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技术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建立一个平菇生产厂,并制定技术方案。

建立平菇厂首先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具有能源水源,利于排水,空气清新,远离畜禽厂,不受工厂三废污染的地点。食用菌军中生产厂必须具有原料仓库,燃料仓库,原料预处理场地,洗涤准备间,配料室等区域,且这些功能区要分布合理。

选择熟料栽培法,在九月进行。技术方案如下:

1.生活条件:

营养条件不太严格,首先碳源来源很丰富,可以用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阔叶树的木屑,稻草,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等。氮源可用麸皮、米糠、玉米粉、黄豆粉饼等。平菇对碳和氮的吸收利用的比例即碳氮比(C/N):菌丝体阶段为20,子实体阶段为30。如果碳氮比合理,平菇就正常发育,如果氮多碳少,就会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抑制的现象,即菌丝生长旺盛,而子实体出现迟缓。相反,如果氮少碳多,则营养生长差,菌丝不旺盛,生长无力,子实体小,产量偏低。因此在栽培平菇时,首先要掌握原料中的碳素和氮素的含量,并根据情况合理搭配。

环境条件相对较严格。首先,温度应控制在22~26摄氏度为宜,若大于33度则生长缓慢。有的蘑菇根据其中心出菇温度的不同,会造成菇体质量的不同。中心出菇温度较低的平菇菇质肥厚;中心出菇温度中等或是较高的质差。其次,平菇属喜湿性真菌,棉籽壳的含水量以60%为适,空间湿度应维持在85~90%。平菇在ph4~8的环境下均可生存,最适的酸碱度为5.8~6.2。平菇属好氧性真菌,其子实体对氧的需求很大,要注意早晚通风,防止菌变臭,或是长杂菌。平菇的菌丝无需光照,而子实体则对光较为敏感,散射光即可诱导其分化。

2.塑料筒栽培工艺流程:

首先选季节,然后储备原材料,选择场地,就可以准备栽培料和栽培筒,经灭菌,冷却后即可选种接种,在培养室待其萌发,精心管理,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采收了。

3.季节的选择:

平菇适合在秋季栽种,最好是九月,这个时候气温由高到低,便于平菇的发菇与产菇,此时病虫害少,产菇期长。

4.菌种制作:

平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个级别。

(1)母种的培养基配方及制备方法:

棉籽皮综合培养基:棉籽皮200克、麸皮50克、琼脂2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3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2-4片,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首先将棉子皮,木屑或麸皮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水,加热煮沸30分钟,然后用四层纱布过滤,取出过滤液,加入其它原料,补足1,000毫升液体,再

加热使各材料溶化后即可。

(2)原种的制备:

棉子皮78%、麸皮18%、糖1%、石膏1%、石灰2%,料水比为:1:1.2-1.4。配制:将称好的棉籽皮和麸皮充分混合均匀,将糖、石灰、石膏、溶于水中,用此水来拌培养料,使其含水量达60-65%,用手取一把拌好的培养料用力握,手指间有水滴出现,但不滴下就可,这时料含水量达60%,料堆30分钟后准备装瓶。

(3)栽培种的配方:

栽培料的来源很丰富,一般的农副产品下脚料即可,但注意选料要新鲜,无霉烂的。由于武汉九月气温较高,可采取以下配方:

培养料的投料估算:以棉籽壳为主,九月上旬制筒,筒宽24厘米,高45厘米。ps栽培筒的制作:拌料: 在地上铺一层棉籽壳,之后撒上辅料(麸皮,米糠),

搅拌均匀,用手握法估测干湿度。

容器制作: 用低压聚乙烯塑料制作栽培筒,准备好封口纸和皮

筋。

装料: 先装半筒,套上套环和皮筋,然后继续填料,压实后封

口即可。

5.灭菌冷却:

食用菌菌种培养基灭菌具有必要性,因为栽培使用优质的菌种是获得高产的保证,优质菌种的条件之一是无杂菌的纯培养菌种;无杂菌的纯培养菌丝体在基质中得到充足养分,良好的理化环境,菌丝体可以最大限度地生长发育;如果使用的菌种已带杂菌,杂菌对养分的吸收、对环境的适应性都会比栽培菌丝有优势,而且杂菌在基质生活,营养代谢过程产生的产物会改变原来基质的理化水平,就会不利栽培菌生长,甚至无法生长;在制作培养基的过程,原料本身都会带有杂菌的,所以菌种培养基配制后必须经过灭菌,并经严格抽查灭菌效果,才可进行接种,否则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可采用常压灭菌法:将料筒放入灭菌锅,注意留加水孔和湿度测试孔。

开始时要用大火猛攻,待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后维持此温度灭菌10小时,之后再大火攻一阵子即可。

也可采用高压灭菌法:将做好的试管,5、7或10支为一把加牛皮纸捆成一把,放进加好水的手提式高压锅内,然后盖好锅盖,对角拧紧螺丝,开始加热,当压力表压力达0.5kg/cm2时,排冷空气,必须将冷空气排净,然后继续上升,压力达1.3-1.4kg/cm2保持30分钟,停止加热,高压锅内压力为零时,打开排气阀,打开锅盖,将灭好菌的试管,放在桌子上摆成斜面。使培养基前端在试管1/3处,培养基凝固后,用于接种。

注意在栽培种生产过程中,菌袋一定要轻拿轻放,防止扎袋,减少杂菌污染。培养菌袋时要注意检查,菌种萌发,生长情况;污染菌袋要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如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生长速度变慢,菌丝缺氧,用大头钉在菌丝长过处打小孔,一般小孔位置离前端菌丝2厘米处,不能在没有菌丝培养基处打孔,这样会导致菌袋污染。

只有菌丝浓密、洁白、粗状,呈绵毛状,有爬壁现象,被分解的木屑呈白色或淡黄色,菌丝分布均匀,刚刚形成少量珊瑚状的原基,是性状优良的菌种。若菌丝稀疏或成束生长,发育不匀,可能是培养料过湿;生长缓慢,或不向下生长,可能是培养基过干;培养基表面或瓶壁出现大量原基或已开始分化,为菌龄过老,应尽快使用;培养基开始萎缩,底部有浅黄或褐色积液,不宜使用。

6.接种培养:

选种要选择无污染无害的菌种。随后将菌种接入培养料内,并用封口纸封口。接种量为筒重的5~8%。注意接种之前应用75%的酒精擦手,防止污染。7.搭盖阴棚:

阴棚应选择再近水源的地方,用材木和茅草搭建,不易腐烂。用茅草编草帘时,西北厚,东南疏,棚顶透入花花阳光,形成“三分阴七分阳”的环境。架宽80厘米,高50厘米,距地面20厘米,共搭建五层。

8.管理:

管理分为菌丝生长,出菇前管理和出菇阶段管理。

出菇前铺3~4层培养,相对湿度维持在65~70为宜。温度早期控制在20~23度,中期17~18度。2~3天后,菌丝恢复生长,筒内温度上升,大于室温,这时要注意早晚开门窗降温。20天后,即可入室外阴棚。

大致20~25天后就进入出菇阶段管理。此时小菇蕾出现,对光照和水分的需求均增加,要注意适时揭膜。揭膜早会造成养料散失,揭膜晚则会影响菌盖的分化。此时还要注意温度的调节,若菇房的温度超过26度,则要早晚开窗通风。水分的要求要根据天气阴晴。晴天,有风的天气要适量喷水;菇多,或是元基形成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