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地球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C (2)A
考法一 岩石形成过程分析 1.(2015·天津文综,3)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 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 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 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 A.② B.③ C.④ D.⑤ (2) 古 生 物 进 入 并 成 为 岩 石 中 化 石 的 地 质 环 境 和 过 程 是
()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火山灰喷出地表在大气中冷凝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 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正 确选项为 A 项。
答案:A
考法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16·江苏地理,22)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
思考探究 2 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
提示: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 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体系构建|
考点一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可划分为 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图表所示:
1.(2018·阳泉模拟)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 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图中的 X 处为( )
A.莫霍界面
(3)变质岩与周围岩石的关系。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 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 岩。
(4)与海岭的远近关系。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 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 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 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 者海沟。
提示:软流层又称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 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外部 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 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 气体成分是氮和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地表水、地下水、大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 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 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 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

提示:对照岩石圈记忆外部圈层的位置 外部三大圈层,可用与岩石圈的相对位置图示法来帮助识 记,如下:
答案:(1)B (2)B
图表专攻系列(四)|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 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 循环示意图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
图 1 以地质剖面图为 图 2 以关联图为背景的
背景的循环示意图
示意图
1.三大类岩石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是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不同地质作用的 结果,各种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如下 所示:
2.岩石的转化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忆下列知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沉积岩、B 变质岩、C 岩浆、D 侵入型岩浆岩、E 喷出型 岩浆岩 (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数码是①,属于外力作 用的数码是②。(填数码)
(3)写出下图中各代码代表的地理事象。(其中丙为沉积岩)
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 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 用,③重熔再生,④变质作用。
(2)关于图中岩石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岩石一定为花岗岩 B.乙处岩石是由丁处岩石转化而来的 C.丙处岩石由沉积作用形成 D.乙处岩石形成于丙处岩石之后
解析:第(1)题,沉积地层下部岩石形成早,上部岩石形成 晚,所以地质过程从早到晚为三叶虫残骸沉积、恐龙残骸沉积、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断层形成和岩浆侵入时间往往比被其切断或 穿透的地层晚,但比上覆地层早。第(2)题,乙处岩石为沉积岩, 其下的丙处岩石是受岩浆影响变质而成的,形成时间早于乙处岩 石。
答案:AC
考点二 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用途
四个关系判断岩层新老关系 (1)岩层上下关系。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 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 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关系。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 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图回答下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双选)( )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 CO2 所致,与地球内能的释放关联较少;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 射能较少,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与大气增温没有必然联系。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1)断层乙上方岩层形成的时间晚于断层。岩浆岩丙 的形态反映出,岩浆活动侵入断层乙所在岩层及其上方岩层,说 明岩浆岩丙形成晚于断层乙。甲岩层形成晚于丙。因此选项 B 正确。
() A.② B.③ C.④ D.⑤
[析图过程] [尝试自解] (1)___C_____ (2)___C_____
2.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 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1)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岩浆 岩
岩石
花岗岩(最常见)
岩 喷出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 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

岩石

沉 积 岩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产生的碎屑 砾岩、砂岩、 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积、固结为岩石 页岩、石灰岩
变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
质 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

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答案:(1)D (2)D
2.(2018·太原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丁处 为流动沙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2)图中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
C 界面以上部 分
C、D 两 D 界面以下部分, 界面之间 内部分为 E 外核 的部分 和 F 内核
(5)岩石圈的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两部
分。
2.地球的外部圈层 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1)A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 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下部的岩层先形成,即乙岩层 先形成,而后形成丙岩层,甲岩层为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 乙、丙两岩层形成的。第(2)题,图中花岗岩从地壳深处向上侵 入,说明有岩浆活动;岩层断裂,说明有地壳运动;图中岩浆岩 与石灰岩等的交界处受岩浆的高温作用及地壳内部的高压作用, 形成大理岩(变质岩),说明有变质作用;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 形成的;不能确定图中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
解析:第(1)题,根据深度和波速大小、变化分析,①为地 壳和地幔,②为外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 为横波,可以通过地幔。第(2)题,X 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即古登堡界面。
答案:(1)B (2)B
2.(2018·广州市调研)2016 年 3 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 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 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 中迁移的顺序是( )
片麻岩 大理岩 石英岩 板岩
思考探究 1,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迹的总称, 化石只可能存在于哪类岩石中?
提示:沉积岩。
三、地壳的物质循环 1.地质循环 (1)动力: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生的热能。 (2)影响:岩石圈的诞生与消亡,大地的沧桑巨变及地壳物 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1.(2013·上海地理,5~6)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 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回答 (1)~(2)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2.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 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 有层理构造。
3.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 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图表助记|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两类地震波:
(3)两个不连续界面: ①C 界面——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D 界面——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 然下降。
(4)三大圈层:
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图中 范围
1.(2018·昆明模拟)读某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完成(1)~(2) 题。
(1)图中地质过程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断层、恐龙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三叶虫残骸沉积、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B.甲处岩浆侵入、三叶虫残骸沉积、恐龙残骸沉积、断层、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C.三叶虫残骸沉积、断层、恐龙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D.三叶虫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恐龙残骸沉积、断层、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2)褶皱是岩层受挤压发生的弯曲变形。沉积岩岩层形成之 初一般是水平的,若发生倾斜则判断其可能受挤压形成褶皱。同 一次褶皱形成过程中,同一区域岩层弯曲变形倾斜的角度保持一 致。若发生岩层倾角不一致的情况,则可能出现多次褶皱过程。 所以,图中乙所在左下角岩层为一次褶皱过程,甲所在右上角岩 层为另一次褶皱过程。
(2)B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 分是氮和氧。
(3)C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 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2)三大类岩石成因及常见岩石
类型
成因
常见岩石
侵入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
解析: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使该矿 物存在于岩浆岩中。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 该矿物到达河滩泥沙中,故 C 项正确。
答案:C
考法二 岩层形成的数据分析 2.(2017·江苏单科,5~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 图”。读图回答(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