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 介绍。
5.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工艺作品当然也 可以。那么王叔远雕刻的“大苏泛赤壁”故事有虚 构的成分吗?
资料补充:根据学者的研究苏轼先后游览赤壁的时 候还没有见过黄庭坚,只有书信往来;当年佛印并不 在赤壁一代,而是远在长江下游的润州(镇江),因 此这三个人不可能真的同游赤壁。
• 殷商时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微型雕刻。 萧艾的《甲骨文史记》记载:“甲骨文刻 的技巧十分精妙……小的细如芝麻、或峭 拔苍劲,或秀丽多姿。”
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春秋战国时 期,卫国有人能在棘刺上刻一母猴。
明清时微雕开始流行,明代盛行核雕,称为 “鬼工技”,是鬼斧神工之意,明代核雕流 行于广州、苏州、山东潍坊等地,明朝魏学 洢的〈王叔远核舟记〉写王叔远的“核舟” 则是在果核上镂刻一艘船。
本文结构
核 (1段)概刻品述“王核叔舟远”精的湛主的题雕及刻其技来艺历,点.明雕
总
舟 (2—5段)详写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 分
和题名。
记
用事实说明雕刻者技艺精湛
(6段)小 赞叹结核总舟计的全雕核刻舟技的艺人。、物、文字的数目,总
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微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之一种工 艺品,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为微观雕刻一个门派。微 雕一般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等,所表现 出来的多跟自然界相像的东西。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 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 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 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 为“绝技”。
微雕名家——郭月明
微雕作品欣赏之国际与创意
6.研读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 字的数目?
1.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 2.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 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 3.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 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文章梳理
核 体积上:小 舟 构思上:巧 雕刻“苏子泛舟赤壁”
雕刻的人、物、字数量上:多
善于在小中寓大 善于将动态的人物静态化 于精细微小之处展现工艺之韵。
“奇巧”
“灵怪”
王 叔 远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空间顺序
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写舟 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
3.王叔远的技艺“灵怪”在哪里?作者的赞美之情 是怎样由“奇巧”发展到“灵怪”的?
要求:以竟然为中心词,选择表示递进的句式,结合文 章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点拨: 作者先设定背景尺寸,然后按照空间顺序一 一来写,文末又稍稍总结。核舟的每个部分都从略平 淡处入手,而后越写越奇,由奇而绝,对读者的心理 把握的很准确。
学习目标
1.学习采用总-分-wk.baidu.com结构形式和按照空间顺 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感受古代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
思考探究
1.能雕刻百物,形神兼备的人不少,王叔远何以独 称奇巧?
因为他的雕刻材料是——径寸之木
2.除了“奇巧”之外,作者对王叔远的技还有什么 别的评价?
技艺“灵怪”矣哉!
“奇巧”说的是人巧,“灵怪”已经接近“天工”, 作者的赞叹已经在文末达到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