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陶渊明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曾经创作出著名的《陶渊明集》。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发展,作为西晋时期哲学思想家,他被喻为“中国抒情文学之父”。

本文尝试对陶渊明思想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他对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

陶渊明的思想归结起来有三个要点:一是注重尊重人类真实的慨叹和情感;二是他认为智慧可以通过人类的思维探求真理;三是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获得精神的拯救。

首先,他强调尊重人类真实的慨叹和情感,他认为情感可以帮助人寻找到真理,只有在真实慨叹和情感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充分理解世界,以及把握未来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生的智慧,可以帮助他们把握世界的原理。

这种智慧是“道”的概念,也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

其次,他认为智慧可以通过人类的思维探求真理,他认为人类智慧可以帮助他们在理解世界和人生旅程中寻求真理。

他把这种真理称为“道”,认为“道”是一种智慧,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世界。

所以,他强调用智慧探求真理,而不是用感官感知。

最后,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获得精神的拯救。

他相信,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世界,就能实现个人精神的拯救。

- 1 -。

陶渊明研究综述

陶渊明研究综述

陶渊明研究综述2007年陶渊明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公开发表的陶渊明研究论文有近250篇,数量较之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幅(按2005年160余篇,2006年190余篇)。

现就笔者所见,将2007年的陶渊明研究论文分类综述如下:一、思想研究陶渊明的思想一向是争论的焦点。

张二平《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儒学传》(《九江学院学报》第四期)、孟国中《论陶渊明的“不朽”价值追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二期)都旨在说明虽然生活在玄学大盛的东晋时代,陶渊明的思想还是以儒家为主。

孙文起《东晋儒学新变与陶渊明思想》(《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指出汉末至东晋,荆、江地区的儒学传统是“兼容博宗”、“慕通义理”,传统观念中“仕”与“隐”的对立一度趋于淡化。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陶渊明的思想也由先秦“原儒”的“复古”发轫,沿着“黄唐”之情一路衍生开来,在对“真淳”之世的追忆中寻找着“任真”与“守志”的平衡。

柏俊才《陶渊明天师道信仰考辨》(《山西大学学报》第五期)陶渊明生活在佛教、天师道教兴盛的晋、宋之际,他的思想主流是儒家,但不可避免地杂糅了佛教、天师道的因素。

谢淑芳《20世纪大陆研究陶渊明与佛教关系成果概述》(《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细致梳理了20世纪大陆专家对陶渊明与佛教关系的成果,得出研究者主要从陶渊明的思想渊源、交友往来(主要与慧远等佛教徒)、诗文中所用词汇等角度来阐发其与佛教的关系的结果,提出如果从宏观的时代特色与微观的生活氛围两个角度,多侧面地考察渊明的个性、性情、思想、交友、作品风格、语言等因素,或许能从中得出他与佛教关系的比较确切的答案。

张学君《向死而生: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宁夏大学学报》第一期)指出对死亡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丰富了陶渊明诗歌的内涵,增加了它的情感分量,让我们知道他的平淡下面还涌动着一种焦虑。

诗人虽然是避世的,但却不是厌世的,他的所有举动都不过因为对现世人生的热爱和留恋。

对着死亡的冰冷感受生命的热情,这就形成了他那执著而温厚的悲悯情怀。

日本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述评

日本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述评

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文集《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日本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述评魏正申 魏正申 1937年4月生,辽宁鞍山市人。

196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现任鞍山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

1961年开始在逯钦立教授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从事陶学研究,现已出版陶渊明系列研究专著五种:《陶渊明探稿》(文津出版社1990年)、《陶渊明集译注》(文津出版社1994年)、《陶渊明评传》(文津出版社1996年)、《二十世纪陶学论著》(花城出版社1999年)、《陶渊明及其研究论》(文津出版社1999年)等,《陶渊明集索引》即将出版。

另外,撰写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文数十篇。

二十世纪,陶渊明其人其作,不仅作为文学课题,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成为全世界学人研讨的对象。

日本国陶渊明研究的辉煌成果引人瞩目,因而对日本陶学百年的历程加以梳理、评析,予以客观的历史定位,必将为加速未来的陶学进程大有裨益。

二十世纪上半叶:转型期的陶渊明研究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汉学家不断吸收西方近代文化,接受欧美文学及其评论方法,以新的西学眼光,对以经学为中心的传统的汉文学价值观加以审视,从而在东西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以崭新的学术观念关照陶渊明及其创作,探索论陶新途径,使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陶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

首先,运用综合、系统而科学的方法,将陶渊明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进行研究。

从751年成书的《怀风藻》已收录陶诗看,《陶渊明集》早于奈良朝(710—785)时期,已在日本广播流传,陶诗成为日本诗人摹仿的样式。

平安朝(794—1185),陶诗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更加深入,对陶渊明及其创作的评论开始起步。

江户朝(1603—1867),出现了藤原惺窝、广濑淡窗等著名文艺评论家高度称扬陶诗的现象,评陶已有了初步进展,达到了一定水平。

明治维新(1868)后,更出现了宫崎湖处子、夏目漱石为代表的一批取得论陶突出成绩的学者。

综观二十世纪以前的日本陶学状况,多为趋同以经学为中心的传统汉文学价值和古老的注释式、诗话式、评点式或诗文选式等模式,明显地表现出泛论不详不明确、三言两语不深刻、形象描述欠确指、凭空评议欠论据等状况,使相当一些评陶之论随兴感发,有欠科学性;偏重一隅,有欠全面性;片言只语,有欠系统性;前后矛盾,有欠统一性。

陶渊明及其归隐思想研究

陶渊明及其归隐思想研究

陶渊明及其归隐思想研究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陶渊明在这里潜心学习。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二十九岁时首任江州祭酒。

后因出身庶族受人轻视,“少日自解归”。

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三十六岁时投入桓玄门下做僚佐,次年冬天因桓玄阴谋夺权和母丧而再次辞官。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桓平叛。

桓玄兵败西走,刘裕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

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后因刘裕排除异己,于义熙元年(405年)三月再次去职。

同年秋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遂授印去职。

决心远离统治者,洁身自好。

此后,他长期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为伴,再没有出仕。

陶渊明独爱菊,正是他不苟随时俗的高洁品质的显现。

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与夫人翟氏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归田之初,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

”义熙四年(405年),住地上京失火,迁至栗里,生活较为困难。

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时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

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

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

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

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以其独特的田园诗风格,赢得了后世无数的赞誉和关注。

自陶渊明离世后的千余年间,他的田园诗不断被历代学者所研究、解读和传承。

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总结五十余年来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历程,以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的主要阶段和特点,分析各个时期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影响和价值。

