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经济犯罪案件侦防机制
经济犯罪案件侦防机制摘要:一、经济犯罪案件的概念与特点1.经济犯罪案件的定义2.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二、经济犯罪案件侦防机制的必要性1.防范经济犯罪的重要性2.我国经济犯罪案件现状三、经济犯罪案件侦防机制的构建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2.增强跨部门协作3.提高侦查技术和手段4.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四、案例分析1.案例简介2.侦防机制在案例中的运用3.案例启示五、总结与展望1.经济犯罪案件侦防机制的成效2.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正文:一、经济犯罪案件的概念与特点经济犯罪案件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侵犯国家、集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情节严重,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这类案件往往涉及金额巨大,影响恶劣,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包括:犯罪手法多样,犯罪手段不断升级,犯罪分子日趋专业化,涉案金额通常较大,社会影响恶劣等。
二、经济犯罪案件侦防机制的必要性防范经济犯罪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公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案件呈现出高发、频发态势,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建立健全经济犯罪案件侦防机制,提高侦防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三、经济犯罪案件侦防机制的构建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经济犯罪案件侦防工作提供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确保侦防工作依法进行。
2.增强跨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形成打击经济犯罪的合力。
3.提高侦查技术和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侦查效率,缩短破案周期,减少犯罪分子的犯罪空间。
4.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经济犯罪,维护国际经济秩序。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某地警方成功破获的一起涉及金额巨大的非法集资案。
此案中,警方充分发挥侦防机制的作用,短时间内锁定犯罪嫌疑人,并成功追缴部分赃款,为受害人挽回了一定损失。
五、总结与展望经济犯罪案件侦防机制在打击经济犯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防控对策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防控对策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涉众型经济犯罪日益猖獗,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涉众型经济犯罪通常涉及众多受害者,涉案金额巨大,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
因此,深入研究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防控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危害涉众型经济犯罪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涉案人数众多。
此类犯罪往往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大量投资者或消费者参与,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
二是犯罪手段多样化。
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创新等手段,不断变换犯罪形式,增加了识别和打击的难度。
三是涉案金额巨大。
由于涉及众多受害者,涉案金额往往高达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给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是社会危害性严重。
不仅使受害者遭受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竞争环境,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损害社会信用体系。
导致公众对经济活动的信任度降低,增加了交易成本和风险。
再次,影响社会稳定。
众多受害者的财产损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成因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因素方面,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和监管漏洞。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规范,实施犯罪活动。
社会因素方面,公众对财富的渴望和投资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容易被犯罪分子的虚假宣传所迷惑。
同时,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完善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土壤。
法律因素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滞后,使得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
在一些领域,法律规定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困难。
监管因素方面,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监管手段的落后以及监管力量的不足,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工作对策(共5篇)
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工作对策(共5篇)第一篇: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工作对策文章标题: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对策经济犯罪作为一种新形态的犯罪领域,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多种消极因素和商品经济负面影响的相互作用,呈现新的态势。
