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及文化常识附专题精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及文化常识附专

题精练

一、解答断句题的2步骤、3原则

(一)解题“2步骤”

1.找名词。

2.找首尾标志词。

(二)断句“3原则”

1.字句意思要讲通

2.内容要符合情理

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

二、古文化常识

最新《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高考要求考

生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姓名称谓、官职沿革、教育科举、宗法礼俗、天文地理、历

法乐律、文化典籍等。

(一)文化常识思维导图

(二)古文化常识题命题“8设误”

1.扩大官职职权范围

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如误把工

部和户部职责混淆。

2.古今地名识别不清

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的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如2018年全国卷Ⅱ,“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中的“‘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是错误的。

3.弄错官职任、免、辞

考查官职知识时,往往会涉及任、免、辞官职的文言词。命题人常常将表示任官与升

迁的词混为一谈,或改变任、免、辞官职的说法进行设误。如2016年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中的“实

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是错误的。

4.弄错宗法礼俗等级标准

考查关于宗法、祭祀、礼仪知识时,将相似宗法、礼仪内容范围和等级,天子祭祀与

诸侯祭祀的等级或牺牲标准混淆一起。如2017年全国卷Ⅰ,“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

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中的“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

是血亲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

5.混淆名字称谓常识

将古人的字、号用法混淆,将帝王的年号、谥号、庙号的说法以及官职等方面的称谓

张冠李戴。如2019年全国卷Ⅱ,“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

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中的“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是错误的,这里的“武”

指周武王。

6.混淆考试级别名第

考查科举制度时,往往将科举考试的不同级别及对应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如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为进士,科举会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

士及第’的称号”中的“会试”是错误的,应是“殿试”。

7.打乱典籍对应搭配

考查典籍知识时,将几种不同典籍的信息打乱,随意搭配,让考生难以区分。如“《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中的“叙事详细”是错误的,叙事详

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8.增加、减少或错误解释文化常识术语

考查文化常识术语解释时,人为地增加或减少解释内容,甚至故意进行错误解释,给

考生增加理解上的难度。如2018年全国卷Ⅰ,“‘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

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的解释中,增加了“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

对势力”的内容,让考生难以区分。

(三)古文化常识题解题“4技法”

1.调动积累直接判

该方法主要依据平时各种知识的积累直接判定选项的正误。

(1)联系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如2019年全国卷Ⅲ中的“殷纣”一词,我们就可以联

系古装电视剧《封神演义》,“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

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再如“吏部”可以依据初中历史所学的中国古代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相关知识直接判断。

(2)联想教材所学知识。初高中语文教材课下注释及附录文章中的专用词语、古今异

义、文学知识等很多都属于古代文化常识。如2018年全国卷Ⅱ中的“豪右,指旧时的

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可联系《张衡传》中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的课下注释来判断。

2.剖析词语巧推断

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词语可通过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或联系相关成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借此推断题目的正误。如“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

联系“罢黜”一词,“黜”应指降职;结合“陟罚臧否”一词,“陟”应指升职。

3.结合语境深推断

揣摩文言文中文化常识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文中搜索相关信息加以推

断。如2017年全国卷Ⅰ中的“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

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结合文章“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

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可以判断是正确的。

4.遇生判对灵活断

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

错项设置,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认为此项表述正确。如2018年全国卷Ⅰ中的“《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

通称”,此项表述正确。

以上4种技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

附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耀山西按察司金事。成祖即位,命

署礼部事,以敏练摧礼部侍郎。永乐二年拜工部尚书。尝请给山东电田牛种,又请犯罪

无力准工者徙北京为民,并报可。七年丁母忧,诏留视事。

九年命开会通河。会通河者,元至元中,以寿张尹韩伸晖言,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

临清,引汶绝济,属之卫河,为转漕道,名曰“会通”。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式,绝

安山湖,会通遂淤。永乐初,建北京,河运历八递运所,民苦其劳。至是济宁州同知潘

叔正上言:“旧会通河四百五十余里,淤者乃三之一,浚之便。”于是命礼及刑部侍郎

金纯、都督周长往治之。八月还京师,论功第一,受上赏。

明年,以御史许堪言卫河水患,命礼往经画。礼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复自德州西

北开支河一,使至海丰大沾河入海。帝命俟秋成后为之。礼还言:“海运经历险阻,每

岁船辄损败,有漂没者。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敛为民病,而船亦不坚。计海船一

艘用百人而运千石其费可办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运四千石以此而论利病较

然”已而平江伯陈喧治江、淮间诸河功,亦相继告竣。于是河运大便利,潜粟益多。十

三年遂罢海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