本文还将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思想内涵、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揭示陶渊明田园诗的魅力所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的综述,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历史背景与文学地位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

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乱世之中,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士人普遍感到苦闷和迷茫。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陶渊明的田园诗应运而生,成为他表达个人情感、追求理想生活的重要载体。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田园诗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刻,使得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在文学史上,陶渊明的田园诗被誉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表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这种诗歌风格和艺术特点,使得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陶渊明(365427),号陶潜,山东济南平阴人,西晋末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哲学家,金陵四大才子之一,代表了当时的思想家的精神中心。

陶渊明的思想是一种综合的思想,涉及传统的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等,其主张的“以心似物”的思想理念,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陶渊明及其思想陶渊明受到了许多古代思想家的影响,但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陶渊明“以心似物”的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把心作为主体,认为心可以说是一切现实世界的来源,以及对内在现实的完整认识。

这一思想体系与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灵活融合,形成了陶渊明独具一格的新思想。

1、陶渊明的“以心似物”思想陶渊明的“以心似物”思想,指的是心同外在现实相似,都由矛盾、微妙、孤独和变化组成,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但本质上是不变的。

这一思想体系认为,人的心是宇宙的一部分。

他们的心中存在一种本性,这种本性可以看作是宇宙的总体和一体。

这种本性暗示着人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真相,从而获得真知的可能性。

2、陶渊明的“游目骋怀”思想陶渊明的“游目骋怀”思想,指的是陶渊明重新定义人的本性,他把人的本性定义为一种旅行者,奔走于各种各样经历和体验之中,让自己时常享受着新鲜感。

这一思想体系也强调了人们要发展自己的精神意识,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从而获得一种超越自我,把自我融合到宇宙中的可能性。

二、陶渊明思想的现实意义陶渊明的思想是一种深刻反思,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思想把传统的思想和现代的思想融合到一起,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1、探索宇宙的真相陶渊明的“以心似物”思想表明,人的心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真相,发展出一种能够在宇宙中寻求新的理解的思维方式,从而获得真知的可能性。

2、发展精神意识陶渊明的“游目骋怀”思想,强调人们要发展自己的精神意识,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从而获得一种超越自我,把自我融合到宇宙的的思考方式。

陶渊明研究

陶渊明研究

陶渊明研究讲义朱文公語録曰晋宋人物雖曰尚清髙然箇箇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眞个是能不要此所以髙於晋宋人物朱文公語録曰作詩須從陶柳門中來乃佳不如是無以發蕭散冲澹之趣不免於 促塵埃無由到古人佳處楊龟山語録曰淵明詩所不可及者冲澹深粹岀於自然若曽用力學然後知淵明詩非着力所能成也真西山曰淵明之作冝自爲一編以附于三百篇楚詞之後爲詩之根本準則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曰東坡在頴州時因歐陽叔弼讀元載傳歎淵明之絶識遂作詩云淵明求縣令本縁食不足束帶向督郵小屈未爲辱飜然賦歸去豈不念窮獨重以五斗米折腰營口腹云何元相國萬鍾不滿欲胡椒銖兩多安用八百斛以此殺其身何翅抵鵲玉徃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燭淵明隐約栗里柴桑之間或飯不足也顔延年送錢二十萬即日送酒家與蓄積不知紀極至藏胡椒八百斛者相去逺近豈直睢陽蘇合弹與蜣蜋糞丸比哉東坡曰孔子不取微生髙孟子不取於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爲嫌欲隐則隐不以去之爲髙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東坡曰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葛常之曰東坡拈岀淵明談理之詩有三一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曰笑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三曰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寳皆以爲知道之言盖摛章繪句嘲風弄月雖工亦何补若覩道者岀語自然超诣非常人能蹈其轨轍也黄山谷䟦淵明詩卷曰血氣方剛時讀此詩如嚼枯木及綿歴丗事知决定無所用智又云謝康樂庾義城之詩鑪錘之功不遺餘力然未能窺彭澤數仞之墻者二子有意於俗人賛毀其工拙淵明直寄焉持是以論淵明亦可以知其関鍵也山谷道人曰寕律不諧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語俗此庾開府之所長也然有意於爲詩也至於淵明則所謂不煩繩削而自合者雖然巧於斧斤者多疑其拙窘於檢括者辄病其放孔子曰寗武子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淵明之拙與放豈可爲不知者道哉道人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说者曰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若以丗眼觀無真不俗淵明之詩要當與一丘一壑者共之耳山谷曰退之於詩本無解處以才髙而好耳淵明不爲詩冩其胷中之妙耳無韓之才與陶之妙而學其詩終樂天耳胡仔苕溪漁隐曰鍾嶸評淵明詩爲古今隠逸詩人之宗余謂陋哉斯言豈足以盡之不若蕭統云淵明文章不群詞彩精㧞跌宕昭彰獨超衆类抑扬爽朗莫之與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爲恥不以無財爲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汚隆孰能如是乎此言盡之矣葛常之韻語陽秋曰陶潜謝眺詩皆平澹有思致非後來詩人怵心劌目雕琢者所爲也老杜云陶謝不枝梧風騷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駮誰剪剔是也大抵欲造平淡當自組麗中來落其紛華然後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則陶謝不足進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詩而自以爲平澹識者未嘗不絶倒也梅聖俞和晏相詩云因令適性情稍欲到平澹苦詞未圎熟刺口劇菱芡言到平澹處甚難也李白云清水岀芙蓉天然去彫飾平澹而到天然處則善矣陳后山曰鮑昭之詩華而不弱陶淵明之詩切於事情但不文耳西溪詩話曰淵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詩家視淵明猶孔門視伯夷也休齋曰人之爲詩要有野意語曰質勝文則野盖詩非文不腴非質不枯能始腴而終枯無中邊之殊意味自長風人以來得野意者淵明而已雪浪齋日記曰爲詩欲詞格清美當看鮑照謝靈運欲渾成而有正始以來風氣當看淵明劉後村曰士之生丗鮮不以榮辱得䘮撓敗其天真者淵明一生惟在彭澤八十餘日渉丗故餘皆髙枕北䆫之日無榮惡乎辱無得惡乎䘮此其所以爲絶唱而寡和也二蘇公則不然方其得意也爲執政侍從及其失意也至下獄過嶺晚更憂患於是始有和陶之作二公雖惓惓於淵明未知淵明果印可否蔡寛夫曰柳子厚之貶其忧悲憔悴之歎發於詩者特爲酸楚卒以憤死未爲逹理白樂天似能脫屣軒冕者然榮辱得失之際銖銖校量而自矜其逹毎詩未甞不着此意是豈真能忘之者哉亦力勝之耳惟淵明則不然觀其貧士責子與其他所作當憂則憂當喜則喜忽然忧樂兩忘則隨所寓而皆適未甞有擇於其間所謂超丗遺物者要當如是而後可觀三人之詩以意逆志人豈難見以是論賢不肖之實何可欺乎東坡曰所貴於枯淡者謂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邊皆枯亦何足道佛言譬如食若中邊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皆是能分别其中邊者百無一也湯文清公曰按詩中言本志少説固窮多矣惟忍於飢寒之苦而後能存莭義之閑西山之所以有餓夫也丗士貪榮禄事豪侈而髙談名義自方於古之人余未之信也按祁寛曰靖莭先生以義熈元年秋爲彭澤令其冬解綬去職時四十一嵗矣後十六年晋禪宋又七年卒是爲宋文帝元嘉四年南史及梁昭明太子傳不載壽年晋書隠逸傳及顔延之誄皆云年六十三以暦推之生於晋哀帝興寕三年乙丑(張縯云先生辛丑游斜川詩言開岁倐五十若以詩爲正則先生生於壬子岁自壬子至辛丑爲年五十迄丁卯考終是得年七十六併記之)按張縯曰梁昭明太子傳称陶淵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淵明顔延之誄亦云有晋徴士潯陽陶淵明以統及延之所書則淵明固先生之名非字也先生作孟嘉傳称淵明先親君之第四女嘉於先生爲外大父先生又及其先親義必以名自見豈得自称字哉統與延之所書可信不疑晋史謂潜字元亮南史謂潜字淵明皆非也先生於義熈中蔡程氏妹亦称淵明至元嘉中對檀道濟之言則云潜也何敢望賢年譜云在晋名淵明在宋名潜元亮之字則未甞易此言得之矣梁昭明太子統撰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醜行不忮不求者明逹之用心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丗其故何也含徳之至莫踰於道親己之切無重於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處百齡之内居一丗之中倐忽比之白駒寄遇謂之逆旅宜乎與大塊而盈虚隨中和而任放豈能戚戚勞於憂畏汲汲役於人間齊謳趙女之娯八珍九鼎之食結駟連骑之榮侈袂執圭之貴樂旣樂矣憂亦隨之何倚伏之難量亦慶弔之相及智者賢人居之甚履薄氷愚夫貪士競之若洩尾閭玉之在山以見珍而終破蘭之生谷雖無人而自芳故莊周垂釣於濠伯成躬耕於野或貨海東之藥草或紡江南之落毛譬彼鴛雛豈競鳶鴟之肉猶斯雜縣寜勞文仲之牲至于子常寗喜之倫蘇秦衛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卒如其言豈不痛哉又楚子觀周受折於孫滿霍侯骖乗禍起於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衆唐堯四海之主而有汾陽之心子晋天下之儲而有洛濵之志輕之若脫屣視之若鴻毛而况於他人乎是以至人逹士因以晦迹或懷厘而謁帝或披褐而负薪鼓楫清潭棄機漢曲情不在於衆事寄衆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爲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辭彩精㧞跌宕昭彰獨超衆类抑扬爽㓪莫之與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懐抱則曠而且眞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莭不以躬耕爲恥不以無財爲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汙隆孰能如此乎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故加搜校粗爲區目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扬雄所謂勸百而諷一者卒無諷諌何足揺其筆端惜哉亡是可也并粗点定其傳編之于録甞謂有能觀淵明之文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抑乃爵禄可辭不必傍游㤗華逺求柱史此亦有助於風教也。

