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拉特克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学理论的第一个倡导者。

致力于探究“数授之术”开拓教学理论,他的教学合重点在于探讨如何使所有的人最容易、最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教养,是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中心的。

1612年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的学校改革的奏书《改革学校和社会的建议书》中,自称“教学论者”,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拉特克关于教学的方法与技术要尊重学科知识的性质,这一观点具有独创性和生命力。

他的自然教学法直接影响了夸美纽斯,并对整个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拉特克所倡导的教学论,是以教学的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

它并非完全不谈教什么(教学内容),但重心是如何教。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着名的民主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他是公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其理念在他所着作的《大教学论》中提出。

代表作有《大教学论》(1632)《母育学校》《泛智学校》《世界图解》。

《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始。

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近代教育之父、系统的教育学之父。

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夸美纽斯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
派和民族的平等。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

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虽然早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在耶稣会派和路德派等教派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分班、分级教学制度,并且按年、月、周规定教学进度。

但是,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

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普及义务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实际上是对所有儿童授以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则更是少数“智者”的权利。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夸美纽斯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主张人人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主张,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着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裴斯泰洛齐受18世纪启蒙思潮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他看来,社会的腐败和道德的堕落,是由于不合理和不
平等的教育制度造成的;劳苦大众的贫困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缺乏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结果。

因此,他要求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主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使社会各阶级的儿童,包括贫民的儿童都能受到一种合理的、符合他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教育。

希望通过提高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他们实际上生活所需要的教育;希望通过提高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他们悲惨的生活境况。

裴斯泰洛齐还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自然所赋予的潜在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具有渴望发展的倾向。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

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认识儿童的自然发展,并努力使教育与其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因此,与夸美纽斯、卢梭一样,裴斯泰洛齐将教育适应自然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

他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说:“我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化。

”在他看来,只有使教学过程与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使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得到和谐地发展。

反之,如果不和儿童自己对事物的亲身经验有机联系起来,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他反对机械灌输的旧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教学方法。

裴斯泰洛齐关于教学心理化的思想和实践探索,开启了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揭示了教学过程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裴斯泰洛齐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的要素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它们是儿童自然能力最简单的萌芽。

教育过程应该从这写最简单的、能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潜能的和谐发展。

裴斯泰洛齐将教育分为德育、体育和智育。

据此,他指出德育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因此道德的要素教育就应该从培养亲子之爱出发,逐步发展为爱兄弟、爱邻人、爱全人类和爱上帝;体育的要素是儿童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因而体育应该从锻炼关节活动开始,逐步扩展为站、行、跑、跳、掷、摇、角力等各种活动能力;儿童智力的最初萌芽是对事物的感觉与观察能力,这种能力又与儿童眼前事物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外部特征,即数目、形状和名称相统一。

儿童认识这三个要素的相应能力是计算、测量和表达,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是算术、几何和语文三门学科。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是他长期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初等教育的各科教学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作出了很大贡献。

总之,裴斯泰洛齐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得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德国着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贝尔、第斯多惠等,也都受到深刻影响。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在清末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初等教育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赫尔巴特(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
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着作。

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

教育着述有:《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心理学教科书》。

赫尔巴特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

在他看来:“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他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论,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

在赫尔巴特之前,教育学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和阐述,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赋予不同目的和任务。

赫尔巴特的开创性贡献在于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

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而使道德教育落实在学科教学的坚实基础上,也使学科教学具有了道德教育的任务,成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推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赫尔巴特还根据“统觉”学说,强调教学应该是一个统一完成的过程,提出形式教学阶段理论。

他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
法四个阶段。

其中“清楚”是指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想”是指学生通过一定形式的练习与作业,把系统化了得知识运用于实际,检查是否正确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新知识。

后来,赫然巴特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又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为广大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模式。

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又将其演变为五步法,即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中小学曾广泛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德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对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影响。

20世纪初,它曾借道日本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第一次世界发展后,随着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等地兴起,赫尔巴特教育思潮及赫尔巴特学派的影响逐渐衰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