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关节病的临床最新诊断研究进展

脊柱关节病的临床最新诊断研究进展
脊柱关节病的临床最新诊断研究进展

脊柱关节病的临床最新诊断研究进展

【摘要】脊柱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脊柱关节病的治疗及时性,就必须提高脊柱关节病的早期诊断率,一些传统的诊断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今临床研究不断深入的需求,由asas最近几年所发表的中轴型spa最新分类标准,不但对之前的isp标准、影像学改变的spa传统观念进行了继承,还包括了仅有spa特征和伴有

hla-b27(+)的早期spa特殊人群,对spa的早期诊断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脊柱关节病;临床;最新诊断研究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3-0154-02

脊柱关节病(spa)是一种全身性炎性疾病,包括有强直性脊柱炎、肠病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以及未分化脊柱炎等类型,这些病在临床上具有许多共同点,主要表现为脊柱、关节周围组织以及外周关节炎症[1-2]。如果不能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这些疾病都会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脊柱强直、关节强直,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残废。其中脊柱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是提高其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临床诊断标准已经不能适应临床研究的需求[3],越来越多的风湿性学者认识到了研究发展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对临床治疗spa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0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因未明。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健康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的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是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在我国患者高达90%左右。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外周关节的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RA)难以区别。肌腱端病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2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咳嗽、打

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之一。髋关节和膝以及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出现在发病早期,较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前5年内。发病年龄较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易发生髋关节病变。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可反复发作甚至.可致视力障碍。 本病的全身表现轻微,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端病在本病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误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传导障碍见于3.5%~10%的患者。AS可并发IgA肾病和淀粉样变性。 3 诊断要点

【内科学试题及答案】脊柱关节病

脊柱关节病习题 一、名词解释 1、attachment point disease 2、reactive arthritis 3、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ies 4、Reiter’s syndrome 5、Schober experiment 二、简答题 1、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包括哪些疾病 2What a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s of 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 3、What is the sign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4、什么是Schober试验? 5、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腰椎正侧位片主要观察哪些可能出现的改变? 6、which disease should identify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7、Please describ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later onste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8、Please state x-ray appearance’s degrees of sacroiliac joint 9、强直性脊柱炎何时应用激素治疗? 10、1991年ESSG脊柱关节病的分类标准 三、论述题 1、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2、试述强直性脊柱炎的1984年修订的纽约分类标准。

3、What a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inflammatory back pain 4、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药物分为哪几类?各举两种药物。 5、Please state therapies of AS. 四、单选题 1、强直性脊柱炎与下列那一种分子密切相关? A、HLA-B5 B HLA-DR4 C HLA-B27 D 抗CCP抗体 E dsDNA 2、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的患病率为 A 0.25% B 1% C 0.77% D 70/10万人 E 0.01% 3、下列哪个关节是强直性脊柱炎最早累及的关节 A lumbar vertebrae B sacroiliac joint C Hip Joint D ankle joint E寰枢椎

骨关节炎简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NHS

骨關節炎 簡介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一種影響關節的疾病,例如髖關節、膝關節和脊柱,有時也被稱為“磨損性”關節炎。 當關節內的軟骨受到損壞或磨損時則會發生骨關節炎,引起受影響關節僵硬、疼痛、喪失活動能力。 骨關節炎常影響50歲以上的人士,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常見。但骨關節炎同樣可發生於年輕人;在某些情況下骨關節炎由關節損傷或其他疾病引起。 有一種常見的誤解認為骨關節炎是一種危險的致殘疾病。事實上許多患有此病的老年人只有輕微的症狀,並且不會惡化。 但在某些情況下,骨關節炎會更為嚴重,尤其是當一、兩個關節受到嚴重損害時。 目前還沒有能夠治癒骨關節炎的方法,但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治療手段減輕症狀。 症狀 骨關節炎的主要症狀是受影響關節僵硬、疼痛、活動困難,但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骨關節炎可能只在一、兩個關節引起症狀,也可能影響多個關節。骨關節炎的症狀還可能轉瞬即逝。 其他症狀可包括受影響關節略微增大或更加“突出”,活動能力受限(當髖關節或膝關節受到影響時)、輕微炎症(腫脹)。 若你患有骨關節炎,你或許會發現受影響關節輕微發炎(腫脹)。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但若任何關節過於腫脹或增大,你應該拜訪家庭醫生,因為這有可能由其他類型的關節炎引起。 骨關節炎最常見於髖關節、膝關節、低位脊柱和手部(尤其是手指和拇指關節)。

