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与意义

走进逻辑之门

1.逻辑无处不在

案例一:

在进人正规的主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爱因斯坦是怎样跟学生讲逻辑的:爱因斯坦对学生说:“有两位工人,修理老旧的烟囱,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请问你们谁会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煤灰的工人会去洗澡喽。”爱因斯坦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满身的煤灰,他觉得从烟囱里爬出来真是肮脏,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我现在再问你们,谁会去洗澡?”

有一位学生很兴奋地发现了答案:“噢!我知道了!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时,觉得他自己必定也是很脏的,但是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时,却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工人跑去洗澡了。”爱因斯坦看了看其他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只见爱因斯坦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是错的……两个人同时从老旧的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干净的,另一个是脏的呢?”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逻辑”。

案例二:

算命先生的“一指”三个书生赴京赶考前,去拜见算命先生。问先生:“几人能中?”先生伸出一根手指。问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先生说:“天机不可泄。”三人走后,先生的徒弟问:“这‘一指’是什么意思?”先生说:“‘一指’无非代表——一人中、一人不中、一起中、一起不中。”算命先生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对三个书生所有的赶考结果都考虑到了,用逻辑的专业术语就是算命先生穷尽了选言肢,这样不管什么结果都在他的“一指”内。详情如下:如果有一个书生没考中,那么算命先生“一指”代表“一人中”;

如果仅有一个书生没考中,那么算命先生“一指”代表“一人不中”;如果三个书生全考中,那么算命先生“一指”代表“一起中”;如果三个书生都不中,那么算命先生“一指”代表“没有一个中”。试想一下,当决策者遇见某些问题时,如果他考虑到所有存在的情况,即穷尽了选言命题的选言肢,然后再作出决策,可想而知,他的策略风险是极低的,甚至可以说,万无一失。

案例三:

我们经常还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张:老王,你若不在办公室而是到外面去吸烟,那不是更好吗?老王:吸二手烟没那么糟糕,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吸汽车尾气的油烟,那才糟糕呢!现在不比从前

了,从前骑车上班能锻炼身体,现在骑车上班会减少寿命。听说有一位每天在马路上跑步锻炼的小伙子,烟酒不沾,却得了肺癌,年纪轻轻就死了。

听了老王的话,老张也许会随着老王感叹。如果这样,老张则陷入了老王的陷阱。老张想和老王讨论的是老王出去抽烟是否对办公室中其他人来说更好,而老王引入不相干的、但表面上好似原来的论题——吸汽车尾气比吸二手烟更糟糕,来转移老张对所讨论问题的注意力。这样使老张不知不觉地跳到另一个论题,而且相信原来的问题已经解决,甚至干脆忘记了原来的论题。老王实际上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这在论证中是不允许的。老张驳斥老王的简单方法是对老王说:“你说的虽然一点不错,但是与我们的讨论毫不相干!”以上例子,我们只是截取了生活中与选言命题、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类比论证等相关的片段,并没有详细阐述这些知识。

趣味故事: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里说,有一位品貌出众的富家姑娘叫鲍西霞,许多王孙公子为之倾倒,但她遵循已故父亲的遗嘱,必须猜匣为婚。鲍西霞身边有金、银、铅三只匣子,其中只有一只匣子里放着她的肖像,这三只匣上面各刻着一句话:

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了“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了“肖像不在此匣中”,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根据这些情况猜中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她就嫁给谁。

这里,如果谁能准确地运用排中思维,那他就是漂亮贤淑的鲍西霞的夫婿了。因为,金匣上刻的话就是说肖像不在金匣中,这与银匣上刻的“肖像在金匣中”正好构成矛盾关系,两者必有一真。为了确保只有一句真话,那么铅匣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必须是假话,由此可以判定鲍西霞的肖像就在铅匣中。

2.逻辑的含义

逻辑”是一个外来词,它是英文Logic的音译,而英文Logic又源于希腊文λσγοs(逻各斯),其原意是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逻辑”常见的四种含义:

(1)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如:“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伟任务是我国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部革命过程是合乎逻辑的。”

“捣蛋,失败,再捣蛋,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

(2)指思维的规律或规则和思维的结构方法。如“考虑问题、说话、写文章,应当符合逻辑”,“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文章的逻辑性很强”

有一次,大军阀韩复榘装模作样地给大学生讲演,劈头就说:“今天是我讲演的天气,我看来的人很茂盛,大概来了三分之五,没有到的举手。诸位上大学的,念大书的,懂七八国英文……”哄的一声,听众大笑。听众为什么哄堂大笑呢?因为这个大军阀的讲演毛病不少:一是用词不当。“讲演”和“天气”有什么关系?人怎么能说“来得茂盛”?二是不合逻辑。来的人怎么能是三分之五,没到的人怎么能举手?用“大”不能限制“书”,用“七八国”不能限制“英文”。

(3)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例如:“侵略者奉行的强盗逻辑”

“只因为你们的土地太广大了,所以我们要来占领,居住。土地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不能让你们独占。”

“我们并不愿意这样做,但这是我们的责任,神圣的责任,我们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

这是流氓的逻辑,恶棍的逻辑,强盗的逻辑!

