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模型

发布者:赵海霞发布时间:2007-5-24 22:54:00

内容摘要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建立一个能科学和客观地反映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模型,对于构建和维护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并构建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正文

文字大小:大中小

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模型

赵海霞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企管系,郑州451191)

内容摘要: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建立一个能科学和客观地反映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模型,对于构建和维护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并构建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劳动关系和谐度模糊综合评价

引言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比较容易,因为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很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而且企业拥有用人自主权,劳动者拥有自主择业权,双方权力的扩大使得劳动关系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动态化的态势,矛盾、利益冲突的空间大大扩展。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组织,其劳动关系的和谐状况,既关系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又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行。因此,构建和维护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结合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建立一个能科学和客观地反映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模型,对于构建和维护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内涵及其特征

企业劳动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由一定方式规范其建立、运行和调整的,发生在就业组织和劳动力市场中的主体之间的权利安排以及由此引起的主体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一种主体间的经济权利关系。企业劳动关系包括劳动者与企业(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的主体各方在理念、行为、利益方面的协调有序,是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是一种友好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其目标是既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效率,又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利润。

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观念一致

观念决定行为,企业劳动关系各方只有在观念上一致,才能产生目标一致的行为。因此,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首先是主体各方在平等合作观念、以人为本观念、利益共享观念、诚信观念和稳定观念等方面的一致认同。平等合作观念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以人为本的劳动观、管理观和发展观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利益共享观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诚信观是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机制,稳定则是企业劳动关系各方的需要,是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的外在体现。

(二)行为协同

对抗和冲突不是和谐的表现,和谐内在要求协同。因此,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表现为在观念一致的前提条件下主体各方围绕共同目标形成的行为一致和协同,彼此之间相互补充而非对抗和削弱。

(三)利益均衡

经济利益关系是劳动关系的核心,利益均衡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是劳动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平等享有剩余价值索取权的结果。

从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来看,企业组织与劳动者之间是平等合作、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如果劳动关系主体各方没有平等合作、风险共担,就不可能形成契约;如果合作中没有互惠互利、利益共享,主体双方就有可能随时放弃契约,契约就不可能长久维持。因此,和谐企业劳动关系是实现企业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和则两利”的双赢关系。

二、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是指企业内各个层级、各个岗位的群体在理念、行为、利益方面的协调有序的状态及整个企业活力状态。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状况作科学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择和确定的原则

1.代表性:从众多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因素中按照一定的准则选取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2.适用性:选取的指标应适用于不同的行业与企业,具有普遍性;

3.可操作性:指标的获取、收集和整理要简便易行,具有可行性;

4.有效性:指标体系的合成能够客观、定量地反映企业劳动关系的状态。要避免指标交叉和重复。

(二)指标体系内容

依据企业劳动关系的内容以及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内涵,本文主要从权利安排、劳动关系建立与调整、劳动关系主体行为方式以及其他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状况的评价。依据指标确定的原则和方法,确立了评价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三、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方法选择

本文设计的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对于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定量指标主要来自企业的历年数据,其中包括指数化数值,对有些定性指标基本是由主观判断得到,虽然尽量避免主观片面,但指标值或多或少都受到个体的主观因素影响,存在随机性和不可控性,正是由于具有这些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通过建立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期更准确地测度其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由于企业劳动关系涉及的因素很多,这时会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因素过多,对它们的权数分配难于确定;另一方面,即使确定了权数分配,由于需要满足归一化条件,每个因素的权值都很小。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本文设计的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属于三级因素系统,其模糊综合评判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状态的评价等级(评语集)分为五个等级:V={和谐,比较和谐,一般,初显不和谐,不和谐}。各等级标准值可采用百分制,规定和谐:[90,100]、比较和谐:[80,90()、一般:[70,80()、初显不和谐:[60,70)、不和谐[50,60) ,再取组中值(95,85,75,65,55)构成转化矩阵C进行量化。依次评级,90分以上为和谐,80至90分为比较和谐,70至80分为一般,60至70分为初显不和谐,60分及以下为不和谐。60分设定为不和谐预警线。

第二步:确定指标权重

用专家调查法(Deilph)或者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即确定出同一层次指标相对于其上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其中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数分配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主观因素,但计算过程较为繁琐。

在本文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一级、二级指标相对于三级指标而言,其权重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建议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于三级指标,则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应该指出,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因此,评价指标的权重也应当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变化,以及经验的总结和积累进行适时的调整,以体现事物发展的要求。

表1 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权利安排状况获取劳动报酬权工资水平(与行业同期平均工资相比)

工资发放及时性

工资分配公平性

工资增长率(与上年同期比)

加班工资率与正常上班工资率的比率

参加社会保险权养老保险参保率

医疗保险参保率

工伤保险参保率

失业保险参保率

女职工生育保险参保率

其他商业保险或补充保险参保率

获得劳动保护权工伤事故发生率及其级别

工伤事故赔付率

工作环境满意度

休息权人均周工作小时数

获得在职教育和培训权人均获得在职教育和培训小时数

人均在职教育和培训费用

在职教育和培训费用总额与利润总额的比率

参与管理权表达权的大小

提出建议有回应的比率

提出建议被采纳的比率

民主参与方式的多少

社会组织权工会组织的设立(有或无)

工会代表员工利益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