病因 當允許關節平滑活動的保護面(軟骨)受到損害時,則會發生骨關節炎。軟骨受到磨損而不平整,導致受影響關節僵硬與疼痛。 骨關節炎的確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某些因素能引起骨關節炎的發生。 例如,骨關節炎多見於50歲以上的人士,並且隨年齡增大而更為常見。 有一種骨關節炎還能在家族中遺傳。這種骨關節炎容易影響手部,尤其是對於停經後女性。大多數其他類型的骨關節炎都不會在家族中遺傳,雖然某些人似乎天生易患此病。 針對骨關節炎的研究顯示,肥胖會對關節施加過多壓力,尤其是膝關節與髖關節,因此骨關節炎在肥胖者中情況更嚴重。 骨關節炎可發生於此前因受傷、手術或其他疾病而受損的關節。 診斷 你若認為自己可能患有骨關節炎,應拜訪你的家庭醫生。他們會詢問你的症狀並進行關節和肌肉檢查。 為了證實骨關節炎的診斷,你也許需要進行受影響關節的X光攝影。X光攝影採用高能輻射繪製人體內部的影像,能顯示疾病的進展情況。 X光攝影能顯示軟骨的缺失或損壞、骨骼的損害及骨贅(骨關節炎引起的骨性腫塊)。 但X光攝影可能並不能顯示早期骨關節炎。 若家庭醫生認為你的症狀由其他類型的關節炎引起,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則你可能需要進行血液檢查。 治療 若只患有輕微或中度骨關節炎,你可能無需任何治療。但某些針對骨關節炎的藥物、治療手段和設備能夠使此病患者生活更加輕鬆。 許多患者針對骨關節炎而使用鎮痛藥(止痛藥)。若撲熱息痛和止痛膏不能控制疼痛,家庭醫生可能會配給你更強效的止痛藥,例如co-codamol或co-dydramol。 你還可能接受關節內注射,將減輕腫脹與疼痛的藥物注入關節內。家庭醫生也可能要求對你的關節進行特殊的熱敷或冷敷。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思路与治疗要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风湿免疫病专科杨岫岩 多数的临床医生对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 SpA)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不充分认识脊柱关节病,导致临床上诊治关节疾病时总是感觉心里不塌实。脊柱关节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肠炎性关节病、瑞特综合征,以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在内的一大组疾病。这类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HLA-B27 为主要的遗传易感因子;以肌腱-骨附着点炎症为基本的病理改变;常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椎和各大关节;类风湿因子阴性;如果疾病得不到控制,可进行性发展至脊柱强直,关节(尤其是髋关节)强直,乃至残废。这类疾病虽有许多共同特征,以致有人称之为“ HLA-B27 病”,但它们之间又有各自的临床特征。1.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具有脊柱关节病的原形之称。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临床指标:①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后改善而休息后无改善;②腰部前后和两侧活动受限;③胸廓活动度下降。 放射学指标:双侧骶髂关节炎》II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III?IV级。诊断:具有放射学指标和1项临床指标者,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指标而不具备放射学指标者,或符合放射学指标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指标者,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 60年代以前,强直性脊柱炎曾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央型,这个概念至今还影响着一些没有知识更新的医生。实际上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从遗传学的角度,它们的HLA基因表型完 全不同,强直性脊柱炎是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B27,类风湿关节炎是U类主要组织 相容性复合物HLA-DR4 ;从病理学的角度,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肌腱、韧带的骨附着点的反复炎症、钙化,导致骨关节的破坏,脊椎和骶髂各关节间主要靠韧带联系,所以是最主要的病损部位,髋关节的股骨头有园韧带,所以病变很常损害髋关节,虽然强直性脊柱炎也有滑膜炎,但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相比,相对“良性”,甚少因滑膜炎导致关节侵蚀和强直,RA主要 的病理损害是滑膜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细胞浸润、炎症介质、蛋白水解酶、胶原酶等导致关节的破坏,所以主要侵害有滑膜的关节;类风湿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的阳性率V 5%,而RA 阳性率〉70%。 由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纽约标准强调放射学表现和三项临床指标之一,而三项临床指标均只包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一、骨关节定义: 骨关节由相邻的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囊相连。相对的骨面之间有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动幅度较大,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某些关节还有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 二、骨关节发病原因及易发病人群: 2.1:发病原因: (1)年龄大(60岁以上、骨质退化)、(2)肥胖、(3)气候、(4)环境、(5)遗传、(6)重复劳动、(7)关节负重过大等。 2.2:发病人群: (1)60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人、(2)、更年期妇女、(3)久坐族、(4)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4)有遗传史的人群、(6)肥胖的人、(7) 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环境中的人。 三、骨关节常见疾病——骨折 3.1:骨折(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3.2: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 3.3:骨折的临床表现: (1)休克(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 (3 3.4:骨折的治疗:

