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文化与生活习惯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餐桌上的热闹、喧嚣代表快乐、幸福、融洽和喜悦, 而相比之下德国饮食就非常简单,简直可以用“自虐”来 形容,早晚全是冷餐,绝大部分时间是面包奶酪、牛肉土 豆泥或沙拉生菜,而他们所谓的正餐也只不过是多了葡萄 酒酒、烤肉或火腿之类,影视作品中所见的正式用餐, “色”居首,他们讲求氛围,觥筹交错间感受一份宁静, 聚会中三三两两拿着酒杯语交谈,细品美酒,便是一种情 调。德国人如果邀你到他家用餐,便是对对方很高的礼遇




上了德国的高速路才发现他们的最低限速是120KM/H,这可是我 们的最高限速呀,这起码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他们的道路很好, 其二,他们的汽车工业很牛。 走在德国的马路上,你会很舒心,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车辆,因 为他们绝对会各行其道,当你突然想过马路时,过往的车辆也会 很远就停在远处为你行注目礼,他们懂得行人是弱势群体,相反 行人一次可以,两次可以横穿,第三次你还好意思吗?而到了中 国,即使走在人行道上,你也得留一只眼睛左顾右盼,因为人行 道也是车辆的专用道。 除了城市道路,我们的铁路更是世界有名,我们被网友戏称“春 运帝国”,春节前后上亿的民众奔波在祖国的各条铁路干线上, 为祖国的运输业做着无可比拟的贡献,且看车站车内车外无际人 群,何等壮观,但每个匆匆身影背后却都是一颗团聚的心,与此 同时更有一票难求,黄牛四起,小贼猖獗状况,于是我们下决心 要建世界最长的高铁! 在行的方面,我们既要认清国情,又要高瞻远瞩,怎样才是行之 有效又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是我们 的前车之鉴,发展新能源用车、新能源生活方式将是我们发展的 必由之路。
随着中德两国近年来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东西方的
相互了解也日益增多,神秘的东方风水文化,复杂的汉 字令不少德国人为之倾倒,而德国的啤酒足球也让一众 中国人着迷,但由于双方相差甚远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 式,两国很多的风俗习惯南辕北辙,两国人民对对方的 不少行为做法也感到诧异。
“吃”文化之差异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同时在世界上还有“食在中华”的美誉,中国 美食讲求色、香、味俱全,烹、炒、煎、炸、蒸、鲁、烩手法多样,在高档菜品 中更会用到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中国特有的朴素哲学理念,国人更发明了诸如 豆腐、臭豆腐、腐竹、年糕之类富有创意和营养的食品,饮食在中国已不仅仅是 吃吃喝喝,他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人际交流,一种团聚、一个生活圈,把盏言欢, 高谈阔论,互述衷肠,其乐融融。
人际关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德国,人与人之间一目了然,毫不烦琐;中国, 人与人之间存在密集交织的关系网,极其复杂。
周末街景
德国人不喜欢在周末去人多的地方,中国人则喜欢扎堆
时间观念
德国人的约会时间是时间“点”,中国人则是 时间“段”。
不少外国人去中国溜达一圈之后跑回自己 的国家出书介绍他们在中国经历的文化休 克。我觉得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入乡随俗, 即便不随俗他也能很快就做到见怪不怪, 所以很少有中国人写外国的文化休克。
表达观点

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时不说“是”,却说“不 是”。“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 活中发生 的实际状况。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老外那样直来 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 于“直肠子”,是要吃 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 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因此,在老外看来,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 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一 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 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 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
在吃方面的差异还有诸如中国人日常以饮 茶为主,喝咖啡是一种时尚,相反德国人 日常以喝咖啡为主,饮茶反而是一种时尚。 两国间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地域、气候、 环境、历史、人文等多因素造成的。
“行”文化之差异
过去我们号称“自行车王国”,现在大都市的道路连自行 车道都省去了,真正是“车水马龙”,君不见,早高峰堵, 晚高峰堵,其他时段也堵,于是每年有了那么可怜的一天, 叫做无车日,而当我们全民奔小康买轿车时,德国及欧美 却开始以骑自行车为乐了,小轿车全进了车库,君不见, 男骑自行车,女骑自行车,健身也骑自行车,环保理念已 深入民心,我们将弃轿车而选自行车乎?取舍之间彰显智 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