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成分分析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青皮是柑橘类水果中具有独特风味和香气的部分,其挥发性成分对于其特殊的风味和香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青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HS-SPME-G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和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本文将针对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和应用进行介绍和讨论。
HS-SPME-GC-MS分析方法是基于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的结合。
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SPME纤维吸附和富集,然后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进行分离和鉴定。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以及可以直接对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进行分析等优点,因此在食品、环境、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收集新鲜的青皮样品,将其洗净并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然后可以选择使用直接曝露法或者溶剂萃取法来释放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在直接曝露法中,样品可以直接暴露在室温下,通过自然挥发释放挥发性成分;而在溶剂萃取法中,则需要将样品置于适当的溶剂中进行萃取。
2. SPME提取将经过准备的样品放入SPME瓶中,再将SPME纤维插入瓶口,待一定时间后(通常为数小时)即可进行提取。
SPME提取的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具体样品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3. GC-MS分析经过SPME提取后的纤维可以直接插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分析。
在气相色谱中,挥发性成分将被分离,并通过质谱的检测和鉴定,确定所提取的成分。
通过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可以得到有关青皮挥发性成分的详细信息,包括成分的种类、含量以及相互间的相对比例等。
这些信息对于揭示青皮的香气特征和品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比较不同种类、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方式的青皮样品,可以发现它们在挥发性成分上的差异,从而为青皮的品种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引言青皮是柑橘类水果中常见的一种,不仅口感酸甜可口,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青皮的挥发性成分对其风味和营养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提取分析方法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且步骤繁琐且耗时。
HS-SPME-GC-MS技术的出现,为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方法。
本文将结合HS-SPME-GC-MS技术,对青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一、HS-SPME-GC-MS技术简介HS-SPME(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分析方法。
该技术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浓缩到固相萃取针头上,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相比传统的提取分析方法,HS-SPME-GC-MS技术具有样品制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分析结果准确等优点。
二、青皮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1. 样品的准备将新鲜的青皮去皮、切碎并置于密封容器中。
然后,通过HS-SPME技术将青皮中的挥发性成分浓缩到固相萃取针头上。
经过一定时间的吸附,固相萃取针头上的挥发性成分达到一定浓度后,即可进行后续的分析。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经过固相萃取针头的浓缩,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得到了富集,之后将固相萃取针头插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中进行分析。
通过气相色谱进行成分的分离,通过质谱进行成分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利用HS-SPME-GC-MS技术,可以得到青皮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含量和相对比例等信息,为深入了解青皮的挥发性成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3. 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和定量利用GC-MS技术可以准确地鉴定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对标准品的比较来定量分析每种成分的含量。
GC-MS图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每种挥发性成分在特定保留时间下的峰形,提供了其相对含量和分布情况,同时质谱可以提供其分子结构和特征碎片离子的信息,有助于对成分的准确定性鉴定。
烟气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及其分析技术

通过加热将吸附剂上的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解析出来。
超声波提取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将样品中的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提取 出来。
检测技术
色谱分析
利用色谱柱将挥发性、半挥发性 成分分离,再通过检测器进行检
测。
质谱分析
将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电离后, 通过测量其质量与电荷之比来进行 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潜在危害。芳香烃在烟气中的含量较低,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过程。
含氧化合物
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一 氧化碳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严重危害,可导 致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氮氧化物
