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重要实词和“而”字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方法: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并释疑。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请同学们填写对联,庐山,泰山,华山,雁荡山,峨嵋山,白云山,山山明秀。

天池,西湖,太湖,千岛湖,青海湖,日月潭,水水瑰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历代文人,纵情山水之间,徜徉松林之中,汲取创作灵感,感悟人生哲理,抒发胸中郁闷。

李白气壮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苏轼意怀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柳永神伤于“杨柳岸,晓风残月”。

华夏河山,哺育了一代代文豪;而文人墨客,又发掘了中华一处处胜景的情韵。

今天,让我们和柳宗元一起,发现永州小石城山的美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主张改革文体文风,提倡诗文内容充实、形式生动,反对追求形式、华丽靡空的文风。

他诗文均有成就,尤其擅长散文,著名的有《封建论》、《捕蛇者说》、《永州八记》、《三戒》等。

《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山水游记的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

【写作背景介绍】
柳宗元,805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但不久即告失败。

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

永州,湖南零陵,在古代,这里偏远荒凉,素为贬官谪居之地。

著名的《永州八记》就写于这个时候。

【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
少:通“稍”,稍微,略微。

当:通“挡”。

伎:通“技”。

2、词类活用:
自西山道口径北:北,方位名词做动词,向北走。

逾黄茅岭而下:下,方位名词做动词,向下走。

环之可上:环,名词做动词,盘绕攀登。

3、特殊句式:
投以小石:以小石投,状语后置。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被动句,辱:被屈辱。

【文本分析】
1、全文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写景,分两层来写。

先是指明小石城山的方位,然后描写小石城山的奇貌。

第二段议论,写作者由自然景观带来的联想和思索。

2、第二段写作者为山石鸣不平,他仅仅是在写山石吗?有没有其他的暗含意义?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教师提示,小石城山上的幽景奇石象征着什么?象征柳宗元峻洁孤高的人格。

小石城山被冷落象征着什么?象征柳宗元遭贬不遇的处境)。

并不仅仅是在写山石,而是融入了自己的身世遭遇,作者借景抒情,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渴求摆脱现状以施展才能的心态,用了象征的写法。

3、“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一句,你认为作者是否在影射自己?
明确:作者在这里是借题发挥,在影射自己。

作者表面上是在为小石城山叫屈,实际上他是借着质疑神灵的安排,既为奇石大抱不平,也为自己被贬斥荒远已长达八年的苦闷忧愁而鸣不平。

作者正是这样借物自比以抒泄失意痛苦的心情。

4、“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一句,其气之灵表现何在?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其气之灵表现在三处:一是土堡的形状;二是山洞的深窈;三是山石分布疏密有致。

山石虽美,却不受人亲近、赏识,作者以物喻人、借奇石比自己,含蓄、形象地引发了身世之感,沉痛而无奈。

5、翻译课文第一段中带有“而”字的句子,注意“而”字前后之间的关系。

明确:逾黄茅岭而下:(顺承)越过黄茅岭往下走。

其一少北而东:(顺承)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

土断而川分:(承接)山路中断,被一条河水分开。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转折,却)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美好的树木和竹子。

益奇而坚:(并列)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

【结束语】
这篇游记跌宕开合,尺幅千里,“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

通过对景物的议论,曲折表达了思想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