四、骨关节常见疾病——骨关节炎 4.1:骨关节炎(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 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 4.2:骨关节炎病因: (1):原发性骨关节炎: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 4.3:骨关节炎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 (2)关节僵硬(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 (3)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4.4:骨关节炎常用药物及副作用: (1 上瘾、依赖、危害身体。 (2)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奇诺力、优妥、诺德 胃肠道副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3)肾上腺皮质激素糖尿病、肌萎缩和骨质疏松、诱发眼病和精神症状。 (4 (5)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思路与治疗要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风湿免疫病专科杨岫岩多数的临床医生对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不充分认识脊柱关节病,导致临床上诊治关节疾病时总是感觉心里不塌实。脊柱关节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肠炎性关节病、瑞特综合征,以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在内的一大组疾病。这类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HLA-B27为主要的遗传易感因子;以肌腱-骨附着点炎症为基本的病理改变;常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椎和各大关节;类风湿因子阴性;如果疾病得不到控制,可进行性发展至脊柱强直,关节(尤其是髋关节)强直,乃至残废。这类疾病虽有许多共同特征,以致有人称之为“HLA-B27病”,但它们之间又有各自的临床特征。1.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具有脊柱关节病的原形之称。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临床指标:①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后改善而休息后无改善;②腰部前后和两侧活动受限;③胸廓活动度下降。 放射学指标:双侧骶髂关节炎≥II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III~IV级。 诊断:具有放射学指标和1项临床指标者,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指标而不具备放射学指标者,或符合放射学指标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指标者,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 60年代以前,强直性脊柱炎曾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央型,这个概念至今还影响着一些没有知识更新的医生。实际上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从遗传学的角度,它们的HLA基因表型完全不同,强直性脊柱炎是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B27 ,类风湿关节炎是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DR4 ;从病理学的角度,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肌腱、韧带的骨附着点的反复炎症、钙化,导致骨关节的破坏,脊椎和骶髂各关节间主要靠韧带联系,所以是最主要的病损部位,髋关节的股骨头有园韧带,所以病变很常损害髋关节,虽然强直性脊柱炎也有滑膜炎,但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相比,相对“良性”,甚少因滑膜炎导致关节侵蚀和强直,RA主要的病理损害是滑膜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细胞浸润、炎症介质、蛋白水解酶、胶原酶等导致关节的破坏,所以主要侵害有滑膜的关节;类风湿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的阳性率<5%,而RA 阳性率>70%。 由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纽约标准强调放射学表现和三项临床指标之一,而三项临床指标均只包括了脊柱症状,忽视了外周关节和关节外的病变,使许多临床医生谈到强直性脊柱炎,只理解为单纯脊柱病变,使脊柱症状较轻而外周关节(多是下肢大关节)和关节外症状较重者

2019中国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专家共识

2019中国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诊断和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发布 一、制定背景 脊柱关节炎( SpA) ,或称脊柱关节病( SpAs) ,是一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特 定的病理生理、临床、放射学和遗传学特征。其显著特点是炎性腰背痛,伴或不伴 有外周关节炎。这一类疾病包括: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 [包括强直性脊柱 炎( AS) 和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反应性关节炎(ReA)/莱特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PsA) 、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IBD) 、未分化脊柱关节炎、幼年型脊柱关节炎。 SpA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炎性腰背痛,患者会至骨科、风湿科、疼痛科、康复科、中医科等各临床科室门诊就诊。由于缺乏对SpA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以致该疾病常 被漏诊、误诊或延迟诊断,使得许多患者错失SpA治疗的最佳时间,导致患者的病 情和残疾程度加重。本次共识旨在规范SpA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相 关人员提供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在临床工作中,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ax-SpA) 较为常见,故本次专家共识主要侧重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二、ax-SpA的诊断(表1) ax-SpA具有多种症状,常难以识别,导致诊断延迟、漏诊或误诊。肌肉骨骼(如炎 性腰背痛、肌腱附着点炎、指/趾炎) 或关节外症状(如虹膜睫状体炎或银屑病) 都 可能是最初的症状。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银屑病家族史是ax-SpA的主要风险因素。即使患者确诊为虹膜睫状体炎、银屑病或者炎症性肠病,仍需要考虑其是否是ax-SpA的脊柱关节外症状。 二、ax-SpA的诊断(表1) ax-SpA具有多种症状,常难以识别,导致诊断延迟、漏诊或误诊。肌肉骨骼(如炎 性腰背痛、肌腱附着点炎、指/趾炎) 或关节外症状(如虹膜睫状体炎或银屑病) 都 可能是最初的症状。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银屑病家族史是ax-SpA的主要风险因素。即使患者确诊为虹膜睫状体炎、银屑病或者炎症性肠病,仍需要考虑其是否是ax-SpA的脊柱关节外症状。

