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肝癌晚期患者按照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成研究1组30例(评分30~39分)和研究2组28例(评分≥40分),两组患者均给予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情况和介入治疗3个月后的病死率,分析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和病死率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关系。结果研究1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研究2组(P<0.05);研究2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研究1组(P<0.05)。结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可用于评价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情况、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和预后情况。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应用价值

临床研究发现多数肝癌患者的基础疾病为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就诊时往往因肝硬化代偿期肝功能储备不足,不能采取手术治疗,需要接受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是指在不开刀暴露患者病灶的情况下以人体原有管道为路径,在临床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局部病灶进行治疗[1]。现阶段该种治疗方法已成为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疗效已得到临床肯定,但介入治疗后会对患者的肝功能产生影响,需要接受保肝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可用于肝癌晚期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为肝癌晚期患者的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院本次研究针对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现做出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本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58例肝癌晚期患者。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指标检验均确诊为肝癌。根据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和研究2组。研究1组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30~39分,共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1.9±4.3)岁。研究2组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40分,共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49.2±4.4)岁。患者家属均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对患者实施肝癌晚期介入治疗和保肝治疗,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对比分析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情况,分析生化指标变化与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之间的关系。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计算公式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3.8×ln[总胆红素(μmol/L)]+11.2×ln(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9.6×ln[肌酐(μmol/L)]+6.4×病因学(规定胆汁淤积和酒精为0,其他均为1),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分享:肝癌晚期治好的例子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病情发展较快,多数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晚期,晚期很多人往往丧失治疗的信心,其实晚期患者也不要放弃治疗,积极的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依然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晚期肝癌康复的案例。 肝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晚期癌细胞多已经出现了全身扩散和转移,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常见的表现有患者极度消瘦,常常感到很乏力,疼痛,肿块,肝腹水等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患者认为肝癌晚期没有治疗的必要了,或是放弃治疗,其实这都是不对的,晚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通过治疗患者依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肝癌进入晚期患者不应该放弃治疗,应该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念,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病急乱投医,其次积极配合治疗,多了解其他的治疗方法,避免过度治疗以及不当治疗带来的伤害,然后借鉴一下康复患者或是正在治疗的患者他们的经验,听听他们的建议,帮助患者少走弯路,更好的治疗疾病,晚期肝癌并不是意味着死亡,积极正确的治疗能帮助患者延长生命。 通过康复患者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王春明,驻马店市驻马店县,2006年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在当地进行两次介入治疗,身体垮掉,吃不下喝不下,瘦的皮包骨头,医院告诉他只能活6个月,多方打听之后,家人在2006年带着已经瘦到皮包骨头的王春明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依据“三联平衡疗法”服药后,王春明的饮食、体力逐步好转,1个月过后,他不仅能下床,体重也整整增加了长了5斤!服药半年后,王春明又一次回到当地人民医院复查,医生称他为“驻马店市近几年肝癌疗效第一例!”2014年4月12日,他兴高采烈地参加了第四届希福中医百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并向袁希福教授敬献锦旗表达谢意。 肝癌进入晚期,由于病情较重,疗效欠佳,一般存活期只有几个月或一年左右,但是这位患者通过中医药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改善,痛苦减少,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期得以延长,甚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在临床上,像这样康复的案例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还有很多。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以中医治疗为主,以“调理治”为理论指导,以“三联平衡疗法”等抗癌处方为具体治疗方法,通过“医生、专病、专科”,针对具体病种、病情、症状,选择科学治疗方案,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个性化治疗。 该疗法治疗疾病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应用广泛。 肝癌晚期依然有治疗的希望,患者和家属也要保有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疾病,能让晚期患者也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延长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终末期肝病模型及MELD-Na评分在肝移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 488?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电子版) 2019年12月第13卷第6期Chin Arch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 ), December 2019, Vol. 13, No.6 终末期肝病模型及MELD-Na 评分在肝移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陈永泰1?柯瑞盛2?蔡秋程3?吕立志3?陈永标3?江艺3 【摘要】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被认为能较好地评价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疾病状态,并且已应用于肝移植的器官分配。本文简要介绍了MELD 和MELD-Na 评分与等待肝移植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肝移植患者术中输血、术后生存和并发症、再移植的关系。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肝移植;MELD-Na 评分;术后并发症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nd MELD-Na score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Chen Yongtai 1, Ke Ruisheng 2, Cai Qiucheng 3, Lyu Lizhi 3, Chen Yongbiao 3, Jiang Yi 3. 1 Fuzong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25, China; 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1, China; 3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the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Team, Fuzhou 35002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Yi, Email: jiangyi8183@https://www.360docs.net/doc/c22564327.html, 【Abstract 】 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 is considered to be a good predictor of disease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nd has been used for organ distribution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LD, MELD-Na score and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aiting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the survival, complications, and re-transplanta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Key words 】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LD-Na sco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9.06.016 基金项目:全军后勤医学研究重大项目(CNJ15J002、14ZX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J01585、2018J01351);福建医科大学科研启航课题基金项目(2017XQ2048) 作者单位:350025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1;361001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350025 福州,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肝胆外科3 通信作者:江艺,Email :jiangyi8183@https://www.360docs.net/doc/c22564327.html, 目前对于各种终末期肝病比较有效的手段仍然是肝移植,但是患者身体条件、器官短缺等各方面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肝移植的开展,因此,对于这种珍贵资源的分配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 )及其衍生的多种评分系统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肝衰竭评价系统,自制定后因其评价指标 简单、参数客观、易于计算等特点,已经被运用于肝移植的器官分配评价标准。本文就MELD 评分、MLED-Na 评分与等待肝移植患者的死亡率,以及 肝移植患者术中输血、术后生存率和并发症的关系进行简要阐述。 一、MELD/MELD-Na 评分 MELD 最初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 术的预后,被认为能准确预测等待患者的死亡率,2002年美国器官获得和移植网络(American Organ Acquisi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Network, OPTN )将MELD 评分应用于肝移植的器官分配。 MELD 的计算公式为R=3.8ln [总胆红素(mg/dl),1 mg/dl=17.1 μmol/L ]+11.2ln(INR ,国际标准化比 值)+9.6ln [肌酐(mg/dl),1 mg/dl=88.4 μmol/L ]+ 6.4(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R 值越高, 生存率越低[1] 。肝硬化晚期出现继发性的醛固酮、 抗利尿激素增多,患者出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此时往往伴随着失代偿性肝硬化晚期并发症(如腹水、肝肾综合征等),并且有学者认为血清钠 浓度是患者独立死亡预测因素[2]。因此,Biggins 等[3]将血清钠离子浓度与MELD 评分结合,形成

