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合集下载

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及其影响因素

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及其影响因素

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及其影响因素目的:研究閉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选择,并观察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3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Ⅰ组(32例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内固定)、Ⅱ组(33例膝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Ⅲ组(36例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内固定)、Ⅳ组(9例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Ⅴ组(20例小切口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比较各组手术出血量、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延迟愈合、皮肤缺血坏死、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发生率,应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结果:V组术中出血量最少,Ⅳ组术中出血量最多;Ⅳ组无切口感染,V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Ⅳ组无内固定失效,V 组内固定失效率最高;Ⅳ组骨折愈合时间最短,Ⅰ组骨折愈合时间最长;Ⅳ组关节功能优良率(100%)最高,V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最低。

5~8 d行手术无延期愈合、皮肤缺血坏死发生,7~8 d行手术浅表感染发生率最低,7~8 d和>8 d 深部感染发生率为0。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P<0.05)。

结论: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较好,5~8 d是行手术的最佳时机,年龄、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胫骨平台骨折是胫骨远端骨折较常见类型,是一种关节内骨折,会引起关节面移位和压缩,需要及时有效治疗[1-2]。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一般属于Schatzker Ⅴ型和Ⅵ型,常伴随周围软组织损伤,病情复杂,是临床上治疗的难题[3-4]。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需要同时处理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术后并发症较多,具有较高的致残率[5-7]。

而手术时机也是治疗的关键,但是对于手术时机选择报道尚少。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四川广元628017)目的:评价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疗效不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方法:收集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间我院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6例,均用T 型、L型钢板固定。

结果:随访12个月~10年,平均24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总不良率17.4%。

其中陈1日性骨折,内固定器械选择不当,外固定时问过长,术后锻炼不当,伴有软组织损伤或合并髁间隆突骨折,特别是交叉韧带和软骨损伤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不良率较高。

结论:骨折损伤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复位的质量是疗效不良的重要因素。

尽量争取早期手术,足量植骨,解剖复位后坚强内固定及早期不负重的功能锻炼是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关键。

标签:胫骨骨折;外科治疗;不良原因;对策胫骨平台骨折依据Schatzker分类标准,Ⅲ~Ⅵ型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由于伤情复杂,治疗困难,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不良率较高。

我院从1995-2005年对4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疗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18~63岁。

左侧25例,右侧21例;高处坠伤17例,砸伤7例,车祸伤22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胸腹脏器伤1例,同侧或对侧肢体骨折12例。

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5例。

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Ⅲ型12例,Ⅳ型9例,V型11例,Ⅵ型14例。

1.2治疗方法本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外侧或内侧平台骨折用相应的前外侧或前内侧纵向人路,内外侧平台骨折用前正中或Y形切口。

尽量减少皮下组织分离,保护半月板,于半月板下方切开关节囊,显露关节面,掀开骨折和皮质骨块,清理骨折端,撬起塌陷的关节面,必要时用人工骨或自体髂骨植骨,达解剖复位后用钢板内固定,同时修复半月板和内或外侧副韧带。

本组使用外侧解剖支持钢板24例,内侧支持钢板8例,“L”型钢板10例,“T”型钢板4例,其中使用内外侧双钢板7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研究进展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研究进展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研究进展
马炬雷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6(22)11
【摘要】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情复杂且严重,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诸多并发症.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明确骨折分型以及制订合理手术方案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通过X线平片、CT及磁共振成像的综合判断,可为诊断提供详细而准确的指导.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通常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内固定物,并适当植骨.
【总页数】4页(P2155-2158)
【作者】马炬雷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九八临床学院,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九八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修复重建中心骨四科,浙江湖州3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2;R641
【相关文献】
1.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J], 刘建敏;李全义
2.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J], 高飞
3.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J], 李念虎
4.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J], 郝玉升;刘巍;王臣;李志
强;赵亮;王蕾
5.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 [J], 胡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发表时间:2017-11-07T15:08:05.6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作者:季飞左廷政[导读] 探讨和分析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宝应县中医医院骨科江苏扬州225800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选取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甲组16例选择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乙组17例选择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丙组17例选择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甲组的术中出血量要低于乙组和丙组(P<0.05),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伤后6小时内接受手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显著高于伤后7-10天手术的4.54%(P<0.05)。

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把握最佳手术时机,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手术入路选择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关节内骨折,是由于膝关节受到了直接暴力或者是间接暴力,从而导致患者的胫骨平台骨折[1]。

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在胫骨平台骨折时,常伴有神经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膝关节畸形等现象,最终导致患者的关节功能发生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

本次研究对随机选取的5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计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分甲、乙、丙三组。