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

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

等《 论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格悲剧美》 (《 广西教 育学院学报》 &’’’ 年第 ( 期) 、马晓坤《 从现实 的田园到诗国的想象:陶渊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与回归》 ( 《 九江师专学报》 %""$ 年第 $ 期) 、李 建中《 试论陶诗的人格精神》 (《 华南师范大学学 报》 &’’! 年第 ( 期) 等论文,也都通过对陶田园 诗的解析,或窥探陶渊明的心灵世界,或再现陶 的人格魅力、理想追求,或解读蕴藏其中的文化 内涵,使陶田园诗中的多层内涵第一次得到了全 面而深刻的展示。 % 、对陶田园诗艺术的探讨。)" 至 (" 年 代, 由于关注的重点是陶田园诗的思想性,虽然对陶 诗的艺术特征( 朴素自然的诗风) 有所论述,但 基本上是承袭旧说,缺乏创新和突破,且大都是 在论述其思想性之后略作说明,论 述 十 分 粗 略, 专门撰文论述陶田园诗艺术的少之又少。#" 年代 以后,对陶田园诗艺术特征的研究开始全面繁荣 起来。孙静《 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浪漫主义》 一文 率先对陶田园诗的创作方法提出独到的看法,颇 具新意和启发意义。#" 年代中后期,探讨陶诗艺 术特征的文章如雨后春笋,对陶 诗 的 艺 术 风 格、 审美特征作了较细致、深入的探讨( 代表性成果 见上文) 。’" 年 代 以 来,此 类 文 章 不 仅 数 量 多, 而且进一步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陶诗的风格特 点、语 言、意 象、意 境、审 美 方 式、审 美 特 征、 审美价值等作了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如陈长荣 《 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特征》 ( 《 西南民族学院学 报》 &’’& 年第 * 期) 、唐满先《 陶渊明田园诗之 审美方式》(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年第 $ 期) 、马 晓 坤 《 陶 渊 明 田 园 诗 作 的 艺 术 境 界 》 ( 《 九江师专学报》 %""& 年第 * 期) 、郭杰《 平淡: 陶诗风格之阐释》 (《 社会科学战线》 &’’’ 年第 % 期) 、徐声扬《 试说“ 田家语” 入陶诗》 (《 九江 师专学报》 &’’( 年第 $ 期) 、李裕斌《 论叠词和 联绵词与陶渊明审美之关系》 (《 玉溪师范学院学 报》 %""% 年第 ) 期) 以及刘济远探讨陶诗艺术的 系列论文等,还有大量将陶诗与其他诗人( 王维、 华滋华斯等) 诗作进行艺术比较以及论述陶诗审 美意象的文章。近几年来出版的多种文学史在对 陶田园诗艺术特征的论述上也颇有创获。如郭预 衡主编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 认为,“ 平淡之中

三十年来陶渊明讨论和研究的回顾(一)

