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形象修订稿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方法二: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诗句,展 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四、方法小结
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细节、外貌、以及侧面描写等角度入手分析 ,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比如动词,形 容词。 2、学会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关注注释,结 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一、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
二、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三、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
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背景、
言行、环境);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
感)。
作业:(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一 人物形象
一、分类别,明特征
人 物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形 (偏重抒情的诗歌)
象
作品中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 (偏重叙事的诗歌)
回顾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忧国忧民的杜甫 《声声慢》中孤苦无依的李清照
抒情主人公 的自我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外柔内刚的刘兰芝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英姿飒爽的周瑜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 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明作用
规范答题: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 心境悠闲、陶醉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 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 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 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典例1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解题指津] ◎第一步,明确形象。根据题干,本题考查的是诗人自己的形象特点。 ◎第二步,分析诗句。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 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诗人明显是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以了解 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 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 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根据以上分 析,可以概括诗人性格。 ◎第三步,分析形象特点。
2.零落漂泊、孤独寂寞的形象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 沙鸥。”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流落江湖、漂泊无依的诗人形象。
读懂诗歌·诗人形象
3.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 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再现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4.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 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读懂诗歌·诗人形象
5.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形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 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的形象,战争的艰辛与磨 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6.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就是悠游自在 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安贫乐道、寄情山水的诗人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
答案: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 晓风清欲堕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高雅;“ 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外形上把握红 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神韵。 易错警示:回答这个问题的依据全在那段话上, 联系一些赏析术语和方法,把“此乃写物之功” 与“此村学中至陋语也”对照一下就能明白苏轼 的意思。
比较鉴赏型
1、给出在题材、感情、写法、风格上相似甚至对象 相同的两首诗词,要求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 分析评价 提问方式有:⑴ 设二问:内容或写法的异同,具体分 析其差异性。⑵两首诗词中更喜欢哪一首,并阐明 理由。 解题思路:首先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 和主要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其次要结 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 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最后要注意点面 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要注意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案:同意。起句‘‘花退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 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升级与活力;二、三句则 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 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随之敞阔 ;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 ,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 之语。 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 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有情 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写哀情;四句说柳絮飘 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 ,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 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 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 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形象
小贴士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
(1)正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
情,以乐景写乐情。
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
0 6 人形象。(4分)
08 李 白
1 0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壹 贰
现场抽样
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 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 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点评
答案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 心来写,得1分。此题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 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 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 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①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_诗___中__的__陆__鸿__渐___是__一__个__寄___情__山__水__、__不___以__尘__事__为___念__的__高__人___逸__士__形__象__。__ _(_第__一___步__)_前__四__句__通___过__对__幽__僻___、__高__雅__的__隐___居__之__地__的___景__物__描__写___,__表___现_ _了___陆__鸿__渐__的__高___洁__不__俗__。___最__后__两__句___通__过__西__邻__对___陆__鸿__渐__行___踪__的__叙___述__,_ _侧___面__烘__托__了__陆___鸿__渐__的__潇___洒__疏__放__。___(第___二__步__)_作__者__通___过__对__陆__鸿___渐__这___一_ _形___象__的__塑__造__表___现__了__对__隐___逸__生__活__的__向_ 往和追求。(第三步)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中的意义 。
四、意象 ・ 意境
“ 意” 是作者的主观情感 ,“ 象” 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 意象”
即融入了诗人情思的事物 。而作者的 “ 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