经济犯罪是指发生在商品生产领域,经济流通领域,分配及调节领域,消费领域和经济管理领域,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破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情节严重,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同以往相比,经济犯罪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性极大。
因此,研究中国入世后经济犯罪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继往开来,探索经济犯罪打防控的新路子已迫在眉睫。
一、当前经济犯罪案件的态势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经济形式更加多样,经济内容更加丰富,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价值取向趋向更加多元化。
与此同时,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原来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日益高涨。
大要案件日益突出,犯罪类型增多,犯罪手段呈现出隐蔽性、多样性、高科技性的特点;犯罪日趋智能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境结伙作案增多。
同建国初期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打击不法资本家行贿和部分国家干部贪污受贿时相比,现阶段,经济犯罪已波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尤其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危害税收犯罪及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制序犯罪,以及进行的其他经济犯罪现象更是日趋严重。
经济犯罪活动涉及工业、农业、商贸、金融、财税等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各个行业,如不探索新路子对这一犯罪加以有效抑制,势必严重干扰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一)犯罪的智能型。
经济犯罪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智能性特点尤为明显。
当前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犯罪是指以个人或组织的非法行为来获取经济利益、谋取不当利益或者为了阻碍他人合法经济活动的犯罪行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犯罪日益猖獗,给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负面影响。
当前,在打击经济犯罪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
一、当前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的问题1. 跨国合作不够。
经济犯罪常常跨越国际边界进行,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来追踪、起诉和判决犯罪分子。
然而,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国家之间合作不够密切的问题,导致犯罪分子可以通过跨国转移资产和利益,逃避打击。
2. 法律法规滞后。
随着经济犯罪手段的不断演变和新型犯罪形态的出现,传统的法律法规往往无法及时适应和覆盖到新的犯罪行为。
这给打击经济犯罪带来了困难,因为缺乏合适的法律依据和证据链,很难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
3. 执法力量不足。
打击经济犯罪需要大量的执法人力和资源投入,但目前执法力量并不足够。
由于经济犯罪手段复杂,执法人员往往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打击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打击经济犯罪的对策1. 国际合作加强。
各国之间应加强情报共享、跨境追踪和资产返还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协作打击跨国经济犯罪。
建立和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执法力量的互通和培训,提高打击效率。
2.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针对新型经济犯罪行为,及时修订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更为全面和有力的法律依据。
同时,完善证据链条,提高起诉成功率,并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惩处力度,增强打击的震慑力。
3.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
针对特定的经济犯罪形态,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知识和应对能力。
在打击手段、取证技巧和信息分析等方面进行不断的专业提升,确保执法力量具备应对经济犯罪的能力。
4. 提高公众意识和普法教育水平。
加强对经济犯罪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识别和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
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普法教育,培养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减少经济犯罪的发生。
经济犯罪现状
经济犯罪现状经济犯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经济利益、损害他人经济利益的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犯罪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当前经济犯罪的现状,并探讨应对之策。
首先,当前的经济犯罪形式多样。
其中包括贪污受贿、偷税漏税、金融诈骗、倒卖假冒伪劣产品等。
贪污受贿是指公职人员或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偷税漏税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虚报成本、隐瞒收入等方式逃避税收。
金融诈骗是指通过虚假宣传、销售假理财产品等手段,诱骗他人投资,自己获得非法收益。
倒卖假冒伪劣产品是指销售经过假冒或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经济犯罪对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个人和企业的经济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贪污受贿导致公共资源被非法占有,严重影响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偷税漏税使税收渠道流失,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影响公共服务的提供。
金融诈骗则破坏了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倒卖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对正常的市场秩序产生冲击。
第三,应对经济犯罪需要综合措施。