三十年来陶渊明讨论和研究的回顾(一)

三十年来陶渊明讨论和研究的回顾(一)陶潜(公元365—427),字渊明,或曰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历仕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中年辞官归隐,躬耕自资,最后寂寞地死去。

陶渊明的时代,文坛上滋长了虚华浮艳的形式主义风气,旨归老庄的玄言诗和寄情闲适的山水诗风靡一时,而陶渊明却能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随着陶渊明在文学史上影响的扩大,后世对陶渊明的研究也始终不辍。

五四以来,朱自清、陈寅恪、朱光潜等先生,对陶渊明皆有较深入的探讨,在史料、艺术技巧、风格诸课题上作过有价值的发掘与论析。

鲁迅先生运用唯物史观,在魏晋文学的精湛研究中,也对某些学者曲解陶潜的论点,曾予以尖锐批评,提出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为陶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陶学方兴未艾。

广大文学评论工作者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古代作家作品,陶渊明的研究取得可喜成绩,进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

回顾三十多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发展过程,陶渊明始终是一个引入注目的“热门”作家,在报刊上开展过多次讨论,可谓盛况空前。

兹将建国来历次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一九五四年开始的主要围绕《陶渊明传论》一书的讨论一九五三年上海棠棣出版社的《陶渊明传论》(张芝着)问世,这是解放后第一部陶学专着,在古典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招来一系列批评,持续达四年之久。

五四年六月七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首先发表阎简弼《读陶渊明传论>》一文,指责著者“从血缘上判断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不科学、不十分可靠的。

所以陶渊明的忠不忠于晋应该看他自己的言行,不必绕弯子从陶侃、孟嘉那里找根据。

而且只要细心地读一读陶渊明的诗文,就可以明了他之所以崇拜他们绝不是张芝先生所说的‘不忠’与‘附逆’;而恰恰相反,他是把他的这两位先辈看成品德高劭的忠良的”。

对此,著者一度撰文反驳:“阎先生似乎认为要么陶渊明忠于晋室,要么不忠于晋室,而不能既不忠于晋室而又抱有同情,但我认为恰是虽不忠于晋室(就桓玄事件言)而仍同情(就刘裕事件言),这才是陶渊明对于当时政治事件的具体态度。

陶渊明研究讲义

陶渊明研究讲义

陶渊明研究讲义第一章陶渊明生平第一节概述一生平(参见文学史p70-72)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卒后朋友谥靖节。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进自然)其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出仕以前“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五柳先生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学仕时期辞彭泽县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期的分界线,此前,他常处于仕与隐的矛盾中,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又想归隐。

此后,则坚定了隐居的决心,再未出仕。

其隐居的原因是因为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另外,由于对政局的失望。

归田时期――41岁以后1 归田之初,温饱无忧,虽与妻子参与耕作,但劳动余闲时间较多。

2 晋义熙四年,家遭大火,此后生活日益贫困,饥寒不免3 隐居期间,认识许多人,如当时著名诗人颜延之,佛教徒周续之和刘遗民,共话桑麻的农民等4 晋朝末年,朝廷征他为著作佐郎,不就。

晚年贫病交加。

二思想儒家思想:少年时代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但他的出身门第和所处的时代对他十分不利。

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生活道路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老庄思想和玄学:爱慕自然,企羡隐逸。

其人生态度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但是,陶渊明并不沉溺于老庄、玄学,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与务虚的玄学加不同。

否定道教的长生之说和佛教的神不灭思想。

陶渊明思想的总体评价:(参见文学史p74)陶渊明的思想既融会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而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他思考人生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和求救于人性的复归三陶渊明的典型意义参见文学史p84-851士大夫的精神家园: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或厌倦官场时,往往会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摘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诗人,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文学及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且蕴含着宇宙万物一体,推崇自然自律的理念。

本文将会从他的思想中揭示他的哲学观,综观传统中国哲学,深入挖掘他的心学思想,梳理他的文字艺术。

最后,文章结合当今时代,认识陶渊明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心学、文学艺术陶渊明(365~427A.D)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诗人,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文学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以宗法思想为基础,神性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命运的宗教力量,犹如一股至高无上的神秘力量,正是这股力量掌控凡夫俗子的世界,规范着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陶渊明的思想,蕴含着宇宙万物一体的「物类同活」的理念,将一种推崇自然自律的理念融入其中,并将此思想融合到中国文化中去。

本文将会从陶渊明思想中揭示他的哲学观,综观传统中国哲学,深入挖掘他的心学思想,梳理他的文字艺术。

首先,陶渊明的哲学观恰如其分,以人性论为基础,以“天道乃至,乐乎自然”为原则,反映出陶渊明把宗法思想与儒家思想完美融合的思想表述,即人自然、放任自流的思想。

他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天道至乐”的观念,认为天道至乐,是以自然为准,不可能谋求利益,以自然的和谐为最终目的,以尊重自然的规律为准则,宁可放弃利益的追求。

其次,陶渊明的心学思想以“天心本静”为核心,如《符新说》中所言:“心之所向,灵魂顺从,天心静而沉诚,莫大乎陶子之得。

”这是一种超脱物外的心理态度,关注灵魂的活动,追求宁静致远的心态,从而推翻了传统物质论的教义,倡导一种心的自由,让人们从客观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宗教范畴。

最后,陶渊明的文字艺术受到很多评论家的关注,他以抒情诗、寓言诗、哲理诗等形式,表达了他丰富的情感和深深的哲学思考,运用美妙的文采和恢宏的视野,表达出他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思考。

结合当今时代,陶渊明的思想有着长久而灵活的现实意义。

他鼓励他的读者去探索自己的内心,放弃追求物欲的贪婪,把宗教的准则和哲学的思想的结合在一起,以实现自我超越。

陶渊明的专题研究报告

陶渊明的专题研究报告

陶渊明的专题研究报告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影响深远。

本文将以陶渊明为研究对象,对他的生平经历、文学贡献和思想传承进行专题研究。

陶渊明,字元亮,中国东晋时期南阳郡的人。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裕,受到良好的教育。

早年,他考中了秀才,担任过各级官职。

然而,由于他对政治的不满和个人追求的不同,他决定辞去官职,隐居江南的杜陵山中以读书种田为生。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词作品上。

他的作品主题广泛,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也有表达个人感受的闲适诗,还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抒怀诗。

他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创作了一大批经典作品,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他的作品富有深情和禅意,充满哲理和智慧,风靡一时,被后人称为“陶情万种”。