晚期肝癌患者突然发烧是咋回事

肝癌是由肝细胞或肝内的小胆管上皮细胞恶变来的肿瘤,其发生率在各国和地区差异很大,在亚非国家较常见,我国发病率较高。一旦肝癌到了晚期,病情发展速度很快,容易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导致各种不良症状的出现,而不少患者会突然发烧,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担忧,那晚期肝癌患者突然发烧是咋回事呢? 肝癌晚期患者突然发烧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晚期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容易供血不足,导致肿瘤组织坏死,而患者通过治疗后,大量的癌细胞也会被杀死,坏死的组织被吸收,会释放大量的致热源,导致患者发烧的情况,一般患者体温不会超过38℃,多不用特殊的处理,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晚期患者由于肿瘤的侵害,再加上治疗损伤的影响,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力也有所下降,容易并发感染,导致患者发烧的情况出现,此时患者体温较高,且发烧持续时间较长,应给予抗生素的治疗,控制感染,缓解发烧的情况。当患者发烧时,还应多喝温开水,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确保充足的休息,注意增加营养。 肝癌到了晚期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症状表现也越来越多,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还会威胁生命安全,只有积极进行抗肿瘤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目前中医的抗癌功效被日益认可,更得到了大量临床案例的证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中医治疗应用广泛,可以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对于选择西医治疗的晚期患者,联合中医有助于减轻西医治疗的创伤,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还能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对于年老体弱、广泛转移,不能或者不愿西医治疗的患者,通过中医保守治疗也能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有较强的整体意识,注重对患者的气血、脉络、脏腑机能的调节,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30余年恶性肿瘤的中医临床经验,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提纲挈领,高度概括,并涵盖了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及基因理论等,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多年来,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部分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白淑采,女,巨块型肝癌,河南省巩义市人 2000年10月18日,白淑采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巨块型肝癌,医生看到诊断结果表示肿瘤太大,手术风险也很大。 白淑采万念俱灰,在老伴的多方打听下,得到了袁希福专治肿瘤的消息。10月20日,他们赶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的治疗,服药20副后,白淑采感到腹胀、肝区疼痛消失,能吃下饭了。看到疗效后,他们继续服用中药,慢慢的,白淑采恢复了精神,能继续劳动,肿块也变小了。 2013年12月,袁院长带领一行医护人员赶赴白淑采家中探望她,此时白淑采已经如同正常人一样生活劳动,一顿能吃两碗。袁院长亲自带她到巩义市人民医院复查并为其出资。根据检查发现,肝区肿块不仅缩小了很多,而且已经钙化,状况良好。截至2017年11月,白淑采已经带瘤生存17年! 案例2:王敬贺(化名),男,肝癌,江苏人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二届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 2019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感染论坛 中南区域感染科专科联盟学术研讨会 大会学术委员会成员: 大会顾问:庄辉、徐建国、王福生、杨瑞馥、夏宁邵 名誉主席:王陇德、杨希忠 大会主席:高志良 大会共同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崔富强、窦晓光、鲁凤民、李进、任红、王世文、张文宏 大会秘书长:林炳亮 秘书处成员:刘静、卢庆彬、谢冬英、彭亮、张晓红、李新华、朱建芸、揭育胜、周韵、马燕珊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协办单位:中国病毒病杂志、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中南区域感染科专科联盟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会议时间:2019年5月10~12日 会议地点: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

