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诸子百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墨子、孙子、管子。(中国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疆域、人口、工程、战争。分裂与统一)

2.管理思想要点(蔡一教授《华夏管理文化精粹》1996年出版,治国学、治生学):1)顺“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法自然”。管子“守常、守则、循轨”);2)人性(性善论,性恶论,儒家、法家。东西方文化差异);

3)人本(重人:以人为本,顺乎民心,“民为贵”。人心向背,人才归离);4)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中庸之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仁政(“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德治(以德服人,伦理道德);7)法治(“明法”-公开,“一法”-平等原则);8)守信(讲信修睦,诚信);

9)求实;10)利器;11)对策;12)权变;13)“无为而治”;14)义利统一;15)刚柔相兼;16)“谋攻庙算”;17)“出奇制胜”。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基督教、西欧中世纪。文艺复兴与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与新教伦理、新航路开辟与全球化。工业革命兴起与扩展。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工业化初期。20世纪初至1950年代:工业化中期。

1960年代至1980年代:工业化后期。1990年代以后:后工业化时期)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也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劳动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效率、减少时间损失、简化劳动专注特定对象和改进设备创造新工具,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人“观点: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在经济行为中人们追求的完全是个人的利益,但又受限制于因而不能不顾及其他人的利益,由此产生了相互的共同利益,社会利益是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

2.巴贝奇的劳动分工观点和报酬制度(劳动分工:还有利于减少工资支付。报酬制度:提出“边际熟练“原则,根据每道工序不同的技艺水平和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工人的收入应包括三部分:根据工作性质确定的固定工资、根据生产效率及所作贡献分得的利润、根据提出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的建议而应给予的奖励)

3.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4.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5.欧文的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之父“,重视人的㑅用,尊重人的地位,缩短工时、提高工资、改善条件以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6.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7.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管理活动:实践、根基-管理思想:朴素、零散,源泉-管理珵论:

经过总结归纳、抽象提炼并升华为成熟、系统性化,指导又检验)

第二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科学管理理论

1.创始人:(美)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

2. 主要贡献: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谋求提高工作效率或劳动生产率。(为此,要进行“精神变革”或“心理革命”:从收益的分配转向收益的增大,从劳资相互对抗与斗争转向友好合作与相互帮助,使工资与利润都大为增加)

3.基本理论:1)工作定额原理;2)标准化原理;3)能力和

工作相匹配原理;4)差别计件工资制;5)员工选择、培训制;6)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原理。(甘特:甘特图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计件奖励工资制”。杰布雷斯天妇制定出砌砖的标准作业方法。亨利.福特创造了汽车流水生产线。)

4.“泰罗制”及其评价(如何客观历史、辩证全面地评价?):科学的管理方法;显著的生产效率;专门的管理人员;“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会说话的机器;最大限度压榨工人的手段。(泰的初衷是劳资合作,但其推广却遭遇劳资双方的反对,甚至国会立法限制。)

(泰罗长期从事现场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其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解决工人的操作问题和生产的监控问题,其涉及范围较小,内容较窄。)二.组织管理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

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1.创始人:(法)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1925年),一般管理理论的奠基人。

2.主要贡献: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

3.基本理论:企业的6种基本活动;管理的5项职能;管理的 14条原则

4.企业的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2)商业(经营)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管理的五种职能:(1)计划;(2) 组织;(3) 指挥;(4) 协调;(5) 控制。

5.一般管理的原则 : (1)分工;(2) 权力与责任;(3) 纪律 (4) 统一指挥(命令)(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厄威克“综合概念结构图”归纳概括为三项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控制,二项管理原则:预测、协调、指挥,四项间接目标:秩序、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德)马克斯.韦伯,“组织管理之父”

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主要贡献:“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科层制)

(1)存在明确的分工。

(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

(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

(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例如,选举产生的公共关系负责人,或在某种情况下选举产生的整个单位负责人等)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8)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三. 行为管理理论

1.梅奥的“霍桑试验”和人际关系学说(人群关系论)

霍桑试验:梅奥等人1927-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子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试验,试图通过分析工作条件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试验四个阶段:1924-27工场照明试验,1927-28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8-31大规模访谈试验,1931-32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在试验没有“证实”而是“证伪”了科学管理理论的情况下产生了新的理论创新)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生产效率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人是一种独特的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