陶渊明的思想传承体现在他对自然和人性的理解上。

他提倡“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封建礼教的压迫和人为的约束。

他追求自由与平等,倡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文人墨客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也对后来的政治家和社会改革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陶渊明的精神传承体现在他对真理和人性的关注上。

他批评了时人虚伪做作的行为,强调诚实和正直的价值。

他对贪欲和功名的批判,体现了他对人性的认识和思考。

他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相契合,也与西方人文思想的追求相通,形成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

总之,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巨匠,其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以深情、淡泊的态度面对人生和社会,以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追求真理,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陶渊明的专题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也能从中汲取他的思想智慧,对我们的道德追求和人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渊明诗句“刑天舞干戚”研究综述

陶渊明诗句“刑天舞干戚”研究综述

陶渊明诗句“刑天舞干戚”研究综述作者:杨斌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6期摘要: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第三句诗究竟是“形夭无千岁”还是“刑天舞干戚”,自宋代产生争论以来,到今天这两种说法依然并存。

本文主要从上下文义、句式、版本、校勘、“篇指一事”和组诗等六个方面对此论争加以综述,并以“形夭无千岁”为是。

关键词:陶渊明《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 “形夭无千岁”陶渊明的组诗《读山海经》其十,称它为众所周知应不为过。

旧本作: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形夭无千岁,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首诗的第三句究竟是“形夭无千岁”还是“刑天舞干戚”,自从宋代曾纮与周必大产生争执以来,到今天这两种说法依然并存,并未达成共识。

大致说来,除曾纮和周必大外,持“形夭无千岁”说者主要有何义门、汪洪度、马星翼、李延钰、周作人、郭沫若、杨树彬、王振泰、邓芳等,持“刑天舞干戚”说者主要有洪迈、朱熹、邱嘉穗、姚培谦、温汝能、陶澍、陈沆、姚永铭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世纪之前,持“刑天舞干戚”说者无疑占上风,而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持“形夭无千岁”说者明显要更多一些。

本文试从上下文义、句式、版本、校勘、“篇指一事”和组诗等六个方面对此论争加以综述。

一、上下文义“形夭无千岁”这句诗和上下文语义到底连不连贯?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刑天舞干戚”说和“形夭无千岁”说之争的关键所在。

毕竟曾纮正是因为“疑上下文义不相贯”改诗,而周必大恰恰以此诗“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为由加以反驳。

曾纮说:“‘形天无千岁,猛志固常在。

’疑上下文义不甚相贯,遂取《山海经》参校,经中有云:刑天兽名也,口中好衔干戚而舞,乃知此句是刑天舞干戚,故与下句‘猛志固常在’意旨相应。

”在周必大的《二老堂诗话》中,他质问道:“又况末句云‘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何预干戚之猛耶?”吴瞻泰曰:“吾友汪洪度之著记云:‘形夭’句乃一篇点睛处,上下文未尝不贯,‘填海’正须待‘千岁’也。

“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说及其研究综述

“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说及其研究综述

2000年第3期m。

慧鬻慧。

文学研究“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说及其研究综述●李(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坐江西南昌330077)摘要: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逐步深入.不断开拓新领域,其中.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便是这新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动向。

魏正申先生在其研陶系列著作中,反复阐述了陶捌{明具有“Ll诗文传世思想”。

魏氏指出,陶渊明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在政治上“欲有为而不能“,遂毅然弃官归田,转志从文、并以诗文传世。

这种思想是以立德立言为大志,是儒家积极人世的表现。

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说.在陶学研究中引起了众多陶学家和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他们运用其学术内涵重新解释陶渊明.对埒文传世说有了新的拓展,并进一步得补充和完善.使陶学研究出现r新气象。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传世思想;研究战果;综述中图分类号:1206/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0103—0037—06陶渊明平生五仕五归,直至彭泽辞令绝仕,遂使“隐逸”说,成为一千五百多年来陶学者重点研究的课题。

对陶渊明“隐逸”的评价,自《陶征士诔》问世以来,大体上说,经历了j个阶段。

南北朝到民国之前为第一阶段,对陶渊明“隐逸”多所企羡,称赞不已,以南朝梁·钟嵘“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与萧统“圣人韬光,贤人遁世”(《陶渊明集序》)为基调,或赞扬其个性闲静、超然物外、洁身自好之情趣,或标举“独善其身”、逃祸避害之明智,或以“儒隐”称谓出别于“僻隐”、“孤隐”之辩说,或督邮之见、或丧妹之痛的具体解释;同时,不时或有称颂其异代之节操、形同卧龙诸葛之谋略等。

这些理论与封建政治息息相关.是封建统治者为强化其统治的反映。

20世纪初叶的三四十年间为第二阶段,对陶渊明“隐逸”基本持肯定态度,多有褒扬。

以朱光潜先生“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陶渊明》)为基调,或称举其强调自然人生、求心之所安的思想,或盛赞其乐天旷达、闲适悠然的心态,或列举其任远而化、徜徉自得的情怀等等。

二十一世纪以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研究综述

二十一世纪以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研究综述

二十一世纪以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研究综述张悦陶渊明是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不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从古至今都被人们所铭记。

而他的《归去来兮辞》,是其辞赋中的经典之一,也是众所周知的。

虽然《归去来兮辞》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在两千年以前,有关它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自二十世纪以后,对这部作品的研究才逐步多起来。

无论是从创作地点与时间,还是从文章中体现的归隐心态,无数学者开始从各个角度进行剖析,可谓是众说纷纭。

现将近十年来研究较多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一、创作时间与地点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自述了出仕及弃官过程,这是后人理解陶渊明最重要的文献,但是对于该文的写作时间及地点,却一直存有争议。

张增玉曾说过:“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

”长期以来,一种权威的说法认为是在陶渊明的老家柴桑,这一说法明确断言《归去来兮辞》为归隐后之作。

但也有很多人提出不同观点。

张学成肯定地提出:“认定该文作于老家柴桑既不符介事实,也影响了该文的审美层次。

通过考辨发现,《归》文的创作地应为县衙彭泽。

”这一说法大大提高了《归去来兮辞》的艺术价值。

之后不久,李金坤肯定了这一说法,他明确指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作于彭泽辞官之后、诗人归田之前,全赋内容纯为幻想之辞。

作为幻想之辞的《归去来兮辞》写于陶渊明归田园之前的彭泽。

”曰二、归隐原因与心态1.归隐原因《归去来兮辞》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宣言书。

