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 轻 正地 如我 我走 轻了 轻 地 来
一、教学设计的凭据 (一)教材 (二)学情 (三)教学理念 二、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一)总体设计及其理由 (二)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一、教学设计的凭据
(一)教材 • 这首诗安排所在单元为诗歌单元 • 《再别康桥》是鉴赏其他现当代诗歌的典 范例文
(二)学情
1、什么叫意象? 2、找出诗中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3、重点对“金柳、青荇、清泉”三个意象进行分析和 解读: 讲解意象的过程中,引用《诗经》、《红楼梦》 等文学作品
(5)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10分钟)
(此环节结合使用创设情境法和引导探究法,通过讲授 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借助 PPT、 板书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第一部分品味诗歌的第五、六节,对比分析两个表现情 感的词:放歌,沉默。 第二部分对比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体味诗歌宁静之 美。
(6) 以图引文,背诵诗文(3分钟)
1 、将这首诗转化成七幅优美的 画面 2 、结合具体形象化的图景联系 诗文,试着进行背诵。
(7)介绍诗歌“三美”的特点(5分钟) (采用引导探究法,借助PPT、板书等方式展现诗歌 “三美”的特点)
新诗三美
绘画美
音乐美 建筑美
(8)课堂小结(3分钟)
• 新诗鉴赏的方法: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揉碎、沉淀) 美
音乐美——韵律和谐,回环往复
•
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
• 副板书: 爱、自由、美 • 副板书: 沉默——放歌 轻轻的——悄悄的
请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别之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诗
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知人论世”——徐志摩及他的“康桥情节”(2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 哲、海谷、云中鹤、是新月 派代表诗人,诗歌集著有: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 夜》《猛虎集》《云游》。 他崇拜闻一多“音乐美、建 筑美、绘画美”的诗学主张。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 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 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
1、教学过程设计及其理由
(1)导入 (2)“知人论世”——徐志摩及他的“康桥 情节” (3)诗意朗读,整体感知 (4) 体味意象,感受绘画美 (5)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6) 以图引文,背诵诗文 (7)介绍诗歌“三美”的特点 (8)课堂小结 (9)布置作业
(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1分钟) 导入语: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戴望舒的《雨巷》体现 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还有另一种苦叫“离
然的爱,对自由的追求,对美的体悟。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及所表达 的情感,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二)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通过品读、细读、美读引导学生 对诗歌的情景关系进行探究,在诗情 画意中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
人的情感特质、人生遭遇以及渴望“
爱、自由、美”的人生追求。并在此 基础上“一叶知秋”,了解中国新诗 的基本特点。
金柳、青荇、清泉
(放歌、沉默)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9)布置作业 :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试对徐志摩的另一 首离别诗《沙扬娜拉》进行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我 敢 说 康 河 是 世 上 最 徐 美 志 的 摩 一 条 水 , !
______
康 桥 情 结
(3)诗意朗读,整体感知(7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谈诵读体会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教师指导并范读
3、全体学生齐读
(4) 体味意象,感受绘画美(12分钟)
(此环节结合使用创设情境法和引导探究法,通过讲授和提问引 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借助PPT、板书等方式展现诗 歌的绘画美)
——沙扬娜拉!
课外拓展
• (2)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诗人徐志摩的 相关资料,试着解读诗人“揉碎在浮 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中“梦”指 的是什么?
