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与模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制度主义流派
•
•
•
(一)历史制度主义(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彼得· 霍尔(Peter A.Hall)和罗斯玛丽· C.R· 泰勒(Rosemary C.R.Taylor) 在1996年的英国《政治研究》上发表的《政治科学和三个新制度主义》”(
第8章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
第一节 公共政策模型
本节内容【见教材p283-304】
公共政策模型概念
公共政策模型指的是理论模型,将 问题抽象为一个概念或命题,按照 其内在逻辑和本质结构组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个相似于原型的、结构 严谨的逻辑体系
一、理性决策模型
•
(一)理性决策模型含义
理性决策模型,通常称之为科学决策模型,
(三)社会可行性
• • •
1.适宜性 2.均衡性 3.回应性
二、政策的执行效率
• •
• •
(一)测量指标 1.投入产出比或单位成本的效率 示标 2.普遍性的效率示标 3.特殊的效率示标
三、政策的信度与效度
• • • •
(一)信度 1.政策的一致性 2.政策的稳定性 3.政策的可预测性
• •
(二)效度 政策的效度被用于痕量政策在多 大程度上实现聊政策预期的目标。
三、渐进决策模型
•
渐进决策模型是美国学者查尔 斯· E· 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模 型认为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 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 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局部 的、边际性的调整。
(一)渐进模型的基本假定
• • • • • •
决策者的资源(时间、信息、金钱)有 限 决策者能力有限 目标与手段的相对性 过去决策的正当性与当前决策的不可预 测性(保守主义倾向) 沉淀成本 政治上的可行性
(一) 历史制度主义
•
历史制度主义对‚制度‛的定义 非常宽泛‚, 不仅包括正式的组织 而且包括非正式的规则和程序
•
•
历史制度主义主要研究各种制度因素 对政策选择和政府表现的持久影响。 他们认为 ‚一旦政府在某个政策领域作出了最 初的政策和制度选择,那么除非有足 够的力量克服最初创造的惯性,那么 这一被创造的模式将持续下去。这在 历史制度主义中被称作‘路径依 赖’‛。
正义的两个原则
•
第一个原则是:每个人与所有人所拥 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 的类似自由体系斗应有一种平等的权 力(最大的平等自由原则)
1.我们每个人斗具有对同样的基本自由的平等权力 2.基本自由应尽可能广泛
•
第二个原则是:‚社会和经济的 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
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 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 位向所有人开放 差别原则和平等机会原则
•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下,决策者寻 求的不是经济学模型主张的所谓 最佳方案,而只是符合某个预先 设定好的最低限度规定的标准。 决策者是在选定那些符合或超过 该标准的备选方案。
(二)有限理性决策的基本内容
•
•
•
首先,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一般不可能制定 出所有的解决问题的选择方案 其次,人们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比较按顺 序进行前两者选优与下一个进行比较,直 到满意为止; 最后,人们选择决策方案的原则不是‚效 率最大化‛或‚最优化原则‛,而是‚满 意‛原则,
它是指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 理性的决策,即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 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 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好的政策后果。
(二)理性决策模型基本内容
• • •
•