第六篇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第六章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邹和建【概述】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ondylarthropathy,SpA)是一组以脊柱和外周关节病为主,多系统受累的系统性炎性疾病。70年代初,Wright和Moll将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阴性的关节炎统称为血清阴性关节炎,因该组疾病易并发脊柱炎,故又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目前认为该组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赖特综合征(Reiter Syndrom,RS)、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炎性肠病关节炎、幼年发病的脊柱关节病和一组分类未定的所谓“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有学者还将Whipple病和白塞病纳入SpA范围。该组疾病有以下共同特点:①有家族聚集倾向;②与HLA-B 27 基因有不同程度的相关;③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多共同和重叠之处;④外周关节炎常为病程中突出表现;⑤类风湿因子阴性(准确地说,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与正常人相似);⑥无类风湿皮下结节;⑦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炎;⑧病理变化以肌腱端周围和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为主(附着端炎)而非滑膜,也可发生在眼、主动脉瓣、肺实质和皮肤,而 【发病机制】 尚不明了。目前研究认为,环境因素与遗传特性(易感性)是导致SpA发病的两个 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与HLA-B 27有密切关联,AS患者中HLA-B 27 阳性率高达90%~95%,赖特综合征或反应性关节炎为60%~80%,银屑病关节炎为50%, 而正常人群中HLA-B 27阳性率仅为4%~8%。在HLA-B 27 阳性的AS患者一级亲属中,有10%~ 27% HLA-B 27阳性的成年人患AS,因此认为HLA-B 27 与SpA密切相关。以前认为HLA-B 27 可 能是易感基因,也可能是与其他致病基因连锁不平衡而在SpA患者中阳性率增高,但 近年在HLA-B 27转基因大鼠研究中发现,大鼠在接受了HLA-B 27 基因后所表现的脊柱关节 病以及全身表现与人类SpA酷似,这更支持HLA-B 27与SpA的直接相关。但在HLA-B 27 阳性 患者中,仅有2%发生SpA,而在AS患者中,亦有10%患者为HLA-B 27阴性,因此认为HLA-B 27 并非直接致病基因,而是这组疾病的易感基因。感染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的另一重要因素。肠道和泌尿道感染后可引起赖特综合征,福氏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属、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与治 疗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思路与治疗要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风湿免疫病专科杨岫岩多数的临床医生对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不充分认识脊柱关节病,导致临床上诊治关节疾病时总是感觉心里不塌实。脊柱关节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肠炎性关节病、瑞特综合征,以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在内的一大组疾病。这类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HLA-B27为主要的遗传易感因子;以肌腱-骨附着点炎症为基本的病理改变;常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椎和各大关节;类风湿因子阴性;如果疾病得不到控制,可进行性发展至脊柱强直,关节(尤其是髋关节)强直,乃至残废。这类疾病虽有许多共同特征,以致有人称之为“HLA-B27病”,但它们之间又有各自的临床特征。 1.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具有脊柱关节病的原形之称。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临床指标:①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后改善而休息后无改善;②腰部前后和两侧活动受限; ③胸廓活动度下降。 放射学指标:双侧骶髂关节炎≥II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III~IV级。 诊断:具有放射学指标和1项临床指标者,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指标而不具备放射学指标者,或符合放射学指标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指标者,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 60年代以前,强直性脊柱炎曾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央型,这个概念至今还影响着一些没有知识更新的医生。实际上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从遗传学的角度,它们的HLA基因表型完全不同,强直性脊柱炎是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B27 ,类风湿关节炎是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 DR4 ;从病理学的角度,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肌腱、韧带的骨附着点的反复炎症、钙化,导致骨关节