甲组的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20至65岁,平均(36.2±4.5)岁;高空坠落伤6例,交通伤8例,其他原因2例。

胫骨平台骨折174例手术治疗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174例手术治疗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174例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将胫骨平台骨折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1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时间4~15个月,平均8.5个月。

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依据骨折类型,遵循分期治疗原则,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尽量恢复骨与关节的基本外形结构、轴线等,保证关节的稳定性,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恢复关节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功能锻炼胫骨平台骨折又称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在临床中较常见,约占全身各种骨折的4%。

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是由于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类型复杂,并伴有严重软组织、侧副韧带、膝关节韧带、交叉韧带、半月板等损伤,治疗难度大。

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7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术式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7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110例,女64例,年龄19~68岁,平均38岁。

合并交叉韧带损伤14例,半月板损伤10例,侧副韧带损伤8例。

受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为主98例,滑雪摔伤32例,高空坠落伤16例,砸伤8例。

采用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10例,ⅱ型42例,ⅲ型52例,ⅳ型32例,ⅴ型26例,ⅵ型12例。

患者伤后到手术治疗时间为3h~11d,平均3d。

1.2治疗方法:患者均为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开放性骨折及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或伴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其余患者均采用消肿及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软组织条件择期进行手术。

手术入路对ⅰ型、ⅲ型骨折选择膝前外侧切口;ⅱ型、ⅳ型骨折选择前外侧切口或内侧切口;ⅴ型、ⅵ型骨折选择内侧切口、外侧切口或双侧联合切口。

手术时机选择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手术时机选择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12方 法 .
A组 患者 于 伤后 ≤3d进行 手术 , 中 。 其 进行 单侧 钢 板 固
定者 2 2例 , 进行 双侧 钢板 固定者 1 。B组患 者则 于伤后> 7例 3d时 进行 手 术 , 中进 行 单 侧钢 板 固定 者 2 其 2例 , 行 双侧 进
钢 板 固定者 l 8例 。两组 患者在 术 式选 择及 手 术类 型分 布方 面进行 比较 , P均> 。5 差异 无统计 学 意义 。 00 ,
验 , 验 水 准 = .5 以 P O0 检 00 , <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将 两组 患者 的治疗 效果 、 手术 时 问 及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进 行
统计 分析 , 并加 以比较 , 具体 比较 结果 见表 1 。 由表 1 可见 , 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稍好于 A组 ,统计分析 ,
者 中, 男性 2 6例 , 性 1 女 3例 , 龄 1 ̄ 8 , 均 ( 628 岁 , 年 66 岁 平 ± .)
评 价 等级 m 痊 愈 : . X线 示 骨折 愈 合 , 能及 活 动 范 围等 功
按 照 sh t e 分 型标 准 分 型 : ca kr z V型 2 1例 , 型 l 例 。B组 Ⅵ 8 的 4 0例 患 者 中 , 性 2 男 7例 , 性 1 女 3例 , 龄 1 — 4岁 , 年 76 平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 )B组 的手术 时问 明显长 于 A , po 5 , o 组 但 并 发症 发生 率却 明显低 于 A组 。 < .5 P均 0o ,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3讨 论
本 文 中 , 者就 7 笔 9例胫 骨平 台骨 折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 研

各部位骨折最佳手术时机 5分全面掌握

各部位骨折最佳手术时机 5分全面掌握

各部位骨折最佳手术时机 5分全面掌握一、整体治疗的优先顺序挽救生命(重要脏器优先)保存肢体(血管神经优先)尽量保存关节筋骨并重重建功能支具固定于颈椎和肩关节骨折或损伤二、损伤控制理论骨折的治疗分三个阶段1、制动2、创伤恢复3、骨折的固定三、骨折的手术时机1、开放性骨折,血管神经损伤:急诊手术。

2、闭合性骨折:限期手术。

3、陈旧性骨折;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择期手术。

四、骨折限期手术适应症的相关因素1、损伤部位(股骨颈,手舟骨,距骨等)。

2、周围解剖关系(骨折伴随血管/神经损伤)。

3、病理生理学环境(胫骨近端,中段,远端的环境)。

4、损伤机制,暴力大小,方向,作用点。

5、骨折分类,移位程度。

五、新鲜骨折(外伤<2w)的手术时机1、越早越好(6h之内,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

2、48h之内(老年髋部骨折)。

3、3-7d,可增加脂肪栓塞、ARDS等风险。

4、7-10d,炎症反应减轻,肿胀消退(大部分骨折)。

5、2w以上,软组织条件恢复的高能骨折。

超过2w,局部初步形成纤维连接,手术难度增加,解剖复位可能性下降,术后关节功能欠佳。

六、各部位骨折的手术时机躯干骨折1、脊柱骨折/脱位生命体征平稳,骨折移位较大,有神经症状,应紧急手术。

最迟1w之内2、骨盆骨折30min,三个决定:开放性骨折,立即止血骨盆制动(10-15min)观察10-15min,血流动力不稳定,能否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在7d内手术?3、髋臼骨折(伤后5-7d)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精确复位可达到关节的最佳匹配,确保正常力学性能。