•
2、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
• 感情:淡淡忧愁 • 基调:轻柔、舒缓 金柳 • • • 新诗 绘画美 青荇 清泉 虹 新娘 (荡漾) 爱 (招摇) 自由
高一学生缺乏一定的诗 歌鉴赏能力,对诗歌的体会 还比较肤浅。
(三)教学理念
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
开放自主协作,培养会学。 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善学。
二、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一)总体设计及其理由
(二)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一)总体设计及其理由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 阅读的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成诵,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及新诗“
三美”的特点;学习从意象入手对诗歌进行赏析,品味诗歌 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循序渐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在
此过程中具体使用:
(1)诵读指导法
(2)创设情景法 (3)引导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体味诗人情感,体会诗人对自
一、教学设计的凭据 (一)教材 (二)学情 (三)教学理念 二、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一)总体设计及其理由 (二)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一、教学设计的凭据
(一)教材 • 这首诗安排所在单元为诗歌单元 • 《再别康桥》是鉴赏其他现当代诗歌的典 范例文
(二)学情
1、什么叫意象? 2、找出诗中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3、重点对“金柳、青荇、清泉”三个意象进行分析和 解读: 讲解意象的过程中,引用《诗经》、《红楼梦》 等文学作品
(5)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10分钟)
(此环节结合使用创设情境法和引导探究法,通过讲授 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借助 PPT、 板书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第一部分品味诗歌的第五、六节,对比分析两个表现情 感的词:放歌,沉默。 第二部分对比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体味诗歌宁静之 美。
(6) 以图引文,背诵诗文(3分钟)
1 、将这首诗转化成七幅优美的 画面 2 、结合具体形象化的图景联系 诗文,试着进行背诵。
(7)介绍诗歌“三美”的特点(5分钟) (采用引导探究法,借助PPT、板书等方式展现诗歌 “三美”的特点)
新诗三美
绘画美
音乐美 建筑美
(8)课堂小结(3分钟)
• 新诗鉴赏的方法: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揉碎、沉淀) 美
音乐美——韵律和谐,回环往复
•
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
• 副板书: 爱、自由、美 • 副板书: 沉默——放歌 轻轻的——悄悄的
请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别之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诗
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知人论世”——徐志摩及他的“康桥情节”(2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 哲、海谷、云中鹤、是新月 派代表诗人,诗歌集著有: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 夜》《猛虎集》《云游》。 他崇拜闻一多“音乐美、建 筑美、绘画美”的诗学主张。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 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 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
1、教学过程设计及其理由
(1)导入 (2)“知人论世”——徐志摩及他的“康桥 情节” (3)诗意朗读,整体感知 (4) 体味意象,感受绘画美 (5)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6) 以图引文,背诵诗文 (7)介绍诗歌“三美”的特点 (8)课堂小结 (9)布置作业
(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1分钟) 导入语: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戴望舒的《雨巷》体现 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还有另一种苦叫“离
然的爱,对自由的追求,对美的体悟。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及所表达 的情感,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二)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通过品读、细读、美读引导学生 对诗歌的情景关系进行探究,在诗情 画意中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
人的情感特质、人生遭遇以及渴望“
爱、自由、美”的人生追求。并在此 基础上“一叶知秋”,了解中国新诗 的基本特点。
金柳、青荇、清泉
(放歌、沉默)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9)布置作业 :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试对徐志摩的另一 首离别诗《沙扬娜拉》进行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我 敢 说 康 河 是 世 上 最 徐 美 志 的 摩 一 条 水 , !
______
康 桥 情 结
(3)诗意朗读,整体感知(7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谈诵读体会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教师指导并范读
3、全体学生齐读
(4) 体味意象,感受绘画美(12分钟)
(此环节结合使用创设情境法和引导探究法,通过讲授和提问引 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借助PPT、板书等方式展现诗 歌的绘画美)
——沙扬娜拉!
课外拓展
• (2)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诗人徐志摩的 相关资料,试着解读诗人“揉碎在浮 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中“梦”指 的是什么?
•
2、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
• 感情:淡淡忧愁 • 基调:轻柔、舒缓 金柳 • • • 新诗 绘画美 青荇 清泉 虹 新娘 (荡漾) 爱 (招摇) 自由
高一学生缺乏一定的诗 歌鉴赏能力,对诗歌的体会 还比较肤浅。
(三)教学理念
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
开放自主协作,培养会学。 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善学。
二、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一)总体设计及其理由
(二)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一)总体设计及其理由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 阅读的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成诵,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及新诗“
三美”的特点;学习从意象入手对诗歌进行赏析,品味诗歌 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循序渐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在
此过程中具体使用:
(1)诵读指导法
(2)创设情景法 (3)引导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体味诗人情感,体会诗人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