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人生——王国维以人为本的美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9月第12卷 第5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 f Jiangsu Un i v ers it y (Soc ial Science Ed i tion)

Sept .2010V o.l 12N o .5

境界人生:王国维以人为本的美育思想

朱 晏

(江苏大学发展与对外联络办公室,江苏镇江212013)

摘 要:王国维将人生境界同词学境界等同起来,强调词的品格源于人的品格,认为美育是通

过艺术作品直观的形式传达作者对人生的观点、态度等而达到对受教育者实现人生启迪的目的。他认为实施美育是拯救国民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国民高尚的精神境界的有效措施。王国维超脱现实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人生的美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人类摆脱精神困境和塑造理想人格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美育思想;王国维;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0)05-0030-04

收稿日期:2010-04-08

作者简介:朱 晏,助理研究员,文艺学硕士,从事文艺学研究。

王国维(1877 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他率先引进和系统介绍西方美学,并运用西方文艺批评方法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他通过对意境(境界)理论的建构和悲剧理论的阐释,将美育思想拓宽到了人生的境域,具有相当的深刻性。他认为意境(境界)这一概念之所以超越传统的兴趣与神韵之类,是因为意境深入人性与人格的底蕴,是人的灵魂的自然流露。他从 境界!中体悟人生,尊崇封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具有对人生终极意义、人类意识和生命的关怀,并力争在当时的社会境遇下实现理想人格的回归。近代以来,由于传统文化的流失,新的思想文化尚未建构,社会精神流离失所,王国维作为中国士大夫与西方人文思想融为一体的思想家和文士,他之所以倡导意境(境界)说,包含着替他自己,也替当时的中国人寻找新的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王国维美育思想渊源

王国维关注人自身内在的精神世界,他对美育的研究也侧重于从人的心理、精神需求的角度来分析,他的 势力说!来源于席勒的 游戏说!与叔本华的 生活之欲说!。席勒的美育理论作为一种人生美学,第一次提出现代社会人性改造的重大课题,旨在克服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分裂,实现完美的人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只

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恢复人性的完整并达到完善和自由

[1]

。这是因为,人要从感性的人发展为理

性的人必须先变成审美的人。也就是说,美育是使人由自然的人、感性的人成长为理性的人的必由之路。美育的最高目标就是人的精神解放(即自由)和完美人性的实现。

叔本华的 唯意志论!认为,形形色色的世界只是表面的现象,真正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世界是 意志![2]

。人的身体自身是表象,身体的活动就是意志活动的外化。对于叔本华的这一思想,王国维深深认同。由于意志在生活中表现为 欲!,也就是说生活的本质就是 欲!,一欲既终,他欲随之。而人生就是由各种欲望组成,不论欲望满足与否,人生都会产生痛苦,所以欲与生活、苦痛三位一体。美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暂时抛弃生活欲望的痛苦,寻求内心的平和,使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我之关系。生活之欲变为势力之欲,分为精神之势力和物质之势力。精神上的势力由各种嗜好组成, 一切嗜好虽有高卑优劣之差,固无非势力之欲之所为也!

[3]320

。如果不用高尚的嗜

好去引导人们,则卑劣的嗜好就必将抢占人们的精神家园。所以,王国维认为只有文学艺术及其他审美活动才能使人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美育学就是从审美心理和社会需要出发,研究美育的性质、规律、特点,培养高尚的嗜好,从而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这就是美育的宗旨。

康德以严密的理论思辨确立了以情感为中心的自由判断,从而赋予了审美以无利害性的独立地位。王国维说美是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就是康德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的另一种表述。王国维从审美的无利害性出发,认为正是美的无利害性才可以引导人们摆脱利害欲望的追求而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才能有信仰、有理想。美感的快乐,是由于人们沉浸于完全自由的审美境界中,关照了人生的真理,享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后,而产生出一种由衷而纯粹的快乐,使人们进入了理想的自由王国,所以美育才能实现教育人的目的。

王国维这种摆脱现实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也来源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修德、敬业基础上的人本主义,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思想的功利性较强,淡化了生命的自由。道家思想提出法自然!,肯定人的生命的价值,赞美人的精神自由,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自老庄开始的道家美育与儒家美育分庭抗礼,形成中国古代审美教育儒道互补!的重要规律和一以贯之!的传统。如果说老子思考的重点是通过宇宙之道的体验,追寻对天道、世道、人道的全面而终极的理解,那么,庄子则更偏重对人的内在精神的超越和自由境界的探索。他将道!引向人生,使心灵与道!契合。这种契合偏重于精神的自由与解放,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个体的小我超越其现实有限的束缚而及于生生不息的宇宙大生命之中,这是庄子美学的重要内容。心斋!就是排除杂念,精神专一;坐忘!就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主观精神绝对自由,这就是庄子审美的最高境界。

王国维以对美的可爱玩而不可利用!的界定,率先开拓了中国现代美学无功利性的现代性品格。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把艺术审美视为超脱生命欲望、解脱人生痛苦的唯一途径。王国维认为美感的快乐是完全自由的,人的审美活动出于剩余势力或游戏冲动,虽然和生活之欲不无关系,但又完全超出它所局限的范围,成为一种独立的领域,即不在利害得失的范围内,而是纯粹的感情领域内的事,是完全自由的。他在日本桑木严翼的∀哲学概论#译稿中认为:超人(就是天才、完美的人)乃哲学家与艺术家自由精神之合。自由精神者,非他,艺术家之摆脱充足理由律而得最大之∃自由%,哲学家之摆脱一般道德律而得最大之∃自由%。此两者均∃无限制%;又均∃高视阔步,而恣其意志之游戏%,是之谓∃自由精神之合体%。![4]3他在英国洛克的∀悟性指导论#的译稿中认为:盖教育之事业,就知识之方面言之,非在授生徒以一切科学,而宁在与以精神之自由,使之后日能自得种种之知识。如此之教育使得谓之∃陶冶%,而不类于∃注入%耳。![4]245可见,完美的人要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艺术家要摆脱功利之心,哲学家要摆脱道德之律才能实现。而美感的快乐是完全自由的,美育是带人们进入理想的自由王国的最佳途径。

二、境界(意境)!中体悟人生

王国维将人生境界与词学境界等同起来,他以自己的独特感性来诠释词的美,说出一段常被后人引用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5]他刻意突出的是,填词与做大学问、大事业一样,依赖整个心胸人格的升华而成就,人格精神不经过艰辛的历练过程,就不可能得以升华,做学问如此,填词亦如此。

他将意境(境界)的内涵首先理解成人格境界。在∀人间词话#中他说: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观!是指直观地把握宇宙人生之真相!,而文学作品的意境!,则是此观!之最后的结果。对宇宙人生之真相!的本体之悟!如何才能在文学作品中完整地表达和鲜明地呈现,正是∀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论所要探讨的问题。人格境界的高低,人生阅历的深浅,直接决定了诗词等文艺作品中的境界如何。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人间词话#)指出词的雅俗在于它的精神气质,而不在于文句辞藻。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人间词话#)一再强调词的境界品格源于人的品格。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读苏轼、辛弃疾的词就要体会他们的胸怀与气度,姜夔

31

朱 晏 境界人生:王国维以人为本的美育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