影像学移位程度大,不匹配>2mm-手术髋关节脱位,髋臼后壁骨折并股骨头骨折,复位后关节仍然不稳,或关节腔有游离骨块-手术。

并发症:异位骨化18-90%;股骨头坏死3-9%肩胛带骨折1、锁骨骨折骨折伤及锁骨下动脉,臂丛,应立即手术。

2、肩胛骨骨折在2w之后手术,困难程度翻番。

上肢骨折1、肱骨近端骨折脱位伤及腋神经、血管等,或者由于肱二头肌长头腱卡压无法复位,立即手术。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02-28胫骨平台骨折是指骨折线累及胫骨近端关节面的骨折,为关节内骨折。

由于胫骨平台是重要的负荷结构,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损伤机制各异、骨折形态不一,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诊断治疗难度大。

处理不当易于出现筋膜间隔综合征、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织坏死、感染、骨不连、关节畸形、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站立、行走功能。

日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诸多争议。

为规范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帮助创伤骨科医生正确处理胫骨平台骨折,特根据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基于多中心研究结果和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术前评估、诊断、治疗及术后康复,编写了“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提出胫骨骨平台骨折规范合理的诊疗建议。

一、流行病学特点与致伤机制流行病学特点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2%,在老年人骨折中约占8%。

胫骨平台骨折多发生于青壮年,以40~50岁患者居多,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占72.9%和27.1%,男女比为3:1。

致伤原因中,交通伤最多,占46.7%,压砸伤和高处坠落伤分别占31.1%和18.7%;单髁骨折约占60%,由于膝关节存在7。

生理外翻角,损伤机制义以外侧暴力常见,因此累及外侧平台的骨折约占90%,双髁骨折约占30%~35%。

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半月板(57%)和前交叉韧带损伤(25%),后交叉韧带(5%)、外侧副韧带(3%)以及内侧副韧带损伤(5%)则相对少见。

损伤机制胫骨平台骨折常由内、外翻暴力、轴向暴力或内、外翻暴力合并轴向暴力引起,骨折形态与受伤机制密切相关。

通过骨折块的大小及其移位方向和程度,可大致判断损伤暴力的大小及方向。

膝关节伸直时受到单纯外翻暴力可导致外侧平台骨折,受到内翻暴力时可致内侧平台骨折;膝关节屈曲或半屈曲时受到轴向应力,常导致平台后侧冠状面骨折;屈曲90度时后侧常呈压缩骨折,屈曲30度与60度时后侧常为劈裂骨折。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 郑晓勇. 4 侯树勋, 李利, 王华东, 史亚民.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 内植骨结合 椎弓 根螺钉内固定治 疗胸腰椎 爆裂骨折的 长期疗效观察【 . J 创伤外科 】
杂志 ,0 9(6:2-36 2 0 ,0)34 2 .
复杂胫骨 平台骨折的治疗
罗慧钦
( 广东 省江 门市蓬 江区 白石正骨 医院创伤骨 科 5 93 ) 2 0 0
20 0 6.
情况一旦出现神经损伤体征和症状的患者, 在保证其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的 情况下, 争取时间, 及时减压, 固定以达到恢复神经功能最大效应。 损伤凋 后, 椎体高度虽可恢复但突人椎管内骨块会纤维化、 有机化而不易复位, 增 加手术难度以及危险陛。 手术关键其一就是准备置钉在椎 弓根内, 其二是 避免并发症( 胸腰椎骨折)使用过程中要求钉点定位准确, , 方向正确以及 深度适中。 进行钉点要按照严格的解剖定位法以确保定位准确。 手术常规 用C 光机进行检测, 臂X 确保螺钉位置 , 向, 方 深度定位准确以了解椎管减 压情况和复位程度。
瓣坏死、 下肢深静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线检查显示患肢均恢复正常力线, X 未发生畸形愈合, 无内固定松动 、 折断现象 ;am se 膝关节功能评分 Rs us n 结果, 6 , 例, 例 , 良率8 .3 。 优l 例 良9 可5 优 33 结论 双钢板 内固定可为复杂胫 骨平台骨折治疗提供牢 固、 可靠的固定, 为早期关节功能训练提供条 件, 有利于患肢正常力线及膝关节功 能的恢复 . 临床效果 满意。
【 关键词 】 胫 骨平 台骨折 ; 双钢板 ; 内固定 【 中图分类号 】 6 3 2 R 8. 4 【 献标 识码 】 文 B 【 文章编号 】 62 22( 0 2 0— 35 0 17— 5 32 1 ) 60 4— 2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进展论文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进展论文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进展【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临床进展的探讨,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疾病并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的方法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正确的术后康复措施。