大会议程 2019年5月10日 时间 内容 主持 10:00-10:30 常委会 学会领导 10:30-11:00 全体委员会 学会领导 11:00-11:50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 学会领导 11:50-12:00 合影 学会领导 13:30-18:00迎接大感染时代的到来(继续教育项目) 会议地点:一层 北江厅+东江厅 时间 内容 讲者 主持 13:30-13:50 感染科医生在抗生素管理中的角色 李大川 高志良 韦 嘉 赵彩彦 13:50-14:10 “大感染”学科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王贵强 14:10-14:30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解读 李太生 14:30-14:50 中国血流感染的诊治指南 张文宏 尹炽标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陈 仁 朱 英 14:50-15:10 多重耐药G+细菌的发现和治疗对策 陈佰义 15:10-15:30 我国CRE 耐药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王明贵 15:30-15:40 茶歇 15:40-16:00 如何开展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俞云松 郑欢伟 路青华 赵 鸿 16:00-16:20 HAP 和VAP 的诊治 胡必杰 16:20-16:40 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和最新进展 卓 超 16:40-17:0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黎 元 刘映霞 吴寰宇 邢卉春 张彦平 17:00-17:20 抗真菌药物的PK/PD 肖永红 17:20-17:40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进展 刘 静 17:40-18:00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陈志海

