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心理学重点

①威廉冯特,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始人,1879年。

①结构功能水平研究方法:a.脑损毁法(永久性/暂时性)

b.功能性磁共振

c.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扫描技术

d.脑电图

②脑损毁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a.化学损毁 b.电伤或冷冻损伤 c.射频电损毁】

常用建构脑毁损模型的方法包括:用真空泵的玻璃管吸出的皮质表面的吸出法;用足够强电流破坏脑组织的电损毁法,但电极处所产生电压的作用范围内都可能造成破坏;最新的神经化学损毁法,能够更好地控制损伤范围,甚至能够造成短暂性神经传导中断的可逆损伤。

脑损毁的基本逻辑是基于脑的特定部位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对应着某种机体行为。如果相应脑区受损后,这部分功能会出现障碍甚至丧失。

③功能性磁共振(FMRI)基本原理及方法、特征

根据脑功能活动区氧合血红蛋白(HbO2)含量的增加导致磁共振信号增强的原理,得到了关于人脑的功能性磁共振图像,即血氧水平依赖的脑功能成像。大多数的FMRI实验基于这种血氧水平依赖对比原理。当脱氧血红蛋白与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比率发生变化时,FMRI探测器就能够得以检测。当受试者对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激活相应的脑区,神经元活动导致局部血流量和氧交换量增加,但局部耗氧量并没有等量的增加,氧的供应量大于消耗量,其结果导致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脱氧血红蛋白含量降低,FMRI图像强度则发生相应变化。

FMRI特征:⑴具有高空间分辨率⑵时间分辨率不佳

④脑电图特点:⑴测量的是心理活动时的大脑总体点活动信号

⑵时间分辨率高

⑶空间分辨率较低

⑤事件相关电位

概念(2▲):事件相关电位是指当给予或撤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大脑的某一部位的一种特定外界刺激时,或当出现某种心理因素时闹去的电位变化。虽然这些脑电变化十分微弱,并且掩埋在自发电位EEG中难以观察,但利用诱发电位锁时关系,经过叠加处理,则可以提取ERP成分。

原理及方法(5▲):a.头皮记录的脑电是相隔一定的距离的脑内神经元群电活动的表现。单个神经元的点活动信号都非常微弱,只有将大量神经元活动信号总和起来才可以被记录。在ERP实验中,通常需要叠加大量的试次才能精确的测到。 b.总和神经元的电活动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神经元的电活动要同步,二是各个神经元的电活动形成一致的电场方向)。

特征(2▲):a.时间分辨率高 b.空间分辨率低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及其他组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功能连接部位,其分类主要有电突触与化学突触两大类。

a.电突触概念:电突触也称缝隙连接,电阻抗很低,以电耦合传递电信号(其信号传递是双向的,速度快,几乎没有突触延搁)。

b.化学突触概念:指通过递质传递信息的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及突出间隙组成。

②化学突触传递与电突触传递

a.化学突触传递是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诱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跨突出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进而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

b.电突触传递是电信号直接通过缝隙连接通道的电流扩布来实现的神经元见传播过程,直接通过电耦合进行电信号传递。

③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概念

a.静息电位概念:指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

b.动作电位概念:给予刺激时,静息细胞膜的极化状态被取消(去极化)而呈现快速的上升支,并超过0mV电位水平(超射);随后迅速恢复构成下降支,甚至降到更负的电位水平(超极化);此电位变化称作动作电位,作为神经元兴奋的标志。

c.局部电位概念:阈下刺激引起少量Na+通道开放、Na+内流所致部分去极化的反应称为局部电位。性质上是一种电紧张电位(感受器电位、突触后电位、效应器电位等都属于局部电位)。其特点有等级性、局限性及总和性。

④递质概念:指由神经末梢(突触前成分)所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该物质能作用于神经元或效应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完成信息传递功能。它是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引起离子通道开放并产生兴奋或抑制性电位变化的化学物质。

⑤调质概念:是神经元所产生的另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它本身并不能直接跨突触进行信息传递,只能间接调控递质的活动。它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是通过第二信使来改变膜的兴奋性,或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改变其他递质释放的化学物质。

⑥受体概念:是能与生物活性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等)结合并向胞内转发信息,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大分子,有的在细胞膜上,有的在胞质中或核内(称核受体)。

①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成分

a.大脑:ⅰ.大脑皮质

b.间脑:ⅰ.背侧丘脑

ⅱ.大脑髓质ⅱ.下丘脑

ⅲ.边缘系统ⅲ.上丘脑

ⅳ.中脑ⅳ.底丘脑

ⅴ.后脑(小脑、脑桥及延髓)ⅴ.后丘脑

ⅵ.脊髓

ⅶ.基底神经节

②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成分

a.躯干神经系统(ⅰ脊神经ⅱ脑神经)

b.自主神经系统

③大脑皮质的结构与功能(3▲,可能作为简答)

a.额叶:与思维、智能和行为有关

b.颞叶:与听觉、嗅觉和记忆有关

c.枕叶和岛叶:分别是视觉和味觉的中枢

d.顶叶:与人的空间感觉有关

④丘脑、杏仁核与海马的作用

a.丘脑作用:ⅰ.丘脑是个中继站,不仅将来自外周感觉器的各种感觉冲动(除嗅觉外)传入大脑皮质,而且对传入的感觉信息进行初加工整合。

ⅱ.丘脑损伤会导致对侧身体的感觉障碍

b.杏仁核的作用:是边缘系统的最关键核团之一,与面对环境时动物产生

恐惧反应和逃跑行为有关,是增强惊跳反射最重要脑区。

c.海马的作用:在学习记忆中起着信息筛选或调度的作用。

ⅤⅥ

①感受的含义:感受是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物理能量的接受,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感觉阈限)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感受性)。

②换能的含义:不论什么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感受器都要将作用于它们的各种有效刺激转换成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或锋电位,这个过程叫换能作用。

③编码的含义: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过程中,不仅发生了物理能到生物电能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统上(即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一过程称作编码。

④感觉适应的含义:感觉具有随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⑤视觉感受器:a.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心,有色觉功能(明视觉)。

b.视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围,无色觉功能(暗视觉)。

⑥功能柱的含义:是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具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只对某一种视觉特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该种视觉特征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方位柱、颜色柱及眼优势柱)。

⑦视觉失认症的含义:是一类由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心理障碍,即视觉联合皮层受损导致(包括统觉失认症、联想性失认症及颜色失认症。)

①注意的功能

a.选择功能:使人从大量刺激中,选择出有意义的、重要的、与当前任务相一致的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