结果:对于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还应考虑其年龄、病史等情况。

若患者病情为严重性双侧平台关节面粉碎性骨折,并无法进行手术修复,则可对病人实行保守治疗的方法,待保守治疗六至十二个月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有效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手术中可以对患者的骨膜进行较少量的剥离,保证了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液运输,有利于患者的骨折融合,同时也避免了广泛剥离患者的软组织,从而降低了感染以及术后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进展【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025-01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时往往伴随着高能量的损伤,且骨折常呈现粉碎性,不仅出现胫骨平台劈裂、塌陷等情况,同时还会累及患者干骺端甚至骨干部分,因此会在胫骨平台骨折的同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因此,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对患者的骨折部分与软组织同时进行治疗。

近年来,由于社会交通的飞速发展以及建筑业的兴盛,造成高处坠落伤害以及交通事故伤害等频繁增加,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1-3]。

临床上,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常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但此方法可造成患者进一步的软组织损害,同时破坏患者的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胫骨皮瓣坏死、关节功能障碍甚至骨不连现象。

目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趋向于微创技术发展,即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治疗。

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为尽可能减少患者由于进行手术治疗所造成的局部血液供应受损、软组织剥离、以及骨折处周边组织结构的破坏,从而降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由于进行手术治疗而造成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起到长期稳定的固定作用,以便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4-6]。

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

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

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包括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后护理等方面。

手术适应症对于胫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胫骨骨折严重,不适合保守治疗。

2.胫骨骨折部位不稳定,容易发生位移或者已经出现了位移;如骨干骨折、肌肉牵拉断裂、韧带脱位等。

3.胫骨骨折合并其他损伤或疾病,如关节脱位、肌肉断裂、神经损伤、动脉损伤等。

在确定手术治疗适用于患者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胫骨骨折手术通常采用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适用于单纯性胫骨骨折或胫腓骨骨折。

该手术方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人工复位:手术医生使用手法或外力将骨折部位复位,使其恢复正常解剖位置。

2.制造骨折通道:在骨折部位制造切开口,以便外科医生通过该口插入钢板、螺钉等固定骨折部位的物品。

3.内固定:使用钢板、螺钉等物品固定骨折部位,从而重新稳定骨干骨骼的结构。

4.切口缝合:手术结束,对切口进行缝合。

除了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他手术方式还包括:1.骨外固定:使用外固定器将骨折部位固定,以便周围损伤或其他因素得到缓解,使骨折部位自行愈合。

2.关节镜手术:使用关节镜对骨折部位进行切开和修复,使骨折部位稳定。

3.骨植入移植术:移植损伤部位的骨与健康部位的骨或者人工骨组织进行连接,从而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生长能力。

而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手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护理在进行胫骨骨折手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术后痛苦控制:根据术后疼痛程度,患者可以选择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药物来缓解疼痛。

2.活动训练: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肢体活动练习,以保证关节的灵活性和骨骼的稳固度。

3.营养调节:骨折愈合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应注意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

4.切口护理:手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切口消毒和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固定较 易外 露 。
2 治 疗 方 法
所有 患者 均给予 双钢板 固定 及术 中充分 植骨 。
2 . 1 手术时机
开放 性骨 折及伴 有神 经 、血 管损 伤或骨 筋膜 室综合 征 的 1 4例患 者采 用 了急诊 手术 ; 其余 4 6例 患者 根据其 身体 状况 及 软 组 织条 件 给予 消肿 及对 症 治疗 2~ 1 4天后 采取 手术 治
4 . 3 . 1 双 切 口入 路 的 优点 是 不仅 能够 充 分显 露 胫 骨 内 外 侧平 台 的 骨折 断端 及 关 节 面 ,从 而 可 以更 加 准 确对 内 、 外侧 平 台进行 复 位 ,而且 对 胫 骨 近端 前 内侧 的 软组 织影 响 较 小 ;缺点 是 术 中 出血 量 多 、切 口间 皮肤 易 缺血 坏 死及 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8 期