(4)指逻辑学这门科学。表示研究正确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而通常则习惯用于表示形式逻辑。

如:“大学生应该学点逻辑。”

第一节: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

一、形式逻辑的对象

逻辑学: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传统的形式逻辑、现代(数理逻辑之分)

1.形式逻辑的对象

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形式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的科学。

2.思维(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维形式?)

广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他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狭义: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在这阶段,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并用其构成判断(命题)、推理或论证。

例如:艺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表现社会存在的比较自觉的定型化方式。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科学、哲学等。

第一阶段:艺术、社会意识形式(概念)

第二阶段:艺术是社会意识形式(判断)即断定艺术具有“社会艺术形式”的性质。

第三阶段:“一切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与第二阶段的判断相联系)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

第四阶段: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推理)

从一些判断出发而推出另一个判断即结论,这就是推理。(思维活动的大致情况)。

人们“在脑子中应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功夫”的思维阶段。

(1)思维的特点

思维的过程乃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反映过程,他具有概括性与间接性的特点。

①思维的概括性指思维能反映事物共有的本质特点。

例如:“商品”:就是人们对“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类事物共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用来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非常大。

②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以某种直接知识为中介,取获得间接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去推出新的知识。(或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那些仅凭感性认识不能或难以真正认识的事物。)

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是物体(质点)间由于它们的引力质量而引起的相互所遵循的规律。

(2)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人们在应用概念做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中,是一刻也离不开运用词语、语句等语言形式。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形式。”

①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而间接的反映,是通过语言实现的。

②作为思维类型的概念、命题、推理必须依靠相应的语言单位才能表达和交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③语言也离不开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思维的发展。

4.思维的形式

思维的过程是运用概念、判断和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

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5.思维的结构

思维的结构是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组成要素之间一定的联系方式,是其内容各不相同的各种具体思维形式中最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任何具体思维都有它的内容,也有它的形式。任何具体思维,都涉及一些特定的对象。例如,数学中的具体思维,就涉及数量与图形这些特定的对象;物理学中的具体思维,就涉及声、光、电、力……这些特定的对象;政治经济学中的具体思维,就涉及生产关系、商品、价值……这些特定的对象。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具体思维所涉及的对象是不相同的。但是,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中,又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因素。例如,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中,都要应用“所有……都是……”、“如果……那么……”这些思维因素。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都需要应用的共同思维因素,就是具体思维的形式,或者说,就是思维形式。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所涉及的特殊对象,就是具体思维的内容,或者说,就是思维内)看具体的思维形式

(1)判断思维形式

例:所有的金属是导体。——物理学领域

所有的商品是劳动产品——政治经济学领域

所有正义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政治学领域

金属——导体

——商品——劳动产品——

正义的事业——一定要胜利的

这三类判断(或命题)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但具有共同的因素:“所有的…是…”。这是不同领域具体思维都需要应用的共同思维因素,所以,“所有的…是…”是上面三个判断的思维形式或结构(共同的思维结构)。

判断思维形式的构成因素:

①一个反应判断对象的概念(主项)。

②反应判断对象属性的概念(谓项)。

③(一个)表示对主项概念所反映的所有对象都作了判定的概念(量项)——“所

有的”

④(通过)联词“是”(联项)而(构成的)。

主项、谓项是“变项”,量项、联项是“常项”

判断思维形式的公式:

如果:我们用S表示主项,P表示谓项,即这种判断或命题的思维形式或逻辑结构/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所有的S是P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判断(或)命题思维形式:全称肯定的直言判断(或命题)形式。

另一种判断形式:

例:如果一个产品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为了生产者自身消费,那么这个产品不是商品。

如果金属遇热,那么金属灰膨胀。

如果一切正偶数都大于1,那么1小于一切正偶数。

三个判断各涉及了不同的对象,但其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如果…,那么…”

如果:我们用“P”代表如果后面的内容,用“q”代表那么后面的,则这一判断的形式是:

如果p,那么q。

(2)推理的思维形式

例:凡金属都是导体,铝是金属,所以铝是导体。

凡正义的事业都是一定要胜利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所以,社会主义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

这两个推理,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但有相同的推理结构,即,是由三个概念,两两组合形成的三个判断而构成。

如:三个概念:金属、导体、铝,如果我们用S 、P、M,分别表示推理中三个不同的概念,那么这个逻辑结构就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M是P——金属是导体

S是M——铝是金属

所以,S是P——铝是导体

这是一种常见的推理形式,即三段论的逻辑结构,也称为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形式。

(3)判断形式与推理形式(思维形式)的构成部分:

①逻辑常项。在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判断形式,“所有的S是P”中,“所有的…是…”,无论S与P中的具体内容如何变化,它都保持不变。因此,它是区分各种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

②变项。如,判断形式,“所有的S是P”中的S与P,是判断逻辑形式中的可变部分,代表了不同的具体内容。不管其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其确定的逻辑形式。

必须指出的是,在形式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中,推理形式是最主要的(P6)(4)形式逻辑的规律