可对于归隐行为本身后代读者的观点不一。

有人说这是消极避世,独善其身,是对黑暗政治的妥协;另有人说这是他“性本爱丘山”的天性使然,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是何等的潇洒和痛快啊!在文章的序中,作者自言不讳地说明做官是为了养家糊口,后来担任了彭泽县令不久,便“眷然有归软之情”。

这是为什么呢?陶渊明自己指出了三点理由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

陶渊明研究综述

陶渊明研究综述

陶渊明研究综述陶渊明(365-427)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也是东晋玄学思想家。

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受到中国教育界和社会精英阶层的广泛推崇。

此外,陶渊明还有很多不同学科的研究,这篇文章将回顾这些学科的研究,并介绍陶渊明与其他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

首先,要谈到陶渊明研究,就不得不谈他的哲学思想。

陶渊明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开发出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他的主要思想有三:一是道德的重要性,二是仁者的重要性,三是自然与道之间的关系。

他强调道在自然和人之间的总体统一作用,他认为它不仅支持人类,也支持自然界的发展。

此外,陶渊明还提倡“以德治人”的理念,主张以人的道德行为为准则。

这是一种要求人们要用理智和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思想。

另一方面,陶渊明还注重把理学和实践联系起来。

他提出“论语将理学从具体实践中展示出来”的观点,他认为理念应该具体而又实用。

此外,他也重视社会学,他深入研究了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他认为它们也应该得到重视,并认为人们才能有机会在社会中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义务。

此外,陶渊明也与其他历史人物有着联系。

著名的文化大师孔子也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而著名的科学家胡适也向陶渊明学习,他将陶渊明的思想与自己的思想融合,构建出自己的思想体系。

此外,陶渊明也与当代哲学家有关,例如胡适、程颢等,他们都从陶渊明的思想中汲取了许多灵感,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哲学思想中。

综上所述,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到许多其他哲学家及当代文化。

他的思想与自然、理性及人和社会等都有关系,也受到许多当代伟人的影响。

因此,陶渊明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 陶渊明研究综述

20 陶渊明研究综述

20 陶渊明研究综述20-陶渊明研究综述陶渊明诗歌研究研究综述陶元明2022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出版的陶渊明研究论文近250篇,与过去相比有较大增长(2022以上160篇,2022篇超过190篇)。

笔者从2022个方面对陶渊明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一,思想研究陶渊明的思想一向是争论的焦点。

张二平《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儒学传》(《九江学院学报》第四期)、孟国中《论陶渊明的“不朽”价值追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二期)都旨在说明虽然生活在玄学大盛的东晋时代,陶渊明的思想还是以儒家为主。

孙文起《东晋儒学新变与陶渊明思想》(《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指出汉末至东晋,荆、江地区的儒学传统是“兼容博宗”、“慕通义理”,传统观念中“仕”与“隐”的对立一度趋于淡化。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陶渊明的思想也由先秦“原儒”的“复古”发轫,沿着“黄唐”之情一路衍生开来,在对“真淳”之世的追忆中寻找着“任真”与“守志”的平衡。

柏俊才《陶渊明天师道信仰考辨》(《山西大学学报》第五期)陶渊明生活在佛教、天师道教兴盛的晋、宋之际,他的思想主流是儒家,但不可避免地杂糅了佛教、天师道的因素。

谢淑芳《20世纪大陆研究陶渊明与佛教关系成果概述》(《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细致梳理了20世纪大陆专家对陶渊明从陶渊明与佛教关系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研究者主要从陶渊明的思想渊源、交友(主要是与汇源等佛教徒)以及其诗歌和散文中使用的词汇等方面阐释陶渊明与佛教的关系。

本文认为,如果从宏观的时代特征和微观的生活氛围两个角度来考察圆明的性格、气质、思想、交友、作风、语言等因素,或许可以更准确地回答他与佛教的关系。

张学军的《活着到死: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宁夏大学学报第1期)指出,对死亡的关注和思考丰富了陶渊明诗歌的内涵,增加了陶渊明诗歌的情感分量,这让我们知道,在陶渊明平淡的诗歌下,仍然存在着一种焦虑。

尽管这位诗人与世隔绝,但他并不厌恶这个世界。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研究述评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研究述评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研究述评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的研究学者对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

在此,本文从《五柳先生传》一文是否为陶渊明自传、此文创作的背景时间、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该文章对后世带来的影响,这五个方面展开简要阐述。

并简要地提出自己对此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综述;自传;隐士古往今来研究《五柳先生传》的学者和评论工作者不在少数,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也尽显在大家面前。

现就前人的研究作出整理和述评,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补充观点,提出自己的一己之见。

一、自传说《五柳先生传》全文包括赞语一共一百七十余字,虽然字数不多,却是一篇神情毕现的传记。

在这短短的一百七十余字之中,用简短干练的文字塑造了一个安贫乐道、潇洒自然、遗世独立的隐居者形象。

根据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的记载,他们都认为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五柳先生传》并非陶渊明的自传。

鲁迅就曾经提出:”陶渊明对仕途仍抱有希冀,认为他并不是”真正的隐者”。

鲁迅认为归隐的是隐士不应是赫赫有名的。

叶治曾提到:”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虚构的人物,但对他生活的描述却反映出当时陶渊明真实的生活状态。

”(2)对于五柳先生作为陶渊明自身形象传述这一点,我也认为这是可信的。

陶渊明赋予五柳先生的形象意义,就是他本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这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居者所传达出来的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以及忘怀得失的豁达心胸,正是陶渊明对待世俗的观念和态度。

二、背景说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

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

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

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

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陶渊明,中国晋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古典文学的瑰宝。

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田园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后世所传颂。

本文将围绕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和自然美学两个关键词,对其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田园诗歌、自然美学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以其质朴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独树一帜。

这些诗歌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中,读者可以看到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

在自然美学方面,陶渊明以其敏锐的审美眼光和细腻的描绘手法,将自然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歌中,自然景物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诗人的情感和理想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传的美感。

陶渊明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传达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谐的追求。

田园诗歌的特点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他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其次,他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乡土的热爱。

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自然美学的表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自然美学的表现无处不在。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谐的追求。

例如,在《饮酒》诗中,他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描绘了诗人采摘菊花时,无意间看到南山的美丽景色。

这种无意间发现的自然美,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此外,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的理想国度,那里的生活宁静祥和,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篇作品充分展示了陶渊明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也是他对自然美学追求的极致表现。

对当代文学的影响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的田园诗歌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素材,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

陶渊明思想研究述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一文化形态下,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塑造了一个灿烂的文化景象。

其中之一就是汉代诗人、思想家陶渊明。

陶渊明是儒家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影响着后世的读者,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因此,本文将对陶渊明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述。