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 性。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可形成酸雨、光 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利用红外光谱的吸收特性,对挥发 性、半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 分析。
04 烟气中挥发性、半挥发性 成分的控制与减排
控制策略与措施
01
源头控制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 烟气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 产生。
过程控制
02
03
末端治理
通过添加吸附剂、催化剂等手段, 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有害 物质的排放。
采用高效除尘、脱硫脱硝等设备, 对已产生的烟气进行治理,降低 其对环境的影响。
减排技术与方法
吸附法 催化燃烧法
冷凝法 生物法
利用吸附剂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 的。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烟气中的有机物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燃 烧,生成无害的物质。
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分压差异,通过降温使有害物质 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引言青皮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药材,在中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感冒等。
青皮的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其引起的药理作用主要来源于挥发油中的活性成分。
准确、全面地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对于揭示其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青皮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青皮挥发性成分的组成。
实验方法1. 青皮样品的准备:选取来源于湖北省的优质青皮作为实验对象,样品经过研磨和干燥处理后,制备成颗粒状,以便于后续的实验操作。
2. HS-SPME-GC-MS分析仪器及条件:采用固相微萃取联气质联谱技术(HS-SPME-GC-MS)对青皮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以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联Agilent 5977A质谱联用仪为分析平台,使用DB-5MS毛细管柱(30 m × 0.25 mm × 0.25 μm)进行分离。
毛细管柱温度程序为:初始温度50°C,保持3分钟,然后以每分钟5°C的升温速率升至250°C,并保持10分钟。
质谱仪采用电子轰击(EI)源,扫描范围为m/z 50~550。
HS-SPME采用50/30 μm 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纤维,提取温度为50°C,提取时间20分钟。
3. 数据处理:使用质谱联机软件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与定量分析,通过检索NIST和Wiley质谱库,鉴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结构和相对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HS-SPME-GC-MS分析,共检测到青皮挥发性成分50余种,其中包括单萜、酚类、醛类、酮类等多种成分。
以某些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为例,进行详细介绍:1. 橙皮素:橙皮素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农药和医药行业。
在本次分析中,橙皮素以较高的相对含量检测到,在质谱图上呈现出特征性的碎片峰,是青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评价技术研究

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评价技术研究引言: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是指能够在常温下迅速蒸发和扩散到空气中的化合物。
这些挥发性成分不仅给食品赋予了独特的香味和味道,也对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食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准确分析与评价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常用的食品中挥发性成分分析与评价技术,探讨其应用前景。
一、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技术1. 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经典的从食品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蒸汽将挥发性成分从食品中蒸发出来并收集。
常用的蒸馏设备有千层析馏器、水蒸馏器等。
不同的蒸馏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蒸馏方法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2. 固相微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简便、灵敏的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
通常使用的固相微萃取材料有固相微萃取纤维、固相微萃取膜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微萃取材料和提取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和富集。
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技术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分析挥发性成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气相色谱能够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而质谱可以对分离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通过联用这两种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和鉴定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2. 电子鼻技术电子鼻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分析方法。
通过将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与传感器阵列接触,测量传感器的阻抗变化,可以得到食品的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
利用模式识别算法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实现对不同食品的快速检测和分类。