原发性及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区别

原发性及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区别 随着年龄增大,不少老年人都患有骨关节炎,而骨关节炎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病或者骨质增生,主要累及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骨头,一个软骨。如果你单纯得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患骨关节炎的话就大错特错了,骨关节炎还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骨关节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骨关节炎中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区别。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其中,骨关节炎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那么,原发性和继发性有什么区别呢? 原发性有局部性与全身性两种。前者以膝、髋与足部多见,后者则多见于手指与脊柱。原发性骨关节炎都发生在中年以后,

而继发性骨关节炎也可发生于年轻人。原发性骨关节炎是指关节软骨和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用目前的方法查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继发性骨关节炎系指已知有骨关节疾病,由于原有疾病不能控制或未发现而产生了骨关节炎。能产生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原因很多,例如: 一、先天性关节畸形:如关节过度活动,关节面形状或结构异常等; 二、儿童期发生骨关节病:如股骨骨骺滑脱等; 三、外伤或机械性刺激:如骨折损伤关节面、习惯性关节脱位、半月板切除术或运动员关节外伤后遗症等; 四、关节内结晶沉着性疾病:如痛风、假痛风等; 五、关节软骨代谢病:如褐黄病等; 六、缺血性坏死: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七、关节软骨损伤后: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等。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2020完整版)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2020完整版) 摘要 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关节炎(SpA)临床专家共识或指南不断更新,但如何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患者自我参与管理是提高诊疗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成立多学科专家和患者共同参与的AS/SpA患者实践指南工作组,开展AS/SpA病友会患者与专家共同参与的AS/SpA患者关注问题的调查,筛选出问题,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相关原则,按照国际规范流程,提出AS/SpA患者实践指南意见15条。 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关节炎(SpA)临床专家共识或指南不断更新[1,2,3],但如何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患者自我参与管理是提高诊疗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 自2011年4月我国成立SpA/AS病友会,并加盟强直性脊柱炎国际联盟(ASIF)至今已9年。在我国广州市召开的ASIF会议中,亚洲、美洲、欧洲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病友们参与AS/SpA患者关注问题的问卷调查,筛选病友最关心的问题,同期成立了多学科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的AS/SpA患者实践指南工作组,从最受关注的问题出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相关原则,按照国际规范流程,提出AS/SpA患者实践指南意见15条。

指南形成方法 1.指南发起机构与专家组成员: 本指南由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ASIF发起,指南首席专家古洁若和Zhivko Yankov,首席方法学家杨克虎。启动时间为2019年1月20日,定稿时间为2020年3月21日。 2.指南工作组: 工作组由多学科(涵盖风湿免疫科、骨科、影像科、伦理学及循证医学等学科)专家和病友会成员组成。证据的检索和评价由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GRADE中国中心杨克虎教授团队指导,古洁若教授团队等专家工作组成员协同完成。所有工作组成员均填写了利益声明表,不存在与本指南直接的经济利益冲突。 3.指南注册与计划书撰写: 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International Practice Guidelines Registry Platform,https://www.360docs.net/doc/c712640978.html,/)注册(注册号为IPGRP-2018CN021)。本指南的设计与制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结合国际指南协作网(Guideline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患者版指南方法学手册,并参考指南研究与评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Ⅱ,AGREE Ⅱ)工具[4]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5]。

脊柱关节病题库2-2-10

脊柱关节病题库2-2- 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男性,45岁,四肢及头皮反复发作的皮疹8年,近年逐渐出现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右膝关节肿痛,伴活动受限,查体指甲可见顶针样凹陷,头皮发迹及四肢皮肤可见小片状鳞屑样皮疹,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反应性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银屑病关节炎 D.痛风 E.骨关节炎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男性,25岁,双膝关节及踝关节肿痛10天,发病前3周有腹泻病史。血清RF阴性,受累关节X线无明显改变,最可能的诊断() A.风湿性关节炎 B.骨关节炎 C.反应性关节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感染性关节炎

问题: [配伍题]有HLA-B27抗原的人 有HLA-B27抗原的患者特别要注意 A.易患肿瘤 B.对气管鳞癌和腺癌有保护性作用 C.易患肠道感染 D.对鼻咽癌患者预示预后不良 E.易感染病毒 (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c712640978.html,)