政府应加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
同时,应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违法成本。
加大对经济犯罪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经济犯罪的认识和警惕,培养社会对经济犯罪的普遍厌恶感。
此外,加强合作与协调,跨国经济犯罪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加强情报信息的共享和追逃努力。
总之,经济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应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对经济犯罪的认识和警惕。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经济犯罪的滋生蔓延,维护社会的经济稳定和公平正义。
经侦工作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三篇)
经侦工作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____年经侦工作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经济犯罪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犯罪案件的类型、案件来源、技术手段等方面分析目前经济犯罪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经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经济犯罪案件的类型和特点目前经济犯罪案件主要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公款、金融诈骗、走私等多种类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技术进步的加速,新型经济犯罪如网络金融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等也不断涌现。
这些案件特点是隐蔽性强、高科技含量、跨区域、跨境等,给经侦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二、经济犯罪案件的来源和特点经济犯罪案件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个人等。
其中,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发案地。
金融机构则是金融诈骗、洗钱等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发案地。
三、技术手段的应用存在问题随着科技进步,技术手段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目前经济犯罪侦查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技术手段不全面,无法满足复杂案件的侦查需求。
第二,在使用技术手段进行侦查时,个人隐私权和数据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技术手段在侦查中的使用需要专业人才,缺乏相关培训和人才支持。
四、提高经侦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解决方案1. 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对现有技术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落地,为经济犯罪侦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2.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与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信息共享合作,形成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信息的交流和比对,提高对犯罪线索的识别和侦查能力。
同时,加强涉案数据的保护,确保信息的安全。
3. 增加经济犯罪侦查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支持。
加强对经济犯罪侦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提供专业支持和技术指导。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及防控措施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及防控措施【摘要】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在当今社会越发猖獗,其重要性和危害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主要特点和防控措施两个角度对此类犯罪案件进行分析。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通常以欺诈手段为主,涉及人员众多,利益链条复杂,难以追查。
加强监管执法和加大打击力度尤为重要。
为遏制此类犯罪活动,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执法部门的能力和效率。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形成有效的防控体系,才能有效应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平正义。
【关键词】关键词: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重要性、危害性、主要特点、防控措施、加强监管执法、加大打击力度1. 引言1.1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性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是指利用集团组织、虚构单位或吸收大量社会公众资金的形式,实施诈骗、集资诈骗、网络传销等经济犯罪行为。
这类案件通常影响面广,涉及人数多,涉及金额巨大,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危害。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性在于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当大量群众被骗上当,造成社会恐慌和不安定,不仅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正常生活,更会打击公众对法治的信心,对国家政权的稳定构成威胁。
这类案件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经济发展的伤害。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往往以非法活动为手段,通过欺骗、非法集资等手段获取利益,给正常经济秩序造成冲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影响投资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加强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和防范,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1.2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危害性1. 经济损失: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往往规模庞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也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破坏。