三、挥发性成分的评价技术1. 气相色谱嗅觉分析技术气相色谱嗅觉分析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和嗅觉感知,可以对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通过训练专业的嗅觉分析师,对挥发性成分的嗅觉属性进行评价,可以得到食品的香气特征和品质信息。
2. 电子舌技术电子舌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味觉系统的分析方法。
通过将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与传感器阵列接触,测量传感器的电位变化,可以得到食品的味觉特征。
三种理气类中药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理气药是指用 以调理气分疾病 , 舒畅气机从而使气机通顺的药 物, 用于治疗人体内的气 阻滞不通 引起 的胸痛腹胀 闷疼痛 、 欲不 食 良、 疝气 、 妇女月经不调等症。其中,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主产于云南丽江地区和迪庆州 , 、 、 四川 湖北 湖南 、 等省区也产 …。木 香具有行气止痕、 健脾消食之功效。对于木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虽已 有 文献 报道 , 因木 香挥 发 油的 成分 较复 杂 , 因产 地 的不 同 , 果 但 且 结 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所分析的木香产地为湖南。厚朴 为木 兰 科 植物 厚朴 及 凹 叶厚朴 的干燥 干皮 、 和 根皮 , 枝皮 具有 行 气 消 胀 、 温 中燥湿和 降逆平喘 降逆散 满之功 效 , 挥发油 有较 强 的生理 活 其 性 , J对此挥发油化学成分 的测定虽有报道, 但一般只鉴定了其中
mo e t a e o n r f rnc o u e t t n. r h n r p tsi ee e e d c m n a i o Ke y wor : q ds i—r g l t r g e uai d ng u s;e s n i lo l GC — M S s e ta i;
1z d a d c mp r d.W ih se m itl to x rc in meho y e n o ae t t a d si a in e ta to t d.e s n ilo lwa xr c e r m h h e o t fq l se ta i se ta t d fo t e t r e s rso i—r g . e u 1tn u s I e qu lttv n u n iaie a ay i fe s n ilolwa are u t a i g dr g . 1 aiai ea d q a t tv n l sso s e t i h t a sc rid o twih GC —MS a e e au e—p o nd t mp r tr r—
中药制剂分析第五章各类成分分析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定性鉴别 一般理化鉴别 沉淀反应是生物碱理化鉴别常用方法,此反应一般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 制备样品供试液时必须净化处理,防止假阳性结果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三、定性鉴别 2、薄层色谱法 ①吸附剂:硅胶、氧化铝; ②展开剂:多以氯仿、苯等低极性溶剂,加入其他溶剂调整展 开剂的极性; ③由于硅胶显弱酸性,强碱性的生物碱在硅胶色谱板上能形成 盐,使Rf值很小或拖尾、形成复斑等。 ④显色剂:常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有时喷碘化铋钾试剂之后 再喷硝酸钠试剂,可使样品斑点更加清晰。如有荧光,不用显色 ⑤ 亦可用碘蒸汽、硫酸铈、碘铂酸等其他的试剂显色。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二)单体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 1、TLCS ①生物碱不具有紫外吸收或挥发性时可用本法测定; ②选用的吸附剂、展开剂及显色方法与鉴别相似; ③使用改良碘化铋钾等作为显色剂时,必须完全挥干展开剂后(尤其在碱性环境下展开的)才可喷洒,否则背景深、反差小,影响测定。
第二节 黄酮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1、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直接测定:常用芦丁作对照测定 显色测定:常用铝盐做显色剂 2、单体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TLCS HPLC(05版药典全部使用此法) 五、常见黄酮类成分(略)
第三节 三萜皂苷类成分分析
概述 概念 含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常用中药
第三节 三萜皂苷类成分分析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二、理化性质 1、溶解性 大多数生物碱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丙酮及苯等有机溶剂; 与酸结合成盐后水溶性增加,但酸不同,生成的盐水溶性有差异; 季铵型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易溶于水 液体生物碱及一些小分子固体生物碱则既溶于水也可溶于有机溶剂; 含有酸性官能团或酯键的生物碱还可溶于一些碱液或热苛性碱液。
挥发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食品风味分析
• 测定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评价食品的风味品质 • 分析不同食品原料和加工工艺对食品风味的影响
食品保质期研究
• 测定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预测食品的保质期 • 分析食品储存条件对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化妆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应用
化妆品香气分析
• 测定化妆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评价化妆品的香气品质 • 分析化妆品原料和加工工艺对化妆品香气的影响
挥发性成分的来源
• 食品原料: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 食品加工过程:如发酵、煎炒、烘焙 等 • 化妆品原料:如香精、香料等 • 环境样品:如空气、水体、土壤等
挥发性成分在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的应用
食品中的应用
• 影响食品的风味和口感 •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
化妆品中的应用
• 分析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 可以同时分析多种挥发性成分 • 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
红外光谱法(IR)
红外光谱法(IR)
• 利用红外光穿透样品,测定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光谱 • 根据吸收光谱的特征峰鉴定挥发性成分的结构
红外光谱法(IR)的优点
• 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 • 可以同时分析多种挥发性成分 • 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