1.决策者面临一个既定的问题。 2.提出各种可能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 4.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优方案
二、价值间的对抗与互补
•
公共政策是对价值进行的权威性 分配(伊斯顿)
(一)价值对抗
•
价值对抗是一种价值竞争,它表 现为对于特定的公共政策,相关 主体表现出价值理念对立的现象 或潜在可能性。
(二)价值互补
•
价值互补则是指由于特定的公共 政策,相关主体表现出价值理念 趋同的现象或潜在的可能性。
第三节 质量分析
•
• •
不拥有权力的多数人。仅有一些人享有分配社 会价值的权力,群众则不能影响公共政策 2.少数管理者并不代表多数被管理者。精英 大多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上层阶级中选拔 3.非精英往精英地位的流动必须缓慢而持续, 以维持社会稳定并避免革命发生。唯有已经接 受精英基本共识的人,才被纳入统治团体;
1.社会可以划分为拥有权力的少数人,以及
•
的目的和意识 制度变迁:内、外部因素变化通过政策变化从而改变制 度
主要观点2:重视历史,历史创造出 制度注重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决定性作用
• 工具——路径依赖:在一个政治系统里自我增强
霍正面反馈过程的动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
制度的‚黏性‛ 无意识结果 制度的演变(路径的交汇点,“重要 时机”:各研 究单位同时出现不同的显著 变化并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这段时期)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
分析基础:不完全信息下追求财富最大 化
交易成本:为获得真实信息而付出的代价 制度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降低人与人交往的非确定 性,保证在交往中有相对稳定的信息 理性选择与制度的产生 个人合作的需要 权力分配的机制 制度变迁的原因:“相对价格” 的改变(制度度难以使个 人利益最大化时就变迁);注重个人在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 学习的影响下对制度的重新评价
(四)团体分析的缺陷
利益团体是西方社会中出现的重要现 象。在中国,正式的合法利益团体较 少,形成不了类似市场的竞争
•
•利益团体只是政策的一项重要变量, 其本身又是多种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
• 利益团体不能解释政策的内在因素
五、精英决策模型
•
精英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社会少 数精英价值偏好的表现
(一)基本假定
•
•
•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
把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制度分析 带入到对国家、社会和经济运作 的理解中。
财政收入
•
国家
保护和公正和信息服务
诺齐克(Nozick) 自由至上主义
•
•
个人拥有权利。有些事情是任何 他人或团体都不能对他们做的, 做了就要侵犯到他们的权力。这 些权力如此有力和广泛,以致引 出了国家及其官员能做些什么事 情的问题。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P1
(三)目的论与义务论的区别
•
•
•
1.目的论强调结果;义务论强调 过程 2.目的论是有条件的义务;而非 义务论的绝对义务 3.目的论提出的是实在的标准; 而义务论提出的形式的标准。
价值选择的关键是确立选择标准
【见教材p325】
一、价值评价标准类型
•
•
(一)目的论
目的论认为某些行为之所以正确, 是因为它们导致了好的或有价值 的结果,即根据行为的后果的效 益来评价行为。例如,功利主义 的目的论 ‚舍小家,顾大家‛
•
•
功利主义(P325)
传统的功利主义 新功利主义
• •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正确的政策是基于最大限度增加社会 净收益的政策
图例
过去 政策 承诺
政策 增加 部分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二)渐进途径的分析方法
• •
1.过去的政策是什么?
2.过去的政策合适吗?(合适, 继续;不合适,则 调整 ) 3.调整部分政策(现行)
•
(三)渐进途径的缺陷
• • • •
1.缺乏全面规划 2.无法进行重大改革 3.无法应付环境的剧烈变化 4.结构性问题的积累
观点1:重视制度,制度影响政策结果
制度在历史制度主义里是影响政策结果的主体