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展示了他独特的哲学和审美观点。

在这部作品中,陶渊明提出了与其他儒家思想家有所不同的观点。

这种观点通过丰富的图像和描述传达出来,指出了人们可以通过道德训练来实现人类的真正幸福。

此外,也可以从这部作品中看出陶渊明认为审美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状态。

他认为,审美的感受和欣赏是一种道德的表现,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精神安慰。

此外,陶渊明也探讨了有关社会的哲学问题。

他认为,社会价值观是由人们的道德和操守规范所决定的。

他还认为,法律作为社会价值观的实现,必须依靠道德来完善。

因此,陶渊明关注的不仅仅是道德和操守,而是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陶渊明同样在其他著作中表达了他的思想理论,如《论语》和《醉翁亭记》,其中也表现出他独特的思想特征。

例如,在《论语》中,陶渊明提出了与孔子的思想有所不同的见解,他强调每个人都应培养自己的道德标准,而不是仅仅依赖宗教信仰。

在《醉翁亭记》中,他提出了一种支持和谐美的思想观点,认为古代文化的精髓不仅体现在学识技能上,同时也涉及到精神修养和审美上的要求。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思想以其现实性、实用性和多元性而著称,他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以批判儒家观念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根源,从而丰富了儒家传统文化,同时也把这一文化形态的思想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陶渊明的思想受到了现代学者的高度重视,其中如今不乏一系列有关他思想的论文研究和评述。

总之,陶渊明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文化,而且也提出了几个令人思考的哲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诗歌研究研究综述2007年陶渊明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公开发表的陶渊明研究论文有近250篇,数量较之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幅(按2005年160余篇,2006年190余篇)。

现就笔者所见,将2007年的陶渊明研究论文分类综述如下:一、思想研究陶渊明的思想一向是争论的焦点。

张二平《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儒学传》(《九江学院学报》第四期)、孟国中《论陶渊明的“不朽”价值追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二期)都旨在说明虽然生活在玄学大盛的东晋时代,陶渊明的思想还是以儒家为主。

孙文起《东晋儒学新变与陶渊明思想》(《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指出汉末至东晋,荆、江地区的儒学传统是“兼容博宗”、“慕通义理”,传统观念中“仕”与“隐”的对立一度趋于淡化。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陶渊明的思想也由先秦“原儒”的“复古”发轫,沿着“黄唐”之情一路衍生开来,在对“真淳”之世的追忆中寻找着“任真”与“守志”的平衡。

柏俊才《陶渊明天师道信仰考辨》(《山西大学学报》第五期)陶渊明生活在佛教、天师道教兴盛的晋、宋之际,他的思想主流是儒家,但不可避免地杂糅了佛教、天师道的因素。

谢淑芳《20世纪大陆研究陶渊明与佛教关系成果概述》(《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细致梳理了20世纪大陆专家对陶渊明与佛教关系的成果,得出研究者主要从陶渊明的思想渊源、交友往来(主要与慧远等佛教徒)、诗文中所用词汇等角度来阐发其与佛教的关系的结果,提出如果从宏观的时代特色与微观的生活氛围两个角度,多侧面地考察渊明的个性、性情、思想、交友、作品风格、语言等因素,或许能从中得出他与佛教关系的比较确切的答案。

张学君《向死而生: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宁夏大学学报》第一期)指出对死亡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丰富了陶渊明诗歌的内涵,增加了它的情感分量,让我们知道他的平淡下面还涌动着一种焦虑。

诗人虽然是避世的,但却不是厌世的,他的所有举动都不过因为对现世人生的热爱和留恋。

对着死亡的冰冷感受生命的热情,这就形成了他那执著而温厚的悲悯情怀。

陶渊明追求的就是真、适意的存在,本身就符合美的本质。

他的美学思想长久以来也颇受关注。

魏耕原《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四期)指出陶诗平淡的外表,或者说特意淡化的外在却包裹着让人惊奇的内在。

这不仅体现在使用率极高的“奇”字上,而且也体现在他的田园、咏史、咏怀诸作中。

透过淡化的表层,我们可以感受到爱与憎的碰撞,感知到内心的激荡与不平。

潘多灵《对痛苦的审美与超越:论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世界文学评论》第一期)指出:在仕与隐的选择中,在对正义的张扬和对节操的坚守过程中,陶渊明经历了痛苦的挣扎。

在无摆脱的悲剧命运面前,走出了一条对痛苦的审美与超越之路。

张海燕《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谈起——再论陶渊明的审美超越》(《名作欣赏》第二期)指出诗歌创作是陶渊明本真的生存方式的一种体现,正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悲喜人生和苦乐年华进行深层体验的基础上,诗人才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庸,超越了穷达生死的羁绊,真正做到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廖志斌《陶渊明宦途十三载思想变化浅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第六期)通过对陶渊明的士大夫情结与特立独行个性的斗争、家计营生与违心宦途的矛盾、复国振兴的失落与宦途黑暗的厌倦方面分析,阐述了陶渊明由立志报国到归隐田园的思想矛盾斗争过程,揭示陶渊明人生追求转折的根本原因。

裴登峰《陶渊明“质性自然”的内涵》(《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第二期)指出影响陶渊明人生道路与艺术境界的因素,除了社会环境的外因,还有“质性自然”的个性、求“静”的心态、性情之“趣”、生活之“娱”,其中“真”为最根本特性。

另外,谭忠国《论陶渊明与他人的和谐》(《怀化学院学报》第十期)分与古圣贤先辈的神交及同时代亲友的和睦相处两个方面,来说陶渊明与他人的和谐。

吕艳《陶渊明晚年诸子不立的憾恨》(《枣庄学院学报》第三期)指出陶渊明身后的失望、苍凉除了自己怀抱理想而无良辰佳时外,还应有五子的懒惰丧志、平庸无为的憾恨。

二、生平、故里考证与作品由于陶渊明作品文本中多有异文,因此引起不同的推测。

顾农《从两首诗看陶渊明的生年》(《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第一期)指出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和《游斜川》两首诗看,陶渊明的生年当如传统的说法在兴宁三年(365)。

关于陶渊明故里争夺向来也是很激烈的。

德安县吴山乡灵龟石发现一块墓碑,上刻“故陶潜公之墓”字样。

2006年,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对此进行了考察。

欧阳春、李宁宁《靖节祠、明碑与德安的“陶渊明故里”》(《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认为德安灵龟石作为“陶渊明的柴桑故里”极有可能。

