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残余结石发生率10 -20%,处理方法:①经胆道镜取石,②溶 石:用甲基叔丁醚等经T管灌注。
胆管狭窄的含义:正常胆总管直径0.6 -0.8cm,下端Oddi氏括约肌可顺利通过0.4 -0.5cm的胆道探子,若下端小于0.3mm, 则为狭窄。若胆总管扩张大于2.0cm,而下 端仅能通过0.4-0.5cm的胆道探子,则为相 对狭窄。下端过粗,可发生返流性胆管炎。
(五)术中胆道造影(Operative Direct Cholangiography):经胆囊管或胆总管穿刺 造影。有助于了解肝内外胆管情况,发现胆 管内残余结石。
(六)低张十二指肠造影(Barium Contras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X-Rays): 有助于鉴别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是胆道结 石还是壶腹周围癌。
急性胆囊炎
Acute cholecystitis
一、病因
(一)梗阻因素:造成胆囊炎的基本因素。多与结石有关。
(二)细菌感染:由于胆囊管梗阻、胆汁滞留或胆囊血管不 同程度的梗阻,则胆囊粘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在此基 础上细菌入侵导致胆囊炎。
细菌入侵的途径: 1、胆道途径: 尤其是伴有胆总管结石或胆道蛔虫时更为明显; 2、门静脉途径: 胃肠道的细菌由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再随
(三)急性胆囊炎穿孔:弥漫性腹炎表现。
鉴别诊断
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有溃疡病史,腹痛 突然而剧烈,“板状腹”,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升高,注意急性胆囊 炎和急性胰腺炎常常并发。
3、急性阑尾炎:右下固定腹压痛。 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抗感染等。 (二)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不 提倡)。
胆管空肠吻合(袢式、Roux-Y)
间置空肠胆管空肠“Y”型吻合
3)Oddi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胆总 管明显扩张,大于2.5cm者,不能用该术 式。在乳头右上方(11点)切开括约肌, 切开长度在1.5-2.0 cm之间。超过2.0 cm,
有切开十二指肠后壁的可能。纤维十二指 肠Oddi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创伤小。 并发症:出血、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瘘。
适应症:1、阻塞性黄疸,原因不明者;2、曾有胆道手 术史,仍有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者;3、疑有胆管癌或 VATER壶腹周围癌,需鉴别诊断者;4、胆管损伤,胆管狭 窄者。
经肋间穿刺方法:穿刺点右锁骨中线第6或7肋间隙。
并发症:腹腔内出血(0.7~6.5%),胆汁漏及胆汁性腹 炎(2~3%),误穿腹内其它脏器等。
胆管狭窄,不能用胆道探子扩张者,宜采用 下述手术方式。
2)胆肠吻合术:①常用术式为胆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距屈氏韧带10-15cm切 断空肠,肠袢40-50cm(注意血运),胆肠侧 -侧吻合,吻合口大于3-4cm,抗返流措施 (距形瓣、同步、乳头等)。②胆总管十二指 肠吻合:分端-侧及侧-侧吻合,临床常用的 为侧-侧吻合。一般适用于急诊或年老体弱者, 操作简单,但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较高。吻 合口应在2.5cm左右,以免狭窄,吻合位置应 尽量低,减少盲端综合征的发生。③间置空肠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5cm空肠袢,人工乳头。
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 李靖
胆道疾病
Biliary disease
❖胆道的解剖生理概要
胆道分为肝内和肝外胆道两部分。 肝内胆道――肝内部分左右肝管、肝叶肝 管和肝段肝管。 肝外胆道――肝外部分左右肝管、肝总管、 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
左肝管长2.5~4cm,右肝管长1~3 cm,直径 0.3 cm 肝总管长约2~4 cm,直径约0.4~0.6cm 胆总管长约7~9 cm,直径约0.6~0.8 cm Vater壶腹 Oddi括约肌
体征:肝脏不对称性肿大,肝区压痛、叩 击痛。有肝叶萎缩。
解剖生理概要
胆汁的浓缩、储存及排出
胆道系统的特殊检查
一、放射检查 (一)口服胆囊造影
