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和勃勃生机,但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部分老师机械实践新的课程理念,片面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花哨,不重
视教学的实效,不能高效率地教学,形成了新的少、慢、差、闹现象。

鉴于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无效的课堂形式不是新课程的必然特征;过程高效、结果实效才是教学的根本。

因此,我们应当树立高效、实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学观
一、关于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目标及改革策略
高中语文能力目标是调研分析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明确语文能力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确定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调整语文学科课程设置。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作为高中的学生,我们希望通过语文教师的努力,使之听的能力,达到会听,听得懂;说的能力达到出口成章,表达清楚;读的能力,达到能速读,读得懂,迅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写的能力,达到下笔成章,层次清晰,主题鲜明,立意高远。

改革策略:
1.调研分析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

一个人只有在面临与其思维能力相适应的内容,却不能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听说读写时,才是缺乏语文能力的表现。

由于高考内容还涉及到字音、词义、语法、修
辞、古汉语知识等,所有这些及正确有效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应作为学生语文能力实际状况的调研范围,并以班为单位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达到对学生心中有数,教学有的放矢。

2.明确语文能力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

语文能力结构一是吸纳,二是输出,吸纳就是积累丰富的语汇与篇章,输出就是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汇表达。

语文知识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语文知识只有经过无数次言语活动,积淀成个体自动的言语运用习惯的一部分,才成为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

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的能力,而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以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它是由语言和对其正确熟练的运用行为构成的。

3.确定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要科学地培养高中生的语文能力,必须首先确定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教学应走在学生能力发展的前面,并促进这种发展。

我们应该看到小学、初中与高中语文能力培养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小学、初中阶段,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处在“入法”阶段,它以言语的规范化应用为目标,处在一般性言语技能的形成阶段;而高中阶段则是一个“出法”的阶段。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言语技能,只不过这种技能还更多地停留在言语符号的表层,抽象程度、概括的准确性、艺术的表现力还不高,他们的语文能力亟待向创造性言语能力过渡发展,以适应高考需要。

4.调整语文学科课程设置。

语文学科之所以不是按学问性质划分出来的具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科门类,而只是以文选为教材的教学科目,就是因为它不是为培养学生专门的思维能力,而只是为学生获取字词语汇并借以训练、培养其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而设置的。

因此选文可以部分或全部抽换,其原因就在于选文的思维内容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而只是打开语文能力宝库的工具。

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把课文内容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而使教师对其不遗余力地阐幽发微和条分缕析,是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基于语文学科这一特点,应采取如下办法,调整课程安排。

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中几个应着重探索的问题
我国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中探索与创造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流派,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面对21世纪的需要,我们还应着重探索教法与学法中的几个问题。

1.教法中要注意研究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形成最佳的课堂结构模式,以便向45分钟要更高的质量,更佳的教学效果,以下两方面可作为此项改革的基本要求:一是语文教学课堂结构应是一个马鞍形的流程,课堂上应体现三个基本环节,即从整体把握全篇文章入手→进入对重点的局部作精雕细刻的揣摩玩味→再回到文章的整体上来总结;二是在课堂上要毕其语文教学四功于一役,即把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情
操陶冶与思维训练等语文教学的四项任务熔于课堂教学的一炉中。

2.学法研究中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法研究的核心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

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而自学能力的核心又重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教给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教会学生终生保有自学的能力。

以上两点是当前在教法与学法改革的实践中的当务之急。

至于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评估与考核的方法与制度的改革,这是一项很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奏效的工作,将在另文作专门论述。

3.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感悟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把学生提到主动学习的角色上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师是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教师,学生是市场经济熏陶下的学生,要想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要想契合教育发展的需求,要想适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进行继续教育,必须自我充电,以赶上
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知识的领域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条潺潺不息的小溪;从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掌握科学的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提出,在教学教学体系中逐步出现相应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在针对语文教学改革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共同创建和谐的教学模式,逐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谢美兰.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教学思考.广东教育,2002.
[2]高小平.让兴趣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小学教学参考,2010,(06).
[3]莫锦田.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教师),201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