肝癌晚期全身扩散能活多久

肝癌发展到了晚期常会出现出现扩散和转移的情况,这时候如果不及时治疗,癌细胞还会继续扩散,扩散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那么肝癌晚期全身扩散能活多久呢? 肝癌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只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往往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等到病情发展到了晚期,癌细胞出现扩散转移,如扩散到肺部,骨头,脑部等,总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向全身扩散和转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肝癌晚期全身扩散能活多久?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很多患者都有这方面的疑惑,但是专家介绍,肝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过程。患者能活多久,由于涉及到很多因素,且每个病人的具体病因、病机等实际情况不同,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不过,换句话说患者生存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机体的耐受力如何。 肝癌病人需要明白,当出现全身扩散转移时,病情比较严重,此时在治疗过程中,切勿“病急乱投医”,此时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生命。 肝癌晚期全身转移病人身体多虚弱,耐受力较差,而放化疗虽然是晚期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往往晚期患者不耐受,肝癌出现全身转移更适合采用中医药治疗。中药具有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等功效,是晚期病人最为科学、行之有效的疗法。病人服用天然中草药配方,通过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修复受损机体,增强机体耐受力,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中医治疗上,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比较典型,克服了传统中药见效慢的缺点,又区别于西医放疗、化疗费用高、毒副作用大的弊病。具有疗程短、显效快、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帮助了很多病人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获得了较好的口碑。 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赵克,男,94岁,肝癌晚期,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 今年94岁的赵克老人退休前任开封兰考县教育局局长。2012年1月,89岁的赵老常感肝部不适。2月16日,他在医院做超声检查后发现:肝脏右下段见5.0×3.9cm =19.5cm软组织肿块影,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由于赵克年龄过大,无法进行手术和法化疗,在各大医院求医都遭到了拒绝,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赵克想起了中医。2012年5月7日,赵老第一次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此时老人体内肿块达到7公分,属巨大型肿块,袁希福院长依据其独创“三联平衡疗法”为老人开具20天中药。赵克老人高兴地说:“我吃了十天药,就觉得难受劲就消除了”。接着又连吃了三个月,肿块消减了一半。赵克坚持服药一年后,肝区的3处肿块已经全部消失,而且多次复查结果均显示一切正常。这让老人更加肯定中医治疗的效果,直呼:“‘三联平衡疗法’了不起,应该拿个‘诺贝尔奖’!”。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广大肝癌晚期病人有所帮助。对于癌症晚期病人而言,在晚期治疗中,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病情,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切勿因不当治疗,给病人身心带去二次痛苦,甚至失去生命。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肝癌晚期患者按照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成研究1组30例(评分30~39分)和研究2组28例(评分≥40分),两组患者均给予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情况和介入治疗3个月后的病死率,分析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和病死率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关系。结果研究1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研究2组(P<0.05);研究2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研究1组(P<0.05)。结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可用于评价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情况、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和预后情况。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应用价值 临床研究发现多数肝癌患者的基础疾病为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就诊时往往因肝硬化代偿期肝功能储备不足,不能采取手术治疗,需要接受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是指在不开刀暴露患者病灶的情况下以人体原有管道为路径,在临床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局部病灶进行治疗[1]。现阶段该种治疗方法已成为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疗效已得到临床肯定,但介入治疗后会对患者的肝功能产生影响,需要接受保肝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可用于肝癌晚期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为肝癌晚期患者的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院本次研究针对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现做出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本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58例肝癌晚期患者。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指标检验均确诊为肝癌。根据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和研究2组。