• 分子质量较小,结构简单 • 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 度、压力、湿度等 • 在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具有重要作 用,影响产品的品质、风味和保质期
挥发性成分的分类与来源
挥发性成分的分类
• 脂肪烃:如甲烷、乙烷等 • 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 醇类:如乙醇、丙醇等 • 酮类:如丙酮、丁酮等 • 酯类: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 醚类:如乙醚、异丙醚等 • 硫醇类:如甲硫醇、乙硫醇等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青皮是柑橘类水果中常见的一种,它具有清新的香味和独特的风味,非常适合用于食品、饮料和香水等行业。
为了深入了解青皮的挥发性成分,科学家们采用了HS-SPME-GC-MS技术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提取和分离出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我们对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结果,以及对这些成分在食品和香精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我们采集了新鲜的青皮样品,并利用HS-SPME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富集。
HS-SPME(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是一种高效的样品处理技术,它通过使用吸附在固相微萃取针上的吸附剂来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在提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会从样品中转移到固相微萃取针上,并且在恒定温度下的头空气相中达到平衡分配。
随后,固相微萃取针被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进行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通过比对质谱库中的数据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鉴定样品中的化合物。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青皮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柑橘醛、柠檬烯、β-丙烯醛、橙皮素等化合物。
柑橘醛是青皮的主要香气成分,而柠檬烯则具有鲜明的柠檬香味,这些化合物为青皮赋予了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青皮的挥发性成分在食品和香精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食品行业中,青皮的挥发性成分可以用于食品调味剂的添加,增添食品的香味和口感。
青皮的挥发性成分也可以用于饮料的调味和香精的添加,为产品赋予柑橘类水果的清新香气。
在香水和化妆品行业中,青皮的挥发性成分也常被用于生产香水和香精,为产品增添清新的芳香。
中药分析挥发性成分分析

气味: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大多数为香 味。
4
a
挥发油类的理化性质
2.挥发性:均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 3.溶解度:挥发油为亲脂性物质,难溶于水,
可溶于高浓度乙醇,易溶于乙醚、二硫化 碳、石油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在低浓度 乙醇中溶解度较小。
5
a
二、鉴别
01.化学反应法 02.色谱法
6
a
01.化学反应法
根据中药中所含挥发油各组分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进行鉴别。
1.含双键萜类成分,与溴加成使溴水褪色; 2.不饱和萜类成分,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使之
褪色; 3.大多数挥发油能在浓硫酸或(浓盐酸)存
在下与香草醛形成各种颜色的化合物; 缺点:专属性不高。
7
a
02.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例】避瘟散中薄荷脑、冰片的鉴别(薄 层色谱法)
①主要组成:檀香、白芷、零陵香、姜黄、 丁香、木香、冰片、薄荷脑等
②鉴别:取本品0.5g,8加石油醚(30-60℃) a
02.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例】西瓜霜润喉片中薄荷脑、冰片的鉴 别(GC法)①主要组成:西瓜霜、冰片、薄 荷素油、薄荷脑。②供试品、对照品溶液 的制备: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 形瓶中,精密加入内9标溶液5mL摇匀,称定 a
第七章 中药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第五节 挥发性成分分析
1
a
2
a
一、概念
挥发性成分:指中药中具有芳香气并易挥 发的成分。
主要包括:挥发油类成分和其他分子量较 小、易挥发的化合物。
含挥发油的中药: 唇形科:薄荷、紫苏、藿香等 伞形科:茴香、当归、白芷、川芎等
HS-SPME-GC-MS分析辛夷与其混用品的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分析辛夷与其混用品的挥发性成分近年来,辛夷在中药领域备受关注,因其具有温肺化痰、散寒止咳、开胃化痰等功效而被广泛使用。
辛夷也常常与其他中药一起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减轻不良反应。
混用品的挥发性成分具体是怎样的,目前尚未有详细的研究报告。
为了解混用品的挥发性成分,本文将采用头空气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辛夷及其与其他中药混用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而为混用品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我们选取了辛夷、板蓝根和连翘这三种常用中药,以不同比例混合制成混用品进行研究。
然后,将混用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HS-SPME-GC-MS技术进行分析。
该技术结合头空气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和分离混用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我们将混用品样品置于250mL圆底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放入适量的玻璃珠。
然后,在50℃的温度下用磁力搅拌器进行均匀搅拌。
接着,在头空气固相微萃取仪的帮助下,使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十甲基二硅氧烷(PDMS/DVB)纤维进行微萃取。
经过适当时间的微萃取后,将纤维置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
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设置了一系列条件以进行样品的分离和鉴定。
具体条件为:色谱柱为DB-5MS(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离子源温度为230℃,扫描范围为35-350 m/z。
通过GC-MS进行分析,得到了混用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和化合物种类。