问题: [配伍题]属于感染性关节炎的是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是属于退行性关节病变的是 A.结核性关节炎 B.银屑病关节炎 C.类风湿关节炎 D.痛风性关节炎 E.骨关节炎

问题: [配伍题]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性关节炎 A.关节X线片示,骨端骨质疏松边缘骨侵蚀 B.关节X线片示,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及软骨下囊性变 C.关节X线片示,局限性骨质疏松,关节旁偏心性、虫蚀状骨质缺损 D.关节X线片示,关节边缘骨侵蚀,骨质溶解增生,间隙狭窄及铅笔套样改变 E.关节X线片示,椎体方形变,椎体前缘软组织骨化呈竹节样改变

脊柱性关节炎是什么

脊柱性关节炎是什么 相信大家对关节炎这种疾病并不陌生,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患上这个非常折磨人的疾病,但是脊柱性关节炎应该很少有人了解,但现实生活中患上此病的人数也不在少数,他们都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和折磨,在治疗上也非常的遭罪,所以下面的内容高就针对这个疾病进行详细的讲解,方便大家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疾病, 脊柱性关节炎是什么? 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 SpA),既往又称血清阴 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或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s),这是一组慢性炎症性 风湿性疾病,具有特定的病理生理、临床、放射学和遗传特征,炎性腰背痛伴或不伴外周关节炎,加之一定特征的关节外表现是这类疾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这一类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arthropath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未分化脊柱关节炎和幼年慢性关节炎。赖特综 合征(Reiter’s syndrome, RS)与反应性关节炎为同义词,现

已很少使用。该类疾病常在中青年发病,除银屑病关节炎发病无性别差异外,其他几种疾病男性均多于女性。 脊柱关节炎与HLA-B27基因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使其概念得到了很好的统一。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真正概念早在十余年前就被Wright等明确。术语“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被用来描述一类相关的,具有许多相同的临床、放射学和血清学的特征,还有家族性和遗传关系的异质性疾病。这些疾病最初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相关的关节病,惠普尔病和白塞病。这些疾病具有许多不同点和相似性,包括类风湿因子阴性,没有皮下结节,放射学的骶髂关节炎伴或不伴炎性的外周关节炎和家族聚集性。 脊柱关节炎中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脊柱病型以中轴受累为主。广义的中轴范围应该是指从骨盆到颈椎,其中包括髋关节;狭义的中轴受累主要指累及到颈、胸、腰椎和骶髂关节。中轴脊柱炎包括骨关节、韧带肌腱和附着点炎等。 所以当脊柱性关节炎发生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理智冷静的对待,并且接受现实好好治疗不能自暴自弃,还没有患上此病的

脊柱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脊柱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脊柱关节炎是目前困扰着很多人的一种疾病,很多脊柱关节炎的患者都希望获得治疗脊柱关节炎的办法,其实治疗脊柱关节炎我们可以采用药物等方式,不过在治疗脊柱关节炎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患上了脊柱关节炎,其实我们只有认识了脊柱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才能更好的了解脊柱关节炎这种疾病。 ★中轴受累 脊柱关节炎中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脊柱病型以中轴受累为主。广义的中轴范围应该是指从骨盆到颈椎,其中包括髋关节;狭义的中轴受累主要指累及到颈、胸、腰椎和骶髂关节。中轴脊柱炎包括骨关节、韧带肌腱和附着点炎等。 中轴受累包括早期和晚期,早期主要表现为炎性腰背痛,但放射线上还未表现出骶髂关节炎的表现,这部分患者通常在临床上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晚期的临床表现非常明显,包括骶髂关节

炎、脊柱部分或全程受累、病人体型体态变化、活动受限、影像学变化,容易被临床确诊,但即使被临床正确地诊断,其治疗往往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或者患者已经出现了功能受限或残疾。因此要重视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中轴受累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尽早控制病情。 (1)交替性臀部疼痛 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一侧臀部或髋部疼痛,较为明显,重者可导致髋部活动受限,不敢行走,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可好转,但可反复发作,并可出现双侧交替发作。因为骶髂关节位于臀的深部,这些症状正是骶髂关节或髋关节炎症所导致。尽管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机械性腰痛患者都有可能出现臀部疼痛,但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更特异性的是表现为先是一侧臀部疼痛起病,逐渐交替性臀部疼痛。 (2)炎性腰背痛 脊柱关节炎患者的腰背痛常常隐匿性起病,起始部位位于腰臀部区域,渐向背部发展,常在后半夜较为明显,并伴有明显僵硬感,可导致夜间翻身困难,且在清晨起床时腰背部明显僵硬,需活动后方改善。这种晨僵的持续时间与患者的病情轻重有关,

