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创新
摘要: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很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内,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受到重视, 健全和完善与之相对应的区域政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区域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干预手段。在中国, 就发展区域经济、深化区域合作、改善区际关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言, 大规模的区域政策肯定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政策创新
目录
摘要 (1)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背景 (3)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3)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 (4)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4)
五、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 (4)
六、结束语 (5)
七、参考文献 (5)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背景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历史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战略,这取得的一定成绩,但是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强调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对区域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前行中,逐渐找到了最适合当下国情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区域协调发展这一理论既保持了国民经济高效运转和适度非均衡增长,又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政府部门非均衡发展区域政策的实施, 使中国出现了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但是, 随着我国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却出现了非均衡的经济空间布局及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西部人均GDP均呈稳步上升趋势, 但东部人均GDP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西部, 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1991年东西部人均GDP相差154013 元, 前者为后者的2108 倍; 2005 年东西部人均GDP相差14430元, 前者是后者的2155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 这种差距在未来几年中还会进一步扩大。理论上看, 区域差距的过大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它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同时, 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 往往会导致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 引起社会动荡, 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区域政策偏重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 对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的区域平衡关注不够, 使得公共服务水平的区际差距扩大。发达地区经济成长性较强, 财力增加较快, 能够相应增加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而经济落后地区受到自身财力的约束, 加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有限, 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然而, 由于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 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部门总是试图或设想单纯通过计划手段, 在全国范围内塑造一个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 从“七五”到“八五”计划, 再到“九五”和“十五”计划, 虽然国家再三强调各地区要发挥优势、合理分工, 建立各具特色的地区产业结构, 但实际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各地重复引进、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区域间产业结构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
另外,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产业集聚和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 同时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而广大的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和封闭, 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规模有限。今后一段时期, 随着沿海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抬升, 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向内陆地区转移, 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改革开放以来, 在总体经济快速增长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 我国各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非均衡现象, 省内区域发展的“马大效应”问题突出, 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远远超过全国东西部地区差距。这种较大的区域发展差距, 严重制约了省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如何统筹省内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突破。区域协调发展是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属于“五个统筹”之一。具体内容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最初提议的主要内容,但是根据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根据功能划分,可归为三种方法,一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二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三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主体功能区是在区域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新举措,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做大一个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来缩小地区差距的观念。明确了缩小地区差距的导向,主要不是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是要求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排名提升,而是缩小地区间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从而使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民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都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
二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所有区域都要加大经济开发力度的思维定式。我国区域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国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地集聚经济,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些区域要承担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支撑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些区域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对于这些区域,“发展”的含义主要不是作大经济总量,而是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样,才能既遵循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三是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也应该不同,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评价内容和重点也应不同。只有采取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的新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才能使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才能科学引导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体现了长远战略思维,改变了过于追求短期发展成效的观念。未来几十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将有几亿农村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进入城市居住。在这种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伴的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历史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富有前瞻性地谋划好我国未来十几亿人口、几十万亿经济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主动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协调好地域空间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与生存极为重要。
五、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
首先,传统上我国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 只有面向国内或地方的内部政策, 缺乏面向国外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