体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就叫意境 。 “ 意”仍是作者 的主观情感, 境” 则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 即鲜明的生活图画。 例4 :诗 《 粤秀峰晚望 同黄香石诸子二首 ( 其一 )》 “ 江上青 山山外江 , 远帆片片点归。 。 横空老鹤南飞去 , 带得钟声到海幢。 。” 诗中体现了归艘、钟声体现了 “ 晚”的意象,江、青山、远帆、 空 、老鹤 体现 了 “ 望 ”的意象 。 二 .景物形象 【 思路方法】第一步 ,找到相关诗句 ,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 中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 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物 来 表达 感情 ,这 种 承载 主观 感情 的 客观 事物 也是 景 物形象 。诗 中 第二步 ,结合诗的主 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的景物主要有景物描写 ( 季节 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 ( 农事、 第三 步 ,指 出描 绘意象 的作 用或 效果 。 例5 :杜 甫 Ⅸ 绝句》 “ 迟 日江 山丽 ,春风 花草 香 。泥 融飞 燕 子 , 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例2 :宋 词 《 鹧鸪天 ・ 代人 赋 》 “ 陌上 柔桑 破 嫩芽 ,东 邻 蚕种 沙 暖睡鸳 鸯 。” 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 日 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 ,青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 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 旗0 沽酒 有人 家 。城 中桃 李愁 风雨 ,春在 溪 头荠 菜花 。” 成都草堂时,给我们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 词的上阕描绘 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问桑树萌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 发 出新芽 ,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 ;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 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 步骤一)。这 黄 色 的牛 犊在 那儿 呜 叫 ;夕 阳斜照 这 初春傍 晚 的树林 ,晚 归的 乌鸦 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 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 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 步骤三)。 散落在那儿栖息。 【 思 路方 法l 第一 步 :从诗 句 中找 出所描 写 的景物 ,并描摹 诗 【 规律探究l意境型诗歌鉴赏题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歌 形象 。 解答 分析 :诗词 的意境 包括景 、情 、境 三个 方面 第二 步 :概括 形象 特 点。对 这些 景物 所表 现 的特 征进 行提炼 , 思路 分析 :①描绘 诗 中展 现 的客观 图景 画面 。应 抓住 诗 中的主 概 括 出特点 。 要景物,用 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 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考虑景物怎样组合,总特色如何,这 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 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 些 景物 组合 在一 起渲 染 了怎样 的 氛围 , 从 而确 定景 物所 显现 的情感 。 的氛围特点。一般要用相关术语来进行表达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事物形象 诗歌的事物形象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对这 以主观题的形式测试考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要求考生占有 种象 征性 的物象 描 写来 曲折 地表 现他 的品格 节操 、思 想感 情 。作 者 丰富的材料 。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知人论世 ,准确把握 塑 造物象 是 为 了言志 、言 情 的 ,故 多为 咏物 诗 ,托物 言志 。 诗人 的生 平经历 、所 处 时代 的特 征等 。其 次在 整体 理解 的基 础上 , 例3 :宋 词 《 昭君 怨 》 “ 道 是花 来舂 未 ,道 是雪 来香 异 。竹 外 就 人物 形象 来说 ,抓抒 清主 人公 的语 言 、神态 、动 作 、心理 ,分 析 枝斜 ,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 ,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 同栽 ,一 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对于物象来说 ,分析诗中 般开 。” 描写了物体的哪些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最后联 这是一首咏物词,吟诵的对象是梅花 ,上片写了开花的时间, 系作者创作的背景 ,进行有关人物的品质或理想方面的深层分析。 花 的色香 ,生 长的环 境 。词 人通 过栽 于竹 篱茅 合 之梅 ,与 栽于 玉 堂 ( 编辑 :刘婷 婷 ) 琼榭之梅 的对 比,写梅花所处环境虽不同,花开则无异,表现 了词
长恨歌、春江花月夜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自然形象
月夜
月夜在诗歌中常常作为背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 环境氛围。月夜的静谧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形成对 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花
花在诗歌中常常作为杨玉环的象征,表现她的美 丽和短暂的生命。花的凋谢也暗示了杨玉环的悲 惨命运。
建筑形象
华清池
华清池是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见证地,也是诗歌中重要的建筑形象。它代表着奢华和享乐, 同时也与杨玉环的命运紧密相连。
寓情于景
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间接表达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月 光营造出清冷、寂静的氛围,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寓情于景的诗歌往往不直接点明情感,而是让读者通过感受景 物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杜牧的《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 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通过描绘秦淮河的夜景,表达出诗人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现实的无奈。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目录
• 引言 • 《长恨歌》的形象分析 • 《春江花月夜》的形象分析 • 古代诗歌中形象的共性 • 古代诗歌中形象的个性 • 结论
01
引言
古代诗歌鉴赏的意义
01 传承文化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02 提高审美
鉴赏古代诗歌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培养 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激发创造力
古代诗歌的鉴赏可以激发现代人的 创造力,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 为现代文学艺术创作提供养分。
形象在古代诗歌中的重要地位
01
02
03
塑造意境
形象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元 素,感。
表达情感
形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有 效手段,通过具体的形象, 诗人能够传达出深刻而富 有感染力的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篇共26页文档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意象) 分析
景物类型: 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色彩描写
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 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烘托的人物形象或抒发的 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答题模式: 描摹诗歌图景; 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剖析作者思想。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 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 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 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 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或寄寓的思想情感,但 不能任意拔高。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试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 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 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 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 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 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朴、含蓄、飘逸)。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分析
•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 问题。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分析思路
• 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 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 格、精神 ;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如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离别诗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边塞诗 (8)爱恨情长。如柳永《雨霖铃》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