①同一律

②矛盾律

③排中律

二、形式逻辑的性质

1.形式逻辑具有“思维的语法”的性质

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而不是研究他们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因为那是各门具体科学的任务。

如:所有的金属是导体;所有的商品是劳动产品。

形式逻辑只研究“所有…是…”,即所有S是P的结构形式。

则,形式逻辑研究所有概念、判断、推理所共同遵守的逻辑规律和规则等。——与语法科学非常相似。

2.遵守形式逻辑的要求,只能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遵守形式逻辑只保证思维形式的正确,并不保证思维内容的真实。

而正确的思维,不仅要求思维形式的正确,即合符逻辑,而且还要求思维内容的真实性,即如实反映客观现实。

3.形式逻辑的对象本身是没有阶级性、也没有民族性的

这门科学领域内一直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斗,如,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来源问题,就一直存在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

我们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学习研究和应用形式逻辑。

三、形式逻辑同数理逻辑、辩证逻辑的关系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性质是:形式逻辑具有“思维的语法”的性质;遵守形式逻辑的要求,只能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形式逻辑的对象本身是没有阶级性、也没有民族性的。

1.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的关系

(1)数理逻辑。是近三百年,特别是近百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它既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是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或形式逻辑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对证明和计算这两个直观概念进行符号化以后的形式系统。数理逻辑是数学基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虽然名称中有逻辑两字,但并不属于单纯逻辑学范畴。

(2)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的不同点:

①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不是完全相同的。

数理逻辑着重研究演绎逻辑(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也称之为一种必然性推理或保真性推理。例如:“凡人皆死”这个前提,推知“苏格拉底必死”这个结论。)形式逻辑研究某些内容,例如,归纳、类比、假说等则是数理逻辑所不研究或尚未研究的对象。同样,数理逻辑的某些内容,例如,公理系统的完全性、独立性、无矛盾性,也是形式逻辑所不研究的内容。

②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研究的方法不同

数理逻辑是应用数学方法,主要是用人工语言研究思维的逻辑结构。也就是说应用人工的符号语言(亦称形式语言)研究词项(概念)、命题(判断)、以及命题之间的联系(推理)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正因为此,不少人主张把数理逻辑叫做符号逻辑)。

自然语言是人们在思维和交际中使用的语言;

人工语言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创制的表意符号系统。

如:自然语言“如果天气好,那么我们就去爬山。”可用人工语言“p→q”表示。

形式逻辑用日常语言来表示思维形式以及思维形式之间的关系。例如,用“所有的S是P”与“如果p那么q”分别来表示完全肯定判断与假言判断。这里的“所有的…是…”与“如果…那么…”就是日常语言。

③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在认识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由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方面的不同,数理逻辑是数学研究中有用的工具,而形式逻辑则是在一般思维中的便利工具。

2.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

(1)辩证逻辑。研究人类辩证思维的科学,即关于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

法的科学。它把概念的辩证运动以及如何通过概念反映现实矛盾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科学中一门关于思维辩证运动的逻辑。恩格斯最早明确地把这种逻辑称之为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就是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两种形式,而这两种形式是辩证逻辑发展的两大阶段,也是人类实现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两大阶段。

(2)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不同

①形式逻辑从思维形式的结构上研究思维的确定性、无矛盾性、明确性和论证性,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但形式逻辑并不研究思维形式如何正确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运动、发展、变化的问题。而辩证逻辑作为现实世界辩证运动的反映,作为认识史的总结,则是以研究辩证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亦即研究思维形式如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即如何反映事物内部矛盾、联系和转化等问题为其主要任务的。

②形式逻辑也不研究各种思维形式之间的发展变化,即不研究概念或判断的形成过程,不研究一种判断或推理形式怎样发展和转化为另一种判断化推理形式,而辩证逻辑却正是主要研究这些问题。

第二节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1.学习形式逻辑,可以为人们获得间接知识或探求新知识提供必要的工具

2.学习形式逻辑,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和严密地论证思想

3.学习形式逻辑,有助于人们反驳谬误,揭露诡辩

二、学习形式逻辑的方法

1.要充分认识学习形式逻辑的重要意义,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持之以恒,这是学习形式逻辑的前提条件。

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这是学习好形式逻辑的关键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和论证思想的作用。学习形式逻辑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逻辑论证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程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和方法,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规律和逻辑原理,同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自觉地运用学过的逻辑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逻辑问题。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就中文系而言,本课程应注意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基础课程相联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应注意重点突出、例证生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教材一般都借用了数理逻辑的语言形式,应注意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转换。 五、本课程讲授一学期,约32学时。书面作业2次。 六、本大纲课程教学内容顺序依托华东师大《形式逻辑》教材内容顺序编排,教学重点为第二、三、四、五、六、十章,教师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课时多少及学生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由于选用教材不同,内容编排顺序以及个别内容、术语可能小异,教学中应作适当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第一节了解:形式逻辑的对象(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性质(全民性、工具性)。 第二节理解: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了解: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性或本质来反映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了解:概念内涵、外延的定义 二、掌握: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第三节概念的种类 一、理解: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二、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三、理解:正概念与负概念 第四节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一、理解:相容关系(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 二、理解:不相容关系(全异:矛盾、反对) 第五节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第六节掌握:定义及其规则 第七节掌握:划分及其规则 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第一节了解:命题和推理的概述 第二节性质命题 一、了解: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二、理解:性质命题根据质和量的不同结合分为六种基本形式。 三、掌握:A、E、I、O四种性质命题的项的周延性 四、掌握:主、谓项相同的A、E、I、O四种性质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第三节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 一、掌握:运用命题变形法的直接推理 二、掌握:依据“逻辑方阵”的命题间关系的直接推理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 第一节三段论 一、理解:三段论及其结构

