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五章结构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类学
♦把语言学的术语和方法应用到语言之外的各个符号系统,归根结蒂是要寻求思维的恒定
结构。

♦FerdinanddeSaussure 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为结构主义奠定基础的重要著作。

♦“二项对立”(binaryopposition) 原理♦语言的“横组合”(syntagmatic) “纵组合”(paradigmatic)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分析对叙述体文学研究的影响不可低估。

神话思维有具体逻辑。

结构主义诗论
♦雅各布森语言分析♦卡勒论诗的程式(法国结构主义者耶奈特)
♦诗的非个人性impersonality ♦诗的整体性totality
♦诗必有意义significance ♦雅各布森强调语言特性,卡勒重视阅读过程中的程式
和假定。

结构主义叙事学
♦RobertFrost 把诗定义为“在翻译中失掉的东西”。

♦意大利谚语traduttore,tradittore( 翻译者即反逆者)
♦俄国学者弗拉基米尔-普洛普对童话进行的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分析<一组神话的逻辑形式>♦托多洛夫在《〈十日谈〉的语法》中:
1.注重文学语法——>注重文学的阅读2 •语言结构本身——>读者的活动== >走向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遗产:注意采取多角度和比较,注意作品与其他作品联系,寻求普遍性的结论♦严重局限:
1.按语言学模式总结出来的叙述的语法,不可避免忽略决定每部作品艺术价值的具体形式,
不可能对作品做出审美的价值判断(与新批评相对)
2•把作品基本结构看成自足的系统,忽略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与实证主义相对)
3.寻求先于叙述而存在的基本故事.带有超验的色彩,离文学的具体性越来越远,脱离文
学丰富的内容。

1、结构主义:即对各种关系的研究。

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解释说,结构主义所要研究的中心课题,就是从混乱的现象背后找出秩序来。

他说的秩序是事物的结构关系,包括事物内各成分之间的组合法则和各现象之间的共同模式。

结构主义文论极盛于20 世纪60 年代中后期和70 年代,是继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之后出现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论。

它把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索绪尔所倡导的
现代结构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原则应用于文学批评之中。

运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文学作品的内在秩序和结构模式的研究。

索绪尔一反传统的探究语言演变的历史语言学研究方法,主张对语言进行共时分析,透
过具体的言语行为发掘出语言潜在支配性的规则系统。

他提出了言语(parole )和语言(langue )之间的重要区别。

言语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使用的词句,语言则是支配具体言语的规则系统。

词语(符号)由能指(signifier )和所指(signified )两部分组成。

前者是词语的音响或书写标记,
后者是词语表达的概念。

两者就像一张纸的两面那样密不可分。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约定俗成和任意性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

意义的产生是符号间相互区分的结果,即词语意义的产生并不依据现实。

语言是一种独立自足的系统,意义也就不是由讲话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而是由整个语言系统产生的。

正如有的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这些重要的语言学原则对文学批评产生的重要启迪是,它否定了某些传统文学批评(如模仿论、表现说和实用说)中以作者和社会现实为文学作品阐释切入点的做法,转而关注意义产生的方式,而非专注意义本身。

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研究个别言语而是研究整个语言系统。

与这种情况相似,文学结构主义者认为个别作品应看作是类似言语的东西,其中充满了文学语言的规律。

此外,索绪尔本人也认为,语言与任何形式的社会行为在结构和组织上都有相似性。


这个前提下,对于其他人文学科来说,语言研究方法具有范式意义,推而广之,可以应用到包括文学在内的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中。

列维—斯特劳斯秉承这一思路,把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引入文化人类学。

他对美洲土著人的神话、亲属关系和烹饪技术的结构分析表明,这些神话、亲属关系和烹饪技术都是像语言那样有结构的系统。

它们的个别构成元素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们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一部分。

在他的分析中,神话被分解成一个个基本单位(神话素),如同语言的基本语音单位(音素)一样,正如伊格尔顿所说:“只有通过特殊方式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获得意义。

支配这种结合的诸项原则便可以视为一种语法,即存在于叙事表面下的一套关系,它们构成了神话的真正意义。

”文学结构主义的成就最突出地体现在以茨维坦•托多洛夫、A. J.格雷玛斯、杰拉德•热耐特等人的叙事学理论以及罗兰•巴特的文学批评之中。

同俄国形式主义一样,结构主义深信并努力探求一门文学科学的存在。

这门科学建立在形式而不是内容的基础上,文本本身是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关注的焦点。

因此它又和英美新批评有相似之处。

但正如有些批评家所指出的,它与俄国形式主义的分歧表现在:后者并不太关注文学文本的深层规律和结构;新批评强调文本意义的有机一致性也与结构主义坚持文本的多义性形成了鲜明对照。

