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五编 第五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渊明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模其
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二、句法生新与拗律险韵
▪ 黄庭坚注重在句中炼字,尤其在动词的选用上追求新警。 ▪ “秋水粘天不自多”(《赠陈师道》)
▪ “春去不窥园,黄鹂颇三请”(《次韵张询斋中晚春》)
▪ 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他有意识地打破音节常规,如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次韵柳通叟寄王 文通》)等,矫健奇峭。
一、黄庭坚的心性存养
▪ 黄庭坚思想十分复杂,儒道释三家思想都对他有深刻影响, 而儒家思想占据主流,但他是以圆融的态度来对待三家思想 而力图兼容并包,整合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的。 ▪ 黄庭坚对心体的研究与体认较之北宋那些著名的理学家尚缺 少深度,他更为注重对存养功夫的探求。黄庭坚的存养目的
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修养心体性体。他之所以强调存养,
▪ 二十五位作家中,多人都受过黄庭坚指点,或者与黄庭坚有
交往。
一、诗学主张
▪ “江西诗派”诗人尊崇杜甫、黄庭坚。 ▪ 江西诗派诗人对黄庭坚诗歌的推崇,主要是重视黄诗创作的
技巧、技法,而对黄庭坚重视心性存养、注重“以诗求道”
等诗学主张有所忽视。因此,“江西诗派”过于强调诗歌的 求新、奇巧,特别是在句法、诗律、用典等方面的刻意经营,
道,子去何当归。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百亩未为多, 数口可无饥。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送内》)
▪ 陈师道一生多在地方上做一些闲散之官,但不乏关注政治之作。 ▪ 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栌枫柞樟。青金黄玉丹砂良,兽皮鸟羽不足当。 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马扬。一翁二季对相望,奇宝横道骥伏箱。
▪ 黄庭坚借鉴杜甫等人的七律变体而加以发展,尤重对仗的变 化。黄诗的对仗常常变幻莫测,或一气贯注,或迥不相属, 或如骏马注坡,语句流畅而逸出格律;或如车走羊肠,语法 艰涩而意脉可寻。
▪ 除了七律的对仗外,黄庭坚其他诗体的句法变化也是丰富多 彩的。他的诗,常常故意打破诗歌惯有的节奏停顿,造成奇 拗口的效果。
第五章 黄庭坚 与江西诗派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黄庭坚的思想个性 ▪ 第二节 “黄庭坚体”诗词
▪ 第三节 陈 师 道
▪ 第四节 江 西 诗 派
第一节
黄庭坚的思想个性
▪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 涪翁,洪州分宁人。与张耒、 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 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 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 称“苏黄”。
冰雪空自香。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得
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但使本根在,弃捐 果何伤。(《古诗上苏子瞻》)
二、句法生新与拗律险韵
▪ 黄庭坚讲究诗歌的语言技巧。具体到句法创新上,黄庭坚既 学习杜甫、韩愈“无一字无来处”,又向禅宗思想“点铁成 金”、“夺胎换骨”、“翻案”技巧等学习。 ▪ 诗意无穷,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少陵、
▪ 治平四年(1067),黄庭坚中进士后,任汝州叶县尉。熙宁五 年(1072)正月,除北京国子监教授。在此期间,他与苏轼订 交,从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元丰八年(1085)黄庭坚以秘书省
校书郎被召。元祐三年(1088)参与撰修《神宗实录》,除著
作佐郎、集贤校理。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改元绍圣, 黄庭坚被劾修史失实,贬为涪州别驾,先后安置于黔州(今四川 彭水)、戎州(今四川宜宾)。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 被召还,后流寓荆州,又因《承天院塔记》一文获罪,被编管于 宜州(今属广西),卒于流放地。
其目的便是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求做圣人积累功夫。
二、黄庭坚的“求道”与“求理”
▪ 黄庭坚的求道与求理,在现存文献中的记载是比较丰富的。 他总是试图从中发现有助于其心性存养的“理”,而不是从 单纯的审美意蕴中去观照对象的美感。 ▪ 他的求理与求道,又是与其心性存养相联系的。作为求理而 言,黄庭坚也与他同时代的理学家一样,试图以自然理性来
(《江西诗派小序》)
二、创作成就
▪ 江西诗派自黄庭坚而后,虽然人数较多,但成就突出者只有 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曾几等五人,其他作者 或因才力有限,或存世作品较少,对后世的影响并不大。 ▪ 除了“活法”理论之外,吕本中的诗歌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 ▪ 吕本中力图综合苏、黄两家的诗学精神。他的诗既继承了黄 庭坚的很多字法、句法以及思想内蕴,也表现出对苏轼诗歌 章法结构的有意识地学习。
往往导致诗境破碎、句意失当等弊病。
▪ 吕本中“活法”理论的出现,是对江西诗派诗人学黄弊端的 自觉救正。 ▪ “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 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 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谢