研究1组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30~39分,共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1.9±4.3)岁。研究2组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40分,共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49.2±4.4)岁。患者家属均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对患者实施肝癌晚期介入治疗和保肝治疗,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对比分析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情况,分析生化指标变化与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之间的关系。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计算公式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3.8×ln[总胆红素(μmol/L)]+11.2×ln(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9.6×ln[肌酐(μmol/L)]+6.4×病因学(规定胆汁淤积和酒精为0,其他均为1),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肝癌晚期的主要3种治疗方法

肝癌晚期的三种主要治疗方法 1、肝癌的化疗临床上多采用联合化疗为主,介入治疗手段目前已逐渐成为化疗主导。肝癌的化疗在控制症状的同时,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对患者本身伤害较大,多数患者难以坚持治疗,针对这个问题临床多建议结合中药治疗。 2、对于晚期转移部位单一而且患者体质尚可,有手术意愿的肝癌患者,可考虑手术姑息性切除,但在手术治疗前后最好同时也要配合放疗进行治疗,帮助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在术后帮助增强手术治疗的效果,提高手术治疗彻底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术后复发和转移,加快患者恢复。 3、肝癌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两大类,它是通过电离辐射作用对肿瘤进行治疗,其目的在于对确定的肿瘤体积给予精确的辐射剂量,同时将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受到的损伤限制到最小的程度,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患者高质量的存活,对某些患者放疗则作为高姑息性治疗的重要手段,如缓解症状及减轻痛苦,这是肝癌晚期的治疗方法中效果最好的。 放疗是肝癌晚期最佳的治疗方法,它治疗肝癌晚期定位极准确,误差极为微小,尤其以TOMO为代表的现代精确放疗通常在0.5毫米以下,是优于手术和化疗的最新治疗技术,也是目前最成熟、运用最广泛的治疗技术。具有不伤身体、无痛等优点,在减轻患者毒副作用的同时,还能够直接杀伤癌细胞,防复发和转移,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北京空军总医院肿瘤医院的TOMO刀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放疗仪器,夏廷毅院长身为中国放疗界领军权威则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每周二、四上午出诊,由于问诊人数过多,所以挂夏院长的号稍微有些困难,有预约需求的患者可打010---6841-8591。 放疗治疗肝癌晚期有它独特的优势:1)不开刀,无创伤,不需要麻醉;2)治疗过程不受年龄,身体状况及其它并存病的影响,无明显禁忌症,尤其适合于不能耐受手术痛苦的患者,对多发转移灶可一次性治疗;3)治疗全过程由计算机控制,精确,安全,可靠,疗效好,对正常组织无损伤,专业人员严密监控全过程;4)术后不受饮食和活动限制,病人不脱发,无严重不良反应。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医学文案)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据中国肝脏移植注册系统(CLTR)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已完成肝脏移植近20000例。2008年CLTR报告显示,良性肝病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82.3%、77.4%、73.8%。 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血管并发症、感染并发症、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原发病复发及免疫抑制剂相关疾病等。 血管并发症 肝脏移植手术涉及的血管重建包括肝动脉、门静脉以及静脉流出道三大部分。Bekker等分析了999篇文献中的71项研究,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4%,其中成人患者为2.9%,儿童患者为8.3%,病死率为33.3%。我中心一个外科小组报道,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发生率为 2.7%(3/110)。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表现为肝脏缺血性坏死、缺血性胆管炎,进而发生胆漏、腹膜炎、菌血症,以及肝功能异常。晚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则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评价肝动脉血栓形成非常有效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方法,仍需进一步诊断时可行腹部增强CT或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进行确诊。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对早期发现的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行溶栓治疗,如失败可立即行手术切开取栓,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放置支架。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约在2-3%。术后常规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而行腹部增强CT或血管造影可进一步确诊。术后门静脉血栓若早期得以发现并诊断,可行手术取栓恢复门脉血流,而对于晚期门静脉血栓,往往主要需针对门脉高压症进行处理。而对门静脉狭窄的患者而言,若狭窄程度较重者,可行球囊扩张或放置支架治疗。 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约为1%。但随着活体肝移植开展,手术难度增加,肝脏重建中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升高,国外统计的发生率为6.7%-16.6%。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常见的症状为无诱因的腹水、双下肢水肿、胃肠道出血等。临床上,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可通过腹部多普勒超声、CT增强扫描发现,而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可以确诊。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