按照罗兰•巴特的说法,批评积极地为文本创造意义,而不是被动地译解作品的意义,因为结构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便是承认“人文活动及其产物,甚至感知和思想本身
是建构性质的而不是天然的”
2、基本特征:
a 屏弃主体,标举关系。

结构主义的兴起是对存在主义的否定。

结构主义屏弃主体论,否认个人和实体具有独立的价值,而注重的上非个人的系统,强调关系重于关系项,人的作用、人的价值都是在关系系统中确立和表现出来的。

其突出突出表现在对作家研究的否定上,主张文学本身有一套可供分析的共同模式,文学批评应从文本内部发掘其形式规律,着眼点在于作品中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模式。

b 形式就是价值。

明确提出文学批评的对象是纯形式的。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任务是发现文本的有效性,目的是要揭示文本这个符号系统内部各种成分构成、组合、制约的关系和规律,而这些形式本身就是价值。

在研究中,将叙述文本中的各种叙述方式和以往视为作品内容的情节、人物、环境作为叙事文形式
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都可以作分割的非连续性的分析。

“进入作品的内容即形式”。

c 无信息的规则。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力图超越具体作家作品和时代,以探求支配和制约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和普遍规律。

3、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叙事文研究
叙事文的结构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叙述方式的研究热奈特《叙事话语》
a 叙事结构分析
叙事结构指故事的构成要素和构成原则。

叙事结构分析就是将叙事作品作为一个结构系统,努力阐明该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深层结构,发掘作品的二元对立模式。

基本步骤:分解情节、抽象集合。

b 视角和叙述这分析
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

视角的处理关涉作品语言
的表达、情节的组织、意蕴的揭示乃至整个作品的成败。

三种聚焦类型:
非聚焦型: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任意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

内聚焦型:每件事都严格的按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

它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主人公或见证人)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获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仅凭接触去猜度、臆测其思想感情。

外聚焦型:叙述者严格的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的动机、目的、思想与感情。

分析视角的限制和变化是叙事文视角评论的主要工作。

叙述者即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声音或讲话者”,与视角一切构成了叙述。

叙述者的分类:叙述者与所叙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异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叙述的是别人的故事同叙述者:是
故事的人物,叙述的是自己的或与自己有关的故事以次要人物或旁观者身份出现的同叙述者形象:拉开了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造成了一定的空白,增加了作品的客观性和层次感。

如《孔乙己》中小伙计。

文本叙述层次的不同:叙述层次:指所叙故事与故事里面的叙事之间的关系,即大故事中套小故事。

外叙述者:包括整个作品的叙述。

内叙述者:叙述故事中的故事,包括故事中人物讲述的故事、回忆、梦等。

内外叙述者的关系:
a 因果关系:内叙述者通过他所叙述的故事或明或暗地回答外叙述者叙述中的问题,或外叙述者为内叙述者的叙述作出解释;
b 语义关系:外叙述者的叙述与内叙述者的叙述在意义上形成类同或类比;内外叙述者也可以在叙事文中只充当推动叙述的功能或担保文本真实性的作用。

叙述者的叙述行为;
自然而然的叙述者:隐身文本之中,尽量不露出写作痕迹,仿佛人物事件自行出现,造成一种如临其境的幻觉。

“自我意识”的叙述者:经常在作品中讨论写作情境,表明书中的人物只是写出来的文学人物,是受叙述者操纵的。

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
客观叙述者:充当故事的传达者,起陈述故事的作用,不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判断。

干预叙述者: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可以或多或少的表达自由地表达主观的感受和评价,除陈述故事外,还具有解释和评论的功能。

c 叙事时间分析
叙事文含有两中时间:被叙述的故事的原始或编年时间和文本中的故事时间。

时序:研究事件在故事中的编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文中排列的事件顺序之间的关系。

研究三种时间运动轨迹:a 闪回:回头叙述先前发生的事情;b 闪前:提前叙述以后要发生的事情;c 交错:在叙述中将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

探讨叙事文中双重时间关系:重建故事时间T分析技巧T段落衔接T分析功能:对比、填充、强化、重新认识。

时限:研究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与叙述长度的关系,也就是叙述节奏的问题。

包括五种叙述运动:等述: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基本吻合
概述: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加快节奏、拓展广度扩述: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
省略:叙述暂停,故事时间无声流逝静述:故事时间暂停,叙述充分展开
d 叙述话语分析
叙述话语:主要指叙事文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既包括人物自身的讲话和思想,也包括叙述者转述的人物的讲话和思想。

四种话语类型: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
自由直接引语:指不加提示的人物对话或独白。