制度影响政治、社会行为者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力 制度影响行为者对自身兴趣和偏好的定义 强调政策结果不是利益集团和政府机构自由组合的结果
• 注重国家、社会结构等宏观变量 • 国家和其他正式的政治机构,非正式和非官方制
度 • 无意识性:制度操作和发展的结果往往不是创造制度时
(二)精英模型示意
精英
政策方向
官员与行政人员
政策执行
一般群众
•
•
•
7.公共政策并不反映人民的需求, 而反映精英的利益与价值 8.公共真个改革系精英重新定义 其所持价值的结果 9.由于精英维护现存体制的兴趣, 因而,公共政策的变迁大都是渐 进的,不是革命的
•
• •
10.精英的价值也许包含着‚尊重 群众‛,但是这只是精英的贵族 式义务感的一部分 11.群众对精英的影响乃是间接的 12.只有在精英共识范围内的方案 才有可能获得认真的考虑
本节内容【见教材328-335】
一、政治可行性
• • • •
(一)政治可行性 (二)经济与财政可行性 (三)社会可行性 (四)技术可行性
(一)政治可行性
• • •
1.稳定性 2.合法性 3.公正性
(二)经济与财政可行性
• • • •
1.经济效率 2.成本-收入分析 3.成本-收益分析 4.成本-效能分析
四、团体模型
•
集团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相 互斗争的产物。该模型以利益集 团的竞争为基本假设,利益集团 与政府的互动成为理解公共政策 过程的关键概念。
(一)团体模型的基本假定
•
• •
•
团体(Interest Group)即拥有共同的政 治利益或政治态度、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 式结合起来的群体。 团体是政治活动的主要主体。个人的政治 诉求主要通过团体来实现。 政治实际上就是各个团体为影响公共政策 而进行的竞争。公共政策是各个利益团体 竞争所达成的一种均衡结果。 政治学者必须将公共政策研究限定在政治 过程,而避免分析政策的内容。
(二)义务论
•
义务论认为判断某一个政策行为 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要根据这一 政策行为的性质,而不是根据其 结果
比如,政治家应该隐瞒事实还是应该依据实 施做出面对危机时的政策选择。 市场还是政府干预?
罗尔斯正义论
•
•
社会制度的首要是美德,正如真 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美德一样。 不管法律和制度是怎样有效而巧 妙地设计的,如果它不是正义的, 就必须改革和废除。
第四节 制度分析
本节内容【见教材310-316】
一、制度
•
•
正式制度包括由政府和社会组织 机构颁布、执行的各种法律、法 规、规章、章程、条例与准则 非正式制度包括由共同体内自发 演化而来的各种惯例、内化规则、 风俗、礼貌等一些不成文的社会 规范。
制度的概念
•
•
• •
Peter Hall:那些使存在于政体和经济内 个人间关系结构化的正式规则、规范程序、 和标准操作惯例——政治经济环境 Douglass North:塑造人与人互动的人为 约束——个人层面 显性制度:如国家、法律; 隐性制度:如道德、文化。
(四)精英分析方法
•着眼点:精英构成以及精英其他有关政治机构权力以及 权力关系的法律、制度和习惯性 规则
•
第二节 价值观分析
本节内容【见教材p324-329】
•
对于同一个政策问题,不同的人(个 人、集团、党派、专家、技术官僚、 决策者)有不同的价值偏好。这些价 值偏好既无法被证明,也无法被统一。
•
•
•
4.精英之间为了社会体系的基本价值,为 了保护社会体系,而分享彼此共识。(如 在美国,精英共识包括:私有财产权的神 圣性、有限政府与个人自由) 5.公共政策名义上是反映‚人民‛的需要, 实际反映的是精英(elite)的价值和偏好。 (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 6.积极的精英很少受到冷淡的群众的影响。 精英影响群众多,群众影响精英少
(三)理性决策具备条件
• • •
1.全面信息
2.预测能力
3.决策系统
(四)理性决策模型局限性
• • • •
•
利益的多元性与不可供量性 决策者的个人利益 沉淀成本 信息成本 算计能力和预测能力的有限性
二、有限理性决策
•
(一)有限理性决策
西蒙在对传统理性主义总结和批评的基础上, 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模式, 该模式又称满意模式、次优决策模式。
(二)团体模型示意
团体B的 影响力 团体A的 影响力
︱
︱
公共 政策︱
︱
可选择的 政策立场
︱
均衡
(三)团体分析方法
•着眼点:团体的影响力(成员数量、财
富、组织强度、领导、接近决策者的渠 道、内部凝聚力)以及团体实施影响力 的方式(包括博弈)
•研究资料:主要是有关利益团体的影响
力及其行为策略的描述、故事、新闻报 道、特写、历史书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