2. 社会稳定:经济犯罪案件会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引发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因素。
3. 影响信誉:经济犯罪行为会损害企业、机构甚至国家的信誉,严重影响其长期发展和形象。
当前经济犯罪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当前经济犯罪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当前经济犯罪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制,经济犯罪的现状也有大的变化。
其表现,一是党政、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犯罪多,他们掌握着人民给的权力,处于决定决策的地位,贪污、受贿,步入犯罪的道路。
二是经管财经的人员犯罪多。
三是窝案、串案越来越多,抓住一个捉住一窝,查处一案牵出一串。
四是顶风作案势有抬头,犯罪率有所上升。
第二,经济犯罪发展趋势有增无减,乘上升趋势。
党的十五大以来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但没有得到遏制,相反有上升趋势,其表现,发案区域进一步扩大,当前经济犯罪案件不仅是有权、有钱、有物等等,而现在发展到教育、民政系统,甚至一些停产、待破产等行业中。
作案金额进一步增大,犯罪金额由过去几千元、几万元发展到了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犯罪的主体在提高,过去查办的****分子多数在基层,职务不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党内高层干部****现象日趋严重,并作案手段多样,给查办案增加了一定难度。
第三,有效遏制****现象发展蔓延和采取积极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犯罪打击力度。
二是建立公开、公正、科学的干部培养选拔制度。
三是实行民主决策,对重大开支和大事情要进行民主决策,集体领导。
四是在党委领导下,各部门参与,集法律监督、纪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效遏制****现象发生。
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高速发展。
经济犯罪已成为当前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犯罪的现状、发展趋势,对于更有效的采取措施打击犯罪、预防犯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犯罪的现状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犯罪现象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发生了重大变化,分析当前经济犯罪的现状,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㈠“一把手”犯罪多由于现行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无论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处于决定决策的特殊位置上,尤其是那些头脑膨胀、私欲严重、心术不正的“一把手”更是大权独揽,为所欲为,专横跋扈,无视党纪国法,例如:“原新乡市市委书记祝友文”在任新乡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阻挠压制群众批评检举,控告利用职权为其儿子经商谋利益,收受贿赂,接受礼金礼品,因祝友文是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在反****斗争落马级别最高领导干部之一,似萧萧落叶,祝友文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如雷惊耳反****的重炮又一次炸响,独断的作风,贪婪的私欲,使这些“一把手”跃入经济犯罪的深渊。
论当前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其法律制裁
近年来,我国走私、投机倒把、贪污、受贿、偷税、抗税、盗窃公共财产、诈骗等经济犯罪相当猖獗,出现了严重化、复杂化的趋势,表现出如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发案数量多,案件大幅度上升。
据司法部门统计,1985年全国法院审结严重经济犯罪案件50152件,1986年77386件;1987年60691件;1988年55710件。
与1982年审结的33260件相比几乎成倍增长。
①2.大案相继增加,案值大幅度提高。
80年代初,黑龙江省查处王守信特大贪污案,案值约60万元,曾哄动全国。
近年来,经济犯罪案值达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已屡见不鲜。
据检察机关统计,1983—1987年5年内受理的数万元、数十万元以上的大案件4200件,追回的赃款折值达16.3亿元。
②据最高法院统计,1988年仅贪污类案件审结的贪污数额10万元以上的罪犯就达13人,其中一人达343万元;审结的受贿类案件数额10万元以上的罪犯有12人。
③据报道,广东省1989年上半年查出受贿案件数额10万元—50万元的有35件,50万—100万元的2件,100万—500万元的2件。
1988年11月底—12月初在温州举行的反走私专题讨论会反映,80年代初平均一起走私案值约几千、几万元,现在平均在几十万元,最高额达数千万元。
3.分布面和涉及面相当广泛。
应当说,经济犯罪分子,无论在机关、厂矿、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中,都还是少数,不过分布面和涉及面却相当广泛,尤其是金融、粮食、建筑、供销、物资等系统的管钱管物人员染指较多。
近些年来,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经济犯罪的比重也愈益增大,内外勾结作案成为公害。
据报道,最近广西自治区监察厅查处在流通领域中利用权力倒买倒卖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商品,从中牟取暴利的91起投机倒把案件,涉及厅级干部14人、处级干部25人、一般干部349人。
在南京揭发出这样一个事件:1000吨钢材原地不动被倒卖了129次,价格上涨了近3倍。
参与这一事件的有江苏、安徽、湖北、广东4省的83个部门。
新形势下打击经济犯罪问题探讨
新形势下打击经济犯罪问题探讨近几年来,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经济犯罪案件呈案值不断增多,损失越来越大的发展态势。
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本文试就新形势下经济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及对策等问题作些探讨。
一、现状当前,经济犯罪在质和量上都在迅速上升,其现实和潜在的社会危害性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
我省仅1997年至1999年上半年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案件,就达551起,涉案金额达7亿多元人民币。
