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及就业方式变化的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变化的调查报告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因此,对当代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状况,特别是就业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其变化趋势,对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制,促进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就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力求真实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为制定就业政策和开展就业指导以及就业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社会、学校、家庭帮助大学生顺利择业提出建议。

1.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2.调查对象:本研究样本来自于各大高校的在读大学生

3.调查者:XXX

4.调查时间: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20日

在开始关注就业信息方面,35%的学生从大一表示开始关注,15%的学生从大二开始关注,30%的学生从大三开始关注,10%的学生从大四开始关注。

在大学期间是否规划过你的就业目标方面,30%的大学生表示详细规划过,40%的大学生表示粗略考虑过,25%的大学生表示虽考虑过但不明确,仅5%的大学生从没考虑过。

在看待就业与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上,35%的大学生表示专业不对口则不予考虑,15%的大学生表示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发展,30%的大学生表示现学专业非己所爱,将会寻求新的专业,20%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对不对口,干哪行哪行就是自己的专业。

在判断未来就业选择的变化方面,35%的大学生表示考研的人数将增多,20%的大学生表示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将增多,10%的大学生表示选择考公务员的人数将增多,35%的大学生表示选择在外企工作的人数增多。

在求职过程中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的问题占了50%,能力不足的问题占了25%,优势难以发挥的问题占了25%,就业信息少的问题占了15 %,对企业岗位了解不多的问题占了20%,还有5%的大学生对此有其他看法。

在当代毕业生就业中主要问题方面上,50%认为是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35%认为是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40%认为是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20%认为是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

的互相了解不够,15%认为是大学传统就业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生毕业就业提供帮助。

在期待以下哪些途径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方面上,40%的大学生希望由学校推荐,45%的大学生希望到招聘会现场,25%的大学生希望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15%的大学生希望向用人单位寄发自荐材料,25%的大学生希望在就业网站投放自荐材料,30%的大学生希望通过熟人介绍。

在就业态度方面上,15%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先就业再择业,35%的大学生认为先不就业继续深造,40%的大学生认为可以自主创业,仅10%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先择业,在就业。

在选择的就业城市方面,30%的大学生优先选择自己住的本地城市,5%的大学生优先选择自己所读大学的城市,30%的大学生优先选择竞争激烈经济发达的大城市,20%的大学生优先选择竞争压力较大的中小城市,20%的大学生优先选择竞争压力小但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城镇,10%的大学生优先选择中西部发展城市。

在找到理想的工作后,除了大学文凭外,35%的大学生认为还需要奖学金证书,25%

的大学生认为还需要英语四六级证书,30%的大学生认为还需要“优干”“优秀学生”证书,25%的大学生认为还需要实践类体育文艺类获奖证书,25%的大学生认为还需要计算机等级证,25%的大学生认为还需要人力资源师证,30%的大学生认为还需要注册会计师证,30%的大学生认为还需要驾驶证。

根据调查结果的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学生应学会调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应强化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就业阴影,顺利实现社会就业。

对于目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理性地看待,并且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由于许多部门和媒体过分的渲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导致很多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因此,广大毕业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面冷静地分析自己和社会,不断地充实自己,认真把握每次就业机会。学校应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阴影,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时,大学生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只有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使自身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又有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根据调查我省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社会锻炼,因此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择业观念,确立清晰的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个体发

展与完善,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社会锻炼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目标有计划地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安排,分目标分阶段地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低年级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特别是学会规划自己大学的生活;高年级以职业能力、求职技能与常识为主线,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强化能力训练,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另外,就业指导课程要形式灵活多样,例如学生感兴趣的经验分享、互动沟通、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有更多的体验和感悟的机会。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其中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各种矛盾不断加剧,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有很大的反差。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尤为重要。广大学生应改变等待就业、第一就业的就业思想,树立职业流动的观念,克服思想压力和心里负担。同时,大学生还应转变非大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干的就业思想,自觉地把个人成长和国家需要相结合,到基层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高校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使就业真正成为广大学生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动力,为毕业生顺利实现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