肝癌的综合治疗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22564327.html, 肝癌的综合治疗意义 作者:张世尚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048-01 肝癌属于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将其分为原发性肿瘤与继发性肿瘤两种。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是间叶组织,前者为原发性肝癌,属于我国危害极大的一种恶性肿瘤,而继发性肿瘤为肉瘤,其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为少见,肝癌以肝区疼痛、纳差、乏力、消瘦、腹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肝转移好发区域为结直肠、胃、胆道、子宫、肺、乳腺等。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尚不统一,发病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受饮食、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寻找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再加上临床对肝癌的深入研究,现下总结了各种治疗方法,取长补短,研究出现一种治疗肝癌的综合方案,如化疗、放疗、手術治疗、导向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等,成为了目前提高肝癌治疗的新途径。 1 肝癌的发病机制 目前,临床针对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多数学者认为,肝癌是多因素、多步骤的一个复杂过程,其易受环境及其它因还素的双重影响。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说明,其的出现肝肝炎、致癌因素、物理因素等有关。其中肝炎包括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两种,乙型肝炎人数较多,是临床发病的主要原因,丙型肝炎虽不多见,但丙型肝癌的发病率会超过乙型肝炎,主要为病毒导致细胞基因顺序,异致细胞出现变异而发生癌变。同时黄曲霉毒素,主要多见于霉变玉米等,特别是烧烤食物中含有的致癌物质等;此外,物理因素中的肝内胆管结石、肝内寄生虫,长期发病会对其产生慢性刺激,会引发肝癌等。 2 肝癌综合治疗措施 肝癌的治疗方法与肝癌的分期有着直接关系,其中肝癌分期系统较多,患者病期不同,预后差别较多,目前,多数国际学会与研究认可BCLC分期与治疗策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制定的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以此分期系统的建立均考虑到肿瘤、肝功能、患者体能等三个方面,所涉及到的治疗包括了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肝癌手术治疗:肝癌手术治疗包括肝移植、肝癌手术切除等,其中肝移植不仅可以去除肝癌,而且还可以去除肝癌多中心发生的土壤,即肝硬化。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标准较多,包括了单发肿瘤<5cm,肿瘤数目低于3个,且肿瘤直径低于3cm,无肝外转移现象、无淋巴结转移、无血管侵犯等,肝移植是移植适应证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肝癌较少,手术费用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肝癌切除主要是切除病灶,属于肝癌早期的首选方案,但因多数患者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2014-04-24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是指各种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其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营养不良是ESL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ESLD 预后的重要因素,其程度不仅与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还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肝移植术后的转归。因此,正确评估ESLD患者的营养状态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1、营养不良的病因 肝脏是机体营养物质代谢中心,肝损伤会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发生改变,表现为蛋白质分解和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BCAAs)利用增加、尿素生成减少、肝和骨骼肌糖原合成减少、糖异生增加、葡萄糖耐量降低和胰岛素抵抗、脂肪分解增加、脂肪酸氧化和酮体生成增多等。机体主要的能量供应从葡萄糖的氧化转变为脂肪的氧化,呼吸商降低,这种能量代谢的改变加上肝脏灭活激素的功能下降常继发胰岛素抵抗。ESLD患者由于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异常,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可引起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发生营养不良。目前认为ESLD营养不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营养摄入不足、营养物质的合成或吸收减少、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丢失以及高代谢状态等。 1.1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食欲减退是常见原因,与味觉障碍(锌、镁等电解质缺乏)、高血糖症、腹水和外周水肿时限钠饮食的口味较差有关。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b 和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升高也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食管返流、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 经常会有患者及家属问到肝癌晚期治疗方法,哪种疗法治疗肝癌最划算?像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被问及,但是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济南癌症网的专家表示,肝病治疗所需费用受到地域、医院性质、技术形势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受到患者本身的影响,从而不能统一定价。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还不能“千人一面”,几乎每一个肝癌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的,必须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诊疗方案。医生在给患者进行放化疗的同时也必须参考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依据病情和体质把握放化疗的程度和时间,这也影响到最后的治疗费用。而且想达到更好的疗效,就不能过分的考虑如何省钱如何划算了。以下内容摘自济南癌症网。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和其他癌症一样,肝癌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之后还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动脉化疗栓塞、酒精注射、冷冻治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不适合手术的中晚期患者。 相对于放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外科手术和中医药物治疗更显经济实惠一些。但是患者的治疗决定了选择疗法不能只考虑经济一个方面,还要从病情、疗效、患者体质以及医院的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考虑,从而选择一个即经济划算又安全无毒副而且效果还好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适合早期肝癌患者,中晚期的患者体质虚弱,病情严重,或者已经发生了转移扩散,不再适合手术治疗的范围。放化疗类的治疗适合治疗中晚期肝癌,但是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对于体质虚弱的老年患者或许承受不起,要求患者要有较好的体质,因此中医中药便是肝癌晚期患者的绝佳选择。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之中医中药治疗能降低化疗毒性,增强化疗效果,不能耐受手术及化疗的肝癌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将是正确的选择。中药治疗具有整体性且无副作用,中药中的抗癌成分定向杀灭癌细胞,滋补成分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中药能减轻患者的全身症状,手术配合中医治疗能明显降低癌症的复发率,放化疗后使用中医治疗能明显降低放化疗的毒性,增强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好的中药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1~50岁为多,男女之比约为8:1。90%以上在确诊时属中、晚期,手术机会多已错过,所以可以采用现代综合治疗方法,而放、化疗对本病的治疗毒副反应极大,疗效也差;介入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需要相当高的条件和设备,花费也较大。所以中医药治疗已成为肝癌的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中医药还与放、化疗配合应用,能起到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肝癌的病因,西医认为主要与慢性肝脏疾病、黄曲霉毒素、寄生虫、酗酒、遗传因素有关。在我国,与肝癌发病率关系最大的因素为乙肝病毒,特别是HBsAg阳性者。因此,HBsAg阳性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被列为肝癌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认为,HBsAg有直接致癌的可能,且不一定通过慢性肝病这一中间阶段。