玄晖有言‘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此真活法也。”
第四节
江 西 诗 派
▪ 南宋初期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以黄庭坚为诗派之 祖,以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芻、饶节、僧祖可、 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
沖之、江端本、杨符、谢过、夏倪、林敏功、潘大观、何觊、
王直方、僧善权、高荷等二十五人,江西诗派的名称从此确 立。
谁其识者有欧阳,大科异等固其常。小郤盛之白玉堂,典谟颂雅用所长。
度越周汉登虞唐,千载之下有素王。平陈郑毛视荒荒,後生不作诸老亡。 文体变化未可量,万口一律如吃羌。妖狐幻人犬陆梁,虎豹郤走逢牛羊。 上帝惠顾祓不祥,天门夜下龙虎章。前驱吴回後炎皇,绛旗丹毂朱冠裳。
从以甲胄万鬼行,乘风纵燎无留藏。天高地下日月光,授公以柄扶病伤。
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戏,
与郎扶玉山。
▪ 代表黄庭坚词成就与风格的是他的雅词。黄庭坚有些词作着 力抒发虽遭贬谪而仍傲岸豪健、达观放旷的胸怀。 ▪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澳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鸥。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诵仙何处,无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红宽。抵恐花深里, 红露湿人衣。
士如稻苗待公秧,临流不渡公为航。如大医王治膏肓,外证已解中尚强。 探囊一试黄昏汤,一洗十年新学肠。老生塞口不敢尝,向来狂杀今尚狂, 请公别试囊中方。(《赠二苏公》)
▪ 写景咏物之作为陈师道诗歌之最,且各种文体均善,咏物细 腻形象,写景生动细致,语言简雅,色彩明丽,意境优美。 ▪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兴,天留忆戴公。
▪ 黄庭坚的诗在结构上的安排也往往出人意料。他的诗,经常 有意省略过渡性词句,从一个情境跳到另一个情境。
三、以诗为词与雅俗并存
▪ 黄庭坚词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其一是继承《花间》 的传统,以词抒写男女间的相思爱恋之情、伤离怨别之绪, 一些词已涉色情;其二是突破了词的“艳科”藩篱,表现人 生的际遇和感慨,乃至哲理的思考。 ▪ 烹茶留客驻金鞍,目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愁
朝廷举行郊祀典礼,陈师道寒疾
而死,年四十九岁。
一、陈师道诗学渊源
▪ 陈师道对黄庭坚极为推崇 ▪ 陈师道重视学习杜诗的锤炼功夫。
二、陈师道的诗歌成就
▪ 从题材内容来看,陈师道诗歌,多写个人身世际遇。 ▪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有随。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儿女
岂不怀,母老妹已笄。父子各从母,可喜亦可悲。关河万里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
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思考题:
▪ 1. 试论黄庭坚诗文中的思想复杂性及其文学表现。 ▪ 2. 试论黄庭坚诗歌观及其哲理与诗歌的会通性。 ▪ 3. 试论黄庭坚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 4. 谈谈对黄庭坚诗歌用典方法及其对拓展诗歌意境作用的理解。 ▪ 5. 比较黄庭坚诗歌与词体创作的不同。 ▪ 6. 比较苏轼、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不同。
▪ 金兵南渡后,曾几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曾几通过 对吕本中的“活法”的实践,形成了自己轻快活泼、清淡流畅的 风格。其诗用语自然,无奇字僻文;少用典故,自然妥帖;声调
委婉,音节和谐,呈现出轻快流动之风。
▪ 不逐春风去,仍当夏日长。一双还一只,能白或能黄。恋恋
不能已。翩翩空自狂。计功归实用,终自愧蜂房。(《蛱蝶》)
一、因诗求道与存养心性
▪ 黄庭坚有把写诗当作其求道亦即践履其心性观的倾向,他以为诗歌是克 治存养的手段,诗歌在这里是为了表达“道机禅观转万物”所用,而不 仅仅是“言志抒怀”。 ▪ 他在选择物象时,重视挖掘事物之间关系所蕴涵的“理”,来表达其诗 歌主旨。 ▪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孤芳忌皎洁,
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白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第三节



▪ 陈师道(1053—1102)字无已, 又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人, 自幼好学,十六岁以文谒曾巩, 为巩所重。元祐四年,因“擅去 官次”见苏轼而改颍州教授。元 符三年,除棣州州学教授。第二 年授秘书省正字。建中靖国元年,
论证道德理性的合理存在,又以道德理性作为求理的最终归
属。
第二节 “黄庭坚体”诗词
▪ 黄庭坚诗词集中表现了宋人另辟蹊径的文化创新精神。 ▪ 他在诗歌语言形式方面总结出一整套与唐诗抗衡的翻新出奇的艺 术手段,形成了以生新瘦硬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风格,集中体现了 宋代诗人对探索诗歌发展路程的反省及纠偏救弊的努力,与苏轼 一起树立了宋诗的不朽范式。 ▪ 在词体创作上,黄庭坚拓展了词体的题材、内容,举凡儒释道哲 思、尘世欢爱欲望、狎妓放狂体验等杂陈其中,构成了黄词的主 要方面。
▪ 曾几(1085—1166),字吉甫, 号茶山居士,赣州人。其从学于 江西诗派人韩驹,并以韩驹弟子 自居,可知江西诗风对对其诗歌 创作有很深的影响。曾几前期的 诗歌大部分为抒发个人情怀之作, 多似江西诗法,刻意炼字、务求 生新,学黄庭坚七律体诗歌。据 统计,曾几《茶山集》中共有 146首七律,其中约有1/3是拗 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