造影方法。了解胆囊的收缩和浓缩功能。缩 小率为30~60%。胆囊不显影提示:胆囊慢性炎 症,胆囊颈结石。
禁忌症:1、碘过敏者;2、肝、肾功能较重 损害;3、胃肠道疾病,肠道吸收不良者;4、黄 疸者(胆红素4 mg%〉。
治疗:采用外科治疗。原则为:1)祛 除病灶:取尽结石;2)解除梗阻:纠正狭 窄;3)通畅引流:胆肠吻合。手术方式有: 胆道探查、T型管引流;胆肠吻合(胆管空 肠吻合,胆管十二指肠吻合);Oddi氏括约 肌切开成形术等。
手术方式的选择: 1)胆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适
用于胆管通畅、无狭窄、无其它病变者。 取尽结石后,检查胆总管下端有无狭窄 (粘膜狭窄、纤维狭窄),根据胆管粗细 选择适宜型号的T型管,引流时间不少于两 周。术后要严密观察胆汁引流情况(量、 颜色、性状),防脱落;拔管注意事项 (时间、夹管、造影)。
二、病理:胆石按其所含主要成分不同 分为三类。
1、胆色素结石 2、胆固醇结石 3、混合结石
(一)、胆囊结石 发病率高,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
疼痛常伴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发热等。 体征:右上腹压痛,急性炎症时常有肌紧张,
可扪到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 辅助检查:B超、口服胆囊造影。 治疗:外科治疗为主,原则为切除病变的胆囊。
(四)化学刺激:由于胆汁滞留胆盐浓度高,加上 细菌的作用,则使结合化的胆汁酸盐对胆囊壁的刺 激更强,导致胆囊粘膜损伤。胰液返流入胆囊亦可 引起急性胆囊炎。
二、病理 (一)单纯性胆囊炎 (二)化脓性胆囊炎 (三)坏疽性胆囊炎
三、临床表现
(一)一般急性胆囊炎的表现:症状:右上 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胛部放射,伴恶心、呕 吐及发热;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压痛明显,伴 肌紧,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莫非氏征阳性。 莫非(Murphy)氏征定义。血象:WBC升高, 中性高。超声检查很有诊断价值。
右肝管 长1.0cm 0.3cm
左肝管 长2.5 cm 0.3cm
胆囊 Oddi括约肌
肝总管 长2~4 cm
0.5cm
胆总管 长7~9 cm 0.6 ~0.8 cm
Vater壶腹
胆总管分为四段: 十二指肠上段 十二指肠后段 胰腺段 十二指肠壁内段
胆囊
•Hartmann氏袋
•Heister瓣
•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总肝 管和肝脏的脏面所构成的三角区。它是肝 门区十分重要的部位,内有胆囊动脉穿行 于其中。胆囊每日分泌粘液约为20 ml。
❖口服胆囊造影
结石负影
结石负影
(二)静脉胆道造影
造影方法。了解胆囊的收缩功能和 胆道情况。当胆囊不显影时提示胆囊管 有梗阻存在
禁忌症:1、碘过敏者 2、黄疸者(胆红素4 mg%)
(三)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黄疸较深而无法由上述方法检查时 应用。
胆囊手术时,行胆道探查的指征:1)有明 确梗阻性黄疸病史;2)术中能扪到结石、肿瘤、 蛔虫等异物;3)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肝内、肝外 胆管有病变(如结石、狭窄);4)胆总管扩张, 直径大于1.5cm,管壁明显增厚;5)急性胆管炎; 6)胆囊内细小结石,胆囊管明显扩张。
溶石治疗、碎石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适 用于年老、心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三)、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
上的结石,可广泛分布于肝内胆管系统, 也可分布在某一区域的肝叶和肝段胆管 内,以左肝外叶和右肝后叶为多见。
临床症状:不如肝外胆管结石典型,依结 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一般表现为肝区 和胸背部不适和胀痛,急性发作时可有寒 战、高热,只有右肝管梗阻才会有黄疸出 现,左肝管结石一般无黄疸。部分严重病 例合并有胆源性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甚 至门静脉高压症,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如上消化道出血。
(七)CT、MRI、MRCP (八)术中术后胆管造影 二、超声检查 三、核素扫描 四、胆道镜检查
术中、术后检查
术 中 胆 道 造 影
先天性胆道扩张症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Congenital choledochus cyst