02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等。
1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
4.战争类
残阳 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黄叶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红豆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2.花草类
芳草 战国时期,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而在唐宋诗词中,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则寄托了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杨柳 “柳”谐音“留”,常做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01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梦蝶 庄子以梦蝶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STEP4
STEP3的人。
青鸟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词鉴赏之形象
题点1 人物形象 诗歌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文学艺术。对诗歌 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 一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二是诗中刻画的除诗人自我外的其他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 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就是诗人自己的 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 和想象到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题目要比较苦笋和魏征的相似点,是用人物形象比较事物形象,体察诗
人的“志”与“物”的结合点。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
抓住事 诗歌首联写见到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直
物特点 接描写苦笋:“骈头脱襁白玉婴”“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挖掘事 物内涵
诗人将“苦笋”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 俱来的,进而联想到魏征。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 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相似。
析作用 意象
分析意象的方法
意象的“象”大多是名词。 找意象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
为“细柳”“红花”。 动词 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蕴性上去体味。
抓内涵 形容词
把握其外在特征,如声、色、形、味等,注意意象的时令 色彩。
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 及独有情味。
析作用 意象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创设情境,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表情达意,感发兴寄。 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在“抓内涵”时,要特别注意意象内涵的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 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折柳”寓“惜别怀远”之 意。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特定含义,即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 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意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意,即 个性。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 远”,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语文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
语文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下面是作者整理的语文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共含11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语文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语文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杜甫形象:生活贫苦、热情真诚、率真纯朴的诗人形 象。 曹操形象:求贤若渴、惜时如金、具有一统天下理想 的志士形象。 陆游形象:客居京城、百无聊赖、落寞孤独、看透世 态炎凉、始终矢志不渝的爱国斗士形象。 李清照形象:天涯沦落、形影相吊、漂泊孤独的女子 形象。 周瑜形象:年轻有为,从容闲雅,雄才大略的儒将形 象。 劳动者形象:辛勤劳动,吃苦耐劳、以农事为重的农 民形象。 士兵形象:渴望建功立业、力竭苦战、不畏生死、不 顾荣誉、思亲念家的战士形象。 离人形象:思家念亲、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归家 遥遥无期的孤独寂寞的离人形象。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插秧歌杨万里 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 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 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答案] 琵琶女 年老色衰 沦落江湖 作者(白居易) 怀才 不遇 沦落江湖 忧愁痛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2024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形象内容,属于轮考题型。
人物形象p247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 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为依据。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 鉴赏作品的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鉴赏作品的形象(人物形象篇)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往往是融会在一起而不是单独立题的。
考试说明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E 级)考点阐释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诗中的描述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自然形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意象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因此,对诗歌人物的分析可从其动作、语言、细节等方面入手。
例:1 长干曲崔颢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
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例2寄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和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悬念,生动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此诗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来表现主题,是运用得比较成功的。
例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问:第二句描绘出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的形象?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例4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拜新月李端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1)这首小诗写的主人公是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2)第三句中说,别人听不见诗中主人公的“细语”,结合诗的意境,想一想这些“细语”该是些什么内容,第四句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由于人物的爱好、性格与环境等外在物密不可分,所以,有时,通过对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服饰等的分析也可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 专题10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讲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2.分析意象作用的两步骤和五角度
步骤
内容角度
步骤一
描述意象,并指出意象的特点。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
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步 骤 二
分析 作用, 点出 效果。
第1轮淡·语雅文幽远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典例2 (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 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栏 目 导 航
题型一 题型二
分析意象含义及作用 鉴赏意境画面
题型三 鉴赏人物形象
题型四 鉴赏事物形象
随堂巩固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题型一 分析意象含义及作用
题型解读
设问方式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1.分析意象含义
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 (1) 概 括 某 几 种 意 象 的 共 同 内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题型二 鉴赏意境画面
题型解读
设问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