形式逻辑学 第四版(华东师大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答案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P13-14) 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 2、思维规律。 3、客观规律。 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二、1、(b)。2、(b) 第二章概念 (P43-49) 二.(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 (3)普遍、集合;(4)普遍、非集合; (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 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见下页) 六.全部错误。理由: 1、使用了否定; 2、循环定义; 3、定义过窄; 4、循环定义; 5、隐喻; 6、定义过宽; 7、定义过窄;8、定义过宽。 1、2、3、 4、5、6、 7、8、 or A B B D D C A B C D A A B C C A B B

C D A C B A B C A A B C 七、全部错误。理由: 1、是分解; 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3、不是划分; 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混淆根据; 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6、是分解; 7、多出子项; 8、划分不全。 九、1、内涵、外延。2、交叉、反对。3、不相容(全异)、同一。4、(略)。5、定义过窄。 6、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 7、限制、概括。 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 十、a c d d(c) c d a c 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77-81) 一、(3)、(5)直接表达判断。 二、A A A E O I A(a) E 三、1、不能,能。2、能,能。3、(略) 六、(3)正确。 七、1、SOP。2、真包含于。3、全同、真包含于。4、真假不定。5、特称、肯定。6、SI P 真。 八、c d d d c d 九、de de bc bc 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 PIS。 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SAP、SaP、SEP,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以根据题意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十二、推导: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POS必假,P真包含于S或与S全同,即S真包含P或与P全同,而前者使AB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S 与P全同。 十三、分析:“该来的(人)不(是)来(的人)”可推出“来(的人)不(是)该来的(人)”(SEP PES)。“不该走的(人是)走了(的人)”可推出“不走(的人是)该走的(人)

逻辑学深刻复习知识点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 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 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 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 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传统逻辑定义)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表现方式: 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 2.逻辑学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 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以此为例) 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 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被称作“西方逻辑之父”,主要逻辑著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分别论述概念、命题(判断)、推理、论证、论辩的方法和如何驳斥诡辩的问题。哲学著作《形而上学》系统论述了矛盾律、排中律,涉及同一律。奠定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及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研究了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和推理形式,提出相应推理规则。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17世纪,实验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研究了科学归纳法问题。《新工具》一书中提出科学归纳的“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奠定归纳逻辑的基础。 穆勒(1806-1873):19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在《逻辑体系》(我国近代学者严复译为《逻辑名学》)把科学归纳法发展为五种: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至此,传统逻辑的基本框架大致形成。 现代逻辑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由莱布尼兹奠定基本思想,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的逻辑类型。特点:借助人工语言(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对研究对象整体把握。 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17世纪末期,提出用数学演算的方法处理演绎逻辑;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概述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各种思想逻辑形式的普遍规律,它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我们这里所说的基本规律是相对于特殊规律而言的。我们以前曾经讲过许多逻辑规则,例如定义规则、划分规则、三段论规则等等。这些逻辑规则相对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四条逻辑规律来说,都带有特殊性。它们只在特定的思想逻辑形式里有效。相对于这些逻辑规律来说,逻辑的基本规律则带有普遍性,是对这些规则的进一步概括。因而它们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思想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形式逻辑把它们称为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普遍有效性。逻辑规律是思维活动中的基本准则,对一切思维过程都有制约作用。任何正确的思想,无论是概念、命题还是推理,都必须具有确定性。有确定的内容,确定地反映客观对象,这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正是从不同角度反映这一特征。 同一律提出任何思想与自身同一,矛盾律要求思想不自相矛盾,排中律则排除两个矛盾思想的中间可能性。遵守这三条规律是思想具有确定性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的要求,则势必犯逻辑错误。这是从逻辑规律在思维中的作用说的。 再者,充足理由律也是逻辑思维的必要条件,它是思想具有论证性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的要求,同样犯逻辑错误。