实验结果显示,辛夷与板蓝根、连翘混用品中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化合物主要为挥发油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
挥发油类化合物主要包括β-myrcene、3-ethyltoluene等,酚类物质主要包括苯甲醛、苯甲醇等。
混用品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与单一药物的挥发性成分有所不同,表明混用品的挥发性成分受到了其他中药成分的影响。
黑果花楸风味白酒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第53卷第1期 辽 宁 化 工 Vol.53,No. 1 2024年1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January,2024基金项目:鞍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 22kyxm043);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2210169058)。
收稿日期:2023-06-11黑果花楸风味白酒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周怡晓1,张笑颖1,马芯迎1,刘晨璐1,白颖1,张朝阳2,刁全平1*(1. 辽宁省天然产物活性分子开发及利用重点实验室,鞍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2. 鞍山市腾鳌老窖酒业有限公司,辽宁 鞍山 114200)摘 要: 对黑果花楸风味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以V (乙醚)∶V (正戊烷)=1∶1作为提取溶剂,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GC -MS 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检测。
结果如下:样品1中共检测出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10种,醇类8种,酸类4种;样品2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17种,醇类5种,酸类6种;样品3中共检测出2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10种,醇类5种,酸类8种。
不同发酵工艺生产的3种黑果花楸风味白酒中,挥发性成分不尽相同。
关 键 词:黑果花楸酒;挥发性成分;GC -MS;液液萃取法中图分类号:Q6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4)01-0166-04黑果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全称黑果腺肋花楸,别称野樱莓、不老莓,为蔷薇科花楸属灌 木[1-2]。
其果实富含花青素、黄酮醇、酚酸等酚类化合物[3-5],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降脂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功效,能有效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新兴小浆果[6-7]。
目前,黑果花楸主要应用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香气是水果及果酒感官品质的重要组成部 分[8]。
香辛料检测方法和标准

香辛料检测方法和标准
香辛料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挥发性成分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对香辛料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以确定其成分和含量。
2. 重金属残留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仪器对香辛料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以确保其不超过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安全限量。
3. 农药残留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
仪(GC)等方法对香辛料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分析和测定,以
保证其符合法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4. 真假鉴别:通过外观、气味、味道等属性以及色谱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对香辛料的真伪进行鉴定,以区分正品和劣质或伪劣品。
5. 微生物检测:采用培养基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法等方法对香辛料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6. 进口香辛料检测:按照相关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对进口的香辛料进
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进口国或地区的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香辛料检测方法和标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会因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所差异。
挥发性成分分析

(四)GC-MS联用与GC-FTIR联用分析
GC-MS:具有分离、分析 的双重功能,增加了定 性鉴别的能力。
四、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可分为总挥发油和单一成分的测定。
总挥发油测定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 蒸馏法测定
测定时注意相对密度
装置图
挥发油测定器
四、含量测定
具有紫外吸收的挥发油,
效率、灵敏度高,周期长、
如芳香族化合物类。 气相色谱法 操作复杂,普遍适用。
、蒎烯 丁香酚、水杨酸甲酯、 α-蒎烯、β-蒎烯、乙 酰丁香酚
二、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挥发油中成分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萜类化合物、脂 肪族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等。
酚类+FeCl3
蓝色、蓝紫色、绿色
羰基+苯肼 结晶
醛基+NH4AgNO3
银镜
不饱和类+Br2
红棕色退去
薁类+浓H2SO4
蓝色、紫色
[ Image information in product ] Title Image -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 为了克服一般气相色谱分析中药成分周期长, 操作复杂,可能破坏或损失某些成分的缺点,可 采用闪蒸气相色谱法。
❖ 毛细管柱用玻璃或弹性石英柱。
❖ 常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参考文献
【1】曹银,李曼,汪电雷等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芥 子挥发油中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含量。安徽中医学院学 报第32卷第3期2013年6。
高效液 相色谱 法
单一成分测 薄层扫描法 定
食品中重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定量方法