从近几年公安机关侦破的一批经济犯罪大要案件的情况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1.金融诈骗案造成损失巨大。
过去,金融诈骗案件发案极少,偶有发生,损失金额也不大。
九十年代以来,金融诈骗案件大幅上升,动辄损失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案件也屡见不鲜,损失令人触目惊心。
1997年省公安厅侦破的甘肃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特大金融诈骗案,追回赃款800万元。
2.合同诈骗案危害严重。
这类经济犯罪活动往往涉案金额大,有的还诱发劫持人质、故意杀人等恶性案件,甚至引发工厂倒闭,群众上访、请愿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3.骗税犯罪案涉税金额越来越大。
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案件,近年来不断增多,涉税金额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骗税的重特大案件不断发生。
4.骗汇犯罪案致国家外汇流失严重。
近年来,一些境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利用假合同、假提单、假投资单等手段大量骗购外汇,向境外转移资金。
仅1998年8月至12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击骗汇专项斗争,就使国家避免了100多亿美元的外汇流失,为保持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制贩假币案在局部地区有蔓延之势。
假币流入货币流通领域,甚至在局部地区形成了蔓延之势,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主义金融秩序,也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恐慌。
当前经济犯罪活动主要有隐蔽性、特殊性、多样性、专业性、团伙性和跨区域性等几个特点。
二、原因新形势下经济犯罪案件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既有物质方面的原因,也有精神方面的原因。
当前经济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
当前经济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当前经济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犯罪是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是伴随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历史现象。
经济犯罪是古老而最早的犯罪。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少数人占有剩余产品,开始产生经济犯罪。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他犯罪开始出现,侵财型的经济犯罪逐渐增多。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们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部份人欲壑难填和不劳而获而诱发新的经济犯罪。
我国现阶段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在市场经济领域,出现了经济犯罪的高期,与其他刑事犯罪比,有其自身特点。
一是犯罪罪种增多,侵害面广。
随着经济生活的广泛,经济环节的增多,经济犯罪罪种也随之增多,侵害的客体也增多。
目前在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比如公司、企业、金融、保险、税收征管、证券市场、知识产权、购销合同、票据等各个社会经济活动领域,都有经济犯罪案件发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是隐蔽性强,预谋性强。
经济犯罪案有“隐形犯罪”之称。
经济犯罪大多数都是犯罪行为人通过精心设计,采用伪装、隐蔽帐目、移花接木等手段,千方百计隐瞒事实真相,欺上瞒下,使其犯罪行为不易暴露。
有的犯罪过程长达数年或更长的时间,等到罪行败露的时候,国家和集体的资财已遭受严重损失。
三是作案手段专业化、智能化。
经济犯罪嫌疑人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一定的金融、财税、贸易和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长期从事经贸活动的经验。
他们往往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智慧,在熟悉的经济业务领域中进行犯罪。
许多犯罪行为人都有合法的经济活动身份作掩护。
许多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事先经过周密的部署,犯罪中行动诡秘,不留痕迹,案发后应变能力强,使侦查机关不容易突破。
四是社会破坏性、腐败伴生性。
经济犯罪数额越来越大,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地侵占国家社会财物。
如巨额诈骗、侵占挪用国有资产等经济罪案,直接侵害公民个人利益,危害面广。
当前经济犯罪的特点与预防对策
_
以及各环节 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是产生经济 混 乱 而发 生 的违 法 犯 罪 。大 力 强 化 反 贪 部 门 的建 设 ,
犯罪的物质生活条件。
同时建立广泛 的举报网络 ,要使每一个公 民充分认识
其 次 ,经 济犯 罪 是 一种 非 法 的经 济 活 动 。经 济犯 到 ,同经 济犯 罪 作 斗 争是 每 一 个公 民 的法 律义 务 ,经 罪 必 须 发生 于 商 品经 济 的运 行 过 程之 中 ,其行 为 方式 济犯罪分子不仅侵犯 了国家集体的财产 ,同时也侵犯
首先 ,经济犯罪是商 品经 济时代 的
口
乱 了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秩 序 ,侵 犯 了社 产物 ,只能 存在 于 商 品经 济运 行 过程 中 。 会 主 义 的经 济 管 理 制 度 和 秩 序 ,破 坏 了 经济运行环节是一个动态的领域 ,经济 社 会 主义 的经 济 管 理 活 动 ,具 有 严 重 的 犯 罪 就 存 在 于 物 质 资 料 的生 产 、分 配 、 社 会 危 害 性 。2 、经 济 犯 罪 具 有 刑 事 违 交 换 和 消 费 这 样 一 个 动 态领 域 之 中 。商 法性 。 如果 一 种 行 为 虽 然 违 反 了 国家 经 品经 济 在 其 运 行 过 程 中 ,各 个 环 节 之 间
我国的经济秩序 ,阻碍 了市场经济制度 刑 法 的调 整 范 畴 ,只 有 触 犯 刑 法 破 坏 社 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其社会危害性越来 会 主 义 经 济 秩 序 犯 罪 规 定 的 严 重 违 法 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越 大 。面 对这 一 问题 , 除在 司法 实 践 中必 为 ,才构 成经济犯 罪 。3 、经济犯罪 具
公安部门预防与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研究
公安部门预防与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化,经济犯罪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公安部门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
