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_一个概念模型_王清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 第2期2006年 3月

科 研 管 理

Science Research Manage ment Vol .27,No .2

Mar, 2006

收稿日期:2005-01-2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共享与创新机制研究”

(70272037)(2003-2005年底)。作者简介:王清晓(1970-),女(汉),河南洛阳人,广西大学讲师,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战略,跨国公司知识

管理。

杨 忠(1963-),男(汉),江苏海安人,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国际化经营,组织行为管理等。

文章编号:1000-2995(2006)02-008-0102

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概念模型王清晓

1,2

,杨 忠

1

(1.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 210093;2.广西大学,南宁 530004)

摘要:根据企业的知识基础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跨国公司可以被看作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运营知识的内外部网络的统一体。有效地在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进行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其竞争优势的必要前提之一。跨国公司各内部网络结点所积累的国别性专有知识产生于其所在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下,因此,跨边界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必然受到一系列与此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一个概念模型。

关键词:跨国公司;网络结点;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从组织结构理论的研究来看,21世纪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是扁平化和网络化。薛求知等

[1]

认为,跨国公司正逐渐演变成“全球网络公司”,这个网络不单单表现为一个简单的公司内部网,

还是一个通过多种形式(如合作协定、许可协议、关系合同、分包、战略联盟等)和不同渠道形成的公司外部网。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扩张正日益表现为这样两个相互交错的网络的延伸和拓展:即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建构的公司内部网络,和通过全球性的战略联盟等形式而与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建立的外部网络。网络型的组织结构打破了层级结构所带来的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交流的障碍,为知识在组织内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便利。因此,根据企业

知识基础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的研究,可以将跨国公司看作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运营知识的内外部网络的统一体

[2]

。跨国公司的内部网

络由中心结点和若干具有异质性功能的子公司结点组成,中心结点负责协调产品、职能和地区方面的信息,子公司结点完成公司赋予的特定战略职能,中心结点和子公司结点之间、子公司和子公司结点之间存在大量双向的知识转移和流动。下文所提到的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既包括中心结点,也包括子公司结点。

目前,关于战略联盟与合资企业等跨国公司外部网络中伙伴间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已有不少,但对于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知识共享和转移过程中有哪些影响因素,以及它们的相

第2期王清晓,杨 忠: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103

 ・

对重要性的实证研究在现有文献中还比较少,且缺乏系统性。Gup ta和Govindarajan[3]认为“目前只有很少的实证研究是关于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决定因素的”。Schlegel m ilch和Chini[4]也认为,尽管讨论知识转移的文献很多,但只有很少是关于跨文化的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概括现有关于组织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许多学者认为知识本身的特点将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有效性。Kogut&Zander[5]研究了跨国公司内技术知识的可编码性、可教性以及复杂性和与转移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越不容易编码,越不容易教,越复杂,越可能采用向全资子公司转移的模式。Zander& Kogut[6]在研究组织能力的转移和模仿速度问题时,用可编码性、可教性、复杂性和系统依赖性来度量一项能力在沟通和理解方面的难易程度。Si m onin[7][8]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知识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它们是默会性、资产专用性、复杂性、经验、伙伴保护(Partner p r otectiveness)、文化距离及组织距离,他认为知识的默会性程度可能是模糊性的主要原因。知识的默会性程度越高,则知识的模糊性程度越高,那么,知识转移的难度就越大。

其次,知识发送方的意愿和动机、知识存量的价值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重点。发送方知识存量的价值,共享知识的动机[3],知识发送方的可靠性是否被感知[9],发送单元的战略地位(strate2 gic mandate)[4]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发送方的知识转移能力。

第三,从知识接收方的角度,Tsai[10]认为组织单元如果位于组织内网络的中心结点位置,将有助于其接触到所需的战略性资源(包括知识),中心结点位置与单元的吸收能力都将影响其创新绩效。知识接收方的动机,吸收能力,保持能力[9],接收方项目的优先权,是否具备学习型的企业文化[11]都将影响知识的有效转移。其中,吸收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认知障碍,目前对于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度量还没有达成共识。Cohen&Levinthal[12]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评价、消化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Mo wery&Oxley[13]认为吸收能力就是企业所需的用来处理转移来的知识中的默会成分,以及对所引入的知识进行修正以适应企业特定使用的广泛的能力集合。Ki m[14][15]认为吸收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指的是企业理解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创造新知识。Szulanski[9]认为吸收能力是现有知识的函数,另外还受到公司文化和结构的影响。

第四,知识的转移渠道以及情境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关于转移渠道,一般认为,知识的默会程度越高,越需要丰富的转移渠道,尤其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Bart2 lett&Ghoshal[16]认为转移渠道的存在与丰富性对知识转移有影响,强调人员流动是默会知识转移的重要渠道之一。Nonaka,Toya ma and Konno[17]认为知识的共享、创造和使用需要一个共享的情境,他们把这一共享的情境定义为“ba”。也就是说,相似的情境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转移,进而有利于知识的创新。Chini[18]认为“知识与认知作为人的行为,是由存在于社会结构和惯例中情境规则和资源所引导的,因此,所转移的知识必须要与接收单元的情境需求相匹配”,正如Doz&San2 t os[19]所说“有效的知识转移是发送方和接收方关于自身情境和知识目标的对话”。I nkpen and D i2 nur[20](1998)指出情境相似性有利于知识的转移。Bhagat et al.[21]认为转移双方文化模式和认知类型的相似程度与知识转移正相关。D ianne和Yolande[22]的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差异将影响知识共享的程度和知识流动的方向。另外,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制度因素将影响人力资源实践的跨边界转移[23][24]。以下制度因素,如R&D人员的可获得性和质量;外部知识的可获得性和质量;政治、法律和管理因素等,将影响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获取绩效[25]。

基于以上对现有研究的分析,我们认为,现有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在系统性方面还需加强,对于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情境下的相对重要性的研究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1 有效的知识转移的内涵

有效的知识转移,也称成功的知识转移。关于它的内涵,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