食品中重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定量方法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则是赋予食物独特香味和口感的重要因素。
挥发性成分是指在常温常压下能够迅速从物质中挥发出来的化合物,它们的存在不仅可以影响食物的风味,还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本文将就食品中重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定量方法进行探讨。
一、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与分析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与分析是了解食品中的香味和口感形成机制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酸类、醛类、酮类、酯类、醚类等。
这些成分的特定组合和含量决定了食物的味道。
一般来说,挥发性成分主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该技术可以将挥发性成分分离出来,并通过质谱仪鉴定各个成分的结构。
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别出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进一步确定其含量。
二、挥发性成分的定量方法1. 散装物质的萃取与测定法散装食品通常是指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食品,如咖啡豆、茶叶、草药等。
对于这类食品,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成分测定方法是散装物质的萃取与测定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溶剂将挥发性成分从食品中提取出来,并通过色谱等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大量挥发性成分的食品,可以快速、简便地得到准确的结果。
2. 倒装色谱法倒装色谱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成分定量方法。
倒装色谱法是指将挥发性成分固定在固相材料上,然后进行色谱分析。
此方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成分的液体食品,如酒类、饮料等。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准确地了解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含量。
三、挥发性成分的保留和提取在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定量之前,首先需要保留和提取这些成分,以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蒸馏、萃取、固相微萃取等。
蒸馏法是指将食品样品放置在特定的装置中,通过加热使成分挥发并冷凝收集。
萃取法是指使用有机溶剂将挥发性成分从食品中提取出来。
固相微萃取是指将特定的吸附材料添加到样品中,通过静态或动态吸附的方式将挥发性成分固定在吸附材料上。
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

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引言:挥发性成分是指在室温下能够从食品中蒸发出来的化合物。
这些成分对于食品的香气、味道和口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检测和分析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对于食品质量的控制和改进至关重要。
一、传统分析方法过去,人们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分析方法来检测和分析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如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缺点也不可忽视。
首先,这些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流程,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其次,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提取和浓缩样品,这会导致挥发性成分的损失,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分析方法。
二、无损检测技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和分析。
其中,红外光谱技术和电子鼻技术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红外光谱技术能够通过检测挥发性成分所发出的特征红外光谱,实现对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和准确检测。
与传统方法相比,红外光谱技术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逐渐成为食品行业中挥发性成分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
电子鼻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技术,通过一组传感器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感知和识别。
电子鼻技术利用传感器对挥发性成分的独特电化学特性进行检测,并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实现对成分的识别。
与传统方法相比,电子鼻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不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新兴分析方法除了无损检测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分析方法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
微流控技术是一种以微流体为基础的分析技术,通过微小通道中的流体传输和控制实现样品的分离和检测。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并且可以极大地减少对样品的消耗和污染,对于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导电薄膜传感技术是利用导电材料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感知和响应的技术。
导电薄膜可以通过电阻、电容等参数的变化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
该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并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汉麻花和叶挥发性成分分析