本文将对公安部门预防与打击经济犯罪工作进行探讨。
一、经济犯罪的现状与特点经济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牟取经济利益为目的,侵犯国家、集体或个人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
这类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犯罪主体复杂:经济犯罪的主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组织。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涉嫌经济犯罪。
2.犯罪手段隐蔽:经济犯罪往往采取隐蔽的手段,如伪造凭证、虚假交易、洗钱等,不易被发现和查处。
同时,经济犯罪涉及金融、税务、工商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3.侵害目标广泛:经济犯罪的侵害目标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权益,涉及金融、能源、环保、医疗等多个行业。
经济犯罪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4.法律适用困难:由于经济犯罪涉及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因此法律适用较为困难。
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规避法律制裁,给打击经济犯罪带来挑战。
二、公安部门预防与打击经济犯罪的必要性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是公安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
通过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可以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也是公安部门推进法治建设、提升执法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公安部门预防与打击经济犯罪的实践与挑战近年来,公安部门在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实践和挑战: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公安部门应建立健全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同时,应完善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经济犯罪。
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是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的关键。
经济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经济犯罪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经济犯罪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智能化的趋势,给社会经济秩序和国家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经济犯罪的现状、特点和规律,加强对经济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我们进行了本次经济犯罪情况调研。
一、经济犯罪的现状(一)经济犯罪案件数量持续上升过去几年,经济犯罪案件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
特别是在金融、税收、商贸等领域,犯罪活动愈发猖獗。
(二)涉案金额巨大许多经济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创新等手段,实施诈骗、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活动,手段更加隐蔽,难以察觉。
二、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一)金融领域犯罪包括信用卡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保险诈骗等。
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证件、虚构交易等方式骗取金融机构的资金。
(二)税收领域犯罪如偷税、抗税、虚开增值税发票等。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非法利益,采取各种手段逃避税收。
(三)商贸领域犯罪常见的有合同诈骗、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
此类犯罪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四)知识产权领域犯罪主要包括假冒注册商标、侵犯著作权、侵犯专利权等。
对创新企业的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经济犯罪的特点(一)智能化程度高犯罪分子往往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熟悉金融、财务、法律等领域的规则和漏洞,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犯罪。
(二)跨区域作案增多随着交通和通信的便捷,经济犯罪不再局限于一地,往往涉及多个省市甚至跨国作案,增加了案件的侦破难度。
(三)团伙作案突出经济犯罪多为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作案,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犯罪网络。
(四)潜伏期长一些经济犯罪案件在实施后经过较长时间才被发现,使得犯罪分子有足够的时间转移资产、销毁证据。
四、经济犯罪的成因(一)经济利益驱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触犯法律。
近几年经济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近几年经济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近几年来,经济犯罪层出不穷,各种类型的经济犯罪,如贪污、受贿、逃税、挪用公款、洗钱等,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本文将分析近几年经济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经济犯罪的特点1. 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犯罪的国际化特点也日益明显。
例如,跨国集团利用国际间法律差异进行税收避免和转移定价等,逃避税务监管。
2. 职业化现在,许多经济犯罪分子针对某一领域或特定行业进行专业化犯罪,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例如,上市公司高管挪用公司资产,编造虚假财务报表等。
3. 技术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侵犯、数据盗窃等网络犯罪日益增多,并且难以查证。
为了打击网络犯罪,法律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科技和人力资源。