二、客观必然性。逻辑规律不是客观事物的规律,而是思维自身的规律,因此有其主观性。但逻辑规律不是同客观事物毫无关系的纯思维的产物,它有其自身的客观基础,即一切客观事物在其存在时必须具有的规律。因为一切事物在其存在时只能是该事物而非他物;一切事物在其存在时不能是虚无;一切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二者必居其一;一切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 三、逻辑思维具有确定性和论证性的特征。其中,思维的确定性又具体表现为思维的同一性、一贯性和明确性。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有关思维具有确定性的规律,充足理由律是有关思维具有论证性的规律。任何思维活动如若违背了上述四条规律都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逻辑错误。 任何规律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作用。逻辑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同一思维过程,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针对同一对象的思维活动。 所谓“同一时间”,是指思想所涉及的对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那段时间,在此时间内该对象的本质属性保持不变。思维过程中同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思想所涉及对象相对稳定状态所持续时间的长短。 所谓“同一关系”,主要指对象的同一方面。任何对象都有许多方面,是多种本质属性的统一。例如“水”就起码有物理属性方面和化学属性方面。水的物理属性方面表明,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气温摄氏零度时结冰,摄氏100度时沸腾;水的化学属性方面表明,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而构成的物质。因此,在不同的关系下,对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

形式逻辑 第二章 概念 (2)

第二章概念 [学习提示]这一章介绍有关概念的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概念间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等有关明确概念、运用概念的逻辑方法,以提高在思维过程中正确理解概念、准确使用概念的能力,防止进行判断、推理时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第一节概念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 一切客观事物都可以是人类认识和思维的对象,我们称之为思维对象。概念可以反映一切思维对象。 概念是通过反映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来反映思维对象的。事物的属性包括事物的性质及事物的关系两方面.如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动作、美丑、善恶、优劣、用途等都是事物的性质。大于、小于、压迫、反抗、朋友、热爱、同盟、矛盾等是事物的关系。事物的性质及事物的关系,在逻辑学中统称为事物的属性,任何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而任何属性又都是属于某种事物的. 事物的属性有的是特有属性,有的是共有属性。事物的特有属性是指为一类事物所独有而别类事物所不具有的属性.人们就是通过事物的特有属性来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如两足、无毛、直立行走、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等是“人”的特有属性,从而将“人”与其他高等动物区分开。而有五官、四肢,我们称为共有属性。共有属性没有区别性。 在特有属性中,有些是本质属性,有些是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某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和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是本质属性的两个特点。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把握是在认识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概念对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也经历了一个由粗浅到深刻的过程.如:人--“无羽毛而会直立行走的动物”→“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 最初形成的概念是浅层次的,浅层次的概念总是先反映对象的非本质的特有属性,日常生活使用的概念多属于这一类,可称为初级概念。进一步形成的深层次概念才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科学研究和科学论著所使用的概念多属于这一类概念,可称为“科学概念”。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逐步舍掉具体的、现象的、感性的东西,最后只剩下一般的、本质的、理性的东西. 概念形成之后不是固定不变的.首先,概念是要随着人的认识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其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

1、逻辑形式的组成: 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2、概念的种类 判断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取决于其外延中分子对象数量的多少,仅仅包含一个分子对象就是单独概念,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就是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 普遍概念: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的概念。 判断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取决于语句中所规定的对象的属性是整体具有还是其中的分子对象也具有。 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正概念:也叫肯定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也叫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3、概念间的关系 全同关系(同一关系):a b 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即所有的a都不是b并且所有的b也都不是a 矛盾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 4、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 定义过宽: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窄: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2)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同语反复:在定义项中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 定义循环:在定义项中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 (3)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概念。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含混;在定义项中使用了含混不清的概念。 以比喻代定义:定义项用了形象比喻。 4)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用否定联项 5、划分的规则 (1)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划分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划分母项的外延)

第一章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逻辑”一词是古希腊的“逻各斯”这个词演变后的音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逻辑作为一门科学发展至今已成为一大科学门类。本书将要介绍的是它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普通逻辑,又称形式逻辑,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但它并不研究思维的一切方面,而是以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规则为研究对象。 一、思维 从认识的角度来看,思维总是同人们的认识过程相联系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接触外界事物,在人脑中产生感觉、知觉和表象的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 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感觉的综合,它提供事物的整体的外部形象,使人们有可能把事物作为确定的对象来把握。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它和知觉的主要区别在于:知觉只有当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才存在,表象则可以在这种作用消失后继续存在。由此可见,直接感受性是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 认识的第二阶段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概念,构成判断和推理,即理性认识阶段,也就是思维的阶段。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也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即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它是思维形式的主体,人们的思维活动主要是靠它来实现的。 与感性认识不同,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思维具有概括性;二是思维具有间接性。 所谓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指思维不仅能够反映个别事物,而且能够反映一类事物;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偶然的、非本质的属性,而且能够反映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例如人们可以从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物品中,反映出它们用以交换的共同属性,把它们命名为“商品”。 所谓思维的间接性,就是指思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可以认识那些没有被感知的东西,可以从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譬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物质的基本粒子还有其内部结构,等等。这些都不是感知的,而思维却能够把握它们。又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进入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当前这也不依赖于感知,而是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推断出来的。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见: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怎样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这种反映呢?人类的思维史表明,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思维和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在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时,一刻也离不开语词、语句等语言形式。没有语词和语句,也就没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从而也不可能有人的思维活动。例如: ①干部、人民公仆 ②干部是人民公仆。 ③因为所有干部都是人民公仆,所以,县长是人民公仆。