分型
I型:囊性扩张 II型:憩室样扩张 III型:胆总管开口部囊性脱垂 IV型:肝内外胆管扩张 V型:肝内胆管扩张(caroli病)
(二)、肝外胆管结石
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有无梗阻及感染。 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胆管炎,则会出现典型 的Charcot三联征: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 疸。
体征:皮肤、巩膜黄染,剑突下或右上 腹深压痛,急性感染时,右上腹可出现局限 性腹膜炎,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胆管下端完 全梗阻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辅助检查:B超、CT、PTC、ERCP等。 化验:尿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 血清T-BIL升高,以D-BIL为主。
(二)Mirizzi综合征:部分病人在发病后,除绞痛 外,并出现黄疸。
黄疸的出现意味着:1、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下 端导致梗阻;2、另一种原因是胆囊管结石压迫了胆 总管而发生黄疸(Mirizzi综合征),也就是胆囊管 各肝总管交汇异常而出现的症状。这是解剖异常所 造成的,与胆囊管开口过低或过长而又与肝总管平 行行走有关。
2)与肝外胆管汇接. 3)与胆囊汇接。
胆道系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胆道系统生理
肝细胞24小时分泌胆汁: 800~1200 ml
胆管内压力:
100 ~ 150mmH2O
(0.981~1. 37 kPa)
Oddi氏括约肌压力:
80 ~ 300mmH2O
(0.784~2.94 kPa)
当胆总管内压超过300 mmH2O时,可抑制肝 胆汁的分泌。
❖ 胆囊三角
Triangle of Calot
胆囊管
肝下缘
解剖生理概要
肝总管
胆囊管
胆囊动脉 肝总管 胆总管
❖重要性:胆囊动脉、 右肝动脉、右副肝管经 过三角内,手术时容易 损伤
副肝管――是肝门处一重要的解剖异 常,经解剖研究证明,当肝脏某一段、某 一叶的肝管与左右肝管结合的位置较低, 而在肝外结合时,则在肝外部分的叶、段 肝管称为副肝管。尸检大约10%存在副肝 管。1)与胆囊管汇接.
慢性胆囊炎
Chronic cholecystitis
一、病因和病理 (一)感染性胆囊炎 (二)代谢性胆囊炎 (三)梗阻性胆囊炎:“白胆汁”(胆囊积液)
的定义 (四)萎缩性胆囊炎 二、临床表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有时无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影像学表现(B超和胆囊造 影)。
三、治疗:胆囊切除术(传统手术和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 3、肝动脉途径: 败血症时细菌由肝动脉进入胆囊; 4、淋巴途径: 细菌直接经淋巴管侵入胆囊壁。
(三)血管因素:胆囊动脉通常仅1~2支,为未梢 动脉。在有慢性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当急性血容量 不足时则易造成胆囊急性缺血。故当发生MOF、严 重的脓毒血症、低血容量休克、严重的创(烧)伤、 重症胰腺炎及大手术后可发生急性胆囊炎。
手术方式:1)传统开腹手术(胆囊切除、胆囊造 口);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注意事项:副肝管、肝动 脉损伤、继发性胆管结石。
继发性胆总管 结石
胆囊切除时,副肝管的处理:1)纤细 的副肝管可切断、结扎;2)粗大的副肝管, 切断后与肝外胆管吻合;3)汇入胆囊的粗 大副肝管,胆囊留一小部分,做成“喇叭 口”,与肠道吻合,行内引流术。
(四)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简述方法。并发症:1、无症状 的血清淀粉酶增高(1/3);2、急性胰腺炎 (1%);3、胰腺假性囊肿;4、胆道感染。 禁忌症: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胰腺假 性囊肿等。
胆石病
cholelithiasis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包括胆囊、胆管内 发生结石的疾病。按结石所在部位分为:1) 胆囊结石(占50%);2)肝外胆管结石 (20-30%);3)肝内胆管结石(20- 30%)。
胆管结石可按其形成的部位分为:原发 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前者为原始 形成于肝内外胆管(不包括胆囊);后者指 结石形成于胆囊内,经胆囊管排入胆管内。 可根据结石的性质鉴定其来源。