语法特征:去掉引导词和引导,以第一称讲述。

叙述特征:抹去叙述者声音,由人物自身说话,在时间、位置、语气、意识等方面均与人物一致。

主要运用:人物对话和人物意识活动中。

自由间接引语:一种以第三人称从人物的视角叙述人物的语言、感受、思想的话语模式。

呈现的是客观叙述的形式,表现为叙述者的叙述,但在读者心中唤起的是人物的声音、动作和心境。

叙述特征:包容了叙述者和人物两种声音。

叙述者与人物的融合是其实质。

文体效果:增加文本的语义密度;使读者的情感复
杂化。

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和批评实践极为繁琐,下面仅以托多洛夫对《十日谈》的分析为例,简要说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操作策略。

托多洛夫的理论出发点是,语言是一切表意系统的主导模式( master
pattern ),叙事与语言之间有着类似结构,因此存在着一套叙事语法。


在叙事分析中套用语言学范畴来分析故事。

他把叙事分成语义( semantic aspect )、句法
syntactic aspect )和语汇( verbal aspect )三个层面。

语义层面是故事的内容,句法层 面是事件之间的联系方式, 语汇层面指的则是对具体的词和词组的使用, 即用以叙述故事的 语言。

其中句法层面是托多洛夫主要研究的内容。

句法由两个基本单位组成,它们是陈述
( proposition )和序列( sequence )。

陈述要么由人物与“最简约的” ( irreducible )动 作相结合而产生 (如甲爱上了乙, 或甲到了乙家) ,要么是由人物与最基本的特征 ( attribute ) 相结合而产生 (如甲为人邪恶, 或乙是女王) 。

序列是构成完整故事的各种有关陈述的集合。

一个故事可能有多个序列, 但至少包含一个序列。

各种叙事单位被看成各种词类: 人物相当
于专有名词,人物动作相当于动词, 人物特征相当于形容词; 同理,陈述和序列分别发挥句 子和段落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

专有名词(人物)和形容词(特征)或者和动词(行动)
组合起来就形成了陈述。

这样一来,整个文本俨然是一种书写的句子结构。

所有动作都可简化为三个动词: 改变( modify )、 越轨( transgress )和惩罚( punish )。

这个重要发现使托多洛夫看到,在他所分析的《十
日谈》 各个小故事中,一再出现这样一个固定程式:变化在不断地发生,各种罪恶行径一直 时代奉行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关联。

在薄伽丘生活的时代,与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相关、 颂扬个人胆识和首创精神的新型价值体系正在逐步确立, 它开始取代旧有的、 约束力较强的 商业体系。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批评也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在《符号学要素》
、《时 尚的系统》 和《神话》 等论著中广泛分析了当代社会文化的文化现象。

他的分析中渗透了这 样一种思想: 语言单位
专有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句子
段落
其中,所有的特征都可简化为三类形容词: 状态( state ,不稳定的特征,如幸福和不 幸),内在性质( quality ,比较稳定的特征,
如善和恶) ,以及条件( condition ,最稳定的
特征,如人物的性别、 宗教信仰及社会地位)
逍遥法外,不受惩罚。

这个程式令托多洛夫看到, 十日谈》所表现出的价值观与作者所处
> > > > >
在着装和谈吐的背后都有一个赋予着装或谈吐意义的系统。

也就是说,他把这
些社会行为解释成各种遵循语言模式运作的符号系统,任何一种社会行为都受到一套规则系统的支配。

巴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批评对早期英国研究影响甚大,是文化研究批评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

结构主义所标榜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精神,给长期受着人本主义思潮熏陶的人们带来一股清风。

它所表现的对叙事问普遍规律执着追求的宏观意识,使其再0 世纪文学批评
领域独树一帜。

它所倡导的模式化和共时性的主张是其最本质的特点,体现了对文学研究科学性的向往和崇尚。

总的说来,正如伊格尔顿所指出的那样,结构主义批评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1)这种批评是分析性的,而不是评价性的,它排除了审美因素;(2)它不理会文本的表面意义,而
是努力发掘故事中潜在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批评的优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文论中存在的尤其是浪漫主义文论中盛行的诗人即天才这种神秘观念。

与传统批评相比,它最具革命性的地方在于它赋予语言极为重要的地位:语言本身不仅是结构主义批评主要关注的对象,而且被当作研究非语言学科的模式。

结构主义批评的缺陷表现在,它过于关注文本本身,脱离作品赖以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常常机械地套用语言学模式,并且论证过程显得琐碎和复杂,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令人感到似是而非,莫衷一是。

此外,结构主义批评所自我标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也是值得怀疑的。

在后结构主义看来,结构主义在分析作品、神话和言语行为的深层结构时,实际上是带着主观先见暗中构建这些结构,因此它只是一种解读行为,远非以探
索所研究领域固有结构为已任的科学。

随着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兴起,
巴特等结构主义
者开始转向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时代逐渐成为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