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之论文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规划密切协调配合。
谢谢观赏!
2。按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城镇体系 , 主要反映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 3。按经济发展水平或生态环境特点等划分的各种区域 , 如发达
地区与贫困地区 ,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 , 平原地区与丘陵山区等 , 属于因地制宜指导城镇发展中的不同类型区 , 可分别包含在按行 政区或经济区的不同地域层次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内 , 不一定作 为单独的城镇体系规划区。
将市辖县改为市辖区必须是已高度城市化的地域 ; 在一般县和 县级市内应划出便于统计的城区、镇区等城镇地域 , 即城镇的建 成区及其周围邻近的村 ; 中等城市的市辖区也可以包括建成区周 围的近郊乡。因市镇的近郊与城市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 共用城市 的基础设施 , 故可将其列入城市或城镇地域范围。 希望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配合起来 , 共同把这个正确区分城乡地 域和城乡人口的问题解决好。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两个难点
评估 预测
对城市化水平的正确评估和预测 面临问题
若按行政区划的市域、镇域范围的总人口计算城市化水平 , 我国早已超过 60 % , 把很多乡村人口都算做城市人口 , 远远 脱离实际。 若按公安部户籍管理的市镇非农业人口来计算我国的城市 化水平 , 1998 年还只有23.9 % , 又明显偏低。
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
城规研2014级1班 姜胜玥
文章 简介
作者: 胡序威,1928年生。
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地理、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研究,其主持完成的主要 研究成果曾获多项国家和中科院科技进步奖。 该文章发表在《城市规划》2000年第24卷第一期
文章 摘要
摘要:
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并且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 展,为此,应该对于城市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必须调整城市
发展方针。应该根据时代特征,合理确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地域层次和基本内容, 形成空间规划系列加强有关政策和体制的研究。
关键词:
城市化;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发展方针;规划体系。
文章 结构
1。应当重视城市化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对城市化水平的正确评估和预测 3。对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探讨 4。新时期城镇体系发展的时代特征 5。城镇体系的地域层次与区域划分 6。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内容的几点看法 7。加强对地域空间的规划和管理
对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探讨
方针 探讨
对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探讨 城市发展方针的重点应由规模控制转向全面协调发展。 1。城市的发展应与产业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 2。全国各地区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城市应相互协调发展 , 形成 3。城乡之间协调发展 , 城镇体系的发展应有利于带动乡村经济
的发展 , 促进城乡一体化。 不同地域层次的有密切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城镇体系
战略 地位
应当重视城市化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过去人们把能源和交通看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 而现在
已有人将城市化滞后看成是制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曾试图走非城市化 的工业化道路 重生产轻生活的 “左”的思想影响 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
印尼在经济危机以前,它的城市化水平已高于我国, 达到 34 %,工
业化水平与我国相似,在其全国 GDP 中农业占16 % ,工业占 42 %, 第三产业比重也高达41 %; 在 1997 年 , 我国GDP 中的产业比重为 : 农业 19 % ,工业高达 50 % , 第三产业仅 31 % 。
城市化的滞后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应当重视城市化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战略 地位
应当重视城市化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曾试图走非城市化 的工业化道路 重生产轻生活的 “左”的思想影响 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战略 地位
应当重视城市化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我们和有些国家比较,像印度的城市化水平和我们差不多,但它的工业 化水平远低于我国,在其全国 GDP 中,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农业占 27 %, 工业只占 30 %, 而第三产业却高达 43 % ;
城镇体系的地域层次与区域划分
区域 划分
城镇体系的地域层次与区域划分 现阶段国家和地区 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时代特征 1。国内的城镇体系可按行政区和经济区进行划分 : 按行政区
划分的城镇体系 , 主要反映与行政管理有关的城市政治、文化 职能和经济建设调控管理职能的城镇等级体系 ; 功能影响地域范围和城镇间的密切经济联系。
4。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空间布局应与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
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相互协调 , 以保证 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城镇体系发展的时代特征
时代 特征
新时期城镇体系发展的时代特征 现阶段国家和地区 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时代特征 1。经济的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城市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发育 , 促
解决办法
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采取这样的统计口径 : 凡是设市辖 区的市区总人口 ,包括市辖县、县级市在内的各县建制镇的非 农业人口 , 以及已进城 “暂住”一年以上的外来人口 , 均算 作市镇人口 , 按此统计我国 1990 年的城市化水平是 26.4 %。
评估 预测
对城市化水平的正确评估和预测 政府职能的重要 性 提出建议
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对城市化水平的正确评估和预测
评估 预测
对城市化水平的正确评估和预测
农村劳动力和农 村人口的转移 与城市建设有关 的城市地域的扩展 包括城市文明、城 市意识在内的城市 生活方式的传播
城市化的内涵
评估 预测
对城市化水平的正确评估和预测 具体指标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我国的户籍制度使城乡 人口难以区分 现行的行政区划体制使 城乡的地域界线难以区分
用规划密切协调配合。
加强对地域空间的规划和管理
规划 管理
加强对地域空间的规划和管理 1。完善不同地域层次的空间规划系列 2。健全有关地域空间的规划法规和加强依法管理 3。对影响规划实施的有关政策和体制进行改革创新的探索 4。优化空间结构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 5。城镇体系规划应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环境整治规划和土地利
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不断增强与国际城市的联系。 镇体系的演变。
2。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的周期不断缩短 , 在加速产业的转移和城 3。社会信息化和快速交通的发展 ,对于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
产生重大影响。 4。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重视 , 已 成为区域与城市规划谋求妥善解决的重要战略目标。
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内容的几点看法
几点 看法
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内容的几点看法
1。应编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规划 2。引导各类城市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 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发
展的主要方向。
3。促进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城市协调发展 4。优化空间结构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 5。城镇体系规划应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环境整治规划和土地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