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残余结石发生率10 -20%,处理方法:①经胆道镜取石,②溶 石:用甲基叔丁醚等经T管灌注。
胆管狭窄的含义:正常胆总管直径0.6 -0.8cm,下端Oddi氏括约肌可顺利通过0.4 -0.5cm的胆道探子,若下端小于0.3mm, 则为狭窄。若胆总管扩张大于2.0cm,而下 端仅能通过0.4-0.5cm的胆道探子,则为相 对狭窄。下端过粗,可发生返流性胆管炎。
(五)术中胆道造影(Operative Direct Cholangiography):经胆囊管或胆总管穿刺 造影。有助于了解肝内外胆管情况,发现胆 管内残余结石。
(六)低张十二指肠造影(Barium Contras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X-Rays): 有助于鉴别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是胆道结 石还是壶腹周围癌。
急性胆囊炎
Acute cholecystitis
一、病因
(一)梗阻因素:造成胆囊炎的基本因素。多与结石有关。
(二)细菌感染:由于胆囊管梗阻、胆汁滞留或胆囊血管不 同程度的梗阻,则胆囊粘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在此基 础上细菌入侵导致胆囊炎。
细菌入侵的途径: 1、胆道途径: 尤其是伴有胆总管结石或胆道蛔虫时更为明显; 2、门静脉途径: 胃肠道的细菌由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再随
(三)急性胆囊炎穿孔:弥漫性腹炎表现。
鉴别诊断
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有溃疡病史,腹痛 突然而剧烈,“板状腹”,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升高,注意急性胆囊 炎和急性胰腺炎常常并发。
3、急性阑尾炎:右下固定腹压痛。 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抗感染等。 (二)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不 提倡)。
胆管空肠吻合(袢式、Roux-Y)
间置空肠胆管空肠“Y”型吻合
3)Oddi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胆总 管明显扩张,大于2.5cm者,不能用该术 式。在乳头右上方(11点)切开括约肌, 切开长度在1.5-2.0 cm之间。超过2.0 cm,
有切开十二指肠后壁的可能。纤维十二指 肠Oddi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创伤小。 并发症:出血、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瘘。
适应症:1、阻塞性黄疸,原因不明者;2、曾有胆道手 术史,仍有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者;3、疑有胆管癌或 VATER壶腹周围癌,需鉴别诊断者;4、胆管损伤,胆管狭 窄者。
经肋间穿刺方法:穿刺点右锁骨中线第6或7肋间隙。
并发症:腹腔内出血(0.7~6.5%),胆汁漏及胆汁性腹 炎(2~3%),误穿腹内其它脏器等。
胆管狭窄,不能用胆道探子扩张者,宜采用 下述手术方式。
2)胆肠吻合术:①常用术式为胆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距屈氏韧带10-15cm切 断空肠,肠袢40-50cm(注意血运),胆肠侧 -侧吻合,吻合口大于3-4cm,抗返流措施 (距形瓣、同步、乳头等)。②胆总管十二指 肠吻合:分端-侧及侧-侧吻合,临床常用的 为侧-侧吻合。一般适用于急诊或年老体弱者, 操作简单,但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较高。吻 合口应在2.5cm左右,以免狭窄,吻合位置应 尽量低,减少盲端综合征的发生。③间置空肠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5cm空肠袢,人工乳头。
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 李靖
胆道疾病
Biliary disease
❖胆道的解剖生理概要
胆道分为肝内和肝外胆道两部分。 肝内胆道――肝内部分左右肝管、肝叶肝 管和肝段肝管。 肝外胆道――肝外部分左右肝管、肝总管、 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
左肝管长2.5~4cm,右肝管长1~3 cm,直径 0.3 cm 肝总管长约2~4 cm,直径约0.4~0.6cm 胆总管长约7~9 cm,直径约0.6~0.8 cm Vater壶腹 Oddi括约肌
体征:肝脏不对称性肿大,肝区压痛、叩 击痛。有肝叶萎缩。
解剖生理概要
胆汁的浓缩、储存及排出
胆道系统的特殊检查
一、放射检查 (一)口服胆囊造影
造影方法。了解胆囊的收缩和浓缩功能。缩 小率为30~60%。胆囊不显影提示:胆囊慢性炎 症,胆囊颈结石。