形式逻辑试题精选范文

形式逻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中国人是有志气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这个概念——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2.“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物理学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同语反复 3.下列对概念进行限制正确的是——把“犯罪”限制为“反革命罪”。 4.“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SIP 真 6.“动物”这个概念属于——普遍概念 7.“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之间具有——同一关系 8.下列限制或概括,正确的是——“勤劳”概括为“美德” 9.“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这句话犯的划分错误是——子项相容 10.“期刊分月刊和季刊”,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全部外延 11.若“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有的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具有——交叉 12.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 13.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单独概念 14.若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则这一判断的形式一定是有S是P15.当S真包含于P时——SAP与SIP都真 16.“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全称肯定判断 17.对于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那么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于关系 18.“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形式逻辑最全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方式叫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与语言有不可分类的联系。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借助于语言(语词、句子和句群)来实现和表达的。 3、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有具体内容,也有逻辑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叫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叫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的逻辑形式既与思维的具体内容相联系,其自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普通逻辑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只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思维的逻辑形式。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逻辑常项,一是变项。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它们的逻辑常项的不同。 4、简单的逻辑方法: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主要是指: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等。相对于辩证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上述方法是比较简单的。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不同:感觉、知觉、表象是反映个别对象的具体形象及其属性,其中既有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也有非特有属性或非本质属性;概念舍支了对象的非特有或非本质的忏悔,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6、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牲,即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称为概念的含义。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范围。 7、单独概念:是反映唯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专有名词和摹状词都表达单独概念。 8、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一般都表达普遍概念。 9、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叫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叫非集合概念。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组成的统一的总体,一人集合体所具有的忏悔,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体所具有。非集合体则不同。 10、正概念和负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正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负概念。从语言方面说,在表达负概念的语词中,常常含有“无”、“不”、“非”等否定词。负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特定范围而言的,一个负概念所相对的范围,逻辑上叫做论域。 11、同一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部重合,即所有的a都是b,同时所有的b都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12、真包含于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但是有的不是,那么与之间的关系说是真包含于关系,即真包含于。 13、真包含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b都是a,但是有的a不是b,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即a真包含b。 在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中,都有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和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较小的那个概念叫做种概念。这两种关系叫属种关系。 14、交叉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生命的,即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而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15、同一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中至少有一部分外延是重合的。我们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道成编辑,2012.1.15. 第一章、绪论 【堂上操练】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2.p←q3.有S不是P4.(p

∧q)→r 【课后作业】 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4.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

浅谈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主要作用

浅谈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主要作用 ——生活中的逻辑学摘要:本文主要讲述在探讨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来研究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在科技爆时代,逻辑学在个人认识和教育领域的运用。 关键字:逻辑学、研究对象、性质、作用 现当代逻辑科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既有人文社会科学特色更有自然科学属性。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广泛进行现当代逻辑科学的素质教育,不但有助于推进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而且是加速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无可置疑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因为逻辑科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如思维教育功能、品德教育功能、科学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等。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同的命题形成不同的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任一命题具有且仅有“真”或“假” 二值之一的各种逻辑(包括数理逻辑)系统的统称。)的角度研究命题逻辑形式的逻辑值与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本文主要通过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来研究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作用。通过逻辑学的理论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逻辑的研究对象。 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以思维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除逻辑外,还有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具体讲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各方面的现象,发现其规律性,从而指导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逻辑科学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以人的思维为研究对象,大体上讲,它是一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尽管人的思维也有一定的社会性,但就思维现象的本质而言,与社会现象是有巨大差别的,这主要表现在人的思维具有相当程度的生物性、自发性、机械性和程序性。其次,大多数社会科学,如政治学、哲学、语言学、文艺学、法学、教育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但就现代意义上的逻辑科学而言,它是以全人类的思维为研究对象的,不存在丝毫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的人,对逻辑知识的发现、认识、掌握或许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就其本质而言,逻辑科学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更有相似性,其知识要点和基本原理是统一和相通的,更具有全人类性。再次,从逻辑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多领域的实践活动(如生产、论辩、讨论、教学等)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对逻辑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就逻辑学革命性发展而言,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不是社会科学和社会实践,而是数学、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与需要。 1、对事物的认识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性认识阶段。所谓感性认识,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感官来认识对象的信息。其反映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直接性,即感官同认识对象发出的信息必须直接接触,二是表面性,它仅仅是对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人们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光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处理事情时只有用理性的思维才能做的更好。所谓理性认识,就是人们把感性认识所得来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加工和制作,形成概念,并由概念构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其反映形成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首先是人脑特有的功能。其次,思维是认识阶段上的理性认识阶段的反映活动。以貌取人属于理性认识,反之则不是。 2、思维形式和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内容与形式, 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无论何种思维,总有特定的内容,思维内容借以表现的手段和方式,就是思维形式。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 目录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 0 第二章概念 (2) 1.01说明概念的特征和作用。 (2) 1.02形式逻辑为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提出了那些方法?明确概念和准确地 使用概念要注意那些问题? (3) 1.03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3) 1.04为什么说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而不是事物特有属性本身?3 1.05指出下列各概念的内涵和某些外延: (3) 1.06指出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话是由内涵方面或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 念的: (3) 1.07对下列各概念进行一次限制和一次扩大: (4) 1.08下列各组概念从前到后,作为连续的限制或扩大,是否正确,为什么? (4) 1.09说明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哪一种概念: (4) 1.10什么是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下列各句子中带括号的概念 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5) 1.11指出下列各概念的矛盾概念和反对概念: (5) 1.12什么是论域?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的论域是什么? (5) 1.13说明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的区别和作用。 (5) 1.14下列各句话表达了真实定义,还是语词定义? (6) 1.15设下列各句话都表达真实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6) 1.16根据下列各段文章的内容分别找出“片面性”和“革命”的定义,并说明这个 定义是合乎定义规则的: (7) 1.17设下列各句话都各表示一个划分。作为划分,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7) 1.18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这是不是二分法?如果不是二分法,则把它改为二分法。 (7) 1.19指出下列各段话明确了哪些概念,主要是用哪些方法明确的? (7) 第三章判断 (8) 2.04指出下到各判断是哪一种性质判断,并指出它们的主谓项。 (8) 2.05 (9) 2.06 (10) 2.07什么叫做周延?为什么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而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 (11) 2.08下列各关系是对称的或传递的吗? (11) 2.09下列各组判断之间有什么真假关系? (11) 2.10从关系的逻辑性质方面,指出下列两句话中的逻辑错误: (12) 2.11断定了一个复合判断,是否必然地断定了它的肢判断,为什么? (12) 2.12下列各判断是哪种复合判断,并指出它们的判断联项和肢判断。 (12) 2.13分析下列各判断的形式(不必分析到判断的内部结构,即主项、谓项等):.. 13