二、经济犯罪的成因1. 监管不够一些企业和机构的管理层部门内部没有良好的监管,透露风险的机制不清晰,从而导致资产挪用、行贿受贿等犯罪的发生。
2. 利益驱动现代社会以“金钱至上”为主,许多人因为眼红他人的收益,而采取非法的方式获取利益,包括贪污、贿赂、洗钱等。
3. 道德败坏道德败坏是导致经济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官员在他们担任公职期间贪污行贿,经常能够侥幸逃脱惩罚。
三、经济犯罪的对策1. 完善法律制定为了遏制和打击经济犯罪,完善法律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制度框架来保护市场公平、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2. 切实加强证监会的监管证监会是相关金融市场完善的主要监管机构之一。
应依据市场化、透明化、法制化的要求来加强证监会的监管职责,打击各类金融犯罪。
3. 依靠科技手段加强技术手段的研究,发挥科技手段的优势,建立更为健全的电子金融体系和信息化平台,提高稽查比率,遏制网络犯罪。
4.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定机制,设定更合理的监管机制,从而在社会公平、正义和公正的法规框架内协调各类事务,打破腐败现象发展的环境。
总之,经济犯罪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要抑止这种犯罪现象发生,法律部门应该加强对犯罪分子的惩治力度,同时加强建立完善的形式化机构以及加大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
经济犯罪的特点与防范
经济犯罪的特点与防范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也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犯罪形式。
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利用经济制度、规则、监管等方面的漏洞,以非法手段谋取个人或团体的不当利益,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本文将从经济犯罪的特点和防范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犯罪的特点1.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经济犯罪往往涉及金额巨大,对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极大的破坏。
它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也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手法多样、隐蔽性强经济犯罪往往采用各种隐蔽的手法,如虚报注册资本、虚假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这些手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往往难以被发现。
3.组织化、专业化程度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也呈现出组织化、专业化的趋势。
一些犯罪团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跨地区、跨国界的犯罪活动,给打击犯罪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4.涉及利益主体多元经济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如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等。
这些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导致经济犯罪的发生。
二、防范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了有效打击经济犯罪,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类经济犯罪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完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企业等经济主体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经济犯罪风险。
3.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公众对经济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使公众了解经济犯罪的危害性和违法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活动。
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对经济犯罪行为进行公开谴责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4.加强国际合作经济犯罪具有跨国性特点,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经济犯罪。
各国应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跨国执法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秩序。
5.推进数字化监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监管已成为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手段。
经济犯罪调研报告
经济犯罪调研报告经济犯罪调研报告一、引言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或组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财产利益,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犯罪呈现出新的形势和特点,对社会和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报告旨在调研经济犯罪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二、经济犯罪的现状1.范围扩大:经济犯罪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包括金融业、房地产、税收、企业经营等方面。
2.手段多样: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犯罪手段日趋复杂多样,如网络诈骗、虚假广告、贪污受贿等。
3.危害严重:经济犯罪给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带来了巨大损失,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破坏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经济犯罪的原因1.缺乏监管:一些领域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监管漏洞被利用,经济犯罪得以进行。
2.道德败坏:个别人员道德观念淡薄,只顾追求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地进行经济犯罪。
