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下《新媒体文案》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教融合下《新媒体文案》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徐烨

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11期

摘要:新媒体的崛起对相应文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也越来越繁杂。本文对当前《新媒体文案》课程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环境、内容、主体、方法、机制五方面着手,结合产教融合的大环境,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希望能够探索出一套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培育出对接行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融合;新媒体文案;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1-0-02

一、引言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相关岗位的需求在不断更新交替。对于新媒体文案来说,工作职能不再仅限于文案的编辑,还包括了新媒体渠道的内容策划及写作、各阶段活动的策划及推广、热点事件的酝酿跟进以及其他文案工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如此大环境下,《新媒体文案》课程也应与时俱进,在保留文案课程本身一部分较为经典、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同时,采用契合学生学习技巧、专业背景的系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产教融合”的背景,对接当前新媒体的行业需求,尝试开发出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课程环境、内容、主体、方法、机制五方面着手进行优化,以期推动《新媒体文案》课程教学改革,培育全面型人才。

二、《新媒体文案》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播与策划专业学生在第三学期开始进入分方向的选择性学习,《新媒体文案》课程是新媒体文案方向学生第三学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共32个课时。该课程主要结合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掌握新媒体时代文案编辑的特点要领,着重培养学生的新媒体文案编辑能力。

当前,《新媒体文案》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课程目标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够贴合

目前,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新媒体文案的概述、新媒体文案的传播特点、新媒体文案的创作。由于各方面限制,课程目标主要为帮助学生掌握并提升各类新媒体文案的撰写。但是,根据当前市场对于文案工作职能的要求,只掌握文案编辑这个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二)课程资源、内容系统性不足

当前,市面上虽然有各类与新媒体文案相关的书籍,但是在教材选择上缺乏一个专业参考目标。《新媒体文案》课程是一门较为新的课程,各种教学资源、资料都很欠缺,不成体系。同时,该课程不仅仅是一门文案课,还具备新媒体的特质,对于学生在相关理论和技能上有一定要求。目前,传播与策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与《新媒体文案》相关的课程包括了《新媒体运营》《传媒文案》《版式设计》等。上述情况决定了单独的一门课是很难保证教与学的深度的,还需要与前、后续相关课程紧密联系,相互打通。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课程存在偏见

虽然该课程是文案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基础与学习兴趣,但是他们身上仍存在多数高职学生的特质:学习缺乏主动性,厌倦理论课程,不喜欢书本文字,喜欢自己动手。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的新媒体平台过于有限,对新媒体文案的认识仅限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微博文案等。这也间接导致学生在课前就对课程内容有了设定,在学习过程中兴致缺缺,课堂效果不好。

(四)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产教融合的教学体系缺失

根据课程自身性质,教师在课堂中除了理论讲解,虽然会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撰写文案并进行点评,但是反复单一的教与学循环过于单调枯燥,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成就感较少,渐渐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另外,专业与一些新媒体公司有合作,聘请了一些企业导师,但是平时联系不够,企业导师在课程的建设以及实施过程参与非常少。课程考核也仅限于教师单方面对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及期末考查情况进行评分,导致评价结果存在很大局限性。

三、《新媒体文案》课程“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一)教学环境构建:专业课程模块化,加强校企导师间沟通

为了实现专业课程间的互通,可以将新媒体及文案相关的课程作为一个模块,专任教师共同合作,尽可能实现课程间教学内容的融合。根据当前市场对新媒体文案岗位职责及职业能力素养的需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统筹,组织《新媒体文案》及其相关课程的专任

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讨制定出每一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大致的课程内容。同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沟通交流课程的教学情况。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与新媒体公司的合作力度,定期组织教师与企业导师进行交流研讨。帮助教师更好了解当前市场的同时,让企业导师更多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

(二)教学内容构建: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项目化实践

确定好课程目标后,根据专业课程的融合情况,结合企业导师对当下市场的评估,需要相应调整课程内容。在当前课程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新媒体文案的创作章节内容,将其细化至不同类型平台文案的创作,例如新闻资讯类平台、问答类平台等。由于这些平台上的文案大部分都是为某项运营活动服务,可以将文案创作与《新媒体运营》课程结合,联合企业导师,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精心设计一些实践项目,例如:某品牌新产品在微博上的推广活动策划。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可以将零碎的知识点与实操技能相结合,并且将不同课程间的理论和技能联系起来。

(三)教学方法构建:丰富教学手段,课后实训实现课堂延伸

根据课程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信息化手段,例如用互动白板去制作思维导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策划发布推文等,让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在点评环节,可以通过小组互评,从学生角度来评阅成果,还可以运用一些新媒体平台监测数据来评估文案质量高低。

在目前一周80分鐘有限的课堂中,课程实践目标较难完成,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因此,如何让课堂实现延伸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至关重要。结合目前专业正在建设的创客空间,可以将课堂中的一部分实践操作带入空间项目的实施中。与企业导师对接,将企业中一些真实项目承接过来,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创客空间中完成。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在实施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提升学习兴趣。

(四)教学主体构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导师互补互通

新媒体的本质决定了《新媒体文案》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学习的课程。这也要求任课教师在实施日常传统教学的同时,还需不断提升自我新媒体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多学多看。应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培训、会议,深入企业一线学习最新的技术理念,并和企业导师多多沟通交流。还应充分利用企业导师的优势,将一些学生实践指导的工作分配给他们,以此来弥补教师在实践操作或者理念过时等方面的不足。

(五)评价机制构建:考核多元化,保证评价客观合理

课程考核应双方面、多元化、重过程。双方面是指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同时对教師也进行考核。目前专任教师、学生的考核机制都有一定程度的建立,但是对于企业导师的考核存在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