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有教无类”提纲

出处:“有教无类”源于《论语•卫灵公》

一、产生的条件

1.时代背景

春秋末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多的人掌握文化知识,这种对教育的迫切需求。

孔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局面。

2.思想基础

一方面,“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另一方面,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础,都能通过学习提高、改变自己。

3.个人经历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少年之时“贫且贱”,但是他一直坚持学习并最终

学有所成。因此,他同情下层无条件接受教育的人,也愿意为有心向学的人提供

帮助。

二、内涵

1.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

2.人不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

3.人不论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

4.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应该接受教育

三、对“有教无类”思想的争辩

1.对“自行束脩以上”的争辩

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有的学者借此指责孔子虽言“无类”,

实则又类。大部分学者则认为,这正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最深动的注脚。孔子

招生并不收取学费,他所要求的是拜师的礼节。凡是真心要学习的、主动地按照

礼仪来拜他为师的,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远近,孔子都会接纳他、教

诲他的。

2.对“类”的争辩

大多数人把“类”解释为“种类”,但也有学者认为在春秋时期还没有“逻辑的

类别”的概念,“类”字只是用在氏族范畴里表示族类,因此,孔子“无类”的

本意应该是不分氏族的意思。

3.对“有教”的争辩

从孔子所处的历史背景来考量,把“有教无类”理解为普及教育难免有不妥之处,

因为当时的教育是完全依附于政治的,教育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此外,“学

无常师”仍是当时的常态,即使学术下移、私学兴起,教师并没有被职业化。

四、贡献及影响

(1)一方面,“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界限,不仅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及范围,也使更多的人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为以后儒家思想对中国的

千年统治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使社会更加稳定,有更多人为政治经济发展出谋划

策。

(2)建立儒家哲学

(3)整理文化遗产

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赞《易》象,修《春秋》,赋予古籍以新意义与新

生命,对于维护与传承文化遗产贡献极大

(4)塑造师道典型

孔子以其“学而不厌,诲而不倦”的精神塑造了我国师道的典型。孔子的师道典

型,影响了后代师道文化的发展,使尊师重道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

五、现实意义

1.合理性

1)孔子关于“人不论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人不论品行善

恶,都能够进行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是相通的,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2)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应该接受教育”的思

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是相通的,有利于实现大众教

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2.局限性

1)孔子的“有教无类”不包括妇女。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存

在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当代社会并不适用。

2)当代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还存在诸多教

育不平等的现象。

3)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一些天资愚钝的学生可能被高校拒之门外,

无法在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

4)在今天的教育中,一些教师把学习成绩当做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缺乏公

平的原则,轻视学习差的学生。

(六)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了解掌握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类型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

此外,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班主任应定期召集任课教师研究班级学生的教育,让各任课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各学校应该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从本校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到课外活动中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才能和特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我国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这种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我们应该变“灌输教学”为“启发教学”,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经常与老师辩论, 发表不同见解。

3.继承德育的优良传统

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知识,但是不能够不会基本的为人处事

在物质利益当前的社会,我们应该大力提倡道德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目的:施于有政——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在维护社会意识的同时,孔子也强调社会人民大众的利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主张

民有所生有所养,注意尽量减轻对民众的剥削。

孔子的教育心理

1.学习动机与学习境界

2.思维心理与记忆心理

3.素质养成与发展为本

4.迁移整合与认知建构

5.学思结合与知行统一

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

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他从“习相远”出发提出了早期教育,他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早期教育理论的人。

论道德教育

1、德智关系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这句话反映出孔子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2.德育原则和方法

(1)立志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2)自省自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改过迁善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4)力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于行”《论语•宪问》

(5)乐道与安仁

这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指出了为学和进德的感情和兴趣逐渐加深的三个阶段:知之、乐之与好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