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及在语文数学中的应用
何娇敏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翻译班,0513041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及其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人类的思维活动在学习和传承知识、表达意愿、交流思想的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思维虽然是属于精神范畴的心理学概念,然而它也并非完全不可捉摸的玄妙的理念。这是因为思维总是依附于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外壳—语言。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如影随形。
思维活动必须借助语言来实现。因为语言具有根据性的特点,例如“笔”这个字—语言符号—它概括了各种各样的笔的本质属性,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材料、不同用途的书写工具,提到“笔”就会引起人们的关于“笔”这类东西的一系列形象的。抽象的思维。如果没有标志一般性特征的“笔”这个词,相关的思维就无法进行,亦即无法对于此类对象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这个例子说明,思维的发生常语言刺激,思维的进展常语言帮助,思维的结果离不开语言载体的表达。离开了语言的刺激帮助、表达、思维根本不能产生,不能进行,更谈不上思维结果的表达了。
虽然语言并非思维的唯一工具,但不可否认,它却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但不可否认,它却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从
这个意义上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能说会道”的孩子往往思维比较活跃,大脑比较灵活,而总是”沉默寡言”的孩子往往思维相对迟缓,大脑反映相对“迟钝”了。
语言促成了思维,又表达了思维它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但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因为构成语言的词汇、语法,都是思维的结果,词义正是思维活动概括抽象而形成的概念。没有思维活动对各种“笔”这个词语。词汇、语言的不断丰富、发展,无疑要依赖于人类思维的拓展和深化。
总而言之,思维是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是语言的“灵魂”,语言则是传达思想的信息符号系统,是思维的“外壳”二者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语言,思维便无法实现,反之,没有思维,语言则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根本就不会存在。
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人类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与其他高等动物的最重要的精神特征。而人类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区别于动物界的主要因素。从二者的起源上说,思维先于语言,思维的发生是语言形成的动机和基础。在语言和文字形成的过程中,思维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人们如果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提高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是必经之路。只有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感,才能说出情真意浓的话语。很难想
象整天浑浑噩噩,无所用心的蜀国后主刘禅能吟诵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悲悯的诗句,更难想象有哪一位思虑浮潜的古代文人能写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的警策千古名句。
既然思维与语言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既然思维是语言的灵魂,我们的语文数学当然必须抓住思维训练这个“牛鼻子”有人把思维训练作为语文素质的核心,我认为至少小学高年级和整个中学阶段,这种观点并不过份。虽然不能说思维训练成功了,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但毋庸置疑,不重视思维训练的语文教学肯定是失败的,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原理,也是经由语文教学时间反复证实的。
首先,思维影响语言表达。既然语言用来表达思维,不言而喻,你要先有思维,最好是有高品质的思维,这才能有怨言表达。想不到的事情主任数不出来,想不清、想不准的事情,自然说不清,说不准。此外,由于日的经历、文化层次、生活环境千差万别,造成日的思维内容和形式上的巨大差异,这也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形式。文化学者余秋雨与文坛新锐韩寒、郭敬明,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迥异,所以他们的作品从词汇到语言风格也就天差地别,读者一眼就看出来。
其次,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人们的思维由直接的行为思维、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乃至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而语言的发展正是适应并直接反映了思维的发展正是适应并直接反映了思维的发展过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如果能说出“因为今天我考了100分,所以老师表扬了我”这句话,会令家长十分欣喜。欣喜不只是孩子考了100,还有他小年纪已经能正确使用“因为---所以---”这种语言,已经能够理解“考100分”和“老师表扬”这两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这种思维是他在四五岁时不具备的,当然在他四五岁时就说不出“因为---所以---”这样的话来。
人们的思维一旦突破了旧有的知识范畴,在原有的词汇仓库中找到适当的词汇来表达,则必然要创造新的词汇,这样,随着思维的日益发展,语言也就日益丰富精彩起来。
让思维和语言比翼双飞
既然思维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既然思维素质是语文素质的核心,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兼顾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使二者相得益彰,比翼双飞呢?
一、小学阶段抓住词汇的理解、掌握和积累。这是
因为人类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的,人类思维
也是由词语的组合连缀来完成的。尤其对于少
年儿童,只有通过语言活动“说”出的词,才
会激活思维活动。小学生乃至初中生在与人交
际沟通的过程中,时刻需要通过词汇来推测、
理解对方的意志,表达自己的思维。只有理解、
掌握、积累了足够多的词汇,才能进行具体广
度和一定质量的思维,也才能有丰富、生动、
准确的语言表达。
二、进行异同比较训练。经常让学生对教材中的任
务、事情、景物、观点进行比较,确定它们的
相同点和不同点,异中寻同,同中求异。这样
的训练既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发展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有助
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且能有效激
活学生的思维,使语文教学别开生面充,满乐
趣。在教《愚公移山》一文后,不妨启发学生
思考,愚公宁可让几代人幸苦劳碌、挖山不止,
而为何不肯搬家呢?这难道不是名副其实的
“愚公”吗?到底是他的做法值得学习,还是
他的精神值得赞扬?常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
思维都有好处。
四、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