,而 出现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并可多症重叠.
19
现代
1.中医内科学 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20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方法
“病机十九条”
1.按病因分:外感、内伤 2.按病机分:热病、杂病 3.按脏腑分:依据藏象学说
21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方法
“病机十九条”
外感病
伤寒六经病证
温病卫气营血证 、三焦病证
脏腑病证 : 五脏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病证 :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气血 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失常 密切相关的疾病归属此类.
24
中医内科学--总论
中医内科疾病的辩证方法及治疗法则
25
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
一、辨证原则
1、全面分析病情---强调整体观念 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恰当选用方法
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内伤杂病 主要运用脏腑病理变化分析病机特点。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26
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2.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 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 内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10
(三)充实(魏晋 金元)
1.病因学、症状学、诊断和治疗学的充 实和发展 2.学术理论的创新
11
(1)病因学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因证候学专著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载大量方药,反 映了当时的成就。
15
2.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 (寒凉派)
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 (攻下派)
李东垣重脾胃
(补土派)
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养阴派)
16
(四)成形(明清)
明代
(1)薛己的《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 (2)王纶《名医杂著》指出: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疡。
唐王焘《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至 甜”的特征。 此时期还对伤寒、温病、疟疾、肺痨等传染病作 了描述。
对心痛、虚劳、脚气、水肿在辨证上有了较大提高。
14
(3)治疗学
《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治疗瘿病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用常山、蜀漆治疟疾; 白头翁、苦参治痢疾;槟榔治寸白虫;谷皮治脚气
8
(二)奠基(春秋
秦汉)
《脉法》《五十二病方》 《治百病方》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9
附:《内经》与《伤寒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 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 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 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 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认识, 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下了基础。
中医内科学
呼吸内科 吴俣
1
总论
2
1 中医内科学定义、性质、范围及发展简史 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方法 3 中医内科疾病的的治疗法则 4 中医内科学的辩证方法
3
Company Logo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 临床思维方法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病因病 机、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规律的一门临床 医学。
萌芽阶段——殷商时期 (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56年)
起 源 与
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220年)
发 展
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公元220年-公元1368年)
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7
(一)萌芽 (殷商时代)
殷代甲骨文记载:疾首、疾腹、疟疾、 蛊病等内科病。 殷商发明用药酒、汤液治病。 西周将医学分科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
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内 脾(胃)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分析 伤 杂 心系病证:应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病
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胆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 点进行辨证论治
4
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是一门临床专业课, 是临床学科的基础,其水 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 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
5
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 外感病:伤寒论、温病学 • 内伤病:金贵要略,脏腑经络病,气血
津液病 •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伤易感外邪,
外感日久可造成或加重内伤。
6
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分内因
、外因、不内外因。
12
(1)病因学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因证候学专著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
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分内因
、外因、不内外因。
13
(2)症状学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述病候784条,对胸痹的 症状如疼痛的性质、部位与预后作了描述。
肢体经络病证: 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肢体经 络相关的疾病归属此类. 22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以病因命名的 中风、中暑、虫证等 以病机命名的 郁证、痹证、厥证等 以病理产物命名的 痰饮等 以病位命名的 胸痹、肝着、肾着、肺痈等 以主症命名的 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 以主要体征命名的 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