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我结合我校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一、推崇新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优质的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实现的前提是具有现代理念、前瞻眼光的教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千百年来,教师的角色定位总是以传道者为准的。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已不可能是“道”的化身和知识的权威,因而,与时俱进的更新观念,提高能力,转变角色形象势在必行。
1.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共同提高。
随着我校电脑的普及和网络覆盖面的扩大,各办公室、教室等都可以与网络连接,学生在家庭学习中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
可以说,网络像一个巨大的神经系统,已经遍布我校师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今天的学生已不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就已拥有了各种相关的信息。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做不断追求的学习者。
既然教师不可能继续担当“授业者”,那么,教师的“业”也就发生了改变。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教师仅仅精通自己的专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学识通古今、视野周寰宇”的通才。
因此,终身学习,永不满足的教师,才可能在与学
生的交流中获得尊重与敬佩,才可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为此,我校专门组织了理论学习,组织了专题讨论,还组织了网页制作培训,由信息组的老师一对一、手把手地教课题组内其他学科的老师学习信息技术。
在各类学习中,老师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兴趣更浓了,教学效果也大为改善。
二、反思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法
1.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对教材改革持续不断。
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新的生物教材层出不穷。
与几年前的教材相比,现在的教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也不一样了。
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教材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因材施教”,不要“脱离教材”“超越教材”,不断地“钻研教材”,才能不断有新的体会,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这样的教学,往往导致学生无法从根本上理解教材,很难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当有兼收并蓄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突破教材的限制,向教材之外适当拓宽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补充一些生物资料,以丰富课堂教学,也可以引入最新的生物科技成果。
生物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成果层出不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适时引入最新生物科学发展成就,向学生介绍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向,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各种手段获得更丰富的生物知识。
2.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建立多种互
动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根本改变,给学生时间、空间去质疑,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
除了班级授课,还有小组学习、个人自学等;除了课堂教学,还有实验、观察、调查访问、参观,以及其他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可适当采用多种形式。
这样,教学形式在灵活、多样的变化中,显现出更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使教学变得更精彩、更富有生气。
三、变革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
学习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
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自主学习是自己做主、自我决定的学习,是对学习活动有计划和安排,有评价、反馈、调节、修正和控制,是一种具有高能动性、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学习。
合作学习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即一种“双赢”境界,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学会合作,发展自己的非认识品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监控者和学习的资源,确保他们的合作互动富有成效,并给予适时的点拨与辅导。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
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有一位中国的教授到美国听了一节生物课,美国教师说:“这节课我们学习蚯蚓,请同学们到讲台上来领取。
”许多蚯蚓滑到地上,有的学生开始挪桌子,有的搬凳子,整个课堂乱七八糟,教师成为旁观者。
待学生走到座位上,老师又说:“同学们,蚯蚓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
有的说,看不见有头,但能爬行;有的说,这叫蠕动;有的说,我看见它有一节一节的;有的说,它的身体毛茸茸的,背部与腹部有明显的区别;还有的干脆把蚯蚓放在口里,又拉出来,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
总之,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
但不管学生采用那种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都要坚持一个原则,即:从灌输走向引导,从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漠视人的自由和尊严,忽视人的个性发展需求的“目中无人”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