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诲 人 不 倦
教育作用(17.2
17.3)
教育对象(15.39)
教育内容(7.25
16.13)
教学方法和原则(11.3 7.8 5.9 3.8 11.22)
教师素养(7.34 1.15 17.19 7.1 9.15)
种类、类别
子曰:“有教无类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 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 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 之小是令人惊奇的。”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 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1.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 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 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11.22)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思考并概括章句中所蕴含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启发式教学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7.8)
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先生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 用礼仪来约束我的言行,使人想停都停不下来。
译文: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 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 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 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 语译·文子:孔路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对上述所概括出的孔子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原则 ,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 是哪一点?可联系当前的教育现状和自 己的学习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
班交流。)
作业:
“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 材施教”是孔子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其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辉。 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就其中的 一条进行评说。
观点二: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自 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 “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 物。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 叫抛弃他们。”
教育内容
予以四教:文、行、忠、信。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 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 ‘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 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 ‘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 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 礼,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
闻: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听到、听说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 知道、懂得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名声、声望
④博闻强志
见闻、知识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新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 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 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 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 木之名。”(《阳货》)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 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 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 草木的名称。”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 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 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 语·子路》)
孔子说:“善人教练老百姓用上七年的时间,也就 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4.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 路》)
教育的作用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习: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习染
2.学而时习之。
反复练习
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 学习
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习惯于
5.通书,习戎事。
熟悉
6.鹰乃学习。
飞翔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礼运》)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 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4.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
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为中心, 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该教育学生在 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要诚实可靠。 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 习文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 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 更为可贵的是他不讲鬼神迷信,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 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谈话式教学法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8)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 回?回也闻一 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 也;吾与女,弗如也。”(5.9)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教者素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 者。”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 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 其所。”
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
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 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 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作用(17.2
17.3)
教育对象(15.39)
教育内容(7.25
16.13)
教学方法和原则(11.3 7.8 5.9 3.8 11.22)
教师素养(7.34 1.15 17.19 7.1 9.15)
种类、类别
子曰:“有教无类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 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 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 之小是令人惊奇的。”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 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1.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 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 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11.22)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思考并概括章句中所蕴含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启发式教学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7.8)
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先生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 用礼仪来约束我的言行,使人想停都停不下来。
译文: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 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 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 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 语译·文子:孔路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对上述所概括出的孔子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原则 ,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 是哪一点?可联系当前的教育现状和自 己的学习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
班交流。)
作业:
“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 材施教”是孔子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其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辉。 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就其中的 一条进行评说。
观点二: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自 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 “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 物。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 叫抛弃他们。”
教育内容
予以四教:文、行、忠、信。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 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 ‘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 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 ‘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 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 礼,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
闻: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听到、听说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 知道、懂得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名声、声望
④博闻强志
见闻、知识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新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 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 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 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 木之名。”(《阳货》)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 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 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 草木的名称。”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 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 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 语·子路》)
孔子说:“善人教练老百姓用上七年的时间,也就 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4.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 路》)
教育的作用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习: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习染
2.学而时习之。
反复练习
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 学习
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习惯于
5.通书,习戎事。
熟悉
6.鹰乃学习。
飞翔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礼运》)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 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4.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
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为中心, 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该教育学生在 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要诚实可靠。 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 习文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 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 更为可贵的是他不讲鬼神迷信,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 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谈话式教学法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8)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 回?回也闻一 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 也;吾与女,弗如也。”(5.9)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教者素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 者。”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 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 其所。”
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
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 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 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