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8课《古文二则》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璘的性格
重诺责,敦风义。
具 体 表 现
友在,“以千金寄之, 友人信任 不立券”
不语郎君
友亡,坚还友财。 事实论证
1、“券在心,不在纸”的含义,这则小 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 不在口头上或纸上以千金寄 之,不立券”?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是:代词,这。 乃:副词,才。 言:动词,说话。 盖:副词,大概。
译:先生这一年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蓄得太久的 缘故吧。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就:动词,靠近。 过目成诵:看一遍就能背下来。 言:名词,字。 休:动词,停。
译:(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 几千字不肯停下来。
明确:在当代的法制社会,还是“立 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 也可避免消除邪念产生。
段玉裁
本文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 这是一部按年月记载戴震生平事迹的 书籍。 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 家、语言文字学家。字东原,安徽休 宁人。《四库全书》的纂修官之一。 段玉裁是他的学生。
段玉裁(17351815),清代语言文 字学家、经学家。字 若膺,号懋堂。江苏 金坛人。乾隆举人, 官至四川巫山县知县。 所著《说文解字注》 是研究文字训诂学的 重要参考书。
1、“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 的什么精神?
明确:戴震在学习中不迷信权威, 不迷信前人的结论,表现了少年戴 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2、你对这位老师有何评价? 明确:这位老师实事求是,对戴震 予以高度评价,是位好老师。
3、戴震能把老师问得“无以应”,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学习要开动脑筋,要多问 为什么,才能真正学出成果。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译:蔡璘笑着说:“票据在心里,不 在纸上。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而:代词,你,你的。翁:父亲。 卒:最终,终于。
辇:车子,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运。
致:动词,送还,归还。
译:你父亲把我当做知己,所以没有告诉 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他)看重由于许 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重视情谊。有一 位朋友将一千两白银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票 据。不久,这位朋友就死了。蔡璘召唤那人的 儿子来,把钱还给他。朋友的儿子感到惊讶不 接受,说:“哎!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 放一千两白银却不立票据的?况且我的父亲从 没有告诉我(这件事)。”蔡璘笑着说:“票据 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父亲把我当做知己, 所以没有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运着 送还给他。
先生是年乃能言 日数千言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说话
字 话语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多少 几二千年矣 几乎,将近
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苏格拉底说:“怀疑是无限的探求。”
译:不久,这人去世了。
蔡召其子至,归之。 归:动词,归还。
译:蔡璘召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银子 还给他。
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 愕然:惊讶的样子。
译:(朋友的儿子)感到惊讶不接受, 说:“哎!没有这样的事情,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 我也。”
语(yù):动词,告诉。
译:哪里有寄放一千两白银却不立票 据的?况且我的父亲从没有告诉我(这 件事)。”
译: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重:动词,看重。 敦:动词,重视。
译:(他)看重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 致的谴责,重视情谊。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寄:动词,存放。 券:名词,票据,凭证。
译:有一位朋友将一千两白银寄放在 他那里,没有立票据。
亡何,其人亡。 亡何:不久。亡:同“无”,没 有。 亡:动词,死亡。
徐珂
徐珂(1869—1928)字仲 可,浙江杭州人。光绪举人, 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南 社,为《辞源》编辑之一。著 述甚多,有《清稗类钞》等十 余种著作。
《清稗类钞》 是清末民初徐珂 编撰的关于清代 掌故遗闻的汇编。 对于研究清代社 会历史,很有参 考价值。
旃 敦 亡何
zhān
璘
lí n
译:(戴震)又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老 师)说:“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 千年矣。” 去:动词,距离。 几何:多少。 几(jī):差不多。
译:“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 不多两千年了。”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 “此非常儿也。”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代词,这样。 以:拿,拿来。
dūn
wú
立券
辇
quà n
niăn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 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 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 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 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 郎君。”卒辇而致之。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译:(戴震)问:“既然这样,那么朱文公凭什么知道 是这样的?”老师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回答,说:“这 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啊。”
先生这一年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蓄得太久的 缘故吧。(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 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至 《右经一章》以下,(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 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的?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 意思,曾子的弟子记录的?”老师回答他说:“这是 朱文公说的。”(他)接着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 的人?”(老师)说:“宋朝人。”(戴震)又问:“孔 子、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老师)说:“周朝 人。”“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 “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既然这样,那么朱 文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老师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回答,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啊。”
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应:动词,回答。 朱文公:即朱熹,宋代哲学家、教育家。 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译: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文公说的。”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译:(他)接着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 的人?”(老师)说:“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
译:(老师)教《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下,
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何以:以何,凭什么。 述:动词,记述。
译:(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 由曾子记述的?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曾子的弟 子记录的?”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 《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 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 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 “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 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 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 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 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 非常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