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阻主动活动
是增强3级以上肌力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方法
等长抗阻 等张抗阻 等速抗阻
等长抗阻主动活动
即无关节活动下的抗阻
可减少对关节的磨损 主要用于骨折,涉及关节损伤、肿
胀、疼痛不便于活动时的肌肉力量 训练,以防止肌萎缩,有消肿作用 训练的效果仅局限在某个角度(20度 的生理溢流量)
抗阻练习:等张抗阻中渐进抗阻、等 长抗阻、等速抗阻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的基本方法
被动活动(CPM) 主动活动(自身重量)(active movement) 关节牵引(stretch):运动量控制(强度*时间* 频率),结合图说明 脊柱牵引:
位置、重量(颈牵:10~15斤;腰牵:人体重量的 26%)、时间
关节松动( Joint Mobilization ) 支具矫正(orthosis)
被动牵拉
自我被动牵拉
耐力训练
次进行 常用方法
endurance training
轻负荷下,持续较长时间,重复多
等张收缩法(参照Delorme法):1RM
的60%,25次/组 3组 等长收缩练习:20-30%的最大等长收 缩阻力维持至肌肉疲劳 等速收缩练习
等长抗阻
等张抗阻主动活动
即在关节的活动中完成抗阻
主要用于增强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肌
力 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改善肢体的 血循环,改善关节软骨营养 不适宜关节挛缩、关节内损伤和有 运动性疼痛的患者
等张抗阻主动活动
常用的等张抗阻训练为渐进抗阻训练(PRE) 方法
先测得连续重复10次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值, 称为10RM(10-repetion maximium) 练习时作三组各10次的运动练习,依次用1/4、1/2 及10 RM值的阻力负荷 前两组作为准备活动 后一组为主要练习 每周重复测一次10RM值
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
循序渐进
持久锻炼和积极主动、全身
性锻炼 注意运动治疗方法的选择
肌力超量恢复示意图
超量恢复规律
肌肉练习引起肌疲劳 适宜的练习频度
形 态 功 能 变 化
练习
疲劳恢复
超量恢复
原有功能 形态水平
发展肌力的基本方法
被动活动: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e passive movement, CPM) 助力活动(assistive movement):最大程度的主观用力, 最小程度的帮助 主动活动(active movement) :静力性运动(Tens法 则) 、动力性运动(器械+医疗体操 ) 抗阻活动(resistive movement):等张抗阻:渐进抗阻 练习( 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PRE) 等长抗阻:多角等长抗阻 等速抗阻:根据肌力大小进行肌力训练
等张抗阻
等张抗阻
抗阻主动活动
等速抗阻
其顺应性阻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强
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肌肉力量(包括 向心性和离心性的肌力) 可避开关节的疼痛点进行活动
肌力与训练方法
肌力
0 1-2 3 4
训练方法
被动活动、肌电刺激、传递冲动练习 同上+肌电反馈、助力活动、水疗 主动活动(tens训练、医疗体操、器 械活动)
助力活动
主动活动肌力练习
主要适用于肌力3级的患者 动力性主动活动(等张训练):各 种日常活动、器械活动、医疗体操、 有氧活动训练,提高肌肉的力量和 耐力 静力性主动活动(等长训练)
主动活动
静力性主动活动(等长训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ens”法则:即主动收缩10s后休息10 s,重复10次为一组练习,每次训练完成 十组 多角度等长练习:即在整个关节运动幅 度中每20-30度作一组等长练习 ettinger 等报道每天作 1 次持续 6 秒钟的 强度为最大收缩力的2/3以上的等长练习, 即可增加肌力
被动性活动和手法
主要适用于肌力为0级的患者
手法
被动牵拉 多关节的被动活动和挤压 皮肤感觉刺激、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募
集更多肌纤维收缩 传递冲动的练习 电刺激
助力活动肌力练习
主要适用于肌力为1-2级的患者 强调患者最大程度用力,仅给予最低限
度的助力, 治疗师或患者的健肢帮助 患者用健肢通过棍棒、器械等帮助 免负荷运动:滑轮、吊带、支撑滑板 (肌力达2级时) 水的浮力去除肢体自身重力的运动
运动疗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陆晓
运动疗法的概述
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PT) 康复治疗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physical therapy在西方通常理 解为应用体力活动的治疗方法 也可理解为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定义
以生物力学、神经发育学为基础, 采用主动、被动运动,通过改善、 代偿和替代途径,改善运动组织的 血液循环和代谢,提高肌力、耐力、 心肺功能和平衡能力,减轻异常压 力,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纠正躯体 畸形和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表示(40-70%的VO2max) 用代谢当量作指标(MET=3.5ml氧/公斤.体重) 用心率规定运动强度: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控制 靶心率——依据心电运动试验中的症状限制运动试验测得,然 后取该心率的70-85% 常通过症状限制心电运动试验获得
有氧耐力训练
发展全身耐力,即有氧训练
(aerobic exercise) 需具备以下要求
持续时间>
中等强度(40-70%的VO2max)
15分 多组大肌群参与训练
耐力训练的运动处方的制定
运动方式的选择Exercise Model 运动强度的选择Intensity
运动疗法的内容
发展肌力的训练(strength
training)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ROM training) 耐力训练(endurance training)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rood, PNF et al) 其它:步态训练(gait)、牵张训练 (stretch)、平衡训练(balance)、协 调训练(coord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