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清热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诀] 知母清热泻火药,除烦止渴与膏同。
滋阴润燥降火速,热咳消渴虚热除。
功效:
清肺之中,亦能润肺—用治肺阴
1.滋阴润燥 虚之燥咳
(质润多液) 润肠——治肠燥便秘
生津止渴——治阴虚消渴证
2.滋阴降火:用治肾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常 配黄柏,如知柏地黄丸。
[配伍]
知母配川贝母: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 阴润燥;川贝母辛苦微寒,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 咳。两药相合,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 虚劳嗽、肺燥咳嗽。
知母配黄柏: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 阴润燥;黄柏苦寒、功能清热泻火。两药相合,清 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
[用量用法] 6~12g。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降 火宜盐水炒用。
[使用注意] 本品寒润滑肠,故脾虚便溏者不宜 用。
石膏和知母的区别:
共同点:均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治热病高热烦渴及肺热咳嗽。但
石 膏
力强,重在清肺胃实热;收敛生肌
(煅用)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知 母
力弱,重在润肺胃之燥,兼降肾火退虚
热;滋阴润燥
3、 天 花 粉《本经》
[来源] 葫芦科植物瓜篓等的干燥块根。
[性味归经l 苦、微甘,寒,归肺、胃 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润燥,
为清润消溃之品。既善清肺胃之热,生津 液,
润肺燥;又消肿排脓。
[功效]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
排脓。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产;
[歌诀] 花粉清热生津良,清肺润燥咳嗽疗。
消肿排脓治疮疡,引产去胎效力强。
1.味兼微苦,生津作用胜于芦根,多用于肺胃有热阴津不足及消 渴证。
2.清肺润燥——治肺热燥咳。 3.消肿排脓:用治疮痈肿毒。可促进消散(初起),成脓后可
12、血液系统作用(如降血脂、抗凝、止血 等。)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学习要求]
1.掌握清热泻火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 效、应用。
2.掌握石膏、知母、栀子的功效、主要临 床应用的特点。
一、含义:凡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主要用于气分 实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泻火药。
二、性能特点: 1.性味:多甘,次苦,性寒。 2.归经:多入胃、肺、肝经,次入心、肾经。 3.功效:清热泻火。 4.应用:气分实热证,症见壮热、口渴、汗出、烦
热
证 清虚热药—清虚热—用治虚热证
阴虚内热证
温病后期,邪热未尽,夜热早凉
四、配伍:
1.兼表证者,配解表药。 2.兼积滞便秘者,配泻下药。 3.气血两燔者,清热泻火药与清热凉血药同用。 4.清虚热药,常配清热凉血和清热养阴之品。 5.体虚者,配补虚药。
五、使用注意:
1.辨明虚热、实热后辩证选药。 2.寒凉(尤其是苦寒性大者),易伤脾阳,
躁、脉洪大。 5.注意事项:使用本类药时,若体虚而有里热证者,
应与补虚药同用,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避免在 清热祛邪的同时更加损伤正气,
1、 石 膏《本经》
[来源] 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
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性味归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性能特点l 本品辛甘大寒,生用情泄与透达并俱,既善清
三黄、银花、穿心莲等。
4、抗惊厥:如水牛角、犀角等 5、镇静:如水牛角、丹皮、赤芍等 6、镇痛:如栀子、丹皮等 。
7、促进吞噬细胞数量增加或功能加强:如石 膏、生地、苦参等。
8、抗炎
9、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如增强T细胞功能、体 液免疫等)
10、对心血管作用(如降压、扩冠、抗心律失 常等)
11、对消化系统作用(如抗溃疡、解痉、利胆、 护肝等。)
虚热——阴虚发热等 治宜清泄里热
选清热药
二、药性
味多为苦,次为甘,性寒或凉 归经:(详见分类) 多属沉降药性 性味苦寒,易伤脾阳
三、功用与分类:
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用治气分实热证
清
泄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用治湿热证及火毒证
里
热
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用治营、血分实热证
治
里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用治热毒证
石膏为矿物药,生用煅用功异,生用具上述功能,
且降火力强,并兼解肌,重在清解,又善治肺热 咳喘、胃火头痛、牙痛及口舌生疮;煅用收湿敛 疮,治疮疡不敛、湿疹浸淫及水火烫伤。
知母为植物药.味苦甘而性寒,质润兼Hale Waihona Puke Baidu肾经,
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肠,治燥热咳嗽、阴 虚劳嗽、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及阴虚肠燥便秘等。
第二章
清热 药
[学习要求] 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
方法。 2.掌握清热药的分类。 3.熟悉清热药的使用注意。
一、含义
清——清除、清泄
热——热邪、热证
凡以清泄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表热(每挟风邪)——治宜疏散风热。选辛凉解
表药
热 证
半表半里热——治宜和解退热。选柴胡黄芩青蒿等 里热 实热——气血脏腑实热
2、知 母 《本经》
[来源] 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胃、
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热,甘润滋阴,
清热之力虽不及石膏,但却善长滋阴润燥,上能清肺润燥, 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 润,有较好的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
[功效]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脾胃虚寒者慎用。
3.苦燥伤阴,阴虚患者,慎用苦燥之品,或 配养阴之品同用。
4.甘寒助湿,有湿者慎用甘寒之品。 5.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禁用清热药。
六、 现代药理研究:
1、抗病原体:如夏枯草、知母、黄连等20多种 药 。
2、解热:如石膏、知母等20多种药。 3、解毒(对细菌毒素或其他毒物的解毒作用):
用治
高热发斑(热入血分,气血两燔)
外感高热
2.清肺胃 实热要 药
清泄肺热:肺热咳嗽,可配麻黄 清胃火:用治胃火(热)之口渴、牙痛等
3.煅用收敛生肌:用治疮疡久溃不收口,湿疹, 水火烫伤等。
4.用量用法:煎服,15-60克,打碎先煎。
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用
5.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阴虚内热证忌用。
泄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又能解肌透热,热去则烦除津牛 渴止,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煅后外用收敛之 中又兼清热之性。
[功效]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歌诀] 石膏辛寒清气热,除烦止渴气分疾。
还清肺胃火热邪,煅用生肌敛疮明
1.寒凉性大于知母,味辛善于解肌退热。
肌肤大热——白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