禁忌症:1、碘过敏者;2、肝、肾功能较重 损害;3、胃肠道疾病,肠道吸收不良者;4、黄 疸者(胆红素4 mg%〉。
治疗:采用外科治疗。原则为:1)祛 除病灶:取尽结石;2)解除梗阻:纠正狭 窄;3)通畅引流:胆肠吻合。手术方式有: 胆道探查、T型管引流;胆肠吻合(胆管空 肠吻合,胆管十二指肠吻合);Oddi氏括约 肌切开成形术等。
手术方式的选择: 1)胆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适
用于胆管通畅、无狭窄、无其它病变者。 取尽结石后,检查胆总管下端有无狭窄 (粘膜狭窄、纤维狭窄),根据胆管粗细 选择适宜型号的T型管,引流时间不少于两 周。术后要严密观察胆汁引流情况(量、 颜色、性状),防脱落;拔管注意事项 (时间、夹管、造影)。
二、病理:胆石按其所含主要成分不同 分为三类。
1、胆色素结石 2、胆固醇结石 3、混合结石
(一)、胆囊结石 发病率高,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
疼痛常伴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发热等。 体征:右上腹压痛,急性炎症时常有肌紧张,
可扪到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 辅助检查:B超、口服胆囊造影。 治疗:外科治疗为主,原则为切除病变的胆囊。
(四)化学刺激:由于胆汁滞留胆盐浓度高,加上 细菌的作用,则使结合化的胆汁酸盐对胆囊壁的刺 激更强,导致胆囊粘膜损伤。胰液返流入胆囊亦可 引起急性胆囊炎。
二、病理 (一)单纯性胆囊炎 (二)化脓性胆囊炎 (三)坏疽性胆囊炎
三、临床表现
(一)一般急性胆囊炎的表现:症状:右上 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胛部放射,伴恶心、呕 吐及发热;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压痛明显,伴 肌紧,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莫非氏征阳性。 莫非(Murphy)氏征定义。血象:WBC升高, 中性高。超声检查很有诊断价值。
右肝管 长1.0cm 0.3cm
左肝管 长2.5 cm 0.3cm
胆囊 Oddi括约肌
肝总管 长2~4 cm
0.5cm
胆总管 长7~9 cm 0.6 ~0.8 cm
Vater壶腹
胆总管分为四段: 十二指肠上段 十二指肠后段 胰腺段 十二指肠壁内段
胆囊
•Hartmann氏袋
•Heister瓣
•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总肝 管和肝脏的脏面所构成的三角区。它是肝 门区十分重要的部位,内有胆囊动脉穿行 于其中。胆囊每日分泌粘液约为20 ml。
❖口服胆囊造影
结石负影
结石负影
(二)静脉胆道造影
造影方法。了解胆囊的收缩功能和 胆道情况。当胆囊不显影时提示胆囊管 有梗阻存在
禁忌症:1、碘过敏者 2、黄疸者(胆红素4 mg%)
(三)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黄疸较深而无法由上述方法检查时 应用。
胆囊手术时,行胆道探查的指征:1)有明 确梗阻性黄疸病史;2)术中能扪到结石、肿瘤、 蛔虫等异物;3)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肝内、肝外 胆管有病变(如结石、狭窄);4)胆总管扩张, 直径大于1.5cm,管壁明显增厚;5)急性胆管炎; 6)胆囊内细小结石,胆囊管明显扩张。
溶石治疗、碎石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适 用于年老、心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三)、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
上的结石,可广泛分布于肝内胆管系统, 也可分布在某一区域的肝叶和肝段胆管 内,以左肝外叶和右肝后叶为多见。
临床症状:不如肝外胆管结石典型,依结 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一般表现为肝区 和胸背部不适和胀痛,急性发作时可有寒 战、高热,只有右肝管梗阻才会有黄疸出 现,左肝管结石一般无黄疸。部分严重病 例合并有胆源性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甚 至门静脉高压症,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如上消化道出血。
(七)CT、MRI、MRCP (八)术中术后胆管造影 二、超声检查 三、核素扫描 四、胆道镜检查
术中、术后检查
术 中 胆 道 造 影
先天性胆道扩张症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Congenital choledochus cyst
分型
