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 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3. 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 上出现。
4.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无病前理间性壁Q波,有普遍性ST段 下移,但aVR导联ST段抬高。 急性下壁心梗
14
心电图特性的改变
动态性改变
15
心梗EGG定位
(1)间隔梗死:V1、V2。 (2)前壁梗死:V3、V4。 (3)侧壁梗死:V5、V6、Ⅰ、aVL。 (4)下壁梗死:Ⅱ、Ⅲ、aVF。 (5)下侧壁梗死:Ⅱ、Ⅲ、aVF、V5、V6。 (6)下间壁梗死:Ⅱ、Ⅲ、aVF、V1、V2。 (7)下后壁梗死: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














心 肌 重 新 得 到 灌 注
23
溶栓和PCI
• 应用PCI和溶栓剂早期灌注可减少梗死面积,增加左室功 能,并减低充血性心衰的发生,从而使急性期及长期死亡 率下降。
• 根据症状发生的时间和危险性、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和转运 至导管室所需时间,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血管开通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的 急救与护理
1
主要内容
1 认识急性心梗 2 急诊救治 3 冠脉介入及护理措施 4 冠脉溶栓及护理措施 5 健康宣教
2
主要内容
1 认识急性心梗 2 急诊救治 3 冠脉介入及护理措施 4 冠脉溶栓及护理措施 5 健康宣教
3
定义&病例生理机制
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导致冠脉供 血持续减少或终止,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
12
诱发因素
(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 (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 (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 (4)便秘,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
心肌梗死 (5)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疾走 (6)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
屏气而导致
13
心电图特性的改变
1. 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 联上出现。
窦、长约2-3cm,分为左前降支 (LAD)和左回旋支(LCX) 右冠脉(RCA),起于右冠脉窦,远端有两 个分支为:后降至支(PDA)和左室后 支(PLA) 临床常将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 (LCX)和右冠脉(RCA)视为三大 主支
6
临床症状评估
判断患者是否发生AMI,主要依靠三个方面: 临床表现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改变
V1、V2呈R或RS型。 (8)正后壁梗死:V7、V8导联病理性Q波,V1、
V2导联呈R或RS型。 (9)高侧壁梗死:Ⅰ、aVL。
16
常规心电图的做法
导联
V1
V2
12
V3


V4
V5
V6
V7
V8
V9
V3R
V4R
V5R
来自百度文库
部位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2、V4连线中点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左腋前线平V4水平 左腋中线平V4水平 左腋后线平V4水平 左肩胛下线平V4水平 左脊柱旁线平V4水平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院内处置
心肺复苏
心电图 生化检查、鉴别诊断
各种生命支持
医患沟通
术前准备、转运病人
21
安全转运的注意事项
转运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危险性 搬运病人时,勿大起大落,正确使用担架保险带 保持各管道通畅——输液管、氧气管、气管插管等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2
12
3~6
急诊治疗原则
起 病
介 入

病理生理机制
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原因诱发了易损性 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产生了急性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 闭塞的结果。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基本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管腔严重狭窄、侧支循环尚未建立
心肌供血不足
在此基础上发生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1h
心肌梗死
5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分为左冠脉系统和右冠脉系统 左冠脉主干(LM)粗短,起于左冠脉
9
临床表现——症状
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1~2周内,尤以24小时最多见。多为室性心律失 常,频发(> 5次/分)、多源、成对、RonT室早,或短 阵室性心动过速,常为室颤先兆。 下壁心梗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前壁心梗如发生房室传导 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病情严重。
10
临床表现——症状
全身症状 发热(吸收热,38 0C左右,持续约一周),WBC↑,血沉↑。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上腹痛。 心力衰竭 (心梗后心脏缩舒功能明显减退,以及收缩不协
7
临床表现——先兆
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 心悸、气短等。最突出为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 绞痛加重。(诱因不明显、发作频繁、持续久、 药物不易缓解、症状重伴心衰、严重心律失常、 血压波动大、心电图改变明显)。
8
临床表现——症状
胸痛 典型的症状是严重而持久的胸痛。部位常位于胸骨中下段 或其临近,呈压榨紧缩、压迫窒息、沉重的闷胀性疼痛。 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至数天,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 解。少数患者无胸痛(无痛性心梗),一开始即表现为休 克、急性心衰、心律失常、猝死。亦可表现为放射痛(至 左臂、上腹部、后背、下颌、颈部等)。
肌红蛋白测定有助于STEMI早期诊断,但特异性较差。 cTnT:①0.02~0.13ug/L,大于0.2为临界值,大于0.5可以
诊断为AMI (第8版诊断学)
18
主要内容
1 认识急性心梗 2 急诊救治 3 冠脉介入及护理措施 4 冠脉溶栓及护理措施 5 健康宣教
19
急诊救治
20
AMI的急诊救治
V1与V4R中点 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右腋前线平V4R水平
18 导 联
17
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
cTn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心肌损伤标志物, 通常在STEMI症状发生后2~4 h开始升高,10~24 h达到 峰值,并可持续升高7~14 d。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判断心肌坏死的临床特异性 较高,STEMI时其测值超过正常上限并有动态变化。溶栓 治疗后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CK-MB峰值前移(14 h以内)。 CK-MB测定也适于诊断再发心肌梗死。
调)主要是急性左心衰,即急性肺水肿。右心室梗死则可 发生急性右心衰,多伴血压下降。
11
临床表现——症状
低血压和休克 (心肌坏死,CO下降;神经发射,周 围血管扩张)
常见于心肌广泛(>40 %)坏死。表现在疼痛 缓解后收缩压仍<80mmHg或原有血压收缩压下降 >80mmHg;伴有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细速、 多汗、少尿,神志迟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