形式逻辑第一第二张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指出“逻辑”的涵义 1.逻辑学;理论观点 2.思维规律 3.客观规律 4.理论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b【注:由于S和P本质上是括号,所以“所有S是P”与“有的S不 是P”中的S和P就可能不分别表示相同词项。但是,如果说,例如, “对于任意S和P,所有S是P或者有的S不是P”,那么由于“所有S 是P”与“有的S不是P”之中的S和P已经被“对于任意S和P”所 限定,所以其中的S和P分别是相同的。】 第二章概念 一、在下列句子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 1.内涵:通过塑造形象,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外延: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2.内涵: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之中。 外延:分散的物质,即星际物质;集中的物质,即天体,包括恒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 3.内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外延:各种各样的国家,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4.内涵: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必需具有的物质资料。 外延:土地、森林、水流、矿源、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交通工具。 5.内涵: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一种社会形态,通过概 念、定义、公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外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 6.内涵:国家根本法,规定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社会制度、国家制度、 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实现阶级统 治的重要工具。 外延: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 二、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 1.集合概念

《形式逻辑》(第二版)樊明亚主编练习题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第二版)樊明亚主编练习题参考答案 篇一: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2、“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3、当SAP和SEP同假时,S和P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和(交 叉)关系。 4、主谓项分别相同而质和量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矛盾) 关系。 5、根据对当关系,当SAP真时,SIP必(真);当□P假时,◇?P必(真)。 6、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性质命题是(全称肯定命题)。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甲、乙、丙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看过《左传》”这 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p←q )、(p· q·∨ r )∨。 8、“瓜熟蒂落”、“鸟语花香”这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p→q )、 (p∧q )。

9、具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之进行限制和 概括的逻辑根据。 10、与“并非如果刮风就下雨”这一命题等值的联言命题是(虽然刮风,但没 有下雨)。 11、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排中)律,可由一个判断的假,推出与之相矛盾的 另一判断为真。 12、“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该三段论 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13、当?p· ?∨q和?p∨?q同假时,p∧q为取值为(真)。 14、当p←→q和p∨q皆真时,p∧q取值为(真)。 15、有些人是人民警察,所以有些人应该遵守《人民警察法》。该省略三段论 的中项是(人民警察)。 16、根据对当关系,当◇P假时,□P必(假);当□?P真时,◇P必(假)。 17、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的真,推出与之相矛 盾的另一判断为假。

关于形式逻辑的认识作用问题

关于形式逻辑的认识作用问题 1956年,我国著名学术杂志《新建设》第2期发表了著名学 者周谷城先生的论文《形式逻辑与辩证法》,自此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年之久的逻辑学问题大讨论。这场讨论参加学者之众,讨论问题之广,都是空前的。这一讨论还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干预,在毛泽东同志的关照下,这一讨论的文章被分别编入由《哲学研究》编辑部编,上海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的《逻辑问题讨论集》、《逻辑问题讨论续集》和《逻辑问题讨论三集》。《逻辑问题讨论集》中的文章,由编辑部根据内容分为四编。第一编:,共18篇文章,包括周谷城的第1 篇文章《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以及该文受批评之后他的反批评的6篇文章和对周谷城的文章进行批评的12篇文章。第二编:关于形式逻辑的对象与客观基础问题,包括求实等 5 人的7篇文章。第三编:关于辩证逻辑的对象问题,包括爰求实等5人的5篇文章。第四编: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在认识中的相互关系问题,包括李志才等7人的8篇文章。《逻辑问题讨论续集》和《逻辑问题讨论三集》包括的文章以及讨论的问题,这里从略。这一讨论大大促进了新中国逻辑学的研究和发展。时光荏莕,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我作为这一讨论的参与者,对此进行回顾和评价,以供我国新一代逻辑学工作者和广大逻辑学爱好者作为学习和研 究的参考。本文是这一写作计划的首篇,是要对《逻辑问题讨论集》中第一编《》的7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加以介绍并予以评析。 一、周谷城的《形式逻辑与辩证法》