l 8 1
临床研 究 ・
复杂胫 骨平 台骨折最佳 手术 时机与手术入 路的选择及 其 影 响 因素
刘 向春
( 内蒙古赤 峰市阿鲁旗 同济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 2 5 5 5 0 )
摘 要 :目的 分析复 杂胫 骨平 台骨折最佳手术 时机 与手术入路 的选择及其影响 因素。方法 抽取 来我 院诊 治的复杂胫 骨 平 台骨折 患者 6 0 例 ,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分 别在其 最佳 的手术时机 内选择 了不 同的手术入 路 ,对其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 性分析。结果 随访 2—5年 , 对6 0 例 患者的骨折复位、 愈合 、功能恢复及其并发症等情况进行 评估 , 优4 2例 ,良 l 1 例, 可 5例 ,差 2例 ,优 良率为 8 8 - 3 %。结论 复杂胫骨平 台骨折 的手 术治疗中,通过选择最佳的手术 时机及合适的手术入 路 ,最大 限度 恢复骨与 关节的基 本外形结 构以及轴线 ,同时保持 关节面平整 、保证 关节的稳定性 ,术后早期进行积极 的功能锻炼 ,能够显著提 高治疗效果 ,减 少并发症 的发 生。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 台骨折 ;最佳手术 时机 ;手术入路 中图分类号 :R 6 8 3 文献标识码 :B D 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8 . 1 3 0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自2003年4月~2008年5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按schatzker分型分型标准分为iv、v、vi型,在锁定钢板内固定后,积极无负重膝关节功能锻炼。

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5个月,按照merchant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12例,良7例,可2例,差2例。

优良率82.6%。

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固定可靠,治愈率高,关节功能满意。

【关键词】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46-02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发展,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率提高,病理变化也越来越复杂,只是治疗十分困难。

我院自2003年4月~2008年5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21~65岁,平均42.5岁。

交通伤15例,坠落伤8例。

伴有半月板损伤2例,侧副韧带损伤1例,交叉韧带损伤2例。

其他合并伤2例。

按schatzker标准分型[1],iv型6例;v型13例;vi型4例。

均为闭合性损伤。

受伤距手术时间6~48h。

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手术区域消毒同时消毒同侧的髂骨供骨区域,取胫骨上段前方正中切口进入,切开皮肤,与筋膜下先向内侧剥离,显露内侧髁,尽量保护骨膜及其血供,于骨折部骨膜的外侧分离切开,显露其内塌陷的骨折及关节面,同时适度切开关节囊,充分显露胫骨平台,探查修复韧带、半月板,塌陷的空腔取同侧的髂骨植骨。

填塞充分,最后复位大的骨皮质骨块,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观察复位情况,良好则于前内侧锁定钢板,髁部用锁定螺钉固定骨折块,骨干部皮质骨螺钉及2枚锁定螺钉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43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螺丝钉或钢板外固定或内固定,有骨骼缺损者给予植骨治疗,同时给予被动关节锻炼功能治疗。

结果:术后正常随访1年,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0天-9个月,疗效评价:优秀23例,良好13例,4例中和3例差,良以上达到83.7%。

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骨折后处再移位的并发症,1例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导致深部感染,1例合并神经损伤随访至今未恢复正常。

结论:手术治疗是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必须途径,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及准确的复位、植骨、固定和术后的被动康复锻炼是复杂性胫骨骨折恢复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复杂性;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06-01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且病情严重,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导致患者关节不稳定及各种关节运动障碍。

随着我国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能量创伤导致骨折等发生率逐年增加,胫骨平台骨折病因多车祸或者是其它的压榨伤所致,多伴有韧带、关节囊及半月板的损伤[1]。

本院对3年来我院收治的43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6例,年龄平均39.6±12.3岁,左侧损伤27例,右侧损伤16例,有39例由车祸导致,余4例由与压榨伤造成,12例合并交叉韧带损伤、18例伴有副韧带损伤,16例伴有半月板损伤。

根据schatzker分型ⅲ型骨折 14 例,ⅳ型骨折9例,ⅴ型骨折 7例,ⅵ型13例。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给予手术切开复位,根据术前x片及ct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原则是骨折较为严重的一侧作切口,ⅲ型采用内侧入路,iv型采用膝内后侧入路,v型采用膝前外侧切口和后内侧入路,vi型采用膝前外侧切口和后内侧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根据骨折情况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或松质骨螺钉+“T”型或“L”型支持钢板固定,有平台塌陷者采用植骨治疗,并分析其疗效。

结果29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月(平均19月),骨折全部愈合,按Rasmussen膝关节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6.2%。

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

关健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

胫骨平台受到外力挤压或撞击时容易造成骨折或塌陷,严重者还可合并半月板或韧带损伤,治疗不当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和功能障碍、内翻或外翻畸形、创伤性关节炎。

2002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3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7~62岁,平均35.7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4例,Ⅱ型12例,Ⅲ型5例,Ⅳ型4例,Ⅴ型4例,Ⅵ型3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3例。