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历模板

主诉:反复左膝关节疼痛办活动受限5年,加重7天 现病史:自诉5年前开始出现左膝关节反复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无向他处放射,疼痛可因体位改变而诱发,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由于病情较轻没特殊治疗。于1周前再发,并出现左下肢放射痛,伴左下肢乏力、活动受限,晨起出现左膝关节僵硬,时间少于30分钟,活动后改善,近一周出现静息痛,休息不能缓解,在当地医院就诊,效果欠佳,到本院门诊就诊,行X光提示左膝骨关节炎,门诊拟“左膝骨关节炎”诊断收入本科。患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午后潮热,无间歇性跛行,无消瘦、无抽搐、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精神、食欲可,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史:平素体格良好。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有手术、外伤史,否认有输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有疫水、毒品接触史。否认有烟酒不良嗜好史,否认有冶游史。 婚育、月经史:已婚,育有1子,体健。 家族史:家人体健。无家族传染病、遗传病及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CoP 85次/分R 20次/分BP 114/71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痛苦面容,被动卧床,体查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下出血点及异常结节。皮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头颅大小形态异常。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先天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唇红,无紫绀,咽无红肿,扁桃体未见肿大。颈无抵抗感,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及肿大及结节,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无先天畸形,无压痛。呼吸运动自如,双肺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不大;心率85次/分,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杂音。腹平,未见胃型、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肝区叩痛阴性,肾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5次/分,无血管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见专科情况。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壁、膝腱、跟腱等生理神经正常引出,双侧Babinski征、Hoffmann征等病理征未引出。 专科情况:左膝关节皮肤无明显红肿及窦道,左膝关节局部压痛,局部皮肤温度无明显升高,左膝关节活动疼痛,左膝关节研磨试验(+)。浮髌试验(-)。前后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双侧脐踝线,双侧大腿、小腿周径无异常。 辅助检查:X线提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关节面不平 最后诊断:初步诊断: 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上级医师签名:医师签名:

骨关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骨性关节炎 (一)、种类 骨性关节炎,包括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这些名称反映了骨性关节炎的特点,反映了人们对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二)、特点 中年以后,慢性的变形性关节疾病多累及手的小关节及一些负重的大关节,例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 (三)、病理特点 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进而发展为关节软骨下骨的骨质硬化,关节边缘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周围关节囊骨赘增生,为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 (四)、发病机制 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刚开始认为骨性关节炎是炎症反应的过程,之后又发现它与力学负荷的受力不均衡有明显的关系。因此现在一致认为它是力学和生物学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质降解合成失调,最终导致骨性关节炎。 (五)、临床特点 1 、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是骨性关节炎最主要的临床特点。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主要特点是负重痛。活动后的疼痛休息后可缓解。例如撕裂疼痛与皮肤的切割痛不一样,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另外一个主要表现是镇痛,疼痛部位不明确,活动后明显加重。 关节炎疼痛由多种因素引起。以膝关节疼痛为代表分析,滑膜的炎症、肌肉的痉挛、韧带的牵张、骨赘增生对韧带的牵张、软骨下骨骨折均会引发膝关节疼痛。若关节炎的晚期出现静息痛,表明骨内压力增高,也是引起疼痛的原因。 2 、僵硬 僵硬是骨性关节炎很明显的特点,表现为晨起僵硬,简称晨僵。晨僵的时间通常为15到3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区别,晨僵轻微活动后可出现改善。另外,休息、静止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关节的僵硬。 3 、关节变形和关节肿大 骨性关节炎的关节肿大,常见的是手,例如手的指尖关节出现关节肿大或关节膨大,出现小结节。再如长期的负荷的改变,导致一些负重关节的改变,例如膝关节出现内翻畸形或外翻畸形,经常看到的X形腿或O形腿,就代表了关节的变形。 4 、活动受限 活动受限的原因很多。以膝关节为例,例如半月板、软骨碎片的脱落会导致关节内的机械绞索;骨质增生形成阻挡、韧带牵张、肌肉痉挛,这些都会引起膝关节活动受限。 (六)、分类 1 、原发性