周谷城的《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就以下两个重要问题论述了自己的意见: 形式逻辑的认识作用问题。“周文”认为:“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不同。形而上学对事物有所主张,形式逻辑则不然,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主张。”“主张有对的,有不对的,依主张所演出的论式,其自身却可以都正确。主张的对与不对,要看它与事实符合不符合才能定……论式的正确与否,却只须看它自身前后矛盾不矛盾就可以定。” “形式逻辑可以为形而上学服务,但落到我们手里,也可以为我们服务。”形式逻辑“的规则只是规定推论过程的,对于事物自身并没有增加什么认识或解释”。 我们都知道,形式逻辑是有关思维的科学,思维都具有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两个方面,思维内容又有真、假两方面,思维形式则有对、错两方面。形式逻辑只研究思维形式的对、错问题,不研究思维内容的真、假问题。由于思维内容的真、假与思维形式的对、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即不管思维内容的真或假,思维形式都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说,形式逻辑既可以为真的认识服务,也可以为假的认识服务。由于形式逻辑只能判定思维形式的正、误问题,不能解决思维具体内容的真、假问题,而思维具体内容真、假问题的解决,实际上也就是要对客观事物有所断定、主张的问题,因此,从总的方面来说,“周文”所说的形式逻辑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主张,形式逻辑既可以为正确的认识服务,又可以为错误的认识服务的说法,乃是正确的。

形式逻辑期末复习-第二章-蔡倩雯

形式逻辑期末复习 第二章:判断 一.什么是判断?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判断的逻辑特征: 1.首要逻辑特征: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 2.另一基本逻辑特征:任何一个判断都是或真或假的。 三.判断的语句表达:一般陈述句都直接表达判断。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达判 断。 (判断和语句关系: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四.判断的逻辑类别: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直言判断特称肯定判断 (性质判断)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简单判断 非模态判断关系判断:对称性关系判断,传递性关系判断 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 判断 真值模态判断 模态判断 规范模态判断

五.性质判断的理解与运用 1.性质判断的概念:是断定客观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2.性质判断的结构: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 主项:指在判断中被反映或被断定对象的概念。(用S表示) 谓项:指在判断中对被反映对象或被断定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某种性质的概念。(用P 表示) 联项:指在判断中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是”和“不是” (判断的质:判断的肯定或否定)全称量项 量项:指在判断中表示主项范围或数量的概念特称量项 单称量项 3.性质判断的类型 (1)全称肯定判断(包括单称肯定判断,是一种特殊的全称肯定判断) 逻辑形式:SAP或A (2)全称否定判断(包括单称否定判断,是一种特殊的全称否定判断) 逻辑形式:SEP或E (3)特称肯定判断 逻辑形式:SIP或I (4)特称否定判断 逻辑形式:SOP或O 4.性质判断中项的周延性 性质判断类型主项谓项 SAP 周延不周延 SEP 周延周延 SIP 不周延不周延 SOP 不周延周延 5.同素材四种性质判断间的真假制约关系 (1)反对关系:指的是全称肯定判断(A)与全称否定判断(E)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判断为真时,另一个必定为假的,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简而言之,两者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举个例子:a.这次考试所有的同学都是及格的。b.这次老师所有同学都是不及格的。 如果说a是真的,则b是假的;如果说b是真的,则a是假的。 如果是a是假的,则可以推出“这次考试有人不及格”,但不能推出“这次考试所有同学都不及格”。所以可以得出b真假不知,会分两种情况。如果b是假的,同上推理。(2)下反对关系:指的是特称肯定判断(I)与特称否定判断(O)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判断为真的,另一个真假不定,简而言之,两者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举个例子:a.有的警察是缉私警察。b.有的警察不是缉私警察。 譬如所有警察都是缉私警察的话,如果说a是真的,则b是假的。 但如果警察除了缉私警察外还有其他警察,如果a是真的,则b是真的。 因此说当a是真的话,b真假不定。 (3)矛盾关系:指的是全称肯定判断(A)与特称否定判断(O),全称否定判断(E)与特称肯定判断(I)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判断为真时,另一个判断必定为假;当一个判断为假时,另一个判断必定为真。简而言之,两者必定一个为真一个为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举例省略。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作者◆一剑钻神 一、判断(一) 1.SAP是指所有的S是P;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 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 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 逻辑方阵 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 A 1 1 0 0 0 E 0 0 0 0 1 I 1 1 1 1 0 O 0 0 1 1 1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

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非传递关系的是: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和判断间的交叉关系。 具有反对称性质的是: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具有传递性质的关系的有: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矛盾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