1.2 手术方法1.2.1 手术时机根据骨折的类型及全身情况和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而定。

本组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时间应根据软组织损伤、肢体循环和全身情况决定,尽早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一般为就诊后4~10天。

1.2.2 手术切口手术采用前外内切口(21例),前内侧切口(4例),前外侧切口配合内侧切口(7例),但两切口之间皮桥宽度大于7cm[2],目的保持皮瓣血运,防止皮瓣坏死,同时有可充分暴露骨折端及膝关节。

1.2.3 复位与固定方法本组病例中,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4例,L型钢板16例,T型鋼板1 0例,其中植骨26例,于关节面下方1.5-2.0cm凿开骨窗撬起塌陷关节面,保持关节面解剖复位后,取自体大块髂骨块填紧骨缺损,支持塌陷关节面,术中用C型臂X光机透视,确认关节面复位好,钢板螺钉固定完成后检查膝关节稳定性,如有内外侧副韧带损伤、交叉韧带则予修补,半月板损伤损伤如为边缘损伤可吸收线缝合,半月板损伤严重无法修补者行半月板切除1.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关节囊外放置负压引流,24~48h后拔除,根据术中固定的强度决定是否石膏固定,不作石膏固定的,本组26例术后3d~7d待创伤反应减轻后即可行膝关节CPM功能锻炼。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56例手术治疗分析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56例手术治疗分析

固定 , 损处用 松质骨 填充 , 中有 5 缺 其 例结合 用 T型钢 板 固定 。外 翻 Ⅲ度 采 用 T型 钢板 内 固定后 , 通过 腓 骨 前方皮 质处 开窗 , 通过 骨窗 , 从下 方用 一特 殊骨科 器械 将 压缩 的关节 面复 位 , 损处用 橙质 骨植 骨 , 缺 然后再 用 2枚松质 骨螺丝 钉 固定 , 外展 Ⅳ度 , 每一 大 块 碎骨 与 将 其 相 连软组织 象 翻书一 样 向外 翻开 , 直视下 复位 , 多 用 根 克 氏针固定外 侧 骨 皮质 , 而缺损 处 一 定用 松 质 骨填 充 , 骨有 助于支撵 已复位的 关节 面 , 植 最后用 L型 钢板 支撑 。v型骨 折采 用双侧 切 I , Z 使术 野扩大 , l 以便 直视 下 复位 , 重建平 台 , 用 克 氏针 临 时 固定 , 并 以松 质 骨填 充 缺损 , 后 用 2块 支 撑 钢 板 固定 , 中 一 块放 于 内 最 其 侧, 一块 放于 外侧 , 注意 钢板必 须严格塑 型并 用螺 丝钉 固定 。Ⅵ型采 用 L型钢板 固定 。骨质缺损 处 用松质 骨 植 骨 。合并 有半 月板 损 伤 者 用 可 吸收线 缝 合 , 作 次 或 全 切 除术 , 合并 有 交叉 韧 带损 伤 者 可用 丝 线 修 补或 用 髌 韧 带 中 13骨— 韧 带一 骨 自体 移 植 重 建 _ , 侧 / 2 有 J 副 韧 带损 伤 者 用 丝 线 缝 合 。 手术 时 间 : 伤后 当 天手 术
3 , 0例 1~2周 内手 术 2 6例。有 8例 直 接 内 固定 后 缝 合 伤 口, 2例缝 合伤 口, 石 膏 托 外 固定 , 皮 肤 条 有 用 待
件稳 定后再 次 内 固定手 术 。有 3 有 软组 织 缺 损 , 例 伤 后 当天行 内 固定 同时用肌 皮 瓣 转位 术 。2例疑 有 感染 的骨 折 , 用抗 生素灌 洗 , 制感 染后再 作 内固定 并用肌 控 皮 瓣 转位修 朴感染 伤 口。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平均 1. 。骨 折均 获得 骨性 愈合 ,骨折 愈合 时 问 5 1 月 ,平均 7 7 6月 ~0 . 2月,膝 关节 功能评 分采 用 L som 标准 评 yh l 定 :优 1 、 良 6 9 、可 2 ,优 良率 9 . 26 %。结论 复 杂胫 骨平 台骨 折应 视软 组织 损伤 情况 ,选 择合 适 固定方 法及 时