晚期肝癌治疗进展

晚期肝癌治疗进展 晚期肝癌往往侵犯重要血管、远处肝外转移,同时还存在肝硬化基础,这增加了临床合理化治疗的选择的难度。根据BCLC分期指导治疗,晚期肝癌患者仅选择药物性全身治疗措施。然而,随着外科手术及分子靶向药物等发展,肝切除、TACE等在晚期肝癌的应用上有所突破,延长了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标签:晚期肝癌;肝切除;TACE;分子靶向治疗 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位列第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都在迅速地增长。其中80%~90%的肝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这严重影响着其预后和治疗手段的选择[1]。尽管慢性肝病中患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已成为可能,同时肝癌早期诊断的手段也明显提高,但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在诊断之际即已处于晚期阶段,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2]。所谓晚期肝癌指肝癌晚期已侵犯重要血管、远处转移,以及对局部治疗反应效果不佳。在日本,晚期肝癌亦指对于局部区域治疗(手术切除、局部射频消融或肝动脉化疗栓塞)可能疗效不佳的时期[3]。然而,目前随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晚期肝癌的治疗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 1 肝癌分期 肝癌分期的有效评估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El-Serag HB[4]认为肝癌治疗手段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肝癌的分期,基础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疗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以及临床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然而临床实践中被大家所熟知的分期标准纷繁复杂,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早已被欧洲及美国所公认用于评估预后的标准。根据BCLC分期标准,A期指肝癌早期,B期指肝癌中期,C期指肝癌晚期以及D期则指肝癌终末期[5]。因此,晚期肝癌即BCLC 分期中的C期肝癌,此期肝癌多为Child-Pugh A级或B级肝储备功能,并伴有重要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 2 治疗选择 2.1手术切除随着目前诊断手段、外科技术以及围术期护理的飞速进展,肝切除仍然是肝癌根治性治疗的有效方法,不过适用于肝切除的肝癌应该符合米兰标准(Milan criteria),即多发肿瘤少于3个且最大直径<3cm或单个肿瘤直径<5cm,没有肝外转移或大血管的侵犯[6]。根据BCLC分期,根治性肝切除也仅仅适用于早期肝癌且具有良好肝功能的患者,同时临床实践认为晚期肝癌行肝切除可能导致术后肝衰竭发生,故也并不建议肝切除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应用于不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相反,Zhong JH[7]等却极力主张应用肝切除来治疗不符合米兰标准的中期或晚期肝癌。那么,肝切除是否适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又如何,仍然让人困惑。Zhong JH[8]等根据肝储备功能A级且BCLC分期在B/C期的肝癌这一纳入标准成功纳入1259例肝癌患者进行研究,

肝癌从早期到晚期需要多长时间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极高,因为很多肝癌早期并无明显不适,所以导致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对于肝癌治疗,很多患者都是一知半解,只知道肝癌分为早期和晚期,但却不知道如何区分早期和晚期,更不知道肝癌从早期到晚期需要多长时间?其实,我们应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充分了解肝癌,才有可能战胜肝癌! 肝癌从早期到晚期需要多长时间?一般来说是无法给出准确答案的。病情不同、体质不同、癌细胞生长速度不同,从早期到晚期所需要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患者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预防肿瘤扩散转移,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当然,如果患者本身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或者不配合治疗可能会加快癌细胞生长,不利于后期治疗。建议患者改掉自身不良嗜好,正确对待治疗,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那肝癌患者该如何预防肝癌进一步发展呢?一般来说,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方法来预防肝癌进一步发展。其中,中医治疗逐渐被患者们所接受,中医治疗肝癌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重在调整和改善人体整体机能状态,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只要通过祛邪扶正及调和阴阳等方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除此之外,中医治疗肝癌还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不断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理念,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提出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而该理论的实质内涵就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王敬贺(化名),男,肝癌,江苏人 求医经历:2014年年底,王敬贺老是感觉右腹部有胀痛、刺痛感,且劳累后疼痛更加严重。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肝癌。为了能让老人接受更好的治疗,2015年1月家人带着老人到上海某医院求诊,并做了肝癌切除手术,术后三次复查,前两次检查便已发现小淋巴结,可医院建议继续观察。2015年4月21日,第三次复查时,CT显示:肝门区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由于眼见着老人出现小淋巴结,到最后发展成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这让家人对西医的治疗建议产生了怀疑,于是他拒绝了放疗建议,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 治疗方案:2015年5月1日取了30剂中药,吃中药一周,王敬贺就感觉浑身冒火、冒汗,身上有劲儿了,服药20天后做了彩超,显示淋巴结从之前的3.6x3.2cm,变成了3.6x2.4cm。继续用药到2015年10月21日,各方面检查均正常,彩超及CT结果显示:淋巴结又缩小了。因为感觉到了疗效,所以就一直坚持用药,吃了差不多一年,2016年3月26日,家人反馈:近一周复查发现淋巴结消失了,各方面都很好。然后就开始每年春初、秋末巩固了。 目前情况:2019年7月12日,王敬贺再次复诊,其女婿反映:“现在完全好了,康复了,老人家身体特别好,体重从120斤涨到了150斤。天天给家里做