核农学报2024,38(2):0308~0316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汉麻花和叶挥发性成分分析练冬梅姚运法李洲吴松海洪建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摘要:为明确汉麻不同花和叶的挥发性成分,以品种brosom为材料,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雌花、雄花、雌株老嫩叶、雄株老嫩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相对含量在0.05%以上的挥发性成分中,雌花检测到36种、雄花23种、雌株老叶32种、雌株嫩叶35种、雄株老叶26种、雄株嫩叶30种;萜烯类是花、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单萜类是雌/雄花的优势成分,雌花主要成分为β-蒎烯和D-柠檬烯,雄花为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倍半萜类是雌株老/嫩叶优势成分,单萜类是雄株老/嫩叶优势成分;雌株老叶主要成分为β-蒎烯、D-柠檬烯、石竹烯和叶醇,雌株嫩叶为D-柠檬烯、石竹烯和β-金合欢烯,雄株老叶为α-蒎烯、β-蒎烯、石竹烯和叶醇,雄株嫩叶为α-蒎烯和β-蒎烯。
挥发性成分相似率分析结果显示,雌花和雄花相似率较高,雌株老/嫩叶及雄株老/嫩叶相似率极高,而不同性别的花、叶间相似率较低。
雄株老嫩叶α-蒎烯含量(>44.84%)显著高于雌株老嫩叶(<2.65%),雌株老嫩叶的β-金合欢烯含量(>9.18%)显著高于雄株老嫩叶(<0.33%),故α-蒎烯和β-金合欢烯可作为区分brosom雌/雄株的挥发性成分标识物。
α-蒎烯、石竹烯、β-罗勒烯在雌/雄花中的差异表现丰富了汉麻雌/雄花在挥发性成分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研究结果为汉麻育种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汉麻;花;叶片;挥发性成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DOI:10.11869/j.issn.1000‑8551.2024.02.0308汉麻(China-Hemp),别名工业大麻,为大麻科(Cannabinaceae)大麻属(Cannabis)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含量低于0.3%,属于无毒品利用价值大麻类型,被用于纺织、造纸、军需、生物能源、食品保健、医药、化妆品、饲料和油料等[1-5]。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青皮是柑橘属植物中的一种,是一种常见的水果。
其挥发性成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迅速蒸发并具有一定香气的化合物。
挥发性成分是决定植物香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皮作为调味品和医药材料的重要性质之一。
研究青皮的挥发性成分对于了解其化学成分和提取其香气有着重要的意义。
HS-SPME-GC-MS是一种常用的青皮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HS-SPME是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一种,通过将挥发性成分吸附在固相膜上,再用热解吸进行分离和测定。
GC-MS则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将化合物按照其挥发性和质量进行分离和鉴定。
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预处理和分析。
将青皮样品放入封闭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浸泡,提取挥发性成分。
然后,将浸泡后的溶液借助
HS-SPME技术进行微萃取,即将固相纤维插入溶液中,以吸附挥发性成分。
随后,将固相纤维放入气相色谱仪中,以高温加热进行热解吸,将吸附在固相纤维上的化合物脱附,并进入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
通过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通过HS-SPME-GC-MS分析,可以得到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信息。
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单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丰富的香气和生物活性,对于青皮的风味和药效具有重要作用。
HS-SPME-GC-MS是一种常用的青皮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了解其化学成分和提取其香气。
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为青皮的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调味品和药物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2、气相色谱法
常用对照品对照法进行定性鉴别,即在相同的色谱条件 下测定供试品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以确定某组分的存 在与否.
❖(二)3、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
GC-MS:具有分离、分析 的双重功能,增加了定 性鉴别的能力。
三、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可分为总量和单一成分的测定。
总量测定
❖ (一)化学法
利用中药所含挥发油各组分的化学结构及 其主要官能团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别。
例:三氯化铁反应、银镜反应、溴加成反应、苯
肼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浓硫酸反应、香 草醛-浓硫酸反应。
❖ (二)1、薄层色谱法 挥发油成分薄层色谱的条件主要是根据极性大小加 以分离的。 吸附剂:硅胶、中性氧化铝
展开剂:非含氧烃类:石油醚(或正乙烷) 含氧烃类:石油醚(或正乙烷)-醋酸乙酯
常用显色剂有:
(1)香草醛-浓硫酸试剂 (2)2%高锰酸钾试剂 (3)荧光素-溴试剂 (4)2,4-二硝基苯肼试 (5)异羟肟酸铁试剂 (6)三氯化铁试剂 (7)0.05%溴酚蓝乙醇溶液 (8)硝酸铈铵试剂 (9)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 (10)碘化钾-冰醋酸-淀粉试剂
❖ 毛细管柱用玻璃或弹性石英柱。
相色谱由于效率和灵敏度高,加之气相色谱 要求所分析的样品在使用温度下能够汽化,而挥 发油正符合这一条件,所以气相色谱成为研究挥 发油成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已广泛用于挥发油 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
❖ 为了克服一般气相色谱分析中药成分周期长, 操作复杂,可能破坏或损失某些成分的缺点,可 采用闪蒸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成分分析
挥发性成分分析
一
概述
二
定性鉴别
三
含量测定
一、概述
挥发性成分是指存在于中药中的一类具有挥发 性,可被水蒸气蒸馏的物质。
挥发油 分子量较小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小分子生物碱,小分
子苯醌、萘醌,小分子游离香豆素等)
二、定性鉴别
(一)
化学法
(二)
色谱法
定性鉴别
• 薄层色谱法 • 气相色谱法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 水蒸气蒸馏法测定 测定时注意相对密度
挥发油测定器
三、含量测定
具有紫外吸收的挥发油,
效率、灵敏度高,周期长、
如芳香族化合物类。 气相色谱法 操作复杂,普遍适用。
高效液 相色谱 法
单一成分测 薄层扫描法 定
简便、快速,可用于未知 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GC-MS联 用
分离困难,多用于定性, 主要成分含量高的挥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