ea.1 ua n esy co lf aiMe i lc ne,W hn u e 3 00 t 1 h n i r tSh ooB s W U v i c dc Si cs ua H b L4 60, a e
C i ,2 p r e tf r o edc,t e t l s i lf zo i,E h u u e 3 0  ̄ C i . hn " a t n o O t p a i h C nr p t E h u t z o b  ̄4 6 0 a De m h s e a Ho a o Cy H ha n
【 s a t Obe t eT i u sciia uc me fc mpe c az e p a dV iil lta atrsrae Ab t cl jei ods s l cl to so r v c n o o lx S h tk ry eV I ba aeuf c e etd t n t p r u t
文 章编 号 :wgk01 -20 3 s 2 0 —02 2
复 杂 胫 骨 平 台 骨 折 手 术 方 法 选 择 及 疗 效 分 析
陈 军 付 伦 石 卫 星 刘 为 民
l 要1目的 探 讨双 钢板 内 固定术 和经皮 ( 限切 开 ) 位外 固定术 治疗 S h t eV、V 型胫骨 平 台骨折 的临床 摘 有 复 ca k r z I

超清多图:带你重温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必看!

超清多图:带你重温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必看!

超清多图:带你重温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必看!在本文中,我们重温了胫骨平台稳定性的重要概念,并再次强调了在制定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手术计划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损伤,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膝关节功能障碍。

在1950年代,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的手术技术还没有标准化。

石膏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不能避免下肢短缩,这使得后期尝试复位移位的骨折块时变得很困难。

牵引可以用于控制下肢短缩。

牵引的张力可以通过韧带牵拉机制使有软组织附着的骨折块复位。

没有软组织附着的压缩关节骨折块则无复位。

随后,在1960年代初期,AO发表了指导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原则,重点是关节面的解剖复位、绝对稳定、矫正轴向畸形和早期活动。

大多数早期研究认为关节稳定性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最关键的目标,但未能指出哪些骨折块负责关节稳定性以及如何恢复关节稳定性。

1974年,Schatzker发表了胫骨平台骨折分类,根据骨折的复杂性、患者的年龄和骨质,分为六种主要类型,按严重程度升序排列。

Schatzker分类主要基于平片和两个平面的CT断层扫描。

大多数骨折的主要平面为前后位。

Schatzker认识到不稳定作为手术指征的重要性,并建议怀疑关节稳定性存疑时在麻醉下进行膝关节检查。

2018年,Kfuri和Schatzker重新审视了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定义了劈裂楔形骨折块的三维位置对于决定手术入路和支撑钢板最佳位置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劈裂楔形骨折块是关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重温了胫骨平台稳定性的重要概念,并再次强调了在制定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手术计划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胫骨近端的解剖胫骨的关节面和附着的软组织提供两个功能:(a)稳定性:胫骨平台与关节面自然容纳股骨髁以及使股骨髁保持在正常位置的能力;(b)重量传递:恢复正常的负重能力。

胫骨近端骨骺有两个独立的髁,各自的表面均有软骨。

外侧髁凸起且较小,内侧髁凹陷且较大。

每个关节面都由相应的半月板部分覆盖。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与疗效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与疗效分析

325 术后康复锻炼 在骨折的治疗 中, .. 不但要创造条件
折 的 疗 效 分 析 E] 华 关 节 外 科 杂 志 ,0 9 3 2 : J.中 20 , ()
3 41 8— .
促进骨折愈合 , 而且要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手术复位、 固定
行关节腔内探查, 半月板损伤的全部一期处理; 本组术中未
显。 术中可以横行切开半月板下筋膜组织, 向上翻起半月板,
充分显露关节面。) 中平台复位后, b术 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发现交叉韧带损伤; 6例伴有前交叉韧带髁间棘撕脱骨折,
全部行钢丝固定撕脱骨块; 无后交叉韧带髁间棘撕脱骨折患 者。 在内固定后常规行膝关节抽屉试验及侧方加压试验, 评
前方掀开皮质骨, 显露塌陷的关节面。 在塌陷区域下方用一 大小合适的骨膜起子小心的抬起关节面, 挤压周围松质骨。
残 留干骺端的空腔 内填塞植 骨 。 组中有3例术后 出现不 同 本
图4 双钢板 内固定术后 X线片
程度关节 面塌 陷, 考虑是术 中植骨不足所致 。
骨及皮肤软组织损伤, 表现为关节软骨碎裂、 下陷、 软骨下骨 压缩塌陷, 半月板及交叉、 侧副韧带损伤;) c治疗复杂、 困难。 如果治疗不当, 会发生骨折再移位、 塌陷、 关节活动受限、 创 伤性关节炎、 关节不稳等并发症 , 对劳动力造成较大影响l。 _ 1 ]
胫骨平台外侧钢板结合内侧经皮拉力螺钉具有有效、 微创、
简单实用等优点。 外侧锁定钢板可经皮置入 , 也具有微创、 简
321 手术时机 对于开放性骨折、 .. 骨筋膜室综合征或合
并血管损伤, 必须进行急症手术。 其他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 合并伤的轻重及肢体本身的情况来决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肿胀和软组织挫伤都比较严重, 大多无法早期手术l 。 2 过早 ]