晚期肝癌化疗结束后还用做什么治疗

我国是肝癌大国,越来越多人患上肝癌,一旦肝癌到了晚期意味着病情加重,给机体带来的影响很大,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化疗是治疗肝癌常用的方法,短期效果好,但产生的副作用也会损伤患者机体,导致患者身体变得虚弱,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那吗?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晚期患者通过化疗可以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抑制原发灶和转移灶,达到控制病情,缓解病症,延长生命的目的。但化疗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并不能全部将癌细胞杀死,患者治疗结束后还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而且化疗缺乏选择性,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破坏患者免疫系统平衡,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而免疫力降低是造成残存癌细胞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肝癌患者化疗结束并不意味整个治疗的结束,还应重视疗效的巩固,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尽可能的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化疗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肝癌患者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节机体,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使治疗顺利完成;通过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中药,有助于抑杀残存的癌细胞,巩固化疗的疗效,预防病情反复,延长患者生命。 目前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已成为治疗肝癌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除了能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外,还能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尤其是年龄大、身体弱、转移范围广的患者。中医提出肝癌的形成是元气亏虚,邪毒入侵,以至阴阳失衡、气血功能障碍,久之,气滞痰凝癌毒结聚相互胶结,形成了肿瘤。肝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中医在治疗时从患者整体出发,通过调理患者全身气血、阴阳、脏腑,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对抗平衡,达到控制肿瘤不再继续生长的目的,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是我国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注重患者全身的机制平衡,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袁希福祖辈中,出过很多有名的中医,如曾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医病,因其医术高

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

肝癌是我国比较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肝癌危害极大,且近年来呈现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肝癌的治疗刻不容缓,下面一起来看一下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 我们知道在临床上肝癌无特异性,很多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中晚期,单一的治疗很难控制疾病,往往很多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出现复发和转移,这是因为肝癌虽然是发生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其实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因此治疗肝癌要注重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治疗局部和全身调理相结合,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联合中医治疗、手术联合放化疗、放化疗联合中医治疗等等。对于早期的肝癌患者来说,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虽然能直接切除肿瘤,但是手术只能切除可见的癌肿,患者体内的环境并没有改变,术后如果不注重康复治疗,极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术后长配合中医药治疗和放化疗进行治疗,以防止复发和转移。对于已经出现了转移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而放化疗和中医治疗是很多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放化疗能在短时间内杀灭癌细胞控制病情,但是放化疗具有很大的毒性,很多患者往往无法忍受,因此常配合中医治疗,中医不仅能减轻放化疗的毒性,还能提高放化疗的效果,帮助患者完成这个放化疗的过程,提高整体疗效。总之中医辅助治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在临床上对于身体虚弱、年龄大、扩散转移区域广、无法承受手术、放化疗的患者单独使用中医治疗也是不错的,这是因为中医治疗是一种温和保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并没有任何的伤害,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并不会觉得痛苦,再者中药是安全没有副作用的,治疗的根本在于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中医治疗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尤其是中晚期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中医不讲求一下子就将肿块拿掉,其目的就是要病人无痛苦存活,尽最大努力延长患者生命。 在临床上中医治疗肝癌帮助了很多中晚期患者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通过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肝癌患者白淑彩经中医药治疗,患者至今带瘤生存15年。 张福利,肝癌,男,42岁,河南省武陟县三阳乡南小庄村。 2010年1月,张福利在焦作市二院确诊为肝癌,并进行介入治疗一次,但效果较差,患者甚至卧床不起。后经康复患者介绍,张福利的弟弟于2010年2月11日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代其取药。 初诊时主要症状极度乏力,面色灰暗,肝区疼痛,腹胀,武陟县人民医院检查报告单显示:乙肝,肝硬化,肝占位,门脉内栓块形成,脾大,肝右后叶大小约6.6×6.3㎝。袁希福根据其当前症状为其开具中药调理方案,一个疗程后,极度乏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面色红润,肝部疼痛减轻,腹胀减轻。继续服用中药两个疗程后,张福利亲自来诊,此时活动有力,肝区疼痛消失,腹胀消失,面色红润。后又坚持服药一年,他表示自己现在能吃能干活,一切不适症状均消失,复查显示肝部大小减小为4.7×3.8㎝。之后他一直服药中药巩固治疗。 传承中医精粹、发扬时代特色、增强中医效果、成就抗癌奇迹——中药三联平衡疗法 三联平衡疗法是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肝癌,不论是早、中、晚期的患者,即使是晚期有恶病质的患者也能起到延长生命,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