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_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内切酶
二、核酸的酸碱性质
核酸的碱基、核苷、核苷酸均能发生解离,因此核酸是两 性电解质。 与蛋白质相似,核酸分子中既含有酸性基团(磷酸基)也 含有碱性基团(氨基),因而核酸也具有两性性质。 由于核酸分子中的磷酸是一个中等强度的酸,而碱性(氨 基)是一个弱碱,所以核酸的等电点比较低。如DNA的等电点 为4~4.5,RNA的等电点为2~2.5。 RNA的等电点比DNA低的原因,是RNA分子中核糖基2′-OH 通过氢键促进了磷酸基上质子的解离,DNA没有这种作用。
• 3、根据作用方式又分作两类:核酸外切酶和 核酸内切酶


1)核酸外切酶的作用方式是从多聚核苷酸链的一端 (3′-端或5′-端)开始,逐个水解切除核苷酸;
2)核酸内切酶的作用方式刚好和外切酶相反,它从 多聚核苷酸链中间开始,在某个位点切断磷酸二酯键。
4、常用核酸酶
1)核糖核酸酶 牛胰核糖核酸酶(简称RNaseⅠ,其作用点为3’- 嘧啶核苷酸与其它核苷酸之间的连键,产物为3’-嘧 啶核苷酸或以3’-嘧啶核苷酸结尾的寡核苷酸); 核糖核酸酶T1(其有比RNaseⅠ更高的专一性,它的
核酸的溶液的紫外吸收又可以用摩尔磷的吸光度 ε( P )表示: A ε( P )= cL
其中A为吸光值,c为每升溶液中磷的摩尔数,L为比色杯内径。摩尔 磷即相当于摩尔核苷酸.
研究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可使 碱基对堆积,造成π 电子云重叠, 产生低吸收效应,如变性破坏 DNA 的碱基对,则可使紫外线吸收增加 大约25 %,此现象称增色效应。据 此我们可判断 DNA 制剂是否发生 变化。 如 DNA 的 摩 尔 磷 紫 外 吸 收 ε ( P )约为 6000 , 变性后变为 10000。
四、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
• (一)DNA变性
1、概念:它是指 DNA 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 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 如多核苷酸骨架上共价键断裂则称为核酸的降解,降解 可使核酸相对分子量降低。
1)核酸变性后形态的改变
双螺旋DNA和具双螺旋区的RNA氢键断裂,空间结构被
破坏,形成单链无规则线团状的过程。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
1、原理: 嘌呤碱与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 使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 -290nm的紫外波段有一强烈的吸收 峰,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
DNA
2、应用
1)不同核苷酸有不同吸收特性,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 定性、定量测定。 A值为1相当于:50μg/ml DNA 40μg/ml 20μg/ml RNA Nt(寡核苷酸)
(二)酶水解
• 生物体内存在多种核酸水解酶。这些酶可以催化水解多聚 核苷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 1、按作用底物分类 以DNA为底物的DNA水解酶(DNases)和以RNA为底物的 RNA水解酶(RNases)。 2、按磷酸二酯键断裂方式分:作用于3’-磷酸酯键(降解 核苷酸带5’-磷酸);b、作用于5’-磷酸酯键(降解核苷 酸带3’-磷酸)。
一、核酸的水解
核酸嘌呤碱的 N9 和嘧啶碱的 N1 与戊 糖的C1形成N-糖苷键。磷酸基与2种戊 糖分别形成核糖磷酸酯和脱氧核糖磷酸 酯。所有这些糖苷键与磷酸酯键都能被 酸,碱和酶水解。
N-糖苷键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一)酸或碱水解
核酸中的磷酸二酯键可在酸或碱性条件下水解切断,但 DNA和RNA对酸或碱的耐受程度有很大差别。 如:在0.1mol/L NaOH溶液中,RNA几乎可以完全水解, 生成 2 ’-或 3 ’-磷酸核苷, DNA 在同样条件则不受影响。 这种水解性能上的差别与 RNA 核糖基上 2 ’- OH 的邻基参与 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在 RNA 水解时, 2 ’- OH 首先进攻磷酸 基,在断开磷酯键的同时形成环状磷酸二酯,再在碱的作用 下形成水解产物。 但在酸性条件下,DNA的糖苷键比 RNA的糖苷键易水解, 嘌呤碱基比嘧啶碱基易水解,如 DNA 的嘌呤碱在 pH2 以下 即可脱落而使DNA成为无嘌呤酸。
2)结果: A、增色效应:260nm紫外吸收增加;
B、粘度下降、浮力密度上升;
C、生物学性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3)引起变性的因素:
温度、pH、尿素(测定DNA序列时常用的变 性剂)、甲醛(测定RNA分子大小时常用的变性 剂)等。
2、核酸变性示例——热变性与Tm
1 ) Tm 定 义 : 当 DNA 的 稀盐溶液加热到 80 ~ 100 度时,双螺旋结构解体, 形成无规则线团,研究发 现, DNA 的变性是爆发式 的,变性作用发生在一个 很窄的温度范围内,有一 个相变的过程,通常把加 热变性使 DNA 的双螺旋结 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 该 DNA 的熔点或熔解温度 ( melting temperature), 用 Tm 表示。 DNA 的 Tm 一般 在82-95°C之间。
作用点为3’-鸟苷酸与其相邻核苷酸的5‘-OH之间的 连键,产物为3’-鸟苷酸或以3’-鸟苷酸为结尾的寡 核苷酸); 核糖核酸酶T2(其作用位点为Ap残基,可以将tRNA完 全降解为3’-腺苷酸结尾的寡核苷酸)。
RNaseⅠ
2)脱氧核糖核酸酶
• ( 1 )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 DNase Ⅰ),此酶断开双 链DNA或单链DNA成为5’-磷酸为末端的寡核苷酸,平 均长度为4个核苷酸; • (2)牛脾脱氧核糖核酸酶( DNase Ⅱ),此酶只降 解DNA成为3’-磷酸末端的寡核苷酸,平均长度为6核 苷酸; • (3)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其只作用于DNA,产物 为5’-磷酸为末端的碎片,其长度不一,需Mg2+。
2)DNA Tm值的影响因素
• (1)DNA的均一性
均 质 DNA 如 一 些 病 毒 的 DNA, 人工合成的多聚腺嘌呤-胸腺 嘧啶脱氧核苷酸熔解过程发生 在一个较小的温度范围之内, 异质 DNA 熔解的过程发生在一 个较宽的温度范围之内,所以 Tm 值可作为衡量 DNA 样品均一 性的标准。
对于不纯的核酸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出区带之后, 经EB染色后在紫外灯下粗略的估计其含量。
2)确定所提取的核酸是否纯品。
1)DNA: ≈ 1.8 纯品 OD260/OD280 > 1.8 RNA 污染 < 1.8 protein污染 2)RNA: OD260/OD280 ≈ 2.0 纯品
3)判断DNA制剂是否发生变形或降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