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儒家思想在幼儿开悟期所倡导的一种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约束幼儿行为规范的一本学习手册。

《弟子规》基于2000前的孔儒学说,制定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的一套行为规范,以幼儿为教育对象,力求塑造符合儒家文明视角的普罗大众。全篇所述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归结为忠、孝、礼、仪、信、智、勤、俭这八字,对于尚未开悟的幼儿来说,按其文所述的行为守则来执行,可以成为被社会大众所认同的规范、文明人。

《弟子规》的最大作用在于修身,首先,它所认定的行为准则即使历经几百年,依然为我们现代社会做推崇,因此按其规范做人、做事,可以更好的融入家庭、社会、工作。其次,作为儒家文化的延续,《弟子规》作为针对幼儿的儒家学说中最浅显易懂的著作,是传承中国文化的一个比较便捷的方式。

不过《弟子规》也有其局限性,儒家思想基本着重于塑造人,却无法对已形成的人格或行为方式提出有效的改变手段。当精神层面的思维定式外露于行为表现时一旦这些行为表现不符合儒家行为标准时,仅界定行为的不文明是无效的,这将最终导致整个体系滑入自苦的境地。因此就社会管理体系来看,无论是家庭、企业、社会,我们应该追寻的是“以儒家的思想塑造人,以法家的制度管理人,以道家的境界引导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