3.贫富分化: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一些人为了逃离贫困生活,采取非法手段获取财富。
四、应对经济犯罪的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构,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形成有效的打击经济犯罪的合力。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增强他们对经济犯罪的警惕性,提高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的能力。
3.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经济犯罪,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的经济安全和秩序。
4.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经济犯罪害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共同形成打击经济犯罪的社会氛围。
五、结论经济犯罪现状严峻,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大宣传力度是应对经济犯罪的重要方法。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经济犯罪的合力,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然而在经济 发展的背后 , 同样 出现了与社 会发展相悖
的 社 会 问 题 —— 经 济 犯 罪 。 经 济 犯 罪 特 点 突 出 , 展 速 度 发 迅 猛 , 为 最 严 重 的 社 会 问题 之 一 , 对 当前 经 济 犯 罪 的 成 针
面纱下 , 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犯罪活动都在这无形 的保这些犯罪分子是在
一
定经济领域 中实施 犯罪活动的 , 因此为其提供经济犯罪
媒介的单位同样 是构成经济犯罪的主体 。可见 , 济犯罪 经
的主体 具有 多元 性的特点 。然而 , 单位经济犯罪所涉及 的
金额和产生 的社会危害性较 自然人更为严重 。 在经济领域
的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 和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依照这样 ,
一
个统计 的说法可 以看 出, 经济犯罪在犯罪学领域涉面极 就狭义的经济犯罪而言 , 其社会危害性相对于 自然犯
为广 泛 。
罪而言 比较小 , 是 由于经济犯罪容易引发链锁反应 。因 但 此, 由经 济犯罪引起 的抢 劫 、 杀人 、 绑架等其 他刑事犯罪 ,
层下看似合 法地进行着。因此 , 经济领域这些法定犯相对 于 自然犯 而言有显著 的隐蔽性 。 随着人类进 入信息时代 , 学技术 日新 月异 , 科 利用高
科 技 进 行 犯 罪 已成 为 本 世 纪 经 济犯 罪 发 展 的新 趋 势 。 济 经
特点 , 建设全面的经济犯罪 的社会 防控体系迫在眉睫。
断攀升 , 给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 《 法》 则共有 1 ,5 刑 分 O章 3 0个条文 , 分则共有 4 0之 4 多罪名 , 就第 三章 《 破坏 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秩 序罪》 而言 ,
7 8条规定 了 14个经济犯罪罪 名 ,并且七次刑法修 正案 0 有六次对本章罪名进行不同程度 的修订 。 经济犯罪主要涉 及金融 、 走私 、 知识产权 、 收等关系 国家经济命脉 的重要 税 领域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经济犯罪 , 同时还包括《 刑法》 中
们从事 于经济领域 时 , 法抵挡金 钱的诱惑 , 无 就会 向其 伸
出腐败 的双手 , 一步步堕落 , 最终成 为阶下 囚。因此 , 加强
关键词 : 经济犯罪 ; 特点 ; 预防 中图分类号 : 7 26 DF 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8 8 ( 0 0 — 14 0 1 0 — 8 12 1 2 0 — 2 0) 8
犯罪的智能 化特 征更 将导致经济犯罪的隐蔽性。因此 。 经 济犯罪 同时被人们称为“ 高科技犯罪” 高科技对于犯罪嫌 。
二 、 济 犯 罪 的 成 因 分 析 经
( ) 益是 强 大驱 动 力 一 利
一
、
( ) 会 危 害性 严 重 , 一 社 涉及 领域 广 泛
目前 , 随着我 国经济体制 改革 的不 断深入 , 由于存 在 制度缺失等 因素 , 导致经济犯 罪的案件 越来越多 , 为市 作 场经济背景下的非常态经济行为 , 济犯 罪是行为人基于 经 敌视 、 蔑视法律规 定的反社会 行为 , 对市场 经济整体利 益 造成了实质危害。近年来 , 国经济犯罪 的种类 和数量 不 我
马克思经典 的描述 :一旦有适 当的利润 , “ 资本 家就大
胆起来。 如果有 1 %的利润 , 0 它就保证到处被利用 ; 2 % 有 0
的利润 , 它就活跃起来 ; 5 %的利 润 , 有 0 它就铤而走 险 ; 有 10 0 %的利润 , 它就可践踏人 间一切 法律 ; 30 有 0 %的利 润 ,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 甚至 冒绞首的危险” 这段话也给了我 。 们一个启示 :高额的经济利益为经济犯罪埋下 了伏笔 , 经 济利益是刺激人们的物质 占有欲根源 , 而引发 了经济犯 从 罪。 尤其对那些道德素质不高 、 法律意识淡薄 、 拜金主义思 想严重 的人有着致命 的诱 惑力 。 利益 是一种驱 动力 , 同时激发人 们潜藏 的贪 欲 , 当人
当前 经 济 犯 罪 的 特 点
政 治一体化 ,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 国际政策 已具雏
形, 势必 出现经济犯罪 的 国际化 , 计算 机等高科 技使跨 国 犯罪已打破 了传 统地 域的空间 , 国性 已成为新世纪经济 跨
犯 罪的主要特点 之一 。计 算机犯罪呈国际化趋势 , 鉴于互 联 网具有“ 时空压缩化 ” 信息传 输量大 和速 度快 的特点 , 、 国界和地理距离在虚拟的 网络空间如同虚设 。 各个 国家在 分享网络 给他们带来极 大经济利 益的同时也 在遭受不 同 程度经济犯 罪的侵袭 。因此不论是犯罪的方式方法 , 还是 犯罪的涉及领域都会 较先 前的经济犯罪有根本性 的变化。 在交通便利 和通信发 达国际环境中 , 国的经济犯罪不断 跨 增加 , 对各 国的经济发展存有 潜在 的威胁 。
疑人而 言无疑是一种最好 的隐藏措施 , 同时对侦查人员的 素质提 出了挑战 。
( ) 显 国 际性 三 突
随着科 学技 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 , 随之 而来 的社会 问题受 到人们 的关注 。 许多人为 了追求经济利益成为高科 技犯罪 的阶下 囚。科 技与网络犹如一剂强心剂 , 大的提 大 升了我 国经济 的发展 速度 , 同时 由科技 引发 的经济犯罪 但 也的确令人 瞠 目结舌。高科技被引入经济犯罪 的领域 , 由 于多涉及专业 领域 , 作案手段 相对隐蔽 , 给侦 破案件带来 极 大的困难 , 因此对侦查人 员素质要求相对提升。
我 国当前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 策研究
吴 浩
( 山西大学法学院 。 山西 太原 0 0 0 3 0 6) 摘要 : 伴随改革开放 的进程 ,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提高了国际地位 的同时 , 大大改善 了人们 的生 活质 量与环
域 了如指 掌 , 而且 善于发现 适当的作案 机会 , 往往能够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