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

2011最新外周脊柱关节炎(SpA)分类标准 ASAS正式发布外周型脊柱关节炎(peripheral spondyloarthritis)分类标准 附原文: Rudwaleit M, van der Heijde D, Landewé R, et al. The Assessment of SpondyloArthritis International Society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peripheral spondyloarthritis and for spondyloarthritis in general.Ann Rheum Dis. 2011;70:25-31. I.对于仅有外周表现的患者,应用外周型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包括无影像学表现和有影像学表现的两种临床亚型): 关节炎,或附着点炎,或指/趾炎, 1) 加上下列至少一项SpA特征: 葡萄膜炎 银屑病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前驱感染 HLA-B27(+) 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 或 2)加上下列至少两项(其他的)SpA特征: 关节炎 附着点炎 指/趾炎 既往炎性背痛病史(不是现在!) 脊柱关节炎家族史 II. ASAS推荐的中轴型SpA(AS)的分类标准(2009年):起病年龄<45岁和腰背痛≥3个月的患者,加上符合下述中1种标准:①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加上≥1个下述的SpA特征; ②HLA-B27阳性加上≥2个下述的其他SpA特征。 SpA特征包括:①炎性背痛;②关节炎;③起止点炎(跟腱);④眼葡萄膜炎;⑤指(趾)炎; ⑥银屑病;⑦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⑧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反应良好;⑨SpA家族史;①HLA-B27阳性;⑩CRP升高。 说明: 1).SpA分类标准的应用:原因不明的腰背痛3个月以上,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下,无论是否存在外周表现,均使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对于仅有外周表现的,使用外周型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 2).炎性背痛是指:以下5条中至少有4条,①40岁以前发病;②隐匿起病;③活动后缓解; ④休息后不减轻;⑤夜间痛(起床后好转); 3).外周型标准中的炎性背痛仅限于过去曾出现,如果目前有炎性背痛则应使用中轴型SpA 的分类标准; 4).前期感染指,在关节炎/附着点炎/指(趾)炎,发病前1个月内出现的,尿道炎/宫颈炎/腹泻;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又称未定型脊柱关节病,是由Burns于1982年最先提出。顾名思义,末分化脊柱关节病是指一组具有脊柱关节病(简称spa)的某些临床和(或)放射学特征,但又表现不典型,且尚未达到已确定的任何一种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的疾病。含义可指:(1)某种SpA的早期表现,以后将发展为典型的SpA;(2)某种明确的SpA的“流产型”,以后不会发展成为某一典型SpA;(3)属于某种重叠综合征,不能分化为某种明确的SpA;(4)某种现在尚不能定义,但将来可能可以明确分类的SpA。 对于此类病人我们采用中成药注射治疗副作用少。以下选取一些资料供参考: uSPA的临床表现与AS患者相比有以下特点: (1)症状轻,不典型; (2)无脊柱活动受限; (3)无银屑病关节炎,无肠病性关节炎; (4)不一定有骶髂关节炎;(5) HLA-B27不一定阳性; (6)女性比例较AS患者明显高。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前提是病人必须是脊柱关节病。脊柱关节病是一类疾病,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点:(1)以HLA-B27为主要的遗传易感因子;(2)以肌腱-骨附着点炎症和滑膜炎为基本的病理改;(3)常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椎和各大关节;(4)类风湿因子阴;(5)如果疾病得不到控制,可进行性发展至脊柱强直、关节强直,乃至残废。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不是一个疾病,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如果未能满足某一具体疾病的诊断,均属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它可以是一个病的早期表现或轻型表现,许多病人在随访若干时间后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或其它脊柱关节病。也有一些病人一辈子均难以满足某一个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只好长期诊断为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uSPA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占很大比例,临床上并不少见,绝大多数病人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可诊断为本病。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或其他脊柱关节病在未能明确诊断前,而又除外其他疾病,可诊断为儿童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患病率是同一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3-10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一大类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瑞特综合征、银屑病性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 uSPA误诊率高,易被误诊为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多因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常为反复发作的关节肿痛,可能今年右膝关节肿痛几个月,明年左踝关节肿痛几个月,被误认为是“游走性关节炎”,膝关节、踝关节肿痛数月行X照片,未见关节的放射学损害,被认为是“非侵蚀性”关节炎;一些病人的关节痛对天气变化有反应,被认为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征。这是目前诊治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时常常犯的错误,提请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