I型:囊性扩张 II型:憩室样扩张 III型:胆总管开口部囊性脱垂 IV型:肝内外胆管扩张 V型:肝内胆管扩张(caroli病)
(二)、肝外胆管结石
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有无梗阻及感染。 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胆管炎,则会出现典型 的Charcot三联征: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 疸。
体征:皮肤、巩膜黄染,剑突下或右上 腹深压痛,急性感染时,右上腹可出现局限 性腹膜炎,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胆管下端完 全梗阻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辅助检查:B超、CT、PTC、ERCP等。 化验:尿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 血清T-BIL升高,以D-BIL为主。
(二)Mirizzi综合征:部分病人在发病后,除绞痛 外,并出现黄疸。
黄疸的出现意味着:1、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下 端导致梗阻;2、另一种原因是胆囊管结石压迫了胆 总管而发生黄疸(Mirizzi综合征),也就是胆囊管 各肝总管交汇异常而出现的症状。这是解剖异常所 造成的,与胆囊管开口过低或过长而又与肝总管平 行行走有关。
2)与肝外胆管汇接. 3)与胆囊汇接。
胆道系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胆道系统生理
肝细胞24小时分泌胆汁: 800~1200 ml
胆管内压力:
100 ~ 150mmH2O
(0.981~1. 37 kPa)
Oddi氏括约肌压力:
80 ~ 300mmH2O
(0.784~2.94 kPa)
当胆总管内压超过300 mmH2O时,可抑制肝 胆汁的分泌。
❖ 胆囊三角
Triangle of Calot
胆囊管
肝下缘
解剖生理概要
肝总管
胆囊管
胆囊动脉 肝总管 胆总管
❖重要性:胆囊动脉、 右肝动脉、右副肝管经 过三角内,手术时容易 损伤
副肝管――是肝门处一重要的解剖异 常,经解剖研究证明,当肝脏某一段、某 一叶的肝管与左右肝管结合的位置较低, 而在肝外结合时,则在肝外部分的叶、段 肝管称为副肝管。尸检大约10%存在副肝 管。1)与胆囊管汇接.
慢性胆囊炎
Chronic cholecystitis
一、病因和病理 (一)感染性胆囊炎 (二)代谢性胆囊炎 (三)梗阻性胆囊炎:“白胆汁”(胆囊积液)
的定义 (四)萎缩性胆囊炎 二、临床表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有时无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影像学表现(B超和胆囊造 影)。
三、治疗:胆囊切除术(传统手术和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 3、肝动脉途径: 败血症时细菌由肝动脉进入胆囊; 4、淋巴途径: 细菌直接经淋巴管侵入胆囊壁。
(三)血管因素:胆囊动脉通常仅1~2支,为未梢 动脉。在有慢性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当急性血容量 不足时则易造成胆囊急性缺血。故当发生MOF、严 重的脓毒血症、低血容量休克、严重的创(烧)伤、 重症胰腺炎及大手术后可发生急性胆囊炎。
手术方式:1)传统开腹手术(胆囊切除、胆囊造 口);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注意事项:副肝管、肝动 脉损伤、继发性胆管结石。
继发性胆总管 结石
胆囊切除时,副肝管的处理:1)纤细 的副肝管可切断、结扎;2)粗大的副肝管, 切断后与肝外胆管吻合;3)汇入胆囊的粗 大副肝管,胆囊留一小部分,做成“喇叭 口”,与肠道吻合,行内引流术。
(四)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简述方法。并发症:1、无症状 的血清淀粉酶增高(1/3);2、急性胰腺炎 (1%);3、胰腺假性囊肿;4、胆道感染。 禁忌症: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胰腺假 性囊肿等。
胆石病
cholelithiasis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包括胆囊、胆管内 发生结石的疾病。按结石所在部位分为:1) 胆囊结石(占50%);2)肝外胆管结石 (20-30%);3)肝内胆管结石(20- 30%)。
胆管结石可按其形成的部位分为:原发 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前者为原始 形成于肝内外胆管(不包括胆囊);后者指 结石形成于胆囊内,经胆囊管排入胆管内。 可根据结石的性质鉴定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