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按摩》结课论文

治疗胃痛的按摩处方

按摩禁忌:

慎用范围:

1、饥饿时,饱食后45分钟内或腹胀时;

2、剧烈运动、极度疲劳者应休息一段时;

3、怀孕和月经期女性腹部、腰部不宜用重手法;

4、高血压及严重心脏病的老年患者适宜轻手法;

5、肾炎患者不宜重手法按摩腰部脊椎两侧肾区;

6、酒醉者。

严禁按摩范围:

1、高烧发热者;

2、传染病急性传染期;

3、感染化脓的体表部位;

4、皮肤破损、感染、烫伤出血处;

5、骨折早期、截瘫初期;

6、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迹象者;

7、有脑血管意外先兆者,恶性肿瘤和精神病情绪不稳定者;

8、极度虚弱以及严重心脏病病人;

9、有其他诊断不明的病症者。

胃痛:

胃痛即胃脘部疼痛的病证,又称胃脘痛。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

病因: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

分类: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

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

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

五行上的病因:

中医学视人为一个整体,脏腑之间互为影响。肝若过热,会影响胃液的分泌,这情况称为肝气犯胃。以五行学说解释,肝属木,脾属土,而木克土,因此肝火过盛会令胃部同样过热不适。

1.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之疏泄失调,横逆犯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

则胃脘头痛正如沈金鳖所说:“胃病,邪干胃脘病也。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产生胃脘疼痛。或因寒凉伤中,胃阳被遏,正邪交争,而胃痛乃作。

3.脾胃虚弱病后脾胃受损或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胃阴素虚或病久阴伤,胃失濡养,胃气不和亦能发生疼痛。

症状: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实证:主症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

虚证:主症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

1、疼痛的位置: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

2、疼痛时间:胃痛是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

3、观察症状: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

诊断:

1.痞满胃痛与痞满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心痛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与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

4.腹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

治疗原则:

治疗胃痛,首应辨其疼痛的虚、实、寒、热性质及病在气在血,然后审证求因,给予恰当的治疗。

肝气犯胃: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取穴: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门、章门、手三里、足三里。

病邪阻滞:治疗原则:消食导滞,温胃散寒止痛。

取穴:选穴脾俞、三焦俞、梁门、天枢、手三里、足三里。

脾胃虚弱:治疗原则:温脾健胃。

取穴: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门、中脘、章门、手三里、足三里。

基本手法:

1.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叠掌揉,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俞至三焦俞一段膀胱经内侧线,注意局部重点取穴。

2.晃拨俞穴行气法单掌根着力,依靠脘关节作手掌晃动动作,带动掌根晃拨,分别刺激肝、脾、胃、三焦俞等穴,手下压力要适度,晃拨频率均匀。

3.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

4.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间区段,轻拿轻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

5.搓擦胃俞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6.推揉腹部和中法两拇指开三门、运三脘,单掌或双掌于左胁肋部快速推抚,称之推胃法;掌推腹部任脉路线;掌根轮状顺时针推脘腹;叠掌揉上腹部,以左上腹为主。

7.擦摩上腹散寒法用单掌反复擦上腹部,频率要快以温热为度;改用掌摩以上部位。8.按揉腹部消积法双拇指交替按压腹部任脉及两侧胃经路线,双掌重叠自上而下揉以上部位;双掌扣脐轮状揉腹部。

9.拿揉抖颤导滞法在两掌波形揉脘腹的基础上,多指捏拿腹肌作抖颤动作。

10.按揉阳明清热法用拇指或小鱼际肌分别揉手足阳明经前臂及小腿段,以按揉手、足三里穴为主。

注意事项:

1、忌不良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按摩者注意事项:

1、按摩前明确诊断病情,禁止不明病情,不分穴位,不通手法进行按摩;

2、患者与按摩者都应选取舒适体位;

3、手法操作要熟练,力度适中,先轻后重,由浅入深,严禁暴力或蛮劲损伤皮肤筋骨;

4、按摩者可在患者皮肤上擦润滑剂,保护皮肤防止擦伤;

5、按摩前,按摩者与患者作好个人卫生准备;

6、按摩者按摩时严禁佩带饰品,指甲要剪短,施术部位保持温热;

7、饱食后1小时内或腹部有急性炎症、肿瘤、出血等禁用;

8、摩腹时摒除杂念,呼吸均匀,不可滥施蛮力和屏气对抗;

9、手法应缓慢、柔和,旋摩运动控制匀速,勿快慢不一;

10、本法以调理慢性病为主,须持之以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