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课件

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课件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罗从风
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Βιβλιοθήκη 1胫骨平台骨折分类
AO / OTA Shazker MOORE (fracture dislocation) …….
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2
Schazker Type Ⅰ(B1)
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关节支架 避免涉及手术区域
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12
二、手术切口的选择
膝正中切口:
可完全暴露内、外髁 剥离广泛 血运破坏较大
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13
位于膝前相对缺血区,切口并发症高
( Haertsch PA. The blood supply to the skin of the leg: a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B J Plast Surg 1981, 34:470-47 )
术后一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9.6分(75-98分)
2例术后伤口渗出,但菌培养阴性,4周后自愈,考 虑为人工骨反应。无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无 内固定松动及断裂。
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22
Conclusion
Modified dual plating with combined approach was a safe and effective way for
/ 100.0º±14.7º*
/ -2.7º±5.3º
117.1º±11.9º* 1.8º±2.7º
122.4º±8.7º
2.1º±3.0º
124.0º±4.8º
2.7º±1.2º
*: 二者间P< 0.001 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7-02-28T15:11:52.7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作者:彭伟
[导读] 伤后7~8日进行手术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探究最适宜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

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术法,研究组40例患者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关指标。

结果:对照组的出血量远远少于研究组,但研究组的内固定失败率要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要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

此外,伤后7~8日是最佳手术时机。

结论:伤后7~8日进行手术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最佳选择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通常源于外部的高能量冲击,患者除了存在血管损伤与神经损伤之外,还会伴有关节不稳、关节面塌陷、骨缺损、韧带损伤等状况,部分较为严重的患者还有伴有半月板损伤与股骨踝部骨折[1]。

本文选择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试探究这种骨折的最佳术法与最佳手术时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术法,研究组40例患者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法。

对比资料:①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9岁,平均(49.21±15.33)岁;受伤位置:左侧18例,右侧22例;分型:型21例,型19例;致伤原因:车祸31例,高空坠落9例。

②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平均(49.29±15.41)岁;受伤位置:左侧19例,右侧21例;分型:型22例,型18例;致伤原因:车祸29例,高空坠落11例。

两组患者就上述基线资料而言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术法。

术中首先给予气管插管与全身麻醉,取平卧体位,于大腿上段进行操作,扎上气囊止血带,以胫骨外侧踝部上缘为起点,至胫骨结节下侧为止,取15cm长的切口,拨开胫前肌群,切开冠状韧带,暴露胫骨外侧的关节面平台,以C型臂进行透视与定位,使用克氏针复位与固定,于胫骨外侧踝部置入“L形”锁定钢板。

研究组患者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法。

首先,与对照组一样给予患者气管插管与全身麻醉,取平卧体位,于大腿上段进行操作,扎上气囊止血带,同样于患者的膝前外侧取切口,长15cm,宽8cm;其次,另在膝内后侧缘取纵弧形切口,长10cm,宽8cm,将腓肠肌内侧头分离,在骨膜之下剥离胫骨内侧平台的内后缘,并使其显露;最后,借助C型臂的透视,使用相关器械撬拨与复位塌陷的关节面,并使用双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败率;对比不同时机下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研究的患者其所有数据均行软件包——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值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值检验。

若两组患者的数据经统计学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
见表1,对照组的出血量远远少于研究组,但研究组的内固定失败率要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要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 <0.05)。

3 讨论
作为一种高能量损伤,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通常会对膝部整个双侧平台均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合并有骨干与干骺端的分离、软组织损伤、血管神经受损,等等[3]。

由于膝盖的特殊位置,此处较少有软组织覆盖,一旦选择了不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便有可能导致钢板外露、皮肤坏死、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临床必须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

从表2可以发现,伤口7~8日是最佳手术时机,这是因为伤后5日内患者炎性水肿最严重,且受损组织尚未恢复血供,如果过早进行手术将有可能导致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问题,而过晚则会增加感染几率。

此外,从表1可知,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术法出血量远远少于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法,但在内固定失败率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则高于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法(P<0.05),可见双切口术法更适合临床使用,虽然术中创伤较大,但是可以彻底显露平台,内固定更加不容易移位。

结语:
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最有效的方法,伤口7~8日是最佳手术时机,但是具体的术法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伤情进行选择,若无特殊状况,应优选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法。

参考文献:
[1]周陈恒.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2):3316-3317.
[2]徐云钦,李强,申屠刚,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04):320-323.
[3]赵志坚.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其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5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