因为它是九江地区明清时期陶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而明清陶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元时期,文物的发生又可以上溯到东晋时期,并且这一带关于陶氏的传说最为集中。

王贤淼、吴国富《陶潜墓、牛眠地与渊明故里》(《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从地形、考古瓷片等方面也支持了德安县吴山乡灵龟石是陶渊明故里的说法。

邓小军《陶渊明<饮酒>诗作年考》(《晋阳学刊》第五期)提出《饮酒》作于刘宋。

《饮酒》用邵平典故寄托易代之感,言新朝也会灭亡,当作于入宋。

关于作品的意象、意境方面:徐宝余《陶渊明斜川之游释证》(《文学遗》第二期)提出后世作家在精神上与渊明达成共鸣的同时,“斜川游”也在相继仰慕、模仿中逐渐生成了相对稳固而又十分特殊的意蕴,它汇入到绵延已久的文化传统中,构成了后世文人雅化生活的一部分。

何梅琴《诗歌·陶渊明·酒》(《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指出陶渊明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诗酒合一,表现为陶渊明引酒入诗,以酒寄意。

高原《“中国第一诗”——陶渊明<饮酒>(其五)价值新论》(《西北师大学报》第三期) 通过《饮酒》之五,指出诗人着意表现出了一种无所利念、无所欠缺的圆满浑然的人生境界,也彰显出一个悠然、恬适的陶渊明。

李丽君、刘勉《陶渊明诗歌与菊花意象源流论》(《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中纵览诗歌菊花意象之流变,可以揭示陶渊明诗歌菊花意象大凡有三类:食菊,突出菊花的药用价值:防病保健,延年益寿;赏菊,强调菊花的观赏价值及其风骨:傲睨风霜,卓尔不群;赞菊,彰显菊花的精神价值:随性适意,心与自然泯一。

陈春平《陶渊明诗鸟意象探微》(《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四期)指出陶渊明通过飞鸟、羁鸟和归鸟这三类鸟意象的文学发展轨迹生动地演绎了陶渊明一生从猛志出仕到官场困惑最终归耕田园的生命历程。

韦巍《玄学生活化与陶诗的意境》(《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指出陶渊明的诗吸收了时代的精华又超越了时代,它能将玄理与生活中的审美意象融合,使哲理有了依凭的对象,借运转不息的自然道出人生的思考,揭示短暂与永恒、动与静这亘古不变的宇宙之理。

另外,对作品的分析还有:王永华、罗伯东《<陶渊明全集>重言现象的语法分析》分为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方面,深入分析了<陶渊明全集>重言现象的语法。

李开明《论陶渊明诗歌的四时景物描写》(《南华大学学报》第三期)指出各类不同的景物描写都饱含着作者的忧与喜、恨与爱。

诗人通过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

郭景华《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女性价值追求——论陶渊明诗文中的女性形象》(《兰州学刊》第十期)通过对陶渊明家庭人伦关系的考察,充分揭示以往陶渊明研究中那些习焉不察的情感世界:陶渊明的孤独同其缺乏异性的精神支持有相当关系。

陶渊明诗中对古代列女的钦慕显示了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郭景华《陶渊明的孤独及诗与酒及女人之关系——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赏析》(《名作欣赏》第十三期)指出陶渊明的这篇疏文,要害就在“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

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

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

抱兹苦心,良独内愧”这几句话上。

结合其他诗中的女子形象,提出妻子的不理解,儿子们的不学,才是造成渊明内心极度孤独感的直接动因的论断。

阮忠《陶渊明散文的性情本色及艺术风貌》(《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第一期)指出陶的散文最根本的审美品质是“真淳”,这与他在崇尚个性自由时受孔子安贫乐道和庄子顺应自然思想的深刻影响相关联。

三、源渊、影响及接受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陶渊明有着深刻的影响。

谭忠国《接受、互动与自我化——论陶渊明与古贤先辈的和谐》(《江苏社会科学》教育文化版)认为陶渊明批判地吸收古贤先辈的思想和处世方式,他所选择的处世和生活方式,既现实又崇高,既利己又利人。

他的“自我化”是类型化和个性化的高度统一。

赵新华《<诗经>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二期),杨迎春《一脉相通的爱国情结——屈原陶渊明比较分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三期),吴国富《<史记>与陶渊明的政治思想》(《南昌大学学报》第二期),熊泽文《论墨子、陶渊明、曹雪芹的“乌托邦”情怀》(《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六期)等文分别就影响陶渊明创作及思想的几位前贤做出了研究探讨。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深远和巨大,但后世对其接受也有一个过程。

本年度论文正充分体现出后世对陶的接受的特点。

沈有珠《南朝时期陶渊明的升格文运——南朝时期陶渊明接受史的研究》(《贵阳学院学报》第一期)指出陶渊明死后的一百年时间里,南朝宋、梁人对陶渊明的认识、评价经历了从“隐士”到“隐逸诗人”再到“独超众类”、“莫之与京”的过程,为唐宋以后的陶渊明研究不仅留下了大量宝贵资料,并且定下了基调,这是陶渊明接受史的开端,唐宋以后的陶渊明研究并未超出其藩篱。

边利丰《萧统——陶渊明经典的“第一读者”》(《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指出萧统作为陶渊明的“第一读者”,以选文的方式确认了陶渊明作品“文”的属性,并通过选文的价值判断行为确立了陶渊明的文学经典地位;萧统撰写的《陶渊明集序》与《陶渊明传》在文学史上第一次对陶渊明进行了较为全面、准确的阐释。

杨满仁《“《文心雕龙》不言陶渊明”考》(《九江学院学报》第五期)针对“《文心雕龙》不言陶渊明”一说作了考辨。

在关于《隐秀》篇阙文问题未有绝对定论前,不必断然认定“不言陶”之说。

同时“不言陶”并不代表刘勰轻视陶的文学成就,而其原因有二:世近易明,无劳甄序;世极迍邅,遗落草泽。

邱晓《王维诗歌对<桃花源记>的接受与改造》(《九江学院学报》第四期)指出王维的诗歌从语言词汇、意象意境、叙述结构等各方面对《桃花源记》作了全面的接受;同时又对《桃花源记》作了巧妙的改造:将《桃花源记》所隐含的道家和道教的文化寓意暗暗地置换成了佛家尤其是禅宗的“悟道”过程,体现了一个大诗人应有的个性和创造力。

吴侃民、周莹《论杜甫对陶渊明的接受》(《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四期)认为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下,因与陶渊明有相同的生活情趣和相似的人生经历,杜甫接受了陶渊明,并